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臭鹹鮮的紹興味道

2021-02-27 山海經雜誌

黴千張、黴豆腐、醃魚、臘鴨、糟鵝、蝦油肉……

提到紹興菜

光聽這些菜名仿佛就能聞到那股黴臭鹹鮮味兒

紹興人家

每家每戶都是

研發製造美味的實驗室

這種家常味道

是無數紹興遊子

魂牽夢繞的思鄉味道

紹興,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也許是好山好水滋養,助長了紹興人的才情與詩情,這裡的文化名人多得數不過來——西施、王羲之、陸遊、賀知章、徐渭、王陽明、魯迅、周作人……

越是有才華,口味也就越重,帶點別樣滋味的美食,在紹興民間的地位總是那麼牢固不可動搖。

比如多次出現在魯迅先生筆下的黴乾菜、黴菜毛豆、黴菜包子……哪一樣不是來勢洶洶的嗅覺挑戰。

但紹興人卻說自己是鍾情於「鮮」,只不過這個鮮有別於其他地方,醃、醉、黴、臭齊上陣,無意間引領了「食臭」潮流而已。

 

水鄉、酒鄉,黃酒社戲,紹興的美,大抵是有些醉意的。

這種醉意之美,是溫一壺黃酒,切一盤醉雞,配幾隻醉蟹,在氤氳著醬香味的水廊邊,看著迎風高掛的臘腸、魚乾、醬鴨,享受著江南古鎮的暖陽。

紹興的糟醉菜分生醉和熟醉。

生醉如醉蝦、醉蟹等醉活物。尤其是酔蟹,肉質活絡,清香味鮮,酒蟹生香。蟹黃更是鮮美至極,河蟹本身所帶的土腥味兒,在被醇香的黃酒醉過後,不但土腥味兒全無,還增添了幾分黃酒的香味兒。


如果不喜生食,但又喜歡那一股糟醉味兒的,兩相權衡醉雞就是最好的選擇。

再加上紹興是花雕酒的著名產地,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以花雕酒烹調而成的「醉雞」也就成為江浙一帶的名菜,每到過年差不多家家戶戶的桌上都會有這道菜。「醉雞」不但聞起來酒香撲鼻,吃起來鮮嫩多汁,而食後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在紹興美食譜系之中,「臭」是一種別樣風情的滋味。愛的人對它欲罷不能,嫌的人對它避之不及。

 

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中,並沒有「臭」的位置。但人類食臭的歷史,卻早已有數千年。

 

滷水是孕育和區分不同產地之間臭豆腐最重要的元素,只有用黴莧菜梗滷水醃製的臭豆腐,才能被稱為正宗的紹興臭豆腐。老街深長的小弄裡,笑眯眯的老人守著暖烘烘的爐子,窄窄的巷子映襯著年長日久的安寧,這或許是老紹興最原始的味道。

圖片:紀錄片《風味人間》

紹興有「三臭」,黴莧菜梗、臭豆腐和臭冬瓜,而這三臭之中,醃製臭豆腐和臭冬瓜的滷水都來自於黴莧菜梗。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

他認為最臭的食物是黴莧菜梗

汪曾祺就曾將黴莧菜梗譽為「佐粥的無上妙品」: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杆。外皮是硬的,裡面的芯成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

圖片:紀錄片《風味人間》

老莧菜在外地人眼裡是雜草,但是到紹興人手裡就變成了寶。

將粗壯的莧菜梗切段放入清水裡浸泡至水面起泡,然後撈起晾乾放進罈子裡密封發酵就可以了,紹興家家戶戶必有這麼一個臭壇,將發酵好的黴莧菜梗稍加蒸製,就是紹興人最愛的「下飯神器」。


看著是幽幽的黴綠色,聞起來是一股酸腐臭味,不斷挑逗著食客的好奇心。夾一塊輕輕咬動,擠出藏在菜梗中的汁水和嫩肉,頓覺暗香襲來……這個味道對於很多紹興人而言是一年一季的人間至味。

還有那極富盛名的「蒸雙臭」,臭莧菜梗和臭豆腐的雙重出擊,令人食而不忘、盪氣迴腸。再加入臭冬瓜、臭毛豆做成「蒸三臭」、「蒸四臭」,這分明是舌尖上的江湖武林大會嘛!

