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日記59| 神田川創始人林晨:第一家拉麵店,我虧了70萬

2021-02-16 Tasty Food Events

知味中國·中國(杭州)國際美食博覽會在杭州市商貿旅遊集團、中國飯店協會、杭州市商務局、杭州市餐飲旅店行業協會等支持下,聚焦於餐飲從業者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持續3個月時間,採訪100+餐飲從業者,成為餐飲人思維碰撞、觀點交流以及資源整合的發聲平臺。

第59期《餐飲人日記》,我們攜手美食作家胡狸(公眾號@我們都餓了&@吃定杭州創始人)共同進行內容策劃——

記錄特別讓人尊重的餐飲人——他們堅強,隱忍,專注,對餐飲有著火山一樣炙熱的情感,在一些新生代餐飲人眼中,他們甚至還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有著古板而固執的堅守。

湯頭奶白,靜臥著大塊豚肉。可生食的「朝一」無菌雞蛋,煮到半流心的狀態,谷香順滑的麵條柔軟地滑進喉嚨。我眼前這碗熱氣騰騰的豚骨拉麵,賣出過100多萬碗。

烹飪它的這家店——神田川日式拉麵,也在杭州開足了19年,是杭州最早成規模的拉麵店。19年前,彼時的杭州還沒有網紅店的概念,也從未出現過日式拉麵,創始人林晨帶著他的神田川,讓地道的日式風味走進了杭州。說起林晨,也算是杭州日料界的傳奇人物。93年他赴日留學,考入在日本被譽為「亞洲哈佛」的頂尖名校一橋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一橋作為享譽世界的研究型國立大學,林晨的考入,令日本人都肅然起敬。2001年,他博士課程二年級休學回國創業,創立神田川拉麵、熱血兄弟日式炭火烤肉等餐飲品牌。一個學經濟的半途而廢轉行做餐飲,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看似是放棄很多從零開始,而事實上得到的回報是不可計量的。第一家拉麵店,我虧了70萬

第一家拉麵店,我虧了70萬

事實證明,林晨的選擇是對的。19年後,他的神田川穩紮穩打擴張版圖,在杭州開出8家分店,全國共17家店,被無數吃貨追捧,也掌握了日式拉麵界的絕對話語權。這樣看起來一切順風順水的林晨,卻少有知道,他開第一家神田川時,虧了70萬。

林晨清楚地記得那是01年的12月28號,初出茅廬的他把第一家店選在了湖濱,知味觀旁邊。一碗麵,賣20多元。要知道,當時一碗普通的本地面大概5元一碗,杭州人哪裡願意買帳,哪怕他有著「博士生開的小麵館」這個噱頭。大約每一個看起來慢熱的人都有一顆不被輕易撼動的心,日本匠人精神是深耕在林晨心底的,他不認輸,他要靠著口味贏。3個月以後,還是20多元一碗,門店營業額卻翻了幾番,開始盈利。

「我的創業過程就是吃虧的過程。」眼看著自己的拉麵事業走上正規,門店卻遭遇拆遷糾紛,自己被前租戶坑了,店沒了,前後也損失了70萬。重新找店面、裝修,第一家店虧了,大不了重新再來,你以為第二家店他就成功了嗎?不,不是的,後來的第二家、第三家……林晨都吃了虧,有的在選址上栽了跟頭,有的誤信讒言,有的盲目擴張。別的餐飲老闆接受採訪時都是侃侃而談自己的光輝事跡,唯有林晨,幾乎是把自己創業路上的坑全都給我看了一遍。他說,創業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些一蹴而就的,是少數幸運派。更多的時候,必須敢於吃虧,不怕吃虧,錯就錯了,改正就行。

我讓他講點正能量的,他想了想,那就說說為什麼神田川拉麵能在杭州屹立不倒19年的原因吧。這也是他摸爬滾打19年總結出來的乾貨。


首先,林晨本身對於日本料理的理解超乎常人。不僅是因為他有豐富的日本留學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在日本一直潛心學習日本料理。

