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擁藍關 古道的美麗傳說

2020-12-14 騰訊網

藍關古道

藍關鎮藍關古道

歷史上藍關古道既是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塞,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次出巡,有兩次經過這裡。歷代在西安建立王朝的統治者,無不把藍田視為溝通秦嶺南北,促進東西經濟、文化、商貿交流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樞紐。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被貶潮州,途經藍關時留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至今仍膾炙人口。

藍關古道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以鹹陽輻射天下的馳道,藍關古道是當時通往荊楚的東南馳道上最接近鹹陽的一段險道。從藍田縣城南七裡火燒寨村上嶢山、登七盤,經亂石岔、蟒蛇灣、雞頭關、風門子、六郎關、下十二箏坡到古藍橋,再由藍橋經新店子、牧護關入商洛、出武關到達秦嶺東南各地,這就是藍關古道的路線。

相關焦點

  •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藍關古道今又飛雪漫天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被貶潮州,途經藍關時留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至今仍膾炙人口。藍關古道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以鹹陽輻射天下的馳道,藍關古道是當時通往荊楚的東南馳道上最接近鹹陽的一段險道。
  • 「雪擁藍關」與「魂斷藍橋」
    今日若要走藍關駕車騎行皆方便秋霜盡染層林紅不懼雲橫與雪擁「雪擁藍關」來自唐朝文學家韓愈的名句「雪擁藍關馬不前」,「魂斷藍橋」則是美國有名的電影《魂斷藍橋》,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10月中旬看了嶽鈺老師的畫展,其中一幅「雪擁藍關馬不前」,陳列於大部分是宗教題材繪畫中並不顯眼,但是,這個畫作的名字好像被灌了耳音,回家半個多月了,經常出現在耳畔,隨著時間推移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久彌新,越發讓人想了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作者詳情以及:藍關在哪裡?
  • 雲橫秦嶺 雪擁藍關
    我按書上說的在地圖上找到甘肅省的白石山,從那兒引出一條線,經麥積山進入陝西崤山,再到位於西安城西南的太白山,出藍關與淮河流域相連,形成一列統稱為秦嶺的綿延千裡的雄偉山脈。山的北邊是暖溫帶氣候,南邊是亞熱帶氣候。   秦嶺成為我學習、掌握中國地理知識的重要切入點,我也盼望著去看看這個不同尋常的物候界山。   第一次,與秦嶺相遇,是在天上。
  • 南嶺森林公園變"賞雪勝地" 西京古道上重現"雪擁藍關"
    看著孩子堆雪人時興奮的樣子,劉女士說在韶關本地就能實現孩子們看雪玩雪的夢想,即使辛苦點也非常值得。「雨夾冰粒從7日晚上8點開始下,到了8日早上起來一看地上已經全是雪。」家住乳源縣大橋鎮紅雲村的賴先生說,山上積雪最厚的地方已經達到十多釐米,沒想到2018年瑤鄉的第一場雪來的這麼「實在」。
  • 千年古道看千年 雪擁藍關馬不前
    秦嶺古道在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遺留蘊涵豐富的歷史積澱。著名的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義谷道等古道。很多古道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消失,或者少有人問津,更別提能開車旅遊的了。但在西安藍田附近,卻有一條能輕鬆到達也能開車上去的古道——藍關古道。
  • 徽調《雪擁藍關》簡介
    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這是唐代韓愈的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京劇,徽漢合流而產生。徽調《雪擁藍關》,是老三麻子王鴻壽先生的常演劇目,,此戲唱做並重,載歌載舞。林樹森,前輩藝術家,是南派京劇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 探訪藍關古道
    一直耳聞藍關古道,而且從進出口也路過過多次,皆因為路太窄而放棄。今年聽說道路加寬,車輛輕鬆錯車,於是在這個秋葉紅遍的季節,攜父母同遊藍關古道。藍關古道的出名,皆因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寫過一首詩《左遷藍關示侄孫湘》,其中最著名的是這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寫出了古代藍關古道的艱難險阻,更寫出了秦嶺藍關古道的雄偉壯闊,優美的詩境令我十分嚮往,今天從藍田薛家村起步,一路攀登,道路曲折,堪稱山路十八彎,進入山脊後,道路平緩,在山梁上緩慢前進,一路上風景無限,特別是層林盡染,分外妖嬈。
  • 西安網紅旅遊地藍關古道,有旅途美景,更有神話與有趣的地名傳說
    藍關古道起伏蜿蜒的山路,延續千年,不僅景色秀美,還有韓湘子修道成仙的「藍橋仙窟」、傳頌愛情的「藍橋遺夢」等美妙傳說。令聆聽的遊人,嘖嘖稱奇。藍關古道,是自駕、騎行乃至徒步旅遊最佳最美的線路之一,沿著古道一路的每一處,都有著美麗神話與有趣的地名傳說
