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

2020-12-18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龍華、李鬥林)12月15日,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圍繞長江大保護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制定「5個一批」目標,到2022年,引進培養一批綠色技術領軍人才,攻克關鍵核心綠色技術30項以上,引進轉化綠色科技成果30項以上,建設一批綠色技術科技創新平臺,推動一批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支持、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促進一批綠色產業集聚發展和壯大提升,助推長江大保護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能力提升。

促進綠色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聚集高端科技人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圍繞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領域,建立湖北「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動態信息資料庫;面向長江大保護重大需求,持續推進綠色技術研發的同時,積極支持磷石膏綜合利用、水生態修復、水安全、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生態農業等領域重大急需綠色關鍵技術突破30項以上;前瞻性、戰略性部署科研項目,推動研製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際先進的尖端綠色技術,切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加綠色科技成果供給。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夯實原始創新基礎培育建設一批省級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創新平臺,爭取納入國家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推動市州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以綠色技術創新為主題、企業化管理的綠色產業技術研究院。

推進綠色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與示範推廣。建立健全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市場交易體系。依託「湖北技術交易大市場」和科惠網,開設綠色技術專欄,搭建綠色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完善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引進轉化綠色科技成果30項以上。加強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金融支持。開展綠色技術推廣行動。圍繞我省綠色技術創新重點領域,遴選對相關領域綠色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綠色技術,在全省範圍內予以公布和推廣。開展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推進行動,滾動實施一批省級綠色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

打造綠色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培育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整合資源,支持、培育一批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具有行業領先地位、核心技術能力突出、引領作用明顯的綠色技術創新領軍企業。推動形成一批綠色技術創新產業集群,助推傳統產業及航天航空、人工智慧、軟體和信息服務、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通信、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融入全球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拓展新興市場。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湖南對接長江經濟帶的戰略重點
    湖南作為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的結合部,要抓住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湖南的綠色資源優勢,加快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以綠色發展北接長江經濟帶,南融沿海開放經濟帶,擔當結合部綠色發展的旗手使命,在「一帶一部」的新坐標上,定好位、走好湖南現代化的綠色發展新徵程。
  • 湖北襄陽加快打造流域中心城市 綠色發展舞動漢江生態經濟帶
    為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湖北襄陽在規劃實施、產業布局方面把生態優先放在首位,加大水環境、空氣品質的保護力度,緊扣「生態」主線謀劃部署工作,攜手漢江流域其他城市,共同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生態美、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路  日前,國家頒布實施《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支持襄陽鞏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
  • 長江經濟帶岸線資源保護與科學利用對策
    大河流域經濟帶的岸線空間以其航運和水資源的優勢,吸引大量基礎工業集聚,是發展工業的物質技術基礎。長江沿岸已發展為我國機械裝備、化工、冶金、材料等產業的集聚地,已形成較強的產業供應鏈,為區域乃至全國提供各類配套產品,發揮了重要戰略資源的作用。長江沿岸建設的港口通江達海,在沿江地區經濟和配置資源中發揮了支撐作用,促進了沿岸地區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支撐了「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
  • 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哪家強?
    ……12月11日,在由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主辦、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承辦的「NSTL支撐國家重大戰略信息服務成果研討暨發布會」上,發布了由NSTL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態勢監測與評估2020》報告及由NSTL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撰寫的《長江經濟帶與黃河生態經濟帶科研表現對比分析》報告。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介紹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共依法審理各類涉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刑事案件42230件,民事案件112265件,行政案件75591件,公益訴訟案件2945件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58件,為長江經濟帶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同時應當看到,當前長江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 戰略|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對於長江經濟帶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探索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長江經濟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長江經濟帶如何在生態環境問題中突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建設思路,引發了包括長江經濟帶沿岸11個省市在內的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的熱議。中央對長江經濟帶的全域發展進行重新謀劃,將生態環境保護居於壓倒性的戰略地位,「不搞大開發」、「壓倒性位置」等詞語凸顯了當前長江經濟帶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那麼,長江經濟帶如何在生態環境問題中突圍?
  •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長江經濟帶磷石膏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賴明到湖北荊門調研考察磷石膏綜合應用,指導磷石膏綜合處理的發展方向。 賴明在調研時指出,磷肥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但產生的磷石膏固廢產存量大,造成了江河湖海水源的汙染,而磷石膏固廢綜合利用產業的整體發展遲緩,制約了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如何維持資源、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所面臨的關鍵問題。解決好長江流域水環境以及磷石膏綜合利用問題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
  • 天風證券出席長江高端智庫對話 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4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長江高端智庫對話」開幕。天風證券受邀出席,並與國家及省市智庫平臺專家學者、長江流域11省(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一起齊聚武漢,圍繞創新驅動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學術研究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大保護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對話和研討主題,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承載著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情感。以其為依託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沿江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GDP總量均佔中國40%以上,一條腹地遼闊的長江經濟帶由此形成。近日,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再次開啟新航程。
  • 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五年之變
    2021年1月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五年來,生態環境等部門和沿江省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斷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在新的歷史坐標點上回望,五年來,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萬裡江山越來越壯美。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長江經濟帶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既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還是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又是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多年來,長江經濟帶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在推動長江上中下遊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 落實「共抓大保護」 南通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南通正按照十九大報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一幅壯美的生態圖卷正徐徐展開。在詳細察看島上生態資源保護現狀後,陸志鵬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好我市在長江中的這塊寶貴島嶼資源,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南通地處長江入海口,依水而生、因水而興,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是江海兒女的夙願。
  • 湖北襄陽:「綠色發展」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
    近年來,襄陽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積極履行2018年「三年還一個大美襄陽」的承諾,切實加強水系治理與水資源保護,大力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等,著力建設綠色襄陽,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綠色產業。
  • 湖北襄陽:「綠色發展」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
    近年來,襄陽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積極履行2018年「三年還一個大美襄陽」的承諾,切實加強水系治理與水資源保護,大力實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等,著力建設綠色襄陽,打造漢江生態經濟帶。 發展綠色產業。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慶該怎樣幹?
    ——編者  以生態環境保護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呂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系統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內容。
  • 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綜述
    4年來,湖南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治沉痾痼疾、抓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湖南責任,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嶽陽實地了解湖南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勉勵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  4年來,湖南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大刀闊斧的決心、久久為功的韌勁治沉痾痼疾、抓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用實際行動擔負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湖南責任,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 著力打造長江上遊綠色生態廊道 貴州省全力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
    地處西南內陸腹地、長江上遊的黔貴大地用青山和碧水鐫刻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曾經石漠遍地,如今荒山披綠,百姓開顏。  5年來,貴州牢牢守住「兩個底線」,著眼全局,深謀細處,深入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溼地與河湖保護修復、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綜合整治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築牢了長江重點生態區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