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貝州故城遺址

2020-12-13 騰訊網

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宋貝州故城遺址列入其中。貝州故城遺址,在邢臺市清河縣城東、城西村周圍。故城為夯土築成,城址南北長1.2公裡,東西長2公裡,城池呈長方形,至今城垣斷續可見。在故城的北城尚存城垣500餘米,城牆高處達6米多;西北角尚存200米,城牆高4米餘;西南城角尚存200米,城牆高5米餘。1982年貝州故城遺址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周宣政元年(587)正月,周武帝「行幸鄴宮。分相州廣平郡置洺州,清河郡置貝州,黎陽郡置黎州,汲郡置衛州;分定州常山郡置恆州;分并州上黨郡置潞州。」到了六月,周武帝崩。這是初置貝州時間,但是文獻中沒有提到築城的信息。從文獻可知,當時的貝州故城應該是利用了原來清河郡故城,在此基礎上設置了一級州級行政府衙門。隋代時,永濟渠的開鑿,貝州城成了泊來的城市得以快速的發展;唐沿隋制,並發揮了大運河的漕運能力,在此設立「天下北庫」。《資治通鑑》記載:開元盛世時期,貝州有物資「布三百餘萬匹,帛八十餘萬匹,錢三十餘萬緡,糧三十餘萬擔」。《顏魯公行狀》中說「國家舊制,江淮郡租布儲於清河,以備北軍費用,為日久矣,相傳為天下北庫」,其「甲杖藏於庫內五十餘萬,編戶七十萬,見丁十餘萬」。江淮錢糧、棉帛、盔甲、兵器等軍用物資和賑災物品都匯聚到此,特別是平叛安史之亂時,天下北庫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這樣說,隋唐的貝州物富人多,是運河兩岸不可小覷的中等城市。唐宋時期,貝州城進行了多次的重修,清河舊志記載說,故城為「宋元祐六年監官趙薦之重修」,《地理志韻編》貝州下注,今清河縣治自宋元,趙薦之重修,城周九裡,高二丈,闊二丈。此時的貝州城已經改名為恩州城。

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記載:「貝州,清河。上望。開元戶八萬四千四百。鄉一百七十七。元和戶二萬一百二。鄉三十五。」並敘述了貝州的發展歷史,即貝州處於「《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兼天下,以為鉅鹿郡。」

漢文帝時又分鉅鹿郡置清河郡,其名因郡臨古青水故號清河,後漢時封清河國。

為什麼又稱之為貝州?是因域內的臨清縣境有古貝丘城,「城內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為名。」為《春秋》「公田於貝丘」所在。故取名貝州。

貝州,歷史地理文獻中記載,「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九裡。南北一百九十裡。」「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裡。西南至東都九百六十裡。南至魏州二百一十裡。正東微北至德州二百三十裡。北至冀州二百一十裡。西至邢州二百三十裡。東至博州一百九十裡。」「管縣十:清河,清陽,歷亭,東武城,宗城,經城,漳南,臨清,夏津,永濟。」「貢、賦:開元貢:白氈。賦:綿,絹。」

在貝州故城的歷史進程中,曾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貝州之戰、貝州之亂、貝州兵變等等;這裡人傑地靈,還培育了許多望族和名人。

一、貝州築塔

在貝州故城內有隆興寺,原名稱寶融寺,寺內有高高的舍利寶塔,此塔為隋代壽仁年間分送舍利敕建舍利塔之一。

隋代立國之初,隋文帝一改周武帝滅佛政策,成為大力發展佛教文化的轉折點,隋開皇元年(581)至大業十四年(618)共37年間,隋文帝「隋興佛道,變革周風」於開皇三年(583)下詔說「朕欽崇聖教,念存神宇,其周朝所廢之寺鹹可修復」,令各大州邑寺院,「並官寫一切經置於寺內」。在開皇十一年(591),又詔令天下州縣立僧尼二寺。

文獻記載,隋文帝時期,在全國各地建立的寺院共有3792所,天下諸州建舍利塔之風氣極盛。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卷十七記載,隋文帝在仁壽年間三次分送舍利並下詔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

《續高僧傳》記載:

「釋辯義。姓馬氏。貝州清河人也。少出家。沉靜寡世事。」「初歸猷論師。學雜心貫通文義。年始登冠便就講說。」「當即驚譽兩河甫為稱首。」「初義仁壽二年。奉敕送舍利於本州寶融寺既達州治忽放光明。寺僧智耀先有舍利九分。將入道場。數之加得十二分。又放光明。隨人緣念色相不同。青紅紫白同時異見。或佛像僧形重沓而出。前後放光日流數度。將入塔夕。復於基上氣發黃紫。去地四尺。填平後夜又放大光。上屬星漢下遍城邑。合境頂戴欣其嘉瑞。」

