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田文化研究】連載——藍關古道考述 (張效東)
景區的公路等條件雖有一定改善,但由於缺少必要的標識和介紹文字,人們希望了解古道前世今生和地理人文的興趣無法得到滿足,加之有關古藍關、藍橋、棧道等的流行說法或含糊或紛亂,使得遊人往往陷於遺憾和迷茫。2018年夏初,筆者偕《藍田文化研究》編輯部部分同仁,在水陸庵河灣口村老村長、藍橋河村老支書的嚮導下,對藍關古道作了幾次深入考察。
-
攬勝國內景觀:藍關古道,藍橋,秦嶺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藍關古道,藍橋,秦嶺。在藍田縣境秦嶺山中。藍關古道指藍田縣城南登曉山、上七盤,經亂石岔、雞頭關、鳳子門、六郎關、十二錚坡,到藍橋關而過秦嶺至商州牧護關、黑龍口等東南各地。沿途古代設有青泥騷、藍田驛,桓公堆釋、藍橋擇、翟平擇、故騷、五松釋等釋站。秦、漢、唐歷代通過此古道之行旅商賈、文人學士、僧侶尼道、軍旅戎馬,比比皆是。秦穆公二十五年,派兵經藍關,過武關(今陝西丹風縣)而行兵東南,佔據江漢流域。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東南,去時出漁關,回時由雲夢、南郡,進武關,過牧護關,由藍關回鹹陽。
-
穿越絕美藍關古道,來一場千年文化之旅
藍關古道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歷史上藍關古道既是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塞,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上午8點,文化考察活動成員一行在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愛故鄉文學小組組長馬曉毅的帶領下,從藍田薛家山處的盤山公路驅車進入藍關古道。
-
穿越絕美藍關古道,來一場千年文化之旅
藍田境內的藍關古道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歷史上藍關古道既是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塞,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 上午8點,文化考察活動成員一行在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愛故鄉文學小組組長馬曉毅的帶領下,從藍田薛家山處的盤山公路驅車進入藍關古道。
-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20「西安藍田-華羊環線+藍關古道+焦岱牛肉」
只有來了這裡才發現,去膩了秦嶺,去多了最美環山路,這裡是另外一份視野大好的風景聖地。這就是藍田的竹簣山,也稱筆架山,天馬山。山下有一條汽車可勉強行駛的土路。坐在山頂塔下大快朵頤。背枕秦嶺大山,北望藍田縣城,還能看到對面的藍關古道。藍關古道雖說如此稱呼卻已經不再是曾經商洛來向商人走的山間小路了。現在從藍葛路的薛家村村子裡新修的水泥小路一路拔高登頂,在秦嶺山脊上一把衝進秦嶺莽莽大山,真是令開車人好不過癮。
-
重走藍關古道,發現一首白居易的詩
前兩年曾自駕去過一次藍關古道,衝著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名句去的。當時的感受是:路陡彎多也就罷了,但道路確實太窄,遇到對向來車就很麻煩。這個周末又跑了一趟,驚喜地發現道路加寬了一些,會車方便多了。推薦大家有空時可以來感受一下。
-
重走藍關古道,發現一首白居易的詩
前兩年曾自駕過一次藍關古道,衝著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去的。當時的感受是:路陡彎多也就罷了,但太窄了,遇到對向來車就很麻煩。今天又跑了一趟,驚喜地發現道路加寬了一點,會車方便多了。推薦大家有空時可以來感受一下。
-
行走藍關古道(古體詩唱和)
行走藍關古道(古體詩唱和)韓超/張攀/王鶴來源; 五穀文學社 (韓超,張攀,王鶴)藍關古道位於藍田縣東南,始於商周,成於大秦。2000餘年來,歷史風雲變化莫測,藍關古道上曾演繹無數的金戈鐵馬,生死成敗,悲歡離合。如今只剩下了無盡的傳說和不多的遺蹟,供後來人聆聽、憑弔、尋幽探秘。庚子夏末,與王鶴君會於皇甫川聿曰草堂,煮茗清談之際,聞言曾與詩友韓超君,張攀君走訪於藍關古道,謁遺蹟、探勝景、拜古剎,感慨頗多,遂賦詩唱和。
-
重走藍關古道,發現一首白居易的詩
前兩年曾自駕過一次藍關古道,衝著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去的。當時的感受是:路陡彎多也就罷了,但太窄了,遇到對向來車就很麻煩。今天又跑了一趟,驚喜地發現道路加寬了一點,會車方便多了。推薦大家有空時可以來感受一下。
-
20201025獨自騎行~追憶在古道藍關
周天,不再想進山看紅葉,遂決定騎行藍關古道。先從魏寨那裡的滻河大橋上白鹿塬,然後再下藍田,再到薛家村的藍關古道起點,上行,翻山越嶺,最終從344國道的藍橋鎮下來,再沿環山路,雁引路回家。我的車車和我的驢仔,比較悲催的是,興致滿滿剛騎到一個風景好好的無人之地,車胎扎了,卸下車輪,拉出外胎,找到內胎漏氣位置,磨好,找出膠貼,發現沒帶膠
