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雪烹茶,聽雪敲竹……古人的冬天也浪漫?

2020-12-26 騰訊網

冬已深,夜驟涼,你們最喜歡在這寒冷的冬季做些什麼呢?

是圍著暖暖的爐子吃一頓熱騰騰的火鍋,還是穿著厚厚的衣服去公園賞雪看梅,亦或是靜靜地待在暖和的屋子裡,看書喝茶,自在逍遙...

千百年的時代變遷,讓我們生活越來越便利,生活層次更上一層樓,但同時,我們也逐漸地丟失了一些古人浪漫的情懷。今天,詩詞君就帶大家領略一下,古人的浪漫冬天,到底是怎樣度過的?

煮雪烹茶

古人多喜歡用雪煮茶,雪與茶結合,一聽就讓人感覺到清新脫俗。

雪冰清玉潔,代表著獨善其身的節操;茶在浮浮沉沉間散發出一種清清淡淡的幽香,也像極了君子的作風。

而古人用雪烹茶也很有講究,花瓣之上的雪,或者是未落地之雪,用來煮茶,最為美妙。清代震鈞就曾說過:

「雪水味清,然有土氣,以潔甕儲之,經年始可飲。」

很多詩人都喜歡做這樣的事情,陸遊還曾為此作了一首《雪後煎茶》:

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

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從詩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對煮雪烹茶的喜愛程度。

《紅樓夢》也有記載,妙玉招待黛玉、寶釵的體己茶就是雪水煮出來的。

黛玉問她:「這也是雨水煮出來的?」妙玉冷笑道:

「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煮雪烹茶,這也十分符合妙玉的高潔心性。

想像著,冬夜一場大雪洋洋灑灑地落下,清晨推開窗,一片清新冷冽的雪後空氣撲面而來,天地銀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趁機收集一些雪水,架起一個暖爐,看茶壺中的水咕嘟咕嘟,煙氣嫋嫋,茶香四溢,簡直舒適!

還記得小時候,冬天沒有雪糕,還曾用雪拌白糖來吃。可惜現在,因為環境問題,雪也不再純潔,古人的浪漫情致,我們也無法再體會了。

聽雪敲竹

晚明文人高濂的《山窗聽雪敲竹》裡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逥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暗想金屋人歡,玉笙聲,恐此非爾歡。」

深冬以後的雪,下地又大又緊,片片飛舞著落下,像是鵝毛一般,晶瑩碩大,擲地有聲。

夜深了,萬籟俱寂,只聽得雪落在物體上的聲音,嘭嘭地,簌簌地,引人心神寧靜,若窗外有竹林,此聲也該最雅。

然而此等風味,我輩只怕也無福消受了。

踏雪尋梅

梅和雪是冬天最雅致的景物了。盧梅坡的詩裡說: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它們出現在這數九寒冬裡,似乎自帶一種清冷態度,天然一種斷然的清絕與令人不敢逼視的風雅。

張岱的《夜航船》裡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冒雪騎驢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

冒著風雪,裹緊衣裳,漫步在此間梅林,看雪落在梅花上,粉嫩嫩,白皚皚,已然分不清彼此,連帶著一起觀賞,又香又美,也別有一番韻味。

這冬天,不知你那裡下雪了沒?

若已下過,那就趁著雪還未化,情致高雅,邀上三五好友,踏雪尋梅,置身在一片香軟的世界,鼻端幽香,入眼粉白,可獨自賞玩,也可拍照發朋友圈分享,靜靜享受這一刻的美好吧!

雪夜訪友

《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徽之雪夜起興,乘著一艘小船,造訪好友戴逵,一路上賞看兩岸風景,心境悠然,內心安寧,天亮了到了戴家門口,並未叩開好友的家門,卻也盡興而歸了。

唐代詩人張九齡也曾寫過一篇回應朋友邀請的詩篇《答陸澧》: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為了答謝朋友的邀請,踏著雪也要去見你!

這發生在雪中的友情,如此的雅致、率真和不染塵埃。想你了,即使風雪再大,寒夜再冷,踏著雪也要去找你。

哪怕最後並沒有見到你,但這想你的心已被白雪撫慰,我想你也是一樣,即便無言,也能感受到我內心的溫暖。

若此間還有這樣的友情,人間也很是值得了,人生若得一知己,足以撫慰此紅塵!

湖中看雪

張岱《湖心亭看雪》中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水蒼蒼,大雪茫茫,人世間的煩惱與憂愁似乎都不入此間。

再遇一志同道合之人,淺酌幾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古人浪漫起來,吾輩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願在這天寒地凍之時,你也能有古人的雅致。獨自一人可賞雪賞梅,知己兩人可圍爐談心,不管以後如何,珍惜現在這一刻,也不辜負這白雪贈予的高雅與純潔!

哪怕生活以痛吻我,我也必要回報以歌!

