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首位國家級祁紅非遺傳承人!

2021-02-07 中國茶產業觀察

近日,經各地申報、專家組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祁門紅茶協會會長、天之紅董事長王昶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祁門紅茶製作技藝傳承人」稱號。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的承載者和傳遞者。王昶從事茶業已近38年,從一位鄉鎮茶廠的青年工人到創辦本土最大的祁紅企業,再到主動貫徹落實政府的產業政策和部署,開拓創新,在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帶動和引領全行業走出一條生態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路子,為祁紅產業的振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祁門紅茶協會會長、天之紅董事長王昶製作祁門紅茶

「十四歲就被父親送到鄉茶廠做茶,到現在,做茶、評茶、賣茶已經差不多38年了。」王昶說到。在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祁門紅茶產業經歷了一場轉型的陣痛。翻開那時的茶葉類報刊,「莫讓祁紅下夕陽」的呼聲比比皆是,人們對祁紅產業中出現的亂象憂心忡忡。王昶創辦了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以後,走規模化、品牌化的路子,穩定了產業基礎,開啟了由龍頭企業帶動全局的新業態。

△ 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天之紅)

他把傳承祁紅傳統製作技藝和弘揚祁紅文化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採取各種方式,利用各種場合,輾轉世界各地,向各界人士和廣大消費者宣傳祁紅品質、演示製作技藝、推介祁紅品牌。

 

△ 「祁門紅茶」連續九年榮膺品牌價值十強

這些年,祁紅的品牌宣傳活動受到中央到地方各級媒體越來越多的關注,祁門紅茶的公共區域品牌價值逐年上升,無不注入了他奔走呼號、鍥而不捨的努力。自擔任祁門紅茶協會會長以來,祁紅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和申報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 王昶獲得中國茶葉行業年度十大經濟人物稱號

作為當下公認的祁紅行業領軍人物,王昶對抓住「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機遇、擴大祁紅品牌市場影響力的信心越來越足,對繼續提高祁紅品質、做大祁紅產業的決心越來越堅定。他說,「蘊含了傳統技藝的茶,才有價值,才能傳世,才可健康持續發展。沒有技藝傳承,就很難想像『祁紅』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 祁門紅茶採摘節,祭拜儀式

作為首位國家級祁紅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昶正團結帶領著祁紅業界的同仁們,誓將祁門這塊土地上生長的每一片生態茶葉,打造成致富一方的「金葉」,讓口口相傳了150年的「祁門香」再次香飄世界。

—  END  —

聯繫我們,「觀察君」微信guancha365 (長按複製)

