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喜歡喝紅茶,去年和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桐木關一家農戶敲定,包下他家今年高山百年老樅茶地的全部茶葉,自己採茶,自己做。2018年5月17日,凌晨4:30分,武夷山桐木村龍渡,茶地主人老陳家,採茶隊伍早早準備出發。
天色未明,手電前行。
天色開始亮起來。山間時而傳來清脆的鳥鳴,潺潺的流水聲……大自然的樂曲真美。
晨光熹微中急行。
鐵橋。
天色又亮了一點。
又一座橋。
天亮了,回頭一看朝霞雲,大喜,採茶就是要這樣的好天氣。
密林中的山路。
另一隊採茶隊伍。
前行。
溪流邊的老樹。
去茶地的路,是沿著河邊一直往上走。
石頭上有蜘蛛網。
野生菌菇。
這是叫鳶尾花嗎?
心中又一陣大喜。
山中經典一景。
杜鵑花餘韻。
工人們早已走遠,我在後面邊走邊拍邊玩。
一口吃,酸酸甜甜好好吃!
Hi,你好。
綠葉,溪流。
矮竹林有點扎臉扎手臂。
林中的天空。那一片藍天,感謝造物主。
迎接陽光。
這裡拍臥虎藏龍應該更有詩意。
Open your heart.
告示牌。走了三個小時,到達了武夷山保護區核心區,也就是相當開始進入於無人區。
大珠小珠落玉盤。
遇見,不知明的因緣。
陽光照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
林中仙瀑。
瀑布與石頭的千年守望。
遠觀。
不小心踩水裡了。
經過一段密林陡坡,終於到了百年老樅茶地所在的山坳頂。
經過五個半小時,終於,終於,終於,到了百年老樅茶地。看了一下gps數據,海拔1425米。
採茶。
讓人能夠站上去採的百年老樅,才是地道的百年老樅。
茶樹由百年前的先民種植,如今已完全野生化,村民也就是採茶時一年來一次。
我最喜歡的一張茶地照片,完美展現了這塊百年茶地,茶葉,和周圍的環境。
前段時間有過一次倒春寒,氣溫偏低,茶葉長得慢,因此今年茶葉特別嫩。
沒有100年以上滄桑歲月,老樅的樹幹就不可能這麼大。
什麼是百年老樅?一般專指生長在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茶。這些茶樹由先民種植,樹齡普遍超過100年,從茶幹到茶莖都布滿綠色的青苔,歷經歲月滄桑,完全野生化。雖然老樅樹高枝茂,但產量並不高。百年原生老樅茶湯為金黃色,其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混合的綜合香型,細聞鼻前溢滿空谷幽蘭香。入口鮮活甘爽、喉韻悠長、沁人心脾,讓人仿佛置身於茫茫的原始森林。常喝既養胃又養生。
真正老樅茶,喝起來會有一種獨特的樅味。很多人不明白樅味是什麼意思。樅味就是:附生在老樅茶樹樹幹上的青苔,地衣,苔蘚等滲透進茶葉裡的味道。我們不可能泡青苔來吃,但我們卻可以從老樅茶中,喝到青苔吸取山林中天地能量的那種幽香。
讓人心動的新綠。
造型奇特。
閒著沒事,爬到離茶地不到50米的山脊頂峰。
採茶大隊合影:依次是採茶工人,茶地地主, 老驥。
地主,地主的兒子,和工人們。
下山途中。中午2點,因為起得太早,又累,自己先下山了。
這是用六隻腳記錄的今天採茶路途的軌跡。
實測記錄我包下的百年老樅茶地數據:茶地海拔1425米,從農戶家到茶地累計爬升1087米,全程需要爬山路8.8公裡。
感謝,感恩! Open your heart. Find yourself.
