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會出現在廈門人餐桌上的美食——蝦子面

2020-12-15 老字號品牌營銷雜誌

蝦麵又稱蝦子面,福建廈門、臺灣、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主要材料有蝦子、青菜、豬肉、油麵等,其口感鮮美。

蝦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廈門、臺灣、廣東鬥門、順德盛產蝦,漁人將蝦子捕到,並用新鮮的蝦子拌麵吃,這就有了蝦子面的雛形。但因為新鮮蝦子容易腐爛,所以後來改成烘乾的蝦,於上個世紀50年代產生於香港。但廈門等其他地區依然使用新鮮蝦子做蝦麵,並流傳到臺灣。蝦麵做法簡單,材料容易獲得,其口感鮮美,深受大家喜愛。

蝦子面可算是當今廈門最大眾化的小吃了,是一日三餐都常會出現在廈門人的飲食裡面一道經典小吃,也是福建著名小吃,就好比西安的涼皮,武漢的熱乾麵一樣,無論鬧市或深巷,幾乎無處不有。一碗味道濃濃的香噴噴的蝦子面,可以馬上喚醒你的味蕾。蝦子面用的是鹼面,是需要食客自選喜歡的配料,加進面中,不過加進蝦子面裡面的配料大多是已經做熟了的。配料通常有:大小蝦仁、鮮魷魚、豬肝、豬腰、鴨心、鴨腱、鴨腸、米血、魚丸、脫骨肉、豬肝沿、豆腐乾等等。

蝦子面的歷史說起:清朝初年,福建閩南沿海、臺灣沿海及廣東鬥門、順德盛產蝦,漁人捕之,用新鮮的蝦子拌麵吃,就有蝦子面的雛形。但是新鮮的蝦子容易腐爛,所以之後人們就用曬乾的蝦子代替,灑在雞蛋面上。後來,有人更進一步,將蝦子混在麵條之中,烘乾成麵餅,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蝦子面。這到底是誰發明的?已經是個迷,只知道上個世紀50年代才在香港出現。但廈門地區依然使用新鮮蝦子做蝦麵,並流傳到臺灣。

蝦麵的歷史並不太長,那怎樣才能做出優質的蝦子面?要有顆誠懇的心,認真對待它,用好的材料;其次便是技法,從採集蝦子,到炒蝦,再到打面的功夫,每一步都有講究。唯有全面到位,才能成就一碗好的蝦麵。」

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好,蝦子面的主要元素只有兩樣,一是蝦子,二是面。蝦子又分海蝦子和河蝦子,其中以大顆、鮮甜而不鹹的河蝦子勝出。河蝦子之中也有分別,海蝦、白米蝦、基圍蝦、沼蝦等當中又以海蝦最好。這種蝦體型比較大,有足夠有力的雙鉗可以捕捉小魚吃,營養好了蝦子當然大又油分充足,並且味道鮮甜。

再說麵條,好的麵條必須韌性十足,且吃口香爽,一定要用韌性高的高筋麵粉。揉好面後,要用一根粗壯的竹竿,一頭用橡皮筋固定住,一頭懸空,師傅坐在懸空的一頭,靠人的體重來來回回地壓麵團。不斷重複,要壓百來回才成,還要將面反覆摺疊,大約8-10次之後,麵條就仿佛有了靈性一般,入口柔韌爽彈。

