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清河站即將竣工驗收 地鐵、公交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可「零距離」換乘;現場購票無需窗口排隊改為「叫號」式服務
昨日,清河站站廳,工人們正在清理地面。站廳西側設計了一面傾斜角度達70度的玻璃幕牆,太陽落山時,站內也有較好的採光效果。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昨日,一輛復興號列車停靠在清河站站臺。
今年年底,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要交通保障工程——京張高鐵將通車運營。昨日,記者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目前,京張高鐵沿線各站已建設完成,即將轉入竣工驗收階段。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即將落成的清河站,率先探訪這座京張高鐵沿線上規模最大的車站。
亮點1
設計「海納百川」 智能百葉節約照明能源
京張高鐵清河站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簷等體現著古都風貌,簡約有力的曲線與A形支撐結構展現出最新建築技術,「古今融合」傳遞著清河站「海納百川」的總體設計理念。
車站內,能夠感受到這一設計理念背後的科技元素。站廳西側,一面傾斜玻璃幕牆由1244片玻璃組成,幕牆傾斜角度達到了70度,這樣的設計,即使在太陽逐漸落山時,也能保證站內有比較好的採光效果,節約了照明所需的能源。
清河站施工方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分公司副總楊洪濤介紹,西立面的玻璃幕牆上使用了智能遮陽百葉,能讀取陽光感測器所提供的數值,經過電腦軟體分析後,可自動調節百葉角度,還有特殊情況人為幹預和定時功能。「百葉窗會隨著光照溫度自動調節角度,溫度高陽光強時遮擋會更多一些,保障採光的同時,避免屋內光照刺眼。」楊洪濤說。
作為重要的冬奧會保障車站,未來在冬奧會時,這裡將承擔大量的運動員接送任務。抬頭向屋頂看去,能看到與冬奧會有關的文化元素,7條西向東傾斜的屋脊拼接成了七條滑雪道。
亮點2
高鐵、地鐵、公交車等可「零距離」換乘
清河站建成後將成為北京北部新的綜合交通樞紐,地鐵13號線、昌平南延線和19號支線、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將實現「零距離」換乘。今年底,市郊鐵路懷密線也將接入該站。
車站由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三層組成。地下二層為城鐵昌平南延及19號支線站臺層及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首層為高鐵進站廳、站臺層和城鐵13號線站臺;二層為高架候車大廳,局部三層為商業服務場所。站臺設5臺10線。高鐵為四臺八線,站場西側為城鐵13號線專用站臺一座兩線。
清河站作為京張高鐵始發站之一,位置比較特殊,東側緊鄰多個成熟大型住宅小區,西側與G7京新高速並行。為避免開通運營後給周邊城市路網造成嚴重擁堵,西側出入口將成為車站主出口,西側出口外將建設進站大廳和下沉廣場,下穿京新高速,旅客可從京新高速西側進入廣場,然後進入清河站大廳搭乘高鐵及地鐵。
在站房二層南北兩側各設置了一個落客平臺,通往京新高速及安寧莊北路。其中南落客平臺約1.4萬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大巴車完全可以停靠。清河站西廣場地面南北兩側設置了計程車停車站和公交場站,乘客下車後步行即可進入清河站。地下一層設置1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方便旅客接站停車。
亮點3
現場購票改「排隊」為「叫號」式服務
除了對常規的站內服務進行細化升級外,清河站站長王小勇介紹,清河站售票、取票、檢票系統也有諸多亮點,年底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後,全線各站同步啟用電子客票。清河站還變窗口排隊售票為排號式服務,乘客領到排隊號碼後只需坐在休息區等候,叫到自己後再到窗口辦理即可。
為了滿足旅客不同票務需求,清河站內增設可視化遠程售票機,與常規網際網路售取票機不同的是,該設備通過遠程視頻,能讓坐在操作間的工作人員「面對面」地服務旅客,集問詢與售票功能於一身,「這適用於年齡較大、不擅長使用自助設備或有問詢需求的乘客,我們初期規劃是在南北售取廳內各安裝一臺。」王小勇說。
值得一提的是,清河站站內還有諸多人性化設計,車站內的商業設施基本集中在局部三層,候車區域內不設置商店,保障旅客擁有充足候車休息區域。洗手間內也應用了新技術,可有效防止異味產生,同時進行了去尖角、圓潤化處理,避免乘客不小心磕傷。
亮點4
金屬板上雕出微縮「京張高鐵編年史」
清河站站廳層內錯落分布著多個方形的「小屋子」,這些是車站的「綜合信息島」。通過巧妙設計,「信息島」外立面上,繪製了反映北京地理、人文風貌的主題壁畫,如長城、北京市內的重要建築、香山等北京地標都能看到。同時,裝飾有種類各異的石材浮雕,集中展示2008年以來鐵路客站、橋梁隧道等建設成就。「我們總體的裝潢理念是減少廣告面積,把更多空間留給文化元素。」楊洪濤介紹說,這些浮雕基本囊括了中國鐵路「八縱八橫」網絡,展現當地著名車站和鐵路沿線重要橋梁,讓旅客在清河站候車時就能找到屬於自己家鄉的鐵路文化元素。
再往地上看,在站廳中心區域內,能看到多個小型銅板雕刻,不少都以老京張鐵路標誌性「人字坡」為元素進行藝術設計,設計施工團隊還利用一系列對於老京張鐵路、京張高鐵有特殊意義的年份數字,在金屬板上打造微縮版「京張高鐵編年史」。
另外,在一些金屬板上,若干用橫豎條紋、圓圈斜槓組成的特殊符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據介紹,這些符號是一種曾經在中國民間流行的數字——「蘇州碼子」,後被用於官方。直到20世紀初,阿拉伯數字在中國開始推廣使用後,「蘇州碼子」才逐漸被取代。在由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老京張鐵路的早期標誌上,就曾使用「蘇州碼子」標記裡程等信息。
●小資料
清河站
清河站是京張高鐵建築面積最大車站,建成後將成為北京北部新綜合交通樞紐。從地圖上看,京張高鐵清河站位於海澱區清河鎮小營西路與西二旗大街之間,距離北京北站11公裡,西側緊鄰地鐵13號線和G7京新高速公路,總建築面積13.83萬平方米。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郭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