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掘港國清寺遺址將申報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3月12日訊 去年9月,南通市文廣新局和如東縣文廣新局共同委託南京大學對海上絲綢之路遺產點掘港唐代國清寺遺址進行核心區域的考古發掘,昨天,記者在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獲悉,根據國清寺遺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專家論證會的要求,今年,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將繼續進行,全面完整揭露遺址地下情況,同時,我市還將組織國清寺遺址申報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掘港國清寺始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由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天台宗第十祖、著名法師行滿所建。1960年7月,掘港國清寺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後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2017年9月,南通市文廣新局和如東縣文廣新局共同委託南京大學對海上絲綢之路遺產點掘港唐代國清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現已勘明遺址面積約15000平方米,其中核心區域3200平方米,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三棟主體建築的建築基址。另外,在核心區域的東、西和北側為護廟溝。截止至去年年底,核心區域的考古發掘基本結束,出土文物300多件,包括瓦當、滴水等建築構件和瓷器等,還有大量各時期的瓷片,時代從唐代至清代。

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將繼續加強遺址及出土文物的保護工作,並著手國清寺遺址保護和展示的概念方案設計,同時,今年還將組織國清寺遺址申報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 龔丹

相關焦點

  • 掘港國清寺遺址 成「海上絲路」寶貴遺產點
    本報記者 楊新明7月20日,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成果通過省文物局專家組驗收。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勘探和發掘項目負責人、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教授說,考古發掘出唐代到清代時期各類遺蹟40多處,文物1000多件。
  • 江蘇如東掘港國清寺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2017年7月,南京大學受南通市及如東縣文化文物部門委託,對國清寺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初步認定遺址的分布範圍和基本布局。同年年底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學組織考古人員對國清寺遺址開始進行考古發掘。   「歷時一年的考古發掘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多處重要的古代建築遺存,包括唐宋時期的國清寺三座大殿殿基等各類遺蹟10多處,以及大量的文物,數量有上千件。考古發掘證明國清寺遺址地表下有非常豐富的建築遺存,基本弄清了國清寺遺址的建築布局。」
  • 青浦青龍鎮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其中,青浦青龍鎮遺址入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入選名單  1、青龍鎮遺址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
    今年10月7日,國務院核定並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有6地入選。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10月,考肖圖古城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雲南省38處文物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務院日前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50處),雲南省共有38處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公布的保護單位中,古遺址共167處,古墓葬30處,古建築280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其他12處。雲南省共有38處入選。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其中,河南共有62處入選:古遺址20處、古墓葬3處、古建築27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處;另外,孟津縣象莊村石象併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邙山陵墓群。至此,我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420處,位居全國第二。
  • 江蘇如東掘港唐宋國清寺遺址顯露真容
    清理文化遺蹟17處 國清寺始建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06年至820年),由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天台宗第十祖、著名法師行滿修建。1960年7月,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的國清寺建築群被公布為江蘇省文保單位,後被完全拆毀,並於其地建造了住宅樓。
  • 見證抗戰 洞口縣山門鎮尹氏宗祠躋身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聲在線11月13日訊(通訊員 付強 肖育堯 記者 謝添翼)11月11日,洞口縣山門鎮山門村村民及尹氏族人隆重集會,慶祝該村尹氏宗祠躋身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尹氏宗祠是作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武岡中山堂)的增補點申報成功的,2019年尹氏宗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證明了尹氏宗祠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尹氏宗祠作為黃埔軍校第二分校十四軍官總隊舊址,承載了抗日最後一戰雪峰山抗戰的歷史,是偉大的抗戰精神的重要見證場所。
  • 浮梁雙峰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准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浮梁北宋雙峰塔成功入選。為探究雙峰塔的偉岸丰姿和前世今生,11月6日,筆者專程赴浮梁縣勒功鄉,作一次實地踏訪。 雙峰塔位于勒功鄉西部的寶蓮山上,汽車駛至一處小型水庫壩上後,便需改換徒步。
  • 鳳翔縣血池遺址、孫家南頭倉儲遺址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
    近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新鮮出爐, 鳳翔縣血池遺址、孫家南頭倉儲遺址榜上有名!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分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
  • ​常州發布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焦溪、孟河列為申報重點區域
    交匯點訊 常州市人民政府剛剛公布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1處(含合併項目1處)。其中武進區1處、新北區6處、天寧區13處、鐘樓區1處。為配合江南水鄉古鎮參與聯合申遺工作,將天寧區的焦溪和新北區的孟河列為了申報重點區域。  截止目前,常州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5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2處,省級文保單位52處,市級文保單位293處。
  • 江蘇掘港唐宋國清寺出土近千件文物史料 「重現」古剎全貌
    楊顏慈 攝   江蘇掘港唐宋國清寺出土近千件文物史料 「重現」古剎全貌  中新網南京7月20日電 (楊顏慈)經過近一年的搶救性發掘,位於江蘇如東掘港的唐宋國清寺遺址20日向社會通報考古成果,千年古剎首次「重現真容」。在發掘現場,出土的近千件文物串聯起國清寺的歷史原貌。
  • 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不久,國務院正式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我市境內的國恩寺、長崗坡渡槽、磨刀山遺址等3處單位入選。其中,新興縣國恩寺入選古建築類。 國恩寺始建於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河南新增62處國保單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
  • 隨州共3處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近日,國務院官網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包括古遺址,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湖北省共有25處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入選,其中隨州有三處入選。
  • 長沙程潛公館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762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與50處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其中,湖南有45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以及6處和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
  • 市政府關於公布南通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合併文物保護單位和...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市文化局組織專家進行資料審查、遴選,現公布鍾秀山遺址等22處不可移動文物為南通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核定1處不可移動文物併入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對原有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稱進行調整
  • 血池遺址、柳巷城遺址...寶雞新增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雞新朋友點↑"寶雞論壇"免費訂閱日前,國務院核定公布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貝州故城遺址
    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宋貝州故城遺址列入其中。貝州故城遺址,在邢臺市清河縣城東、城西村周圍。1982年貝州故城遺址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周宣政元年(587)正月,周武帝「行幸鄴宮。分相州廣平郡置洺州,清河郡置貝州,黎陽郡置黎州,汲郡置衛州;分定州常山郡置恆州;分并州上黨郡置潞州。」到了六月,周武帝崩。這是初置貝州時間,但是文獻中沒有提到築城的信息。
  • 武夷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出爐!武夷山有2處入選!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共762處武夷山共有紅軍墓群是閩浙贛三省紅色革命的重要見證,是閩北紅色革命史跡的重大發現,是全國罕見的紅軍墓群。對於研究閩浙贛紅色革命根據地的歷史、醫療衛生史、紅軍葬俗都有重要意義。是緬懷革命先烈的紀念地,開展紅色革命的課堂,是閩北紅色旅遊線路的重要補充。符合遴選標準第6條。張頭山紅軍墓群所在現為林業用地,種植杉木、松木和竹林。紅軍墓埋藏於林木之間,保持原貌。2019年列入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