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裡的過往,像極了童年的你我

2020-12-12 鴻客行文史

北京的胡同歷來是文人作家,書寫往事,寄託過往情懷的絕佳對象。《胡同的故事》集結了季羨林、汪曾祺、王蒙、舒乙、史鐵生,以及梁曉聲、冰心、蘇童、端木蕻良等著名作家,以北京的胡同為主題的散文,藉由作家之手眼鼻耳,我們遊歷裡一個真實的、充滿歷史風味,人情冷暖的胡同世界。

居住形式承載著人類文化,其它表現形式都附著於上,北京的城市布局中,那些大街是動脈血管,而眾多的,擁有不同名字的胡同,就像是毛細血管,經脈因為功能自然受到重視,可是細小的血管卻保持著充滿煙火氣的市井活力。

胡同來自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臺灣作家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中寫就了,諸多北京往事,歷史的煙塵、時代的變遷,胡同也在因為現代都市化的發展,進入逐漸消失的歷史進程中,可是人的情感往往又是戀舊的。血緣、親緣、情緣、姻緣,匯聚在一個叫故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乳名、親朋、戀人與知己。

戴望舒一首《雨巷》,寫出了江南的委婉與秀麗,那是雨色洗刷出來的純淨之美,顯然江南的小巷是適合寫詩的,北京的胡同更適合寫散文,因為可以將歷史變遷,人情往事,市井百態糅雜在一起,道出古都別具一格的況味來。

本書在編排上非常的用心,非常喜歡排在第一篇的《老北京的小合同》一文,作者是作家蕭乾。作為地道的老北京,蕭乾出生在羊倌胡同,從小也生長在胡同中。在他的文章中,胡同是帶著聲響人們來的,他寫道「啊,胡同裡從早到晚是一闕動人的交響樂。」

胡同是帶著生活的聲音的,用一句話說,胡同來自於生活但高於生活,蕭乾白描出了一副販夫走卒叫賣不止的圖畫,讀起來那些人仿佛就在眼前晃悠。

胡同往事:名字,小城與故事

作為孩子在胡同中,可以自由地發揮天性,蕭乾喜歡自己做的屁股簾兒,也會去捉蛐蛐、逮蛤蟆,胡同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都市中的,能與自然接觸的獨特空間。

胡同的名字也非常有趣,胡同按照一般文化學者的說法,是蒙古語水井的意思,在元代開始有此說法。胡同的名字各種各樣,有些胡同是按照地名取的,有些是按照其功能取的,有些是因為過去衙門的名字取的,最好玩的就是叫「百花深處」的胡同,初聽名字,百花深處,一股濃烈的文藝感,撲面而來,可是實際上這裡只是公共廁所,令人啼笑皆非。

胡同也可以隨時變成美食一條街。在諸多作家的筆下,胡同裡最少不了的就是各種小城,臭豆腐,混沌等等。

胡同本身也是故事,胡同中的人就是故事的編撰者。作家韶華的散文《十戶長》,塑造了一位胡同四合院裡的居民組組長,大家叫她「十戶長」,這個十戶長在四合院裡管理非常用心,各種大小事情她都要管一管,感覺有點像電視劇《閒人馬大姐》中的「馬大姐」,可是她對待自己又非常的寬鬆,規則在她這裡透著內圓外方的通融大度。