說完「醉」和「臭」,我們來說說「黴」這種率性隨意的浪漫烹飪手法。

黴簡單來說,就是紹興人利用植物發酵的一種方式,利用黴菌把植物搞臭,進而產生鮮味。製作紹興黃酒的關鍵一步,也需要「黴」的參與,才更顯水鄉正統味覺。

「黴」字系列的紹興菜裡,黴乾菜是名氣最響的,但其實「黴系」家族裡還有一絕,那就是「黴千張」。

紹興人沒有不愛黴千張的,這種東西簡單說來就是臭烘烘爛乎乎熱氣騰騰的豆腐千層。上虞崧廈黴千張最是出名,這個地方出產高品質的黃豆。

當地人先將上等黃豆磨成漿汁;用文火把豆漿燒熱,鹽滷打花;再傾倒在粗布上,擠出水分,切成長形小條或者捲成小圓筒,也就是做成千張,然後在下面墊秈稻稻草,上壓一塊豆板,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發酵長出紅色的毛,發出怪異的味道,就黴化好了,然後就拿來蒸。

蒸黴千張只需加鹽,蒸熟了滴芝麻香油。那臭柔和又極具穿透力,讓一香一臭相互對撞,細滑鮮美。當地有句膾炙人口的俗語,「黴千張,飯榔頭」,說的就是有了黴千張,讓人胃口大開,吃飯特別有味。

飄逸著平民氣息的黴千張, 似乎承載著很多老紹興人對平淡生活的樸素感受,以及勤儉本分、追求夢想的精神。

圖片:紀錄片《風味人間》

飲食習慣與水土有關,刻寫在與口味有關的一切基因鏈上。你心目中的紹興秘味是哪一道菜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補充,聊聊「家的味道」!

鄉愁是中國獨有的文化情感,世間,唯家鄉的美食不可辜負。家鄉美食數不勝數,浙有料推出「家的味道」系列專題。歡迎大家投稿推薦最能代表家的味道,我們將挑選一些精彩的文字陸續發布。投稿郵箱:tsshjxmt@163.com,聯繫方式:18958183560

