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河鮮「皇帝魚」-中新網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西江河鮮「皇帝魚」

2012年12月03日 16:0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參與互動(0)

  嘉魚,是廣東肇慶西江的著名特產,主要產於西江上遊的小湘、大鼎、翔羊三峽等地,在端州河段出產的亦很有名。其貌頗為有趣,似鯪非鯪,似鯇非鯇,身長不過三十至四十釐米,頭如鼠狀,吻尖而突,吻皮肥厚,且向下垂,故又有「卷口魚」之名。而自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介紹嘉魚美食之後,嘉魚更成為地方官進貢朝廷的珍品,因而曾被譽為「皇帝魚」。筆者近日與友人一行到肇慶旅遊時,品嘗過嘉魚的味道,其鮮美確實名不虛傳。

  嘉魚是一種穴居性魚類,喜愛在西江河底的巖石洞穴裡過活,每當秋末初冬起,微寒水清,潮汐不至,便陸續出洞覓食。這時候的嘉魚最為肥美,嫩滑、清香,也是漁農捕捉的大好季節。來年三月春汛初到便紛紛入穴,以避過春間混濁的西江水。所以明代學者陳白沙曾有「西山斷處小湘峽,十月嘉魚出水鮮」的描述。

  還有,嘉魚的生活特性與眾魚也不同,其味道亦有異於眾魚。唐昭宗六年(公元八九四年)劉恂所撰的《嶺表錄異》中曾有「嘉魚甚肥美,眾魚莫可比」的記載;《嶺南雜記》也有「嘉魚出肇慶府,冬月始多,為魚第一」的讚譽。另據資料記載,清代西江名士何夢瑤,在他六十壽誕時曾寫詩嘆息:「吾家日飮西江水,六旬未識嘉魚美。」可見,過去西江嘉魚之珍貴,能夠吃到者確是難得一嘗的美味。

  西江產的嘉魚,食法多種多樣。據當地食家介紹,古法炮製是先將新鮮嘉魚剔乾淨後,用蕉葉包裹好,然後用火烤熟,其時蕉香透入魚肉,嫩滑可口,別有風味;若要純味的,則將嘉魚放入鐵鍋慢火煎熟,用其油來煎其肉,甘香可口,純是嘉魚之鮮香。至於現今的烹調,除烤、煎和紅燒等之外,更有荷葉清蒸、原魚清蒸等,其中以原條嘉魚清蒸最為有名。方法是:蒸魚時放些薑絲、火腿絲及花生油和味料,用猛火蒸十五分鐘左右至恰熟嫩滑爽口,鮮美不膩,確是冬令河鮮佳品。難怪凡到肇慶旅遊觀光的食客,都要尋訪嘉魚品嘗,以飽口福。

  (摘自《澳門日報》 文/成 器)