-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藍關古道今又飛雪漫天
歷史上藍關古道既是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塞,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次出巡,有兩次經過這裡。歷代在西安建立王朝的統治者,無不把藍田視為溝通秦嶺南北,促進東西經濟、文化、商貿交流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樞紐。
-
古代從藍田到商州的這條藍關古道,原來有這樣美
商於古道,為古代的軍事、政治、商賈之道。古道由陝西省商洛市(古時亦稱上洛郡、上洛侯國、洛州、「商州」)通往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由丹水(丹江)水路和旱路組成,穿越多個城池驛站地域,全長約六百裡。商於古道,狹義為起「商」止「於」。
-
藍田,一個極具煙火氣的地方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千古盛景,山塬交錯,川嶺共生,灞水奔流,青磚黛瓦,處處都透著厚重與質樸。 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自古就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之一
-
西安周邊一日遊:山路盤繞,藍關古道
藍關古道: 一般稱之為「武關道」又名「商山路「, 春秋戰國 時開闢,原本是為了 秦楚 相互爭奪的需要,以「武」字名關、名路,起自長安,經藍田、商州,至河南 內鄉 、 鄧州 之間道路的統稱。從它的歷史性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條軍事棧道,這一功能性便決定了它是一條崎嶇難走的道路。
-
探訪藍關古道
一直耳聞藍關古道,而且從進出口也路過過多次,皆因為路太窄而放棄。今年聽說道路加寬,車輛輕鬆錯車,於是在這個秋葉紅遍的季節,攜父母同遊藍關古道。藍關古道的出名,皆因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寫過一首詩《左遷藍關示侄孫湘》,其中最著名的是這兩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寫出了古代藍關古道的艱難險阻,更寫出了秦嶺藍關古道的雄偉壯闊,優美的詩境令我十分嚮往,今天從藍田薛家村起步,一路攀登,道路曲折,堪稱山路十八彎,進入山脊後,道路平緩,在山梁上緩慢前進,一路上風景無限,特別是層林盡染,分外妖嬈。
-
終南尋幽:探訪藍關古道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估計是所有過往歷史長河中,對藍關古道描寫的詩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詩詞。詩中的藍關就是過去的這條古道據說早在商周就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鹹陽輻射天下的馳道,出鹹陽城經灞橋到藍田,再有藍橋經新店子、牧護關、黑龍口、麻街嶺入商洛,在出武關到達秦嶺東南乃至楚湘諸地,這是藍關古道全程路線。
-
鄧艾從陰平古道長驅南下直抵成都滅了蜀國,而今古棧道如何?
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門關以北,久攻不下,鄧艾則回軍景谷道,到達陰平郡,走數百裡險要小道,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馬邈開關投降。鄧艾軍長驅南下,攻克綿竹,直抵成都。蜀後主劉禪投降,滅了蜀國。從此留下了陰平古道的歷史遺蹟。
-
藍田縣藍關古道.發現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詩詞/小說/ 情感 藍田縣藍關古道 發現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
藍田,一個極具煙火氣的地方
說起藍田,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藍田玉」「藍田人」其實,藍田還被稱為「中國廚師之鄉」。 「要找藍田鄉黨,大小衙門廚房」,「凡是冒煙的地方,都有藍田鄉黨」 從這些流傳甚廣諺語中,我們仿佛看見了藍田極具煙火氣息的一面。
-
楊博/在藍關古道,於秦始皇韓愈一約
仲夏時節,西安城東南的藍田縣城依舊悶熱,應藍田文化研究專家張效東老師邀請,參加了這次藍關古道文化之旅活動。一時不見了山下的混沌溼熱,好似來到了另一清涼世界,眼前除了一幅幅青綠山水畫卷以外,張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 使我們對人文傳奇的古道有了更深的了解。 來藍關古道,人們首先都會想起一首詩,那就是當年韓愈名句「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