世間,唯家鄉的美食不可辜負

我們推出「家的味道」系列專題

歡迎大家熱情推薦

最能代表家的味道

相關焦點

  • 醉、糟、黴、臭……紹興美食喜歡「大做文章」
    粉牆黛瓦、石板小橋、曲徑通幽,木質門窗散發著歷史的味道,一切穿越千年,延續至今。巍巍會稽山,帶給紹興堅韌和穩重,悠悠鑑湖水,寄予紹興寧靜和活力。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古老的紹興城,有著2500多年悠久的建城歷史。更有它別樣的「古」味,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
  • 「黴」「酒」「醬」「鮮」!紹興這座書香之城離不開四種經典味道→
    鹹是「都」,亨是「順利」的意思。這個萬事亨通的店,成為魯迅《孔乙己》《風波》等小說的重要背景。1981年酒店重開,更是集合了紹興城中最地道的紹興味兒。紹興味第一絕就是「黴」香。要說這經典的「黴」味,可是只有紹興才能發酵出來的味道,看這一桌菜,真是「黴」得到位,臭得很有層次呢!
  • 浙江紹興獨有的「臭菜梗」,鹹臭鮮香讓人慾罷不能,外地人吃不下
    浙江紹興獨有的「臭菜梗」,鹹臭鮮香讓人慾罷不能,外地人吃不下說起浙江紹興的特色美食,相信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到紹興酒,因為這已經是暢銷全國各地的美食的。除此之外,其實在當地還有一種「臭菜梗」,又臭又香令人慾罷不能,不知道你們吃過嗎?
  • 夜上海·味道|鮮香黴臭醬 吃出親情友情愛情
    若丹[申之魅]鮮 香 黴 臭 醬吃出親情友情愛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30年前,當紹興人餘國潮、餘紅霞夫婦背著黴乾菜,提著莧菜梗,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紹興飯店時當年上海第一家紹興飯店開業,成為了紹興菜入滬的第一梯隊,紹興菜注重鹹鮮的表達,常用新鮮食材配以醃臘食品同蒸同燉,再配上用鑑湖水釀製的紹興黃酒,醇香甘甜,憑藉「鮮、香、黴、臭、醬」的特色風味吸引了一大批祖籍紹興寧波的食客。來到這裡,嘗嘗臭冬瓜、黴乾菜燒肉、家燒大黃魚……再點上一壺黃酒,一解鄉愁。
  • 鹹鮮紹興:古早味與日常氣
    而放在紹興的地圖上,這些大大小小的故居似乎誰都沒那麼突出,它們擠在小城裡,便成了一個集合,一同把城市平面的地圖撐得立體起來,撐得更有厚度。在這個歷史厚度很深的小城,飲食也自成體系。黴與臭、糟與醉、醬與滷、河之鮮,是紹興最為人熟知的味道。無論是哪種傳統的烹飪方法,都可以往千百年前追根溯源,也總有名人典故能擦上邊,像是黴乾菜燜肉是明代文學家、畫家徐渭首創,素炒鴨子與紹興人賀知章有關,?
  • 除了「醉·糟·黴·臭」,紹興人私下都在吃啥?
    滾著泥跡的花生,連根帶葉成捆的毛豆 肚臍鼓囊的梭子蟹,氣息驚人的黴莧梗…… 潑喇喇的四季時令、南北通貨 黴、醃、醬、臭的本地鮮 老紹興人的清晨,久違了的煙火氣
  • 《越鄉食》第一章 臭鮮黴饗_1.1紹興黴乾菜 百事嚼得菜根香
    第一章臭鮮黴饗臭味紹興,不是謗毀。故事祖祖輩輩相傳,越王臥薪嘗膽,項羽厲兵秣馬,成王敗寇,各得所終。滋味世世代代承襲,臭滷生發鮮香,缸甏貯藏風味,技藝萬千,各家各味。如果紹興沒有了這些臭菜黴食會是如何?就會如同一條江沒了泥沙卵石,雖清澈見底,卻毫無生機。大道至簡,至美入凡,來了紹興,不吃臭黴,宛若行屍矣。紹興黴乾菜 百事嚼得菜根香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此話淺讀,說的是菜根要慢慢咀嚼,細細品味。真正內意正如其所說,越品越有味,深意十足。
  • 一進門我就臭暈了,這家紹興菜果然夠!味!
    黴千張喉嚨都有點痒痒的爽!簡直吃得渾身舒爽!!」「蝦油豬肚沒有油,只有鮮!炒雞鮮!吃完一份想打包的時候,老闆說賣完了,下次一定還要再去!」😯😖😤😦😆於是在各種奇妙言論的「誘導」下,小編決定親自去這家紹興小店王一探究竟!
  • 這四種經典味道,讓紹興這座書香之城滋味十足!
    紹興味第一絕就是「黴」香。要說這經典的「黴」味,可是只有紹興才能發酵出來的味道,看這一桌菜,真是「黴」得到位,臭得很有層次呢!美食愛好者 小嘟:「黴是食物發酵的過程,因為紹興溼度和溫度特別適合發酵,所以你在紹興才能吃到真正的臭豆腐、烏乾菜,還有一道菜叫蒸三臭,所有紹興的美味裡面,最臭的三樣東西,黴豆腐、莧菜梗、黴千張都在這一碗菜裡面,但是它臭得有層次,又有鹹鮮味,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可香了,是我們紹興的下飯神器。」
  • 紹興美食指南
    黴千張則更多是物理攻擊——遠遠聞起來不臭,但湊近聞卻充滿了「氨氣」的刺激性味道© bilibili如果在紹興城區要找三臭吃,最過癮的應該是丁來興酒店,基本上整個弄堂裡都是臭味——蒸臭莧菜梗臭豆腐、黴千張蒸肉餅再加個蛋黃,臭豆腐綿密、莧菜梗吸溜如果凍、黴千張則是極度的鮮,又鮮又臭,吃一口就難以忘懷。