~ 千山萬水走過 ~
●
●
●
驥財經由資深財經媒體人和金融精英聯合創辦
以價值投資眼光審視財經萬象
投稿、約訪、合作,聯繫:18616913906
老驥個人微信號:benbenox
添加老驥微信號,有機會獲邀加入「驥財經讀者交流鑽石群」
本公號為原創財經洞見,轉載必須註明出處:驥財經<jicaijing>,添加本號二維碼。
喜歡就長按二維碼/掃一掃,即可關注
老驥喜歡喝紅茶,去年和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桐木關一家農戶敲定,包下他家今年高山百年老樅茶地的全部茶葉,自己採茶,自己做。2018年5月17日,凌晨4:30分,武夷山桐木村龍渡,茶地主人老陳家,採茶隊伍早早準備出發。
天色未明,手電前行。
天色開始亮起來。山間時而傳來清脆的鳥鳴,潺潺的流水聲……大自然的樂曲真美。
晨光熹微中急行。
鐵橋。
天色又亮了一點。
又一座橋。
天亮了,回頭一看朝霞雲,大喜,採茶就是要這樣的好天氣。
密林中的山路。
另一隊採茶隊伍。
前行。
溪流邊的老樹。
去茶地的路,是沿著河邊一直往上走。
石頭上有蜘蛛網。
野生菌菇。
這是叫鳶尾花嗎?
心中又一陣大喜。
山中經典一景。
杜鵑花餘韻。
工人們早已走遠,我在後面邊走邊拍邊玩。
一口吃,酸酸甜甜好好吃!
Hi,你好。
綠葉,溪流。
矮竹林有點扎臉扎手臂。
林中的天空。那一片藍天,感謝造物主。
迎接陽光。
這裡拍臥虎藏龍應該更有詩意。
Open your heart.
告示牌。走了三個小時,到達了武夷山保護區核心區,也就是相當開始進入於無人區。
大珠小珠落玉盤。
遇見,不知明的因緣。
陽光照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
林中仙瀑。
瀑布與石頭的千年守望。
遠觀。
不小心踩水裡了。
經過一段密林陡坡,終於到了百年老樅茶地所在的山坳頂。
經過五個半小時,終於,終於,終於,到了百年老樅茶地。看了一下gps數據,海拔1425米。
採茶。
讓人能夠站上去採的百年老樅,才是地道的百年老樅。
茶樹由百年前的先民種植,如今已完全野生化,村民也就是採茶時一年來一次。
我最喜歡的一張茶地照片,完美展現了這塊百年茶地,茶葉,和周圍的環境。
前段時間有過一次倒春寒,氣溫偏低,茶葉長得慢,因此今年茶葉特別嫩。
沒有100年以上滄桑歲月,老樅的樹幹就不可能這麼大。
什麼是百年老樅?一般專指生長在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態茶。這些茶樹由先民種植,樹齡普遍超過100年,從茶幹到茶莖都布滿綠色的青苔,歷經歲月滄桑,完全野生化。雖然老樅樹高枝茂,但產量並不高。百年原生老樅茶湯為金黃色,其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混合的綜合香型,細聞鼻前溢滿空谷幽蘭香。入口鮮活甘爽、喉韻悠長、沁人心脾,讓人仿佛置身於茫茫的原始森林。常喝既養胃又養生。
真正老樅茶,喝起來會有一種獨特的樅味。很多人不明白樅味是什麼意思。樅味就是:附生在老樅茶樹樹幹上的青苔,地衣,苔蘚等滲透進茶葉裡的味道。我們不可能泡青苔來吃,但我們卻可以從老樅茶中,喝到青苔吸取山林中天地能量的那種幽香。
讓人心動的新綠。
造型奇特。
閒著沒事,爬到離茶地不到50米的山脊頂峰。
採茶大隊合影:依次是採茶工人,茶地地主, 老驥。
地主,地主的兒子,和工人們。
下山途中。中午2點,因為起得太早,又累,自己先下山了。
這是用六隻腳記錄的今天採茶路途的軌跡。
實測記錄我包下的百年老樅茶地數據:茶地海拔1425米,從農戶家到茶地累計爬升1087米,全程需要爬山路8.8公裡。
感謝,感恩! Open your heart. Find yourself.
~ 千山萬水走過 ~
●
●
●
驥財經由資深財經媒體人和金融精英聯合創辦
以價值投資眼光審視財經萬象
投稿、約訪、合作,聯繫:18616913906
老驥個人微信號:benbenox
添加老驥微信號,有機會獲邀加入「驥財經讀者交流鑽石群」
本公號為原創財經洞見,轉載必須註明出處:驥財經<jicaijing>,添加本號二維碼。
喜歡就長按二維碼/掃一掃,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