  • 藍關古道,斜陽若影。
    古道斜陽-一路穿溝過嶺,行車在單向單車道的、蜿蜒在山脊近二十公裡的藍關古道,即緊張又興奮;這裡,好多的路段,左邊山溝,右邊懸崖,大多數地方,沒有會車的餘地;從古道入口的藍田縣藍關鎮薛家村、進村口小路,到古道出口的藍橋鎮頭
  • 一脈道源韓湘子,雪擁藍關馬不前
    走到藍田王順山下的藍關古道,正好遇到風雪,車馬無法前進,他的妻女被堵在了後面,只有侄孫韓湘子趕來過來,並且吹奏玉笛與他散心。韓愈見此情景,心中頗為感慨,寫下了千古名篇,《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 去感悟自然與歷史相結合的藍關古道
    而位於西安北麓的藍關古道,不僅可以感受自然的美,還可以感受古人的路途,與那一股淳樸之風。藍關古道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境內,從嶢山到藍橋,經過七盤道,亂石岔,蟒蛇灣,雞頭關,六郎關等地。綿延起伏20多千米,多處遺蹟至今猶在,古道在西周便有雛形,秦一統天下之後,大修馳道,藍關古道便是當時通往荊楚的險道,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意義。
  •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來瞧瞧這條歷史上最早的國道
    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這首詩出自於唐代大詩人韓愈,背景是韓愈因諫言迎佛骨而獲罪被朝廷貶官到潮州當刺史,路過秦嶺藍關之時碰到了後世稱為韓湘子的韓湘前來同行才寫下了這首詩。詩中「雲橫秦嶺家和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一句描寫了藍關古道前路艱險坎坷。
  • 終南尋幽:探訪藍關古道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估計是所有過往歷史長河中,對藍關古道描寫的詩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詩詞。詩中的藍關就是過去的這條古道據說早在商周就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鹹陽輻射天下的馳道,出鹹陽城經灞橋到藍田,再有藍橋經新店子、牧護關、黑龍口、麻街嶺入商洛,在出武關到達秦嶺東南乃至楚湘諸地,這是藍關古道全程路線。
  • 重走藍關古道,發現一首白居易的詩
    前兩年曾自駕過一次藍關古道,衝著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去的。當時的感受是:路陡彎多也就罷了,但太窄了,遇到對向來車就很麻煩。今天又跑了一趟,驚喜地發現道路加寬了一點,會車方便多了。推薦大家有空時可以來感受一下。
  • 藍田發現古棧道遺址 屬於「藍關古道」一部分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從古詩中可以想見古代藍關道的崎嶇艱險。近日,西安市文物工作者在藍田縣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一處古棧道棧橋遺址,認為其應屬藍關古道的一部分。這對認識藍關古道的歷史狀貌提供了一定實證。   該遺址位於藍田縣藍橋鄉窄峪口河道兩岸,東南距藍小公路500米。
  • 西安周邊一日遊:山路盤繞,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 一般稱之為「武關道」又名「商山路「, 春秋戰國 時開闢,原本是為了 秦楚 相互爭奪的需要,以「武」字名關、名路,起自長安,經藍田、商州,至河南 內鄉 、 鄧州 之間道路的統稱。從它的歷史性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條軍事棧道,這一功能性便決定了它是一條崎嶇難走的道路。
  • 廣州棋壇六十年史:雪擁藍關(第32局)
    出現了這種局面,取義韓愈的"雪擁藍關馬不前"詩名,所以局名稱為"雪擁藍關"。這個排局按照百局譜的著法,紅先成和!雪擁藍關第一種著法:1.兵八平七,車3平2。第一種著法的動態棋譜:廣州棋壇六十年史:雪擁藍關從這些著法上看,一時找不出紅方或黑方有可勝的變化。他有些著急,開始在房間裡踱起方步來,後又抑制住紊亂的情緒,冷靜地分析研究。
  • 周日去藍田跑了一趟藍關古道,險峻勝過新疆的獨庫公路
    唐代韓愈有一首很出名的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說的是韓愈因為向唐憲宗進諫,反對從法門寺迎佛骨等崇信佛教的行為,惹得皇帝大怒,將韓愈貶到廣東潮州——那時嶺南都屬於蠻荒邊遠地區,不像如今是富庶之地。另外,現在寶雞的法門寺景區,要講自己的故事發展旅遊業,估計是不會喜歡韓愈這種反佛教人士的。
  • 穿越絕美藍關古道,來一場千年文化之旅
    文/林小春 藍田境內的藍關古道上午8點,文化考察活動成員一行在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愛故鄉文學小組組長馬曉毅的帶領下,從藍田薛家山處的盤山公路驅車進入藍關古道。藍關古道是秦嶺崇山峻岭間一道雄渾的的自然人文景觀,韓愈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更是家喻戶曉
  • 冬季踏雪 重走藍關古道 探尋韓愈足跡
    自古以來,秦嶺南北兩側的人們,為了相互的交往和物資的流通,不得不翻越艱險高大的秦嶺,也在秦嶺各處開闢出了不少有名的古道。例如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儻駱道等。雖然秦嶺山脈貫穿南北的古道很多,但是還沒哪一條古道能像藍關道這樣被「一個人的符號」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