  • 來紹興飯店,嘗嘗臭冬瓜、黴乾菜燒肉、家燒大黃魚……再點上一壺黃酒,一解鄉愁
    當年上海第一家紹興飯店開業,成為了紹興菜入滬的第一梯隊,紹興菜注重鹹鮮的表達,常用新鮮食材配以醃臘食品同蒸同燉,再配上用鑑湖水釀製的紹興黃酒,醇香甘甜,憑藉「鮮、香、黴、臭、醬」的特色風味吸引了一大批祖籍紹興寧波的食客。
  • 黴莧菜梗到底是下飯神器還是「放毒神器」?
    黴莧菜梗是什麼?有說是下飯神器,也有說是「放毒神器」。那麼它到底有何魅力,能讓人對其有如此大差距的評價呢?作為古越人家最尋常的下飯菜,既然下飯,應該是鹹鮮適宜,但一段爛腐的莧菜浸在濃綠泛黑的滷汁裡,入鼻是難以描述的惡臭。
  • 每周一道紹興菜——黴八仙 品而難忘
    每周一道紹興菜,今日份美味菜單——黴八仙。      黴千張、黴莧菜梗、黴毛豆、黴冬瓜、黴豆腐、黴菜頭、黴麵筋、黴筍是黴鮮風味美食的代表,它們的基本風味特徵是:異香酥鮮,營養豐富,味道獨特,品而難忘,且具有開胃消膩、增加食慾之功效。
  • 活久見,全球最臭的十大下酒菜,紹興臭豆腐才第十
    紹興人愛吃黴、臭的美食十分鐘愛,臭豆腐、黴千張、蔊菜梗,這些紹興傳統菜對於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們既是下飯菜又是下酒菜,但你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對於吃
  • 草根佳餚-----黴莧菜梗
    天氣變涼,晚收的莧菜梗,黴制起來沒有夏天那麼好,老百姓直接用較鹹的鹽水浸泡,即不會空心,還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春節走親訪友,油膩填滿肚子,來一盤清口的黴莧菜,立刻被搶光,紹興人還為這個草根菜品取了個雅號---段鰻。周作人寫莧菜梗:近日從鄉人處得醃莧菜梗來吃,對莧菜仿佛有一種舊雨之感。這「舊雨之感」四字,久居北方的南方人最能體會,是淡淡的鄉愁,也是微微的抱怨。
  • 紹興味道(文末福利)
    《紹興味道》一書就是應時合勢的為了傳承和升華紹興菜傳統精華、追溯和展示紹興水鄉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蘊而對紹興菜所進行的挖掘、梳理、總結和呈現的一部精心之作。         在紹興人的灶臺上永遠飄逸著乾菜肉特有的香氣。周總理生前多次用這一家鄉菜招待國外貴賓。
  • 浙江美食中的極致味道
    浙江是中國南方美食的發源地之一,浙江菜包含杭州菜、寧波菜、紹興菜、溫州菜四個主要流派,加上各個地區帶有鮮明地域特徵的特色美食組成。這其中,由「醃、臭、黴、腐」造就的美食,成為浙江美食中最極致的味道。 浙江美食地圖魯迅先生的故鄉紹興,可不止有黃酒和茴香豆,還有臭肉、臭魚、臭豆腐、臭南瓜、臭冬瓜、臭莧菜梗、黴千張、黴毛豆等,及全國人民都一致喜歡的醃菜和腐乳,「醃、臭、黴、腐」簡直成了紹興美食的標籤
  • 紹興美食 發黴的、臭的樣樣都有 外地人會「嫌棄」本地人離不開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紹興的美景固然魅力無限,但比美景更讓人難忘的,就是紹興的美食了,黴的、臭的、糟的、醉的、醬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料理手法,讓人又愛又恨的風格味道,簡直讓人大開眼界,「嫌棄」卻又忍不住有想嘗一嘗的衝動。
  • 紹興三臭 樣樣臭不可聞可很多人卻很愛吃 臭豆腐並不是最臭的
    可吐出後卻真的感到了口內的清鮮,追悔起來。所以當地人看外地人吃臭物,是紹興餐桌上常演的好戲。紹興三臭:1、臭豆腐紹興臭豆腐是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浙江紹興漢族民間休閒小吃,屬於浙菜系。紹興臭豆腐的味道:臭豆腐是紹興美食的必修課,但對大多數外地人來說也是最難過的關,它是用莧菜梗汁浸制的,有蒸的也有炸的,炸的比較多見,因為吃起來方便,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細品其實鮮味無窮。愛吃的是聞臭而動,不愛吃的是避之惟恐不及。箇中高手吃起來是不用加任何調料,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臭」。
  • 紹興十大名菜,你吃過幾道?
    你知道紹興哪些特色菜呢?1 清湯越雞清湯越雞是浙江紹興的特色傳統風味名菜,據說是春秋時期越國流傳下來的。它用紹興的特產越雞烹製而成。此雞肉白嫩,骨質鬆脆。利用原汁清燉,味鮮爽口。「紹三鮮」,被稱之為「紹興菜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