相關焦點

  • 王昶:重振祁紅新輝煌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祁紅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昶與茶結緣三十多年,多年來他堅持言傳身教,帶徒授藝,讓祁們紅茶在傳承中創新
  • 國家級非遺項目-茶葉傳統技藝有多少?傳承人有哪些?
    註:現有多家單位在開展非遺傳承項目和傳承人推薦工作。本文僅記錄國家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茶葉傳統技藝,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 國家級非遺名錄建設已到第五批,茶葉傳統技藝累計有多少項?
  • 非遺在身邊,一起探尋非遺傳承人的中國地圖!有你家鄉的嗎?
    上個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名單,共計1082人。目前,全國五批共計3068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經歷發酵後,祁門紅茶泡出的茶湯和茶葉的葉底均呈現紅色,被稱為「祁紅」。
  •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記者昨從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獲悉,在文化部剛剛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我省有18人成功入選。
  • 文化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補助上升至每人每年2萬元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中央財政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1萬元提高到2萬元。為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後繼有人,從2015年開始,文化部啟動了「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以傳統工藝類項目作為切入點,委託高校等單位組織研修培訓,今年內將舉辦200期普及班,培訓學員約1萬人次。
  • 「非遺」為何對相聲如此嚴苛?三千非遺傳承人相聲演員僅有三位
    但現實卻是令人遺憾的,甚至讓熱愛相聲的觀眾感到唏噓……2007年,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對外公布,名單中共有226人,曲藝類無人入選;2008年,第二批非遺傳承人共551人,曲藝類66人入選,而相聲依舊榜上無名;2009年,第三批非遺傳承人共711人,相聲界終於誕生了值得驕傲的首位非遺傳承人,他就是「三蘑菇」常寶霆先生!
  • 13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藝術館落戶前門 非遺如何走近大眾消費
    ,更深入地了解非遺產品。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除製作高價值的產品、結合現代人生活外,非遺產品品牌的打造也極具重要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傳承人姚惠芬  借教育提升大眾對非遺產品興趣  我出生在蘇州刺繡世家,從小就開始學蘇繡。1980年代的時候我學的還是繡金魚、小貓等。但到現在,蘇繡已經成為藝術品。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公布 濟寧5人上榜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濟寧有5名傳承人入選。此次濟寧入選的非遺傳承人分別是鄒城平派鼓吹樂傳承人丁慶華、嘉祥縣的山東梆子傳承人杜玉珍、金鄉縣的山東落子傳承人張青敏、微山縣端鼓腔傳承人楊成興以及曲阜市孔府菜烹飪技藝傳承人彭文瑜。
  • 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需代代傳承
    中新社合肥10月21日電 題: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需代代傳承  中新社記者 趙強  「徽墨的歷史有1200多年,它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父親退休後,我就進了這個廠,工作了42年,現在我已把這個擔子交給了我兒子。」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周美洪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河南新增43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巖5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河南有43位傳承人入選。
  • 港澳國家級「非遺」又添5位傳承人 古琴藝術南音說唱等項目在列
    2018年5月26日訊,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1082人上榜,其中香港和澳門地區各有1人和4人。香港特區此次入選的傳承人是古琴藝術的劉昌壽。澳門特區入選的4名傳承人,分別是南音說唱項目的區均祥,澳門媽祖信俗項目的陳鍵銓,澳門哪吒信俗項目的鄭權光和葉達。
  • 港澳又添「非遺」傳承人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1082人上榜,其中香港和澳門地區各有1人和4人。香港特區此次入選的傳承人是古琴藝術的劉昌壽。澳門特區入選的4名傳承人,分別是南音說唱項目的區均祥,澳門媽祖信俗項目的陳鍵銓,澳門哪吒信俗項目的鄭權光和葉達。
  • 潮州6名工藝大師上榜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
    近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吳維清、劉耀生、蔡賽花、謝華、謝金英、葉竹青等6名大師榮登榜單,涵蓋大吳泥塑、潮州花燈、潮州抽紗、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潮州彩瓷燒制技藝等非遺代表項目。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我市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擴軍」
    日前,在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公布的第五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我市共有16人光榮上榜,涵蓋了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曲藝、傳統醫藥、民俗六大類別。此次評選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有關規定,經逐級推薦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覆核審定等程序,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最終研究確定的,共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等十個類別,全省共有288位代表性傳承人入圍。其中,我市有董志廣、許晴、馬同祥、韓立祥等16人入選。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正式公布,彝族15人入選,阿細人是···
    2018年5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總共1082人,其中包括15位彝族非遺項目傳承人,他們是目前彝族在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上知識最豐富、技藝最精湛的優秀代表。
  • 奇人匠心X木偶頭雕刻 非遺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
    非遺項目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人物簡介 季天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從事木偶造型設計製作,戲劇舞臺道具設計製作,泰順車木藝術設計製作季天淵,出生於1964年11月,是泰順木偶頭雕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跟隨父親季桂芳學習木偶雕刻及彩繪技藝,季桂芳除了手把手指導季天淵,還讓季天淵找各種機會,拜名師、上專業培訓班等。
  • 中堂龍舟九景④東向景:出了一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輩子做船
    2007年,中堂龍舟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2008年,中堂龍舟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在位於中堂鎮東向村水閘旁的馮氏船廠,船廠的創辦人馮懷女當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舟製作技藝項目傳承人。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世偉:一生一事一壇香
    改良佛跳牆做了近半個世紀的閩菜,羅世偉獲得榮譽不計其數,最重要的當屬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剛成為餐館學徒工時,佛跳牆這樣的「閩菜之王」,對他而言只是一個傳說。2008年,他被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不拘泥於傳統,一直改良佛跳牆製作技藝。2010年,他帶領團隊創造性地制定《佛跳牆量化標準》,在工藝、原料、配方等方面進行量化和規範。數十年來,他多次帶著佛跳牆去世界各地交流,讓更多人了解閩菜及其文化。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馬維衡走進沙區森林實驗小學 以古琴潤童心
    原來,中國著名斫琴家、古琴演奏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馬維衡攜「古琴進校園」系列講座走進該校,與師生進行了親切互動。學校特聘馬維衡擔任非遺課程《古琴彈奏》藝術顧問。馬維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廣陵琴派)代表性傳承人,本次來到重慶,主要是與重慶地區的古琴傳承人進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