相關焦點

  • 人以食為天,肇慶嘗河鮮!覓食西江河鮮攻略來了~
    由於人民南路以及西江南路的江濱地帶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昔日的江邊河鮮市場,目前暫時移到了西江大橋附近的竹排倉碼頭附近。如果說竹排倉的碼頭,留在歷史長河裡的氣味是茶葉、肉桂、肇實、劍花等肇慶土特產,那麼在2020年的7月,這裡的氣味就是西江河鮮的「魚腥氣」。這裡有什麼河鮮賣?價格是.....
  • 西江河鮮甲天下,肇慶的最正宗最美味
    浩浩蕩蕩的西江水從廣西進入廣東的首站就是肇慶市封開縣,向東流經肇慶至佛山三水的思賢滘與北江相通後進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西江水造了肇慶西江河鮮的豐富與美味,成為了肇慶美食的首道美食佳餚。來到肇慶旅遊度假,一定要品嘗西江河鮮,要不就不算到了肇慶。
  • 西江河鮮,一口一個鮮!
    高明有長約17公裡的西江岸線,河鮮資源豐富。要品嘗地道的西江河鮮,沙寮村首當其衝。沙寮村沿西江堤圍分布,在高明區打造的鄉村旅遊線路版圖中,這裡被定義為「沙寮河鮮一條街」。在最初,這個小小的村子,是建在西江西岸的灘涂地上的,所以原來的名字是「西灘村」。發展到了後來,人丁興旺之餘,村民們習慣於用甘蔗葉結寮居住,遂改名為「沙寮村」。
  • 談古論今話廣東-66 西江河鮮
    西江是華南地區最長的河流,為中國第四大河流,珠江水系中最長的河流,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黑龍江。航運量居中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西江水利、水力資源豐富,為沿岸地區的農業灌溉、河運、發電等做出了巨大貢獻。
  • 來肇慶旅遊吃什麼,遊客都說西江河鮮絕對不要錯過
    浩浩蕩蕩的西江水從廣西進入廣東的首站就是肇慶市封開縣,向東流經肇慶至佛山三水的思賢滘與北江相通後進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西江水造了肇慶西江河鮮的豐富與美味,成為了肇慶美食的首道美食佳餚。來到肇慶旅遊度假,一定要品嘗西江河鮮,要不就不算到了肇慶。
  • 一大波靚河鮮正在上貨,佛山盛產的這些河鮮,你都認識嗎?
    禁漁是為了讓水域中的魚類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長時間,對魚類的生長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河鮮雖好,但享用要適度哦!佛山水網密布,盛產各類優質河鮮,你認識多少河鮮呢?你又能分得清它們的樣子嗎?一起來看看!【西江嘉魚】身圓而尖滑,棕黃色,嘴有須,下唇鉤,上唇蓋下唇,狀似老鼠嘴,皮包鱗。嘉魚與其他魚最大的區別,是魚皮下面包著魚鱗,其肉幼滑,味鮮甜。清蒸、滾湯皆宜。嘉魚是西江三水河段的馳名特產,其名字的由來有一段典故。傳說明朝嘉靖年間,當時的皇帝微服出巡到三水,某天用膳食到一條小魚時,忽覺此魚無比嫩滑鮮甜,大聲叫好問:「此魚叫什麼名字?」
  • 西江水面「多帆競渡」 河鮮好食更抵食
    九江沙口的漁民們,從今年3月1日開始休息了整整4個月後,開始迫不及待地出江捕撈,西江水面上出現了「多帆競渡」的景象,漁民一度要「排隊」才能撈到新鮮河鮮。  在開漁第一天,記者走訪漁民了解到,由於受水漲影響,漁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但有江邊的河鮮餐廳員工表示,由於開漁後,漁民供應的河鮮多了,價格有所下降,顧客也更多了。
  • @佛山人,一批生猛河鮮正在趕往你的餐桌!佛山盛產的這些河鮮,你可...
    佛山水網密布,盛產各類優質河鮮,你認識多少河鮮呢?你又能分得清它們的樣子嗎?一起來看看!【西江嘉魚】身圓而尖滑,棕黃色,嘴有須,下唇鉤,上唇蓋下唇,狀似老鼠嘴,皮包鱗。嘉魚與其他魚最大的區別,是魚皮下面包著魚鱗,其肉幼滑,味鮮甜。清蒸、滾湯皆宜。
  • 據說,這是一條連皇帝都為之瘋狂的魚!
    本期第四篇將帶來西江嘉魚。 「吃遍河鮮,最憶三水。」對於這樣的讚美,三水河鮮當之無愧。西江、北江、綏江,匯流於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豐潤的三江水,孕育了豐富、優質的特色河鮮品種。
  • 這間舊繭站改造的河鮮飯店,不僅能吃到西江河鮮,還能重遊甘竹灘廢舊發電站.
