粵西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為「肇慶府」的行政區,自北宋始設至民國廢除,前後歷經將近八百年歷史,對粵西大地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那麼,古肇慶府大地上前前後後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歷史?本輯「漫話肇慶府」系列文章為各位讀者詳實介紹,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指正。
第一百零四:西江三峽
西江三峽,位於肇慶市端州區與高要、德慶兩縣市境內的西江上,包括三榕峽、大鼎峽、羚羊峽,我國地理書上稱為「西江小三峽」。西江三峽兩岸,景色秀麗,古蹟甚多,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無數文人騷客。
在西江三峽中,尤以羚羊峽(即古高要峽)山最高、水最深、峽最長、景象最為雄偉壯觀。羚羊峽由羚羊山和爛柯山夾西江而成, 爛柯山主峰爛柯頂海拔九百多米,峰巒疊嶂,怪石嶙峋,羚羊山主峰龍門頂高六百多米,山高坡陡,緊逼江岸,峽谷綿亙七公裡多,河道窄、河床深,兩岸陡坡險峻。爛柯山有硯溪,源自深山老林,溪水匯入西江,此溪水甚清,時緩時急,水下多為各色鵝卵石,兩岸山上植被豐盛,鬱鬱蔥蔥。偶見翠竹於溪旁,隨風搖擺,滿目清涼。沿途有好幾個大潭子,水色碧綠,深處約二米,瀑流急衝入潭,遇巨石濺起滿潭如玉珍珠。
羚羊峽長十三裡,兩岸山峰高達八百多米。這裡古蹟頗多,峽口有龍華古寺和峽山古寺南北對峙,還有函碧園和桂園第二峰精舍等,古蹟大多已經圮塌,但遺蹟仍可以看到,景色秀麗;北岸的峽山古寺規模相當大,是肇慶較古老的一座寺院,歷代有許多名人題詞賦詩。
作者:周業鋒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