比如說,林晨赴日留學時勤工儉學的店鋪名叫鈴木水產,老闆鈴木先生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和兩個兒子共同經營著這家從爺爺輩傳承下來的小店。

後廚裡那些日復一日、緘默不語的秘密,林晨雖然未能盡數學得,但起碼也摸到了一些皮毛。

其次是對產品的把控。日式拉麵店在杭州很難開,成本高、顧客滿意度低,還是舶來品。林晨能做的,就是保證產品品質一直在線,操作流程標準化。

每一家神田川拉麵都要耗費新鮮大骨數十小時熬湯,每一鍋都會用湯濃度檢測儀測量。掐著秒表,麵條沸水40秒出鍋,叉燒的厚度、分量甚至於溏心蛋的擺放位置,也是有標準的。

最後就是重視員工。疫情期間,作為一位經歷過非典的海歸餐飲人,林晨屬於為數不多的,能對非典疫情做出快速反應的商家。

除了基本的防護措施,林晨也不忘組織自救,同時安撫員工的情緒。店裡大多數員工都是跟了自己十幾年的戰友,只有人心留住了,企業才會長存。

另外這些也值得被每一個創業者關注:

1.重視財務數據,不要被門店的成交額蒙蔽雙眼,仔細刨除成本,剩下的才是精華。


2.選址是決定一家店生死的重要因素,對於連鎖品牌而言哪怕店開得慢一點,也要確保選址正確。單店同樣使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3.產品不在多在於精,打造一兩個主推爆款,專注品類。

19年磨一劍,林晨和他的神田川日式拉麵吃過太多虧,但是就如他自己所言,生命只有一次,創業卻有無數次。

只有在歷經壓抑的長夜後,升起的曙光才會格外耀眼。加油吧,還在創業路上的餐飲人們。



1.19年前,杭州的日料界是怎樣的?

那時連居酒屋的概念都未興起,整個杭州的日本料理店不超過7家,專注於日式拉麵的更少。

2.最近會有什麼大動作嗎?

正在籌備餐飲新零售計劃,爭取讓大家把「日料帶回家」。

3.店裡資歷最老的員工呆了多久?

