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人愛吃黴、臭的美食十分鐘愛,臭豆腐、黴千張、蔊菜梗,這些紹興傳統菜對於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們既是下飯菜又是下酒菜,但你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對於吃「臭」情有獨鍾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下酒菜,盤點世界上最臭的下酒菜,臭豆腐居然才排第十...一起來看看吧!
沒錯,被紐約時報評為2015世界最有特色的美食,紹興臭豆腐,但是在這份最臭榜單裡,紹興臭豆腐才排第十!臭豆腐已經成為了大江南北最有特色小吃之一。
王致和發明了臭腐乳,傳說王致和趕考落榜無心做豆腐生意。某天他突發奇想把豆腐切成小塊放在缸中用鹽醃,幾天後發現豆腐變青散發臭味,但是吃起來卻別有一番味道,於是逐漸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臭豆腐。慈禧還去了個名字,叫「青方」。此款腐乳也是下酒良品,小編同事曾經嘗試過。
此款為徽菜代表又稱桶鮮魚。用淡鹽水醃漬六七天,然後魚就會發出似臭非臭的氣味。做法是將魚放入油鍋略煎,配上豬肉,筍片等。原汁原味。這款菜的特點是聞著臭吃著香(好像很多「臭」的菜都是這樣),配上老酒。吃起來真是回味無窮。
酸筍的小編下酒的最好,是一款涼菜。做法簡單,將嫩筍去殼切段後放入大翁種,加米水浸泡,密封,半個月後自然就成了。酸筍實際上有股淡淡的酸臭,但是仔細辨別後又有一點香,十分開胃。非常好吃,小編熱情推薦。
同樣是一款豆製品類的菜,小編突然感覺以黃豆為原料做的東西都能做成又臭又好吃的東西。黴千張是紹興市上虞松廈鎮的著名特產,製作歷史悠久,主要以油炸和清蒸為烹飪方法。因為酸化是關鍵工序,務必使千張酸化均勻。未酸化部位易滋生腐敗性細菌,致使產品有濃氨氣息。
來自日本,同樣是豆製品發酵。《多來A夢》裡大雄醉喜歡的食物,源自中國的鹹豆豉,但並非中國豆豉,而是由黃豆通過納豆菌(枯草桿菌)發酵製成豆製品,具有黏性,氣味較臭,味道較甜。其實小編覺得味道還是可以的。
愛斯基摩人的食物,對就是生活在北極的那幫人。愛斯基摩人是吃生肉的民族,因為北極地區植物太少,所以人們需要生肉中的維生素來補充營養(如果把肉弄熟了,維生素就會分解很多)。接下來,你懂的。製作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把幾百隻殺死的海鳥塞進死亡的海豹胃裡,用胃酸發酵2-3年,接下來就掏出來直接食用。畫面太美了。
小編是不吃魚內臟的,而這款下酒菜則是醃過的魚內臟。好噁心啊!
這一款式韓國的。鰩魚是韓國全羅道的頂級食材,最特別的就在於它會自行發酵,然後散發出強烈刺鼻的氨氣(廁所的味道),也就是俗稱的阿摩尼亞味,所以導遊有特別警告,吃的時候千萬別深呼吸,不然很容易發生意外!臭味是kiviak的5倍,納豆的14倍!
最厲害的登場了。瑞典醃鯡魚是一種散發著惡臭、味道偏酸的罐裝食品,由於食物氣味奇臭,食客要在室外進食,現在已被公認為「世界第一臭味」。瑞典人在5月和6月捕捉鯡魚,並在濃鹽水醃浸,再放於大桶內置於太陽下進行發酵,並放入罐出售。由於惡臭難忍,餐廳的侍應要在水中開罐頭,以免臭味四溢。當地人則選在室外開罐頭和進食,但醃鯡的氣味實在難忍,鄰居和路人均要掩鼻。即使如此,瑞典人仍計劃將這種地道食物出口。
來自:下酒菜公眾號
編輯:徐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