這本散文集,帶著我們走入了北京的胡同中,在時代的變化中體味變化,細細咀嚼散文中的人人事事,如茶後回甘,一股滋味在心頭蕩漾。

相關焦點

  • 馬祖源:照片裡有我人生的過往
    馬祖源:照片裡有我人生的過往 2019-04-28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老北京胡同裡的吆喝,那一聲天籟,只留在童年的記憶裡
    老舍《北京的春節》:在胡同裡,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複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像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不難看出,在過去廣告業不發達的時候,想做生意還得靠吆喝。其實全國各地都有貨郎吆喝,比如磨剪子、菜刀等等。
  • 犄角旮旯的胡同裡,黑乎乎的小屋,麻辣串雞骨棒,是童年的味道
    印象中這家店好像是粉絲留言推薦給我的,一直沒找著機會去,這次正好坐地鐵,順路吃一口嘗嘗。離地鐵站可近了,在小胡同裡,很隱蔽,前面是棚子,後面是個小屋子,三張桌,很狹小。麻辣涮串裡的雞肉串,刷上麻辣串的厚厚甜辣醬,馬上感覺就不一樣了,超級嫩,不敢相信這是雞皮,跟油炸的對比,沒有焦脆感,只剩下細膩Q彈,有點像在吃豬皮。肉筋來啦,即使它是涼的,也擋不住膠原蛋白的粘糯,我的大愛!
  • 童年動漫中四處「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你還我童年動漫!
    童年動漫中四處「細思極恐」的細節,網友:你還我童年動漫!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童年都是值得回味的。童年所經歷的一切事物,如玩耍過的遊戲,看過的動畫片等等,都是我們不能割捨也無法忘懷的內心最深處的記憶。在童年記憶裡,我們肯定看過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動畫片,比如藍貓淘氣三千問、天線寶寶、名偵探柯南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童年記憶。小時候在看這些動畫片的時候並不會想太多,只會被片中好看的場景,精彩的打鬥所吸引。其實這些動畫片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小時候看這些並不會覺得奇怪,現在大了,回過頭來一看,覺得有些細節真的是細思極恐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童年動畫片中的四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吧!
  • 北京胡同,它像一首經典的老歌
    胡同是北京古城的百科全書,是北京人的生活之道,文明之道。北京胡同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傳唱在時代的舞臺上。北京的胡同多達七千多條,每條胡同都有無數的文化故事和傳說。走在胡同裡的北京人,他們的感覺就像一位重感情的人,在回憶美好的童年,也像一個有故事的人正在欣賞一首老歌。
  • 北京胡同遊最佳路線,在胡同裡仰望鐘鼓樓
    路兩邊是居民的住宅,這條胡同裡路邊停放著居民自用的自行車或者三輪車,不時還會有一輛輛汽車駛過,再加上過往的行人,顯得道路很是擁擠。每一輛從這裡經過的汽車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駛,否則就會撞到路邊的這些自行車或者過往的行人。在這條胡同裡步行反而會比汽車更快一些。
  • 北京的胡同和胡同裡的北京人...懷念!
    還記得那年老師突襲家訪,要不是你幫我通風報信,那頓揍啊我肯定是挨上了!前幾天在地鐵裡碰見他,我還拿這事損了他會兒~那會晚麼晌兒是院兒裡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在院裡跑來跑去,嚷嚷著「我快餓死了」。>「三兒,你就瘋吧,我是管不了你了...」
  • 老北京胡同裡的恬靜棲居
    為了讓自己的小店與胡同的風格統一,王秀仁對自家的藥鋪進行了改造升級,濟安齋咖啡書吧和中藥家庭博物館相繼開張。「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幫助我出點子,讓我的老藥鋪也實現了跨界融合。」王秀仁說。  如今,濟安齋已經成了楊梅竹斜街裡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中外遊客紛至沓來。一些「老北京」也常來這裡,尋找過往的記憶。「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
  • 這些隱藏在北京胡同裡的美食?你都吃過哪些?