19年,從品牌創立初期一直呆到現在。

* 作者 : 胡狸

△ 葉馬馬敏東:慢慢做的時代到了

△木桃餐飲創始人陳瑤:把杭州搬上蛋糕,用翻糖傳遞文化

△阿德:我只是一個「新農民」

△柏悅酒店周宏斌:機會永遠屬於勇敢和堅韌的人

相關焦點

  • 你想做拉麵嗎?這家杭州的店或許會給你一點啟示!
    在杭州,來過神田川拉麵店的人都知道該店的主打食物是日式拉麵。但是這家店的主人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在餐飲行業發達卻競爭異常激烈的杭州,除了「堅守」,神田川拉麵用怎樣的方式去開拓市場,讓我們一探究竟。
  • 你最愛的拉麵是哪碗?·杭州日報
    記者 柯靜 文並攝    杭州人愛吃麵,毋庸置疑。從最常規的杭州當家面——片兒川,到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高湯麵,再到濃湯筋鬥的日式拉麵,隨便一個杭州人,都能如數家珍說出幾家心儀的麵店。面這個東西,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寒風冬日,就是如此吃得開。
  • 蘭池拉麵:中國版一蘭拉麵1個月開30多家分店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
    和中式餐飲不一樣,日本拉麵是可以標準化的。▌ 創始人和管理團隊蘭池拉麵是蘭池杭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一蘭拉麵在日本裡面的技術高管和杭州神田川拉麵共同打造的中國版一蘭拉麵。產品研發是由前一蘭研發的高管和16年拉麵研發經營神田川拉麵創始人林晨共同打造,產品和運營模式和一蘭拉麵非常相近,但是經過改良,更接地氣。
  • 當年憑著一碗的招牌豚骨拉麵,湯濃面彈讓人拍案叫絕~如今,又把48年的烤肉一齊帶到杭州…
    沒有一千家,也有八百家吧。大都是轟轟烈烈地開,悄無聲息地關,能挺到7年,都稱得上是「老店」了。所以啊,當小行發現神田川拉麵一開就是17年的時候,簡直想立馬丟下筷子為他鼓掌!就憑這碗拉麵,神田川從2001年的第一家店,慢慢變成了2018年的12家。這回更厲害,直接把神田川拉麵和熱血兄弟烤肉開到了一塊兒。日料迷們中午吸拉麵,晚上吃烤肉的願望,這是要在一家店裡全搞定的意思?
  • 福利| 17年老牌日式拉麵,聯手71歲烤肉爺爺開新店!
    杭州有很多知名麵店,可我們最近發現,慶春路嘉德廣場的神田川拉麵店,雖然賣的是日式拉麵,可竟然不知不覺已經在杭城開了17年。如今的神田川依然很有日式風情,而且升級成了美食集合店,增加了許多小隔間,還被分成了兩個區,進門左邊是拉麵區,右邊是炭火烤肉區,每個人進店都會感到,既然來了,就該吃點什麼。
  • 開火16家店之前,他用10年吃了2000家日本拉麵店
    截至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地發展了16家直營店,是日式拉麵品類的實力IP。是最受購物中心歡迎的餐飲品牌之一,也是國內首家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日式餐飲連鎖品牌。  品牌亮點:創始人在日本10年吃了2000家拉麵店,研究各大流派拉麵精髓。
  • 提高顧客們的滿意度以及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之蘭池拉麵 加盟費用詳情
    所以,想創業的朋友開一家拉麵館就是你的不二之選。蘭池拉麵專營博多流派拉麵,店內有多種獨特的人性化設計,尤其貼心照顧獨自吃飯的單身狗。最緊要的是,豚骨湯濃醇飄香,拉麵彈性有力,目測立刻會成為國內拉麵界的新晉人氣王!蘭池拉麵 期待你的品牌加盟!
  • 餐飲人日記㉖|淺草君創始人陳嘯:要做口碑與儀式感並重的「網紅店」
    ,推出《一起加油·餐飲人日記》欄目,本欄目聚焦疫情來臨後,一位位餐飲從業者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持續3個月時間,採訪100+位餐飲從業者,成為餐飲人發聲的平臺、思維碰撞的平臺、觀點交流的平臺以及資源整合的平臺。
  • 大叔手制拉麵攜手餐飲情報選取品牌代言人
    01 大叔手制拉麵憑什麼年營收200萬「大叔手制拉麵」作為95後最喜歡的品牌之一,擁有著眾多95後年輕消費者粉絲。就如第一任淘寶CEO,拼多多天使投資人孫彤宇曾說:「品牌是細分人群標新立異的價值主張」。大叔手制拉麵就是瞄準了年輕用戶群體,以日式拉麵作為切入口,在這個賽道策馬奔騰。
  • 拉麵匠人開營:日本「元祖拉麵創始人」來京授課
    導語:日本拉麵從中國傳入日本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經過日本拉麵匠人不斷地研究、改良與創新,成就了現今所見最獨具風味、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美食。據統計,日本大約有80000家餐廳賣拉麵,年產值8000多億日元(約500億人民幣)。同時,日本拉麵的影響力更擴展到了全世界。
