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頭鄭重
鄭重/文
近期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發,這也使得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的私有化提案更加引人關注。
有些尷尬的是,還在剛剛討論如涵控股私有化事件時,還有同學認為如涵控股的控制人是張大奕。
實際上,張大奕在公司的身份是聯合創始人、CMO,持有公司13%的股份,但並不在公司董事會的名單中。公眾之所以把她看作是如涵控股的實控人,一則她是如涵控股的「第一網紅」,二則公司在美國上市,國內投資者關注的相對還是少很多。
據公司2020財報年年報,截至今年8月14日,馮敏持股25.3%,孫雷持股12.6%,沈超持股5.5%,淘寶持股7.4%,張大奕持股13%。另據最新公告,馮敏、孫雷、沈超三人實際擁有公司已發行及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的約42.7%及總投票權的87.8%。
當然,若私有化方案最終得以實施,按照張大奕持股13%計算,她將能套現約3600萬美元。
根據如涵控股11月25日晚間發布的公告,提議將公司私有化的是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評估和審議相關交易。
這個價格顯然遭到市場「唾棄」。11月25日收盤,如涵股價2.89美元,跌幅超6%,總市值2.4億美元,與上市之初的10億美元市值相比,已大幅縮水。
自2019年4月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如涵控股的投資者至今沒有解套。上市首日,發行價為12.5美元/股,當日破發37.2%。
到現在,如涵控股三位創始人以溢價10%的3.4美元/ADS最終完成私有化,相較發行價,也縮水了73%。
股價縮水的原因,主要還是業績。這裡面張大奕的原因應該是最大的。上市前,張大奕為公司貢獻了超過半數的營收。今年Q2,公司計提了某項獨家合作權的資產減值5320萬元,這項損失源自「一位自2020年4月以來飽受負面報導之苦的頭部KOL」。這事兒是公開的秘密,指的是張大奕捲入了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高管的緋聞風波。今年Q3的業績也提到了這一點,「自2020年4月以來遭受負面宣傳的頂級KOL的名義在網上商店產生的產品銷售大幅下降。」
當然,如涵控股也在努力做「去張大奕化」,公司表示目前已經擁有180個獨家紅人。不過,這並沒有帶來公司業績的改觀。公司Q3財報顯示,如涵的淨虧損為人民幣3120萬元。
對於未來,如涵控股表示不排除未來在A股重新上市。但看起來似乎並不容易。影響最大的,當屬近期多部門接連出手規範網絡直播,直播行業正迎來嚴監管。
對於投資者來說,也需要注意「網紅股」的風險。
此前因辛巴入股股價連續5個漲停的起步股份(603557.SH),近期因「辛巴假燕窩事件」連續跌停,股價已經把之前上漲的部分全部消化掉。
而因收購羅永浩旗下公司而股價大漲的尚緯股份(603333.SH),現在股價也重新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另外,與上述兩隻股票並稱為A股「網紅四大金剛」的夢潔股份、新文化,目前也已經全部熄火。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