    胡同裡的美食可以說是北京的靈魂所在了,它見證的不僅僅是北京人每天的生活,更見證著時代的變遷。那麼在北京的一條條胡同裡,除了充滿樸實無華的氣息之外,當然還少不了美食的存在了,真是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老話。
  • 《白雪公主》你看懂了?隱藏的包袱點細思極恐,還我單純的童年!
    對於男生們來說,陪伴走過童年的都是奧特曼熱血的動漫,對於小女生來說,都是一些白雪公主,灰姑娘女主逆襲的動漫,小時候小編看白雪公主,特別憎恨她的後母。
  • 饕餮姐妹花帶你找尋隱匿在胡同裡的美食
    不浪跡混熟於胡同串子,根本不能證明是在這個城市裡生活。真正的老饕也早就不屑在大街上一眼望過去就看得見招牌的餐廳裡發現新的美食和味覺。越是吃過各種精心修飾精美的餐廳,也越來越喜歡探尋這些藏匿在不顯山露水的胡同中的門店,散落在胡同中的美味,本周我們饕餮姐妹花混跡於泰城的各個胡同,巷子,讓躲在城市角落裡的美食隨我們一一道來。
  • 胡同裡的窮人智慧
    這場將持續到9月8日的展覽是由從小在皇城根腳下、胡同裡長大的著名藝術家宋冬費時6年精心打造的。    要不是因為操著外地口音的圍觀人群,還有時不時閃爍的照相機燈光,你一定會時空交錯般誤以為自己就身在上世紀的老北京大雜院裡,因為展覽現場就是當初生活場景的一種原生態再現。
  • 梁維玲:從保定帥府胡同裡走出的京劇名角
    梁維玲,這位從保定帥府胡同裡走出的京劇名角,也是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回首曾走過的道路,她的經歷也可以稱為一段傳奇。立志帥府胡同的「瘋丫頭」要吃「京劇」這碗飯6月2日,在河北省京劇院二樓排練廳裡,54歲的梁維玲正在緊張地排練京劇傳統劇目《武家坡》,為即將到來的香港藝術節做準備。1960年,梁維玲出生在保定市一個幹部家庭。
  • 胡同沒了人還在 我的散文《老街坊》有了續篇
    延伸閱讀流年丨李培禹:胡同沒了人還在如果有一趟列車,聲言將穿過時光的隧道,載你回到童年;而且車廂裡已然坐滿了曾和你一起玩耍、長大的夥伴,現在還給你留了個座位,你來不來?來!我就是懷著一種莫名的興奮,匆匆往這趟列車上趕呢。其實,「車廂」是剛剛建立不久的一個微信群——趙堂子小大院一家親。
  • 《北京念想兒》——回首五十年代老北京胡同裡的日常生活
    《老北京念想兒》,就是一個老北京人對於建國初期、五十年代的老北京的一種懷念,對於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老北京胡同裡生活的追憶。作者李傢,生於一個藝術家庭,父親喜歡繪畫,自己從小受到薰陶。因此,書裡也繪製了大量的簡單插圖,此書還有個副標題——《手繪胡同裡的故事》。作者住的胡同叫「水大院」,周圍還有兵馬司胡同、高柏胡同等等。
  • 而今胡同幾乎名存實亡,《胡同的故事》:跟孩子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了解了北京才發現,北京的靈魂,在那一片片七拐八彎、密如羅網的胡同裡。有個作家說:「沒有在胡同住過的外鄉人,即使少小而至,終老北京,那一輩子永遠只是浮在水面上的油珠。」我不是北京人,但我想我明白那種胡同味兒。
  • 《請回答1988》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在這條小胡同裡!
    這韓國這條雙門洞裡,雖然是五家人居住,雖然人口眾多,雖然每一個家庭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煩惱,雖然每個人都有著大大小小的煩惱,但是細看整部劇的觀眾卻能發現,人世間所有的美好,都聚集在這條小胡同裡了。小胡同裡只有五戶人家,三位當家主母,正煥媽媽,德善媽媽和善宇媽媽是最要好的,雖然每個人的家庭生活條件不一樣,但是卻沒有什麼歧視,更沒有什麼嫌貧愛富,三人之間相處融洽,你有好吃的給我點,我有好吃的再分給大家點,誰有困難另外幾家都會盡力幫助,這樣質樸的感情更是讓人感動。
  • 北京五道營胡同漫遊指南
    五道營像是北京城裡的一張沙發,繁忙的節奏到這兒突然就慢了下來,讓人想躺下打個盹兒。不同於人潮湧動的南鑼,五道營顯得更為慵懶,與鼓樓大街相比又多了些文藝氣息,往胡同深處走,還能感受到閒逸的老北京生活。穿越回童年」的字樣。
  • 在天台建起「小故宮」,看展喝咖啡逛胡同
    每逢廟會,人流如織,不管是王府居住的王公貴族,東交民巷使館區的洋人,還是胡同裡的小市民以及近郊農民都會趕來湊個熱鬧。 老舍先生也曾在隆福寺的舊貨攤上買過舊字畫。
  • 你還記得兒時的「胡同」嗎?胡同裡的故事你還想起來嗎?
    人多嘴雜,你一言,我一語,東西賣出去的多。有時候還能和胡同的人扯扯閒談,「買賣做成,情義還在,何樂而不為啊!」但這些是懂道的人,更多的買賣人是生茬子(不熟悉情況),不清楚這個瘦胡同雖能銷貨,卻不「讓道兒」。 一年大熱天,胡同裡擠滿了人乘涼,打牌。 「人未到,聲先聞」,這是走街串巷買賣人的特色。「賣小雞來,買小雞來!」清脆似胡蘿蔔的嗓音直灌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