老號營免費為企業宣傳,歡迎各企業與之合作;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美味 : 蕪湖蝦子面
    很多人喜歡吃麵,在蕪湖地區,有一種名為蕪湖蝦子面的麵食是安徽省蕪湖市的特色小吃。 很多人喜歡吃麵,在蕪湖地區,有一種名為蕪湖蝦子面的麵食是安徽省蕪湖市的特色小吃。蕪湖蝦子面主要是採用長江中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製成膏湯,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最後煮製而成。
  • 舌尖上的美味 : 蕪湖蝦子面
    很多人喜歡吃麵,在蕪湖地區,有一種名為蕪湖蝦子面的麵食是安徽省蕪湖市的特色小吃。
  • 舌尖上的美味——蕪湖蝦子面
    蕪湖的蝦子面耿福興的最地道,蝦子面至今有百年歷史,凡到蕪湖來的人都向大家推薦蝦子面,就連彭德華元帥的夫人及陳雲同志的胞妹也嘗過耿福興的蝦子面,並且讚不絕口。蝦子面是安徽蕪湖具有濃鬱江南風味的食物,曾經是蕪湖當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時才能吃到,而如今,卻已經成為尋常百姓的「平價享受」。
  • 廈門 蝦麵 覓食指南
    在廈門,比起沙茶麵的鼎鼎大名來說,蝦麵要低調很多,更多的是本地人才會知道的奧秘。
  • 廈門十大美食,您嘗過得有幾個?
    遊遊們最近有想去廈門玩的,一定不要錯過下面這些美食哦!廈門沙茶麵2.蝦麵蝦麵又稱蝦子面,福建廈門、臺灣、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主要材料有蝦子、青菜、豬肉、油麵等,其口感鮮美。蝦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廈門、臺灣、廣東鬥門、順德盛產蝦,漁人將蝦子捕到,並用新鮮的蝦子拌麵吃,這就有了蝦子面的雛形。但因為新鮮蝦子容易腐爛,所以後來改成烘乾的蝦,於上個世紀50年代產生於香港。但廈門等其他地區依然使用新鮮蝦子做蝦麵,並流傳到臺灣。蝦麵做法簡單,材料容易獲得,其口感鮮美,深受大家喜愛。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蝦子面」背後的故事
    蕪湖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耿福興」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15日,《舌尖上的中國》在北京舉行首映式,作為拍攝地之一的蕪湖耿福興總店,隨即在店內掛上了「舌尖上的中國—蝦子面」的大海報。這讓原本就熱賣的蝦子面銷售更火爆了。而5月2日晚上節目播出後,許多外地客人一早慕名前來,點名要吃蝦子面,有眼尖的顧客還認出了一名大堂經理正是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鏡的店員,紛紛拉著他合影。
  • 江東旅食記(六):街口蝦子面 鳳凰美食街
    於十幾層的高樓望出去,橋上帆形建築,似小時候用過的羽毛原子筆,十分卡通。天意一早出去辦事,叮囑我中午等她一起吃東西。洗漱完下樓隨意走走,置身於步行街,到處都是美食,相中一家環境不錯的小店,進去點了一碗蕪湖著名小吃——蝦子面。
  • 美食 | 盤點廈門特色美食,感受一下舌尖上的廈門!
    廈門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招牌麵食,那就是入選福建省十大名小吃的沙茶麵。一碗好的沙茶麵,由沙茶醬製成的湯頭非常重要。沙茶醬由蝦幹、魚乾、蔥頭、大蒜、老薑等十幾種食材製成。鹹鮮味美的沙茶麵,口感微彈的油麵,加上自己喜歡的配料,稍加拌上吃上一口,唇齒瞬間就被沙茶給佔據,細膩綿柔的同時又稍顯霸道。
  • 蝦子面超好吃的做法!
    家裡特別愛吃蝦子面。所以基本上常備的麵條就只有蝦子面。 蝦子面口感極爽,是類似竹升面的口感,跟北方麵食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鍋中水煮開,放入蝦子面(一般分量是每人份1-2個麵餅),等麵條開始散開時用筷子略攪,蓋上鍋蓋5分鐘(想吃軟的話蝦子面是要煮久一點的)打開鍋蓋,用筷子把面揚開,加鹽、糖調味(鹽是一定要放的,糖的話你們隨意吧反正糖能增加鮮味)再煮一陣,煮到自己喜歡的口感
  • 蝦籽面 蝦子面 蝦仔面
    魏水華(杭州人,沉醉於地方風物和口腹之慾)有次外出宵夜吃麵,在麵館的菜牌上看到「蝦子面」一味,點上來一看,一碗陽春麵上撒著一小撮蝦皮和幾粒蔥花,味道不算差,但是對於吃慣了濃油赤醬的人來說,淡而無味是一定的。把麵館老闆叫來一問,對方滿臉無辜:「我們這兒確實把蝦皮叫『蝦子』啊」。
  • 廈門不僅有鼓浪嶼,還有承載著廈門美食記憶的老店
