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歷來是文人作家,書寫往事,寄託過往情懷的絕佳對象。《胡同的故事》集結了季羨林、汪曾祺、王蒙、舒乙、史鐵生,以及梁曉聲、冰心、蘇童、端木蕻良等著名作家,以北京的胡同為主題的散文,藉由作家之手眼鼻耳,我們遊歷裡一個真實的、充滿歷史風味,人情冷暖的胡同世界。
居住形式承載著人類文化,其它表現形式都附著於上,北京的城市布局中,那些大街是動脈血管,而眾多的,擁有不同名字的胡同,就像是毛細血管,經脈因為功能自然受到重視,可是細小的血管卻保持著充滿煙火氣的市井活力。
胡同來自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臺灣作家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中寫就了,諸多北京往事,歷史的煙塵、時代的變遷,胡同也在因為現代都市化的發展,進入逐漸消失的歷史進程中,可是人的情感往往又是戀舊的。血緣、親緣、情緣、姻緣,匯聚在一個叫故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乳名、親朋、戀人與知己。
戴望舒一首《雨巷》,寫出了江南的委婉與秀麗,那是雨色洗刷出來的純淨之美,顯然江南的小巷是適合寫詩的,北京的胡同更適合寫散文,因為可以將歷史變遷,人情往事,市井百態糅雜在一起,道出古都別具一格的況味來。
本書在編排上非常的用心,非常喜歡排在第一篇的《老北京的小合同》一文,作者是作家蕭乾。作為地道的老北京,蕭乾出生在羊倌胡同,從小也生長在胡同中。在他的文章中,胡同是帶著聲響人們來的,他寫道「啊,胡同裡從早到晚是一闕動人的交響樂。」
胡同是帶著生活的聲音的,用一句話說,胡同來自於生活但高於生活,蕭乾白描出了一副販夫走卒叫賣不止的圖畫,讀起來那些人仿佛就在眼前晃悠。
胡同往事:名字,小城與故事
作為孩子在胡同中,可以自由地發揮天性,蕭乾喜歡自己做的屁股簾兒,也會去捉蛐蛐、逮蛤蟆,胡同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都市中的,能與自然接觸的獨特空間。
胡同的名字也非常有趣,胡同按照一般文化學者的說法,是蒙古語水井的意思,在元代開始有此說法。胡同的名字各種各樣,有些胡同是按照地名取的,有些是按照其功能取的,有些是因為過去衙門的名字取的,最好玩的就是叫「百花深處」的胡同,初聽名字,百花深處,一股濃烈的文藝感,撲面而來,可是實際上這裡只是公共廁所,令人啼笑皆非。
胡同也可以隨時變成美食一條街。在諸多作家的筆下,胡同裡最少不了的就是各種小城,臭豆腐,混沌等等。
胡同本身也是故事,胡同中的人就是故事的編撰者。作家韶華的散文《十戶長》,塑造了一位胡同四合院裡的居民組組長,大家叫她「十戶長」,這個十戶長在四合院裡管理非常用心,各種大小事情她都要管一管,感覺有點像電視劇《閒人馬大姐》中的「馬大姐」,可是她對待自己又非常的寬鬆,規則在她這裡透著內圓外方的通融大度。
這本散文集,帶著我們走入了北京的胡同中,在時代的變化中體味變化,細細咀嚼散文中的人人事事,如茶後回甘,一股滋味在心頭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