每一次【分享】,每一條【留言】,都是您對我的鼓勵!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相關焦點

  • 古人的浪漫冬天:煮雪烹茶,聽雪敲竹
    煮雪烹茶 古人多喜歡用雪煮茶,雪冰清玉潔,代表著獨善其身的節操;茶在浮浮沉沉中散發出獨特的香氣,像極了君子的作風。雪與茶結合,一聽就讓人感覺到清新脫俗。《紅樓夢》中,妙玉招待黛玉、寶釵的體己茶就是雪水煮出來的。黛玉問她:「這也是雨水煮出來的?」妙玉冷笑道:「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煮雪烹茶,這符合妙玉的高潔心性。
  • 古人是如何浪漫過冬的?
    在古人看來,下雪天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一家人坐在一起,煮雪烹茶、圍爐夜話。每當大雪封門,寒夜時分,屋外朔風凜冽,雪花飄飛;屋內爐火通紅,眾人圍爐而坐,手捧一杯香茶,閒聊人間百事,盡享世間清歡。不過,古人用雪煮茶可是很挑剔的,不是隨便哪處的雪都可以用來煮茶,而是「飛雪有聲,惟落花間為雅;清茶有味,唯以雪烹為醇」。花瓣上的雪,懸浮於天地之間,用它來煮茶,才最為美妙。如此珍貴的雪水,古人不但喜歡現煮現喝,還喜歡將它收集起來,來年再烹茶品飲。
  • 冬日聽雪,一片雪花落在手,十首聽雪詩詞,感受古人詩意的冬天!
    冬天最傾心的事,莫過於聽雪。茫茫世界,聽雪細細地飄著,可以聽出天地清明的澄澈,也可聽出內心世界的寂靜。明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濂在《山窗聽雪敲竹》裡曾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逥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暗想金屋人歡,玉笙聲,恐此非爾歡。」雪,是用來聽的。閉上眼,放空心,屏住呼吸。夜靜,山空,一切都沒有了,唯有雪。冬日聽雪,一片雪花落在手,十首聽雪詩詞,感受古人詩意的冬天!
  • 「詩詞鑑賞」冬日聽雪,一片雪花落在手,感受古人詩意的冬天!
    冬天最傾心的事,莫過於聽雪。茫茫世界,聽雪細細地飄著,可以聽出天地清明的澄澈,也可聽出內心世界的寂靜。明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濂在《山窗聽雪敲竹》裡曾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逥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
  • 煮雪烹茶,踏雪尋梅,湖心看雪……古人的「玩」雪指南
    春觀夜櫻,夏望繁星,秋賞滿月,冬會初雪,歷來是古人四時賞心樂事所在。無論是對窗觀雪,還是踏雪尋梅,亦或是煮雪烹茶,都給尋常生活平添了無盡風雅趣味。飲酒烹茶王徽之「雪夜訪戴」期遇而未遇,白居易卻是雪還未落時便呼朋喚友。一日傍晚,天色陰沉,一場暮雪正在醞釀。白居易家裡的綠蟻酒剛剛釀到最佳時,小泥爐的爐火燒得正旺,嫣紅的火苗映照著泡沫浮動的綠酒。白居易寫詩邀好友劉十九前來小飲:「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期待下雪、跑去賞雪?
    南方地區很少有機會下雪,所以每到冬天寒流來襲,許多人就會期待下雪。其實就連每年冬天都會下雪的地方,例如北方地區,也都有人等著迎接第一場雪。那麼,到底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會盼雪呢?潘笑楠認為,盼雪還因為雪的潔白給人純潔、浪漫的美好感覺。她進一步解釋,對白雪進行「唯美化」賦意來自於我們的「集體潛意識」,這是深藏內心、不易被察覺的觀念,產生於全人類的共同經驗,譬如古時諸多文人墨客詠雪的美好詩句。。
  • 「詩詞鑑賞」冬天最開心的十件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人間草木,四季皆美,冬天最是特別。在天寒地凍的冬日,約三五知已,圍爐、賞雪、煮酒......,與友人笑談人間,或俗或雅,任憑窗外風雪刮。古人在冬天也是浪漫的,會有許多快樂的事:晴窗待雪、圍爐煮茶、靜夜聽雪、圍爐閒話、雪中賞梅......
  • 煮雪烹茶: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雪水在古人心中不染凡塵,十分甘醇、清冽,被叫做「天水」,人們會在冬天把梅花枝頭的積雪收集起來,貯藏在地窖,以供夏季飲用。還有人認為用雪水煎茶煮粥,可以提香引味,因此雪水成為了人們心中煮茶的極佳選擇。今天,我們就從一首詩當中,來感受一下煮雪烹茶的雅趣。
  • 今古十大名家畫雪竹:聽雪敲竹 ,聲韻悠然