後寶融寺攺隆興寺,據舊志記載,隆興塔為「磚塔,共12級,計高130尺。」又在宋乾德五年(967)「舉舍利五十二粒、指骨一節置內。」

二、天下北庫

因隋代永濟渠的開鑿,給貝州城帶來了發展機遇,可謂之貝州是一個泊來的城市。

隋代大業四年(608),隋煬帝下詔動員河北各郡百姓開挖永濟渠,利用曹魏時期的舊河渠將淇水、沁水、清水進行疏浚,還利用漢代屯氏河和大河故瀆進行溝通,將漳水與漯水相接,形成了隋代大運河一些河道。當時黃河故道的泥沙很多,很容易堵塞,經常「塞長茭,決沮淤」 「行舟不通」,隋開挖的永濟渠,使古貝州城成為大運河畔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成了自隋代至唐代北方重要物資儲存基地,被稱為「天下北庫」。

《新唐書》記載:「國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錢帛於彼以贍北軍,謂之天下北庫。」

有人研究說:當時契丹李盡忠部也舉兵反唐,朝廷多次出師興討。契丹之亂剛平,突厥的默啜又興兵來犯,「欲取河北」。東北局勢緊張,唐朝在河北地區的駐兵也日益增加。到玄宗天寶元年,範陽、平盧節度編制中的兵員共12.8萬餘人,居全國各地軍鎮之首。兵員的增加,其所需物資軍由永濟渠運輸,並在永濟渠兩岸城市存儲。當時的貝州就因其貯集之豐被稱為「天下北庫」,安史之亂爆發時,倉庫仍有為裝備「北軍」而儲備的租布300餘萬匹及為徵討默啜而運至的「甲仗」50餘萬件 。

三、貝州之戰

唐代貝州之戰有兩次。

唐天寶十五年(755)安祿山叛軍南下。常山太守顏杲卿固守真定抗擊叛軍,平原太守顏真卿殺了叛將段子光,徵討叛軍。當時貝州將領李萼,年僅20歲,膽略過人,與顏真卿聯合,共同抗敵。顏真卿從平原郡抽調6000士兵,編入清河部隊,又採納李萼的建議,由李萼率兵堅守黃河沿岸,在魏郡(今河北大名)與安祿山短兵相接,大勝並收復了魏郡。不久,唐將李光弼收復常山郡,又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合兵大敗叛軍,河北諸郡紛紛響應。唐至德元年(756)十月,郭子儀和李光弼,從河北戰場西進山西、陝西。史思明攻佔河北大部分郡縣。第二年郭子儀組織唐軍反擊叛軍,奪回貝州城。

第二次為唐興元元年(784),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真與恆、冀、深、趙四州節度使王武俊連兵救魏州(治貴鄉,今河北大名北),在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大敗範陽節度使朱滔軍,粉碎朱滔南下與朱泚合兵反唐的一次重要作戰。

貝州兵變

王則(?-1048),涿州(河北涿縣)人。是北宋仁宗時河北士兵起義領袖。因災荒落貝州(河北清河西北),賣身為牧羊人。後投宣毅軍,升為小校,參加彌勒教,習五龍、滴淚等經。計劃在慶曆八年(1048)元旦起事,因事洩露。提前於慶曆七年(1047)冬至日在貝州發動兵變,捕知州張得一,他被推為東平郡王,建國號為安陽,年號得聖。戰士面刺「義軍破趙得勝」字樣。次年,宋廷派明鎬、文彥博率重兵圍攻,後城陷,王則被俘解至東京(河南開封),遭肢解而死。

四、貝州屠城

劉仁恭,原為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旗下將領,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在盧龍攻易州的一場戰役中,以挖地道進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綽號「劉窟頭」;當時河北地區以晉王李克用與朱溫進行對抗,劉仁恭歸順李克用,藉機當上盧龍節度使。不久與李克用反目割據幽州。光化二年(899)劉仁恭驅燕軍十萬進攻山西、河北等地;攻陷貝州城,並將貝州搶掠一空,把城中百姓斬盡殺絕,《新唐書》劉仁恭傳記載說:「次貝州,屠之,清水為不流。」

五、貝州名人

貝州名人眾多,湧現出很多名人,如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唐相張文瓘,詩人張祜,宋代學士丁度,貝州宋氏姐妹等等。

孫伏伽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進士及第,為唐代第一科狀元,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約於南北朝末至隋開皇初年,生於貝州武城(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深諳治國之道,立志報國,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當時大隋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任用。於隋煬帝大業三年(607),開設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士科(當時未設狀元)的科舉考試。孫伏伽見出頭的時期已到,就滿懷信心的進京趕考,一舉成名。高中進士之後,步入仕途,歷任大理寺史、尚書令史、萬年縣法曹。