  • 第一家野郎拉麵店在北京東方新天地開業
    來源標題:第一家野郎拉麵店在北京東方新天地開業 野郎拉麵是日本東京最美味的豚骨拉麵之一,如今終於來到北京,今天正式向這個城市說一聲「ようこそ(你好),北京!」,而這個故事還要從去年的7月開始!
  • 隱廚創始人李偉:一年虧2000萬 卻始終沉迷於創造新餐飲
    李偉,創業十幾年,成功將自己的餐飲版圖從哈爾濱的一家小麵館,拓展成在全國擁有300多家店、多品牌開花的大型餐飲連鎖集團。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聽過的人都不免感慨一句,這樣的人竟然真的存在。
  • 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懷揣致富夢想的海東農民開始嘗試外出尋求商機,並敏銳地抓住了「開拉麵店」這門生意。在各級政府強力助推下,三代拉麵人藉助「親幫親、鄰幫鄰」的經營方式,讓拉麵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於全國各地。今年50歲出頭的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白莊鎮山根村村民馬維林,是走出大山創業的第一代拉麵人。打拼了20多年的他,如今在長沙開了3家「撒拉人家」拉麵連鎖店。
  • 半月談|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半月談記者 馬千裡 駱曉飛從「一口鍋、兩口子、三張桌子」起步,青海省海東市以回族、撒拉族為代表的各族群眾經過30年的打拼,17.8萬拉麵人在全國280個大中城市開辦了2.78萬家拉麵店,年均經營性收入超過150億元。
  • 僅30平米小店,年營收200萬日式拉麵來0元開店了
    大叔手制拉麵打出「好吃不貴」的口號,餐品單價基本在20塊左右,在完成成本控制後,某些產品的價格可以低於15元,這個價格成為許多年輕人日常首選。大叔手制拉麵創始人Flora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大叔手制拉麵不論從口味、價格、店面設計上都很符合年輕一代的需求。店鋪裝修清新明亮,按日本拉麵小店的模式打造,平時有很多學生下課也會來店裡看書或閒坐,已然是許多學生的校外『據點』」。
  • 博多一幸舍 | 一碗讓你起死回生的拉麵,沉澱全球59家店的精華
    吉村幸助,他獨資開設的博多一幸舍,自04年第一間在日本福岡,至今已經在全世界開設59間店鋪。進店第一時間溜到廚房,皆因吉村先生今天親臨東方寶泰店。有幸觀看到吉村先生親臨現場打湯,嫻熟到位的「功夫」並非虛傳。見證到湯與面相交融那一「神聖」瞬間。
  • 建立拉麵休閒餐飲文化 一風堂想成為拉麵界的星巴克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拉麵大國,日本有將近10萬多家拉麵店,從大型連鎖店到人氣小店,拉麵甚至成為了遊客到訪日本必吃的料理之一。其中,中國消費者比較熟悉的拉麵連鎖品牌有一蘭、豚王、味千、Dosanko、一風堂(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等等。   競爭如此激烈的拉麵品牌,在日本本地以及拓展海外市場上又該如何脫穎而出?
  • 味千拉麵7年前就喊出了「千店計劃」,如今門店不增反降
    值得一提的是,味千中國創始人兼執行總裁潘慰在2015年還強調,五年內讓門店數量達到1000家。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味千拉麵的業績就開始下滑了,原計劃當年開70家門店,最後僅增加了4家。2015年,味千拉麵的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減少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減少17.7%,截至當年年末,味千拉麵共有銷售餐廳673間。
  • 餐飲人日記㊴|素心餐廳創始人許小愛:我們要做的,只是追求健康
    ,推出《一起加油·餐飲人日記》欄目,本欄目聚焦疫情來臨後,一位位餐飲從業者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持續3個月時間,採訪100+位餐飲從業者,成為餐飲人發聲的平臺、思維碰撞的平臺、觀點交流的平臺以及資源整合的平臺。
  • 廣州第一家雞湯拉麵店,我媽都知道它!
    Ta是廣州第一家雞湯做湯底的拉麵店每碗面的湯頭都是熬足五個小時的高濃雞湯想想就覺得hin補被稱做「最懂媽媽的拉麵」,我媽都知道Ta>不在家都能喝上這般濃鬱的雞湯,真的很難得,面可以不吃,但答應我,湯一定要喝完雞白湯拉麵專門店,別錯過這幾碗招牌必點の雞白湯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