    晚明文人高濂在《山窗聽雪敲竹》裡說,「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明 陳栝 雪竹圖 立軸 紙本墨筆 縱59.5cm 橫3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圖寫雪竹,筆法與眾不同,竹以雙鉤疾筆寫出,點筆寫出灌木,雪是用枯筆隨意點垛,洋洋灑灑,筆法老辣,更見生趣。
  • 煮雪烹茶,邀梅入畫
    冬深處,煮一壺素雪,沏一盞淡茶,於陌上那棵梅樹下,拈一指墨香,描出梅韻,畫出梅骨,勾勒梅魂。把梅的精神鐫刻在骨血裡,與之合為一體,梅就是我,我就是梅。一直想遇見有梅的冬天,一直想在茫茫蒼蒼的雪野處,尋找梅的足跡,看雪吻梅枝的美,賞寒梅傲雪的景。
  • 雪· 院|廊簷聽雪,煮酒烹茶莫負年華
    雪,落於清雅門窗、黛瓦青牆、深深庭院,中國風門窗庭院的雪景美輪美奐,似乎馬上就讓你夢回千年......屋簷上、亭閣裡、水榭旁、樹枝間,小小一方庭院,隨處可見雪的蹤跡。雪之白、之淨、之清、之明,都得到了最好的呈現,庭院的冬天,因為雪而變得更美。「西窗聽雨吟,庭院觀雪舞。」
  • 賞雪茶會丨煮鶴焚琴,才大煞風景;煮雪烹茶,就雅不可耐
    其中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遇雨成冬,冷得不行;晴空萬裡的時候,一件襯衫過四季,碰到下雨,就只好翻箱倒櫃找秋褲,圍爐煮茶話江湖。▲ 登蒼山,看風景▲ 蒼山之巔,煮雪烹茶 今天,蒼山夏雪,坊間傳「蒼洱之間有多大的冤情」,不了解情況的人也說「蒼山竟然下雪了」,竟然用了「竟然」一詞。
  • 【樂之】烹雪煎茶,煮一碗風雅清歡
    大雪紛飛時節,約三五知己,圍爐煮酒,是世間最深的溫暖,品的是人間醇醪甘味;但未若烹雪煎茶,領略古人的風雅,體味人生清歡。 雪,是天上落下的水,是「無根之水」,古人稱為「天泉」。「茶聖」陸羽在《煮茶記》中對天下名泉次第排序,雪水屈居二十品,實在是有失公允,但這並不能影響風雅的愛茶人對雪水的喜愛。
  • 雪,冬天寫給大地的情詩
    光陰,在流轉中變得豐盈,一季有一季的風景和浪漫。撕過一頁一頁的日曆,日子變薄了,冬天款款而來。承載了期許,冬天所饋贈給大地的,是潔白而深情的雪。雪落無聲,情深無言。雪,就是冬天醞釀了許久,寫給大地的抒情詩。
  • 冬日消寒 風雅藏在聽雪敲竹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在藝術家善於發掘的眼中,冬日之美自也各有風貌情趣,他們創作的詩畫物什,就藏著冬日裡最溫暖的感動。有記載,冬月裡,咱那些前輩士大夫約同好數人圍爐飲酒作詩,迭為賓主,謂之「消寒」。圍爐夜話,湖心亭看雪,或者,「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要不,「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去折一枝紅梅吧。
  • 南山亭,烹雪煮茶
    二下雨天烹雪煮茶另有一番情趣。煮茶要在屋裡,先燒熱一盆炭火,大家圍著火盆坐下,然後開始煎水煮茶。水當然要用雪水。說到烹茶取雪,也很有講究:要在雪落下半寸厚以後再去取,先刮去表層積雪,然後取距離地面約五分之一處的積雪,這樣的雪很潔淨,用來烹茶很好。此外,要選擇山石,陸地或池塘邊的積雪,而不要用茅屋、草垛以及山道上的,以免沾染異味。《紅樓夢》中所說的收取梅花上的積雪,那時小說家言,不足為憑。如果有條件,可在冬天多收集一些積雪,儲藏在水缸中,第二年開春也可以煮茶。
  • 偷得冬天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
    人間草木,四季皆美,冬天最是特別。 古人最浪漫,硬是把寒冷的冬日過得詩意。 賞雪烹茶、圍爐夜話、賞梅觀花……偷得冬天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真是讓人羨慕。 冬日裡能做些什麼,最溫暖的冬日是怎樣的,且聽詩詞君慢慢道來。
  • 慢慢聽雪落下的聲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機智如我:「我們冬天有雪,你們有嗎?」這麼一問,嘰嘰喳喳的人群瞬間安靜了,敗局成功扭轉。是呀,縱有千好萬好又怎麼抵得過冬日有雪呢?無論何時何地,冬雪就是如此迷人無可辯駁呀。小雪大雪對於雪,古人比我們更重視和珍愛。普通百姓愛的是其瑞雪兆豐年,白雪皚皚是來年豐收的吉兆。文人士子愛的是其純潔無瑕。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雪花紛紛,朋友啊,來飲一杯濁酒如何?
  • 來伊圖裡河,浪漫的聽雪……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一場雪悄然而至,洋洋灑灑,渲染著這個靜謐的伊圖裡河小鎮。慢慢的聽雪落下的聲音,回味著在小鎮度過的歲月,尋味歷史,邂逅一場雪,我好像穿越了三季,只為在冬季的雪中與伊圖裡河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