    位於甘竹灘西江河旁邊的// 品嘗地道的西江河鮮美食順便遊覽一下充滿著歷史年代感的甘竹灘發電站回憶一下當時期的崢嶸歲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不時不食的順德人,還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來到左灘西江邊,吃的當然是水裡遊的野生河鮮。
  • 倫教疊石 西江上的河鮮集汕地,沒有比這更鮮的地方了
    順德美食兵團本期走進倫教,帶你領略順德西江河上,最出名的河鮮集汕地:倫教疊石,倫教疊石位於西江中段,湍流不息的西江河水自古就孕育著豐富的河鮮,蝦、蟹、魚、鱔、蜆應有盡有,這便是大自然給疊石的莫大饋贈。
  • 坐落在西江邊的大富樓【老闆親自收的"魚"】令人讚不絕口!回頭客特別多!
    最近,西江河的禁漁期終於結束了愛吃海鮮的江門人都紛紛路轉粉迷上了河鮮!西江河蝦 | 西江沙蜆 | 西江邊魚 | 西江禾順 等.>,陷於西江河鮮他家的西江河鮮很新鮮很正宗 重點是:超!級!抵! 性價比高到「離曬大譜」俗話說,民以食為「 鮮 」!作為一個專業的吃貨小編當然要帶大家擼最好吃的河鮮啦
  • 河蝦、邊魚、黃沙蜆…一大波生猛河鮮在靠近!職工快去嘗鮮!(附尋味地圖)
    西樵平沙島西樵的平沙碼頭臨近西江,江邊開了不少的河鮮農莊。無敵江景和即撈即食的魚、蝦、蜆,就是這裡的法寶。集市周邊遍布農家樂,各式河鮮現點現煮!河鮮品種主要有河蝦、邊魚、黃沙蜆、𩶘追、鱸魚和鰨沙等。一道惹味的紫蘇爆炒黃沙蜆,微辣中又不掩鮮味。
  • 在肇慶,有一種享受叫吃西江河鮮!
    肇慶城區,西江環繞關於這裡的記憶,總繞不開西江……是訴說一個城市的最好語言提起肇慶的美食大家都炫耀西江河鮮也許就是河鮮的鮮味下午三點,西江大橋下遊不遠的地方幾隻漁船已經靠岸西江邊上開始熱鬧起來漁民們紛紛拿著「戰利品」上岸買魚的人絡繹不絕系好了纜繩,將魚獲送到岸上走到自家的攤位前撐開打開船頭的蓋板,用網撈起新打的魚傾倒入水盆裡
  • 老鼠魚、拗頸魚、鱘龍…三水河鮮名震粵港澳!
    第二期 三水河鮮「三水河鮮」孕育著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華,食材優質、品種繁多,在民間有「食在廣州,鮮在三水」的美譽,三水河鮮成為一張撩動粵港澳味蕾的鮮活名片。「春邊秋鯉夏三黎」,說的是不同時節應該吃不同的河鮮。下面這些三水名河鮮,你都認識嗎?
  • 白灼河蝦、清蒸和順魚、豉汁盤龍鱔……吹江風聽故事,南海最地道的河鮮都在這了!
    作為「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的南海九江魚鮮是當地美食最鮮活的名片時值開漁初期,大批生猛肥美的河鮮上市
  • 一大波生猛河鮮正在襲來!(視頻)
    今日上午,佛山市高明區沙寮村河鮮一條街熱鬧非凡,一場以「有約在『鮮』」為主題的第一屆沙寮開漁文化活動在此舉行。一艘艘掛著「滿載而歸」旗幟的漁船,一字排開整齊地排在西江邊。上午9點30分,沙寮的開船儀式在一聲聲彩炮聲中開啟,漁民們揚帆出江,爭先捕撈今年休漁後的第一道「鮮」。
  • 佛山海壽島‖西江上的「世外桃源」,島上蟹香蝦美魚肥,即撈即煮
    小編實話告訴你,在南海九江鎮西江段,就有這麼一個原生態的江中島,秋天正值蝦美魚肥,黃沙蜆肉多的季節,還不趕緊去看一看?西江中的海壽島,瓜果瓢香村民童叟無欺,被稱為佛山西江中的「世外桃源」在西江佛山九江河段,江中有兩座小島,屬南海。
  • 佛山這條村,它的河鮮讓你欲罷不能!
    要品嘗地道的西江河鮮佛山高明沙寮村不可不提在高明區打造的鄉村旅遊線路版圖中這裡被定義為「沙寮河鮮一條街」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沙寮村位於西江邊上,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他們豐厚的水產品漁獲。「靠水吃水」的行家高明有長約17公裡的西江岸線,河鮮資源豐富。要品嘗地道的西江河鮮,沙寮村不可不提。沙寮村位於荷城街道西北部,整個村子沿西江堤圍分布。
  • 尋味西江 高明李熾斌父子兩代人演繹的沙寮美味
    不過,他們對西江食材的演繹,卻在歲月的淘洗中流傳下來。他們用一個蒸爐、一把姜蔥、一勺油鹽醬料,即定義了西江河鮮是否合格的最低門檻——新、鮮、爽、嫩、滑。不辭勞苦驅車來到這裡的廣府食客,亦被這些遵循「清新淡雅、新鮮本真」的菜餚所折服——至簡則至鮮,它們喚醒了人類最原始、最簡單的味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