    常常許多有身份的人開著車特地來排隊吃上一碗,一般過了中午一兩點就關門了,所以想吃要啊趁早呀!據說當初它在廈港連個招牌都沒有、每天中午就收檔的小店開始,在廈門人中間就已經口口相傳了。月華沙茶麵現在雖然靠女兒、媳婦們經營,但月華老婆婆每天勢必一大早過來配料。只有十幾平方米店面,天天門庭若市,做的是街坊生意,來的都是熟客。鴨肉粥在廈門,鴨肉粥雖然沒有沙茶麵遠近馳名,但也是市民天天要吃上一碗的地道美食。
  • 國慶小長假,來廈門旅遊必吃的6道特色美食,趕緊收藏吧
    一說到沙茶麵,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廈門吧。廈門人喜歡用沙茶醬來煮麵,日積月累沙茶麵成為廈門一道具有本土特色的湯麵小吃。 廈門是一個海邊城市,漁業資源很豐富,海鮮是廈門人一年四季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海鮮品種很多,如鮑魚、海參、龍蝦、螃蟹、海螺、海蠣子、蛤蜊、香螺、扇貝等,你們來到廈門一定要去大排檔吃海鮮,一邊吃著海鮮,一邊喝著啤酒,暢聊人生,很美好呀。
  • 蝦子之面長江來
    在江城蕪湖,這裡的人們似乎對麵條有著一份特殊的執念,他們利用蕪湖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創造出一款玲瓏、精緻的南方麵條——蕪湖蝦子面。蝦子面的蝦籽一般只選用長江及其支流內的青蝦籽,1公斤蝦只能夠收集50克蝦籽,往往一個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在篩選出的蝦籽上,澆上蔥薑汁,用黃酒蒸熟以後,陽光下晾曬半小時,再用小火焙乾,最後,連同未去皮的大蒜一起,裝好密封保存。
  • 廈門這些古早味美食,吃完幸福感爆棚!
    ,大家幾乎都會覺得是沙茶麵,其實能代表廈門味道的並不單單是它。   閩南人的傳統茶配,就像喝下午茶,喝咖啡太多會心慌心跳加快,那是「咖啡醉」,必須配點小食來搭配平衡,咖啡加蛋糕,咖啡加司康、泡芙什麼的。    閩南人喜歡泡功夫茶,喝茶也會有「茶醉」,所以也一定要配一些小點心食用。
  • 自帶高湯的「蝦子面之王」!在家分分鐘享受正宗港味~
    取大茅竹竿一端固定人坐在竹子另一端上下彈跳利用人體自身重力反覆擠壓麵團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擠壓這樣出來的面最是筋道爽滑蝦子面由麵粉、蝦籽、蛋、大地魚高湯製成蝦子即蝦卵 蝦的精華全在裡面你看麵餅上的黑點就是滿滿的蝦籽了!
  • 七首描寫蝦子的詩詞,讓人大快朵頤,探尋藏在舌尖上的美味和神奇
    又是一年龍蝦扎堆上市的季節,每個城市、每個角落、每家餐廳、各家每戶都會不失時機的烹飪和出品自己特徵和口味的蝦子,撮蝦子成了一句流行的口語。土生土著的蝦子就是青蝦、沼蝦、海蝦等等一些品種,這些年由於環境破壞和人們的食用導致土著蝦的數量和質量大幅下降。
  • 貴氣鮑魚蝦子面(圖) -中新網
    貴氣鮑魚蝦子面(圖) 2012年12月21日 17:0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新開業的碰碰面,自家研製蝦子面,配以大連鮮鮑魚,令人吃出驚喜。另一家老三火鍋,推出秘制老鴨鍋,暖身惹味,俘虜不少食客的味蕾!  新開業的碰碰面,驟看像普通的車仔面鋪,其實是一家充滿創意的蝦子麵店。老闆從事飲食業多年,自家研製蝦子面,以鴨蛋白、蝦子、高筋及低筋麵粉打製成麵團,切成麵條,口感爽滑彈牙,有別於坊間出售的乾麵。
  • 董克平餐桌打卡南京夢都會
    到了南京,晚上去了夢都會,英子在那裡等著我們。夢都會是馬鞍山的一家企業,北京萬豐路那裡也有一家店,做一些徽菜和淮揚菜。馬鞍山人年夜飯餐桌上的「歲菜」。一盤拌齊各種食材:馬鞍山采石磯茶幹、黃山當地筍絲、有機胡蘿蔔絲、黃山野生金錢菇、農家黃豆、鹹白菜、萵筍絲、香芹等,精選農家菜籽油炒制而成,不同口感、滋味,蘊含不同美好寓意。
  • 巢湖美食:幸運蝦糊——蝦子摟鮓面
    ——鹹鴨卡餈粑3、舌尖上的巢湖——蛋餃 在巢湖鄉下有句俗語:狗肉上不了臺面,時常拿來批評孩子學習或做事不長進,見到客人拘謹、不大方,扭捏,不能登大雅之堂。 蝦糊是大名,我們一直都叫小名「蝦子摟鮓(zha)面」。「摟鮓(zha)面」在鄙鄉是一種烹飪方式,也可以用泥鰍來摟鮓(zha)面——學名還沒有,暫且就叫泥鰍糊吧,現在市場上這種做法的不多,可能與它的同類競品泥鰍掛麵的名氣太大有關,我個人覺得泥鰍糊也不錯。
  • 到廈門旅遊,懂吃的人都會去品嘗這8種美食,錯過就太可惜了!
    1、蝦麵 廈門是沿海城市,漁業發達,魚市裡的種類也豐富無比,大蝦,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海產品。廈門人很喜歡吃蝦麵,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配上鮮香可口的蝦湯,想想就讓人咽口水,其中蘿媽推薦有一家在廈門檳榔的「蝦麵弟」,味道真的不錯,幾年前曾經被人帶去嘗過,味道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