當地傳說,故城縣西半屯鎮雙屯村北邊現存的雙冢是孫伏伽墓。2015年已在雙冢中間修了廟宇,每逢元宵節附近居民、周邊商賈會前來祭拜。

丁度,字公雅,於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出生於貝州清河縣(今清河縣)。丁度從小受家族影響,博覽群書。他聰明好學,愛讀《尚書》,善作詞。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通過詞學考試被錄用而步入仕途。先分配到大理寺任評事,後任太子中允,教太子禮儀,代起奏章。不久,又調吏部南曹。仁宗初年,為翰林學士知制誥,慶曆六年(1046),升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慶曆八年(1048),改任觀文殿學士。後晉升尚書省左丞,總領吏、戶、禮三部事務。死後追贈吏部尚書,諡文簡。丁度一生建樹亦多,深受宋仁宗器重,嘗稱丁度為「學士」,而不直呼其名。人們為懷念丁度,流傳著「丁學士死後為芙蓉城主」的傳說。蘇東坡詩:「芙蓉城中花冥冥,誰與主者石與丁」

相關焦點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其中,河南共有62處入選:古遺址20處、古墓葬3處、古建築27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處;另外,孟津縣象莊村石象併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邙山陵墓群。至此,我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420處,位居全國第二。
  • 雲南省38處文物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務院日前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50處),雲南省共有38處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公布的保護單位中,古遺址共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築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其他12處。雲南省共有38處入選。
  • 青浦青龍鎮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其中,青浦青龍鎮遺址入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入選名單  1、青龍鎮遺址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
    今年10月7日,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有6地入選。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10月,考肖圖古城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河南新增62處國保單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
  • 網紅「二砂」成「國保」,河南又多了6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10月1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文物部門獲悉,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通知公布了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50處)。
  • 浮梁雙峰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准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浮梁北宋雙峰塔成功入選。為探究雙峰塔的偉岸丰姿和前世今生,11月6日,筆者專程赴浮梁縣勒功鄉,作一次實地踏訪。 雙峰塔位于勒功鄉西部的寶蓮山上,汽車駛至一處小型水庫壩上後,便需改換徒步。
  • 南通掘港國清寺遺址將申報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江蘇網3月12日訊 去年9月,南通市文廣新局和如東縣文廣新局共同委託南京大學對海上絲綢之路遺產點掘港唐代國清寺遺址進行核心區域的考古發掘,昨天,記者在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獲悉,根據國清寺遺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專家論證會的要求,今年,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將繼續進行,全面完整揭露遺址地下情況
  • 鳳翔縣血池遺址、孫家南頭倉儲遺址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
    近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新鮮出爐, 鳳翔縣血池遺址、孫家南頭倉儲遺址榜上有名!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分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
  • 青海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北篇(1)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 西海郡故城遺址、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門源古城及海晏縣尕海古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周口市新增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762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與50處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其中,我市新增5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我市國保單位數量達18處,分別分布各縣市區。
  • 四川新增3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兩處入選
    川報觀察消息,10月10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國保」)核定情況公布。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第八批國保共達762處,四川共有32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成都市大邑縣高山古城遺址和新都區龍藏寺兩處入選。截止目前,四川國保單位已達262處,在全國名列前茅。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齊國故城圖記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牆壁為青磚壘砌,形似古代城堡,大門上方赫然標著「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字樣,左右兩邊石獅鎮守。現在還未開放。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齊國故城」石牌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景區標誌牌齊國故城城垣遺址正面 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小城城牆保護展示工程,佔地450畝,主要包括張皇路以北小城北牆、東牆、西牆、小城北門及古道路、北城壕、排水系統等遺蹟,2017年開始修建,現在還沒有開放。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1-7批名單
    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中國文物保護單位級別分為文物保護點、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級別。
  • 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不久,國務院正式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境內的國恩寺、長崗坡渡槽、磨刀山遺址等3處單位入選。其中,新興縣國恩寺入選古建築類。 國恩寺始建於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
  • 隨州共3處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近日,國務院官網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包括古遺址,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湖北省共有25處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入選,其中隨州有三處入選。
  • 七批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名錄在這裡!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項。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共250項。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518項,並將第一批所公布的2項合併為1項。
  • 大名三處古建築文物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第八批國保單位」)相關情況,並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共同答記者提問。劉玉珠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物工作,9月26日,國務院第65次常務會議核定第八批國保單位。近日,國務院將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國保單位,是我國文物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賀禮。
  • 血池遺址、柳巷城遺址...寶雞新增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雞新朋友點↑"寶雞論壇"免費訂閱日前,國務院核定公布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
  • 長沙程潛公館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762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與50處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其中,湖南有45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以及6處和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