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茶眾多,北京人卻獨愛這「不上道」的茉莉花。可喝了這麼多年的花茶,咱總得問上一句,它究竟是為什麼能稱霸京城的茶葉鋪子啊?
要說明的是,北京人並非只喝茉莉花茶。一直以來,京城的各大茶莊也售賣龍井、武夷紅茶、各種花茶(菊花、玫瑰、石斛等)和普洱茶,但唯獨茉莉花茶獨佔鰲頭,久居銷量冠軍。
這到底是有什麼淵源?
很多北京人打小喝花茶,而且見身邊人人都喝,就誤認為茉莉花茶是北京特產。其實花茶的老家是福州一帶。北京自己不產茶葉,那麼花茶的流行就一定於茶葉買賣有關係。
從清朝中後期,花茶開始大量入京。而19世紀末正是京城茶葉老字號冒頭的時候。現在我們熟知的兩大老字號張一元和吳裕泰都是在此時創立,並在20世紀初發展壯大的。北京茶莊十之八九是由安徽人經營,比如吳裕泰的創始人就是安徽歙縣的。安徽歙縣除了出產好硯臺,更是產茶的名區。不過,到最後,安徽的茶人卻要從福建大批地向北京運送茉莉花茶。
按1926年的統計,北京「城內、外之茶葉店大小不下三百餘家」。當時茶葉的消費總額為370萬斤乃至400餘萬斤。北京人買茶按兩計算,當時北京還不足200萬人,平攤下來一算,好傢夥,人均還真沒少買。
咱不知道到底是花茶捧起了張一元和吳裕泰,還是這些老字號捧起了花茶,又或是那些茶莊就是為了賣花茶才興起的,反正就那麼個時間點,老北京茶莊都有賣茉莉花茶的。
北京人喝花茶這個風潮多少又和宮裡頭有點兒關係。說到宮裡頭的潮流引導者,不是乾隆那就是慈禧,既然花茶是清中後期席捲北京的,那多半又是慈禧的故事了。
咱們昨天說了,慈禧老佛爺為了喝口「茉莉雙燻」還有專門的「萬壽無疆」的明黃官窯蓋碗。這足以表明她對茉莉花茶的喜愛。如有外國使節前來中國,慈禧也常將茉莉花茶作為禮品贈送。一來二去,茉莉花茶作為皇家貢品的噱頭就流傳到了宮外,論名氣竟比其他名茶還高些。
宣統皇帝出宮後,故宮清理善後委員會還曾在神武門出售過一批剩餘物資,裡頭有大批雲南普洱茶,但奇特的是價格賣得比外頭市面上的中等香片還便宜。這傳出去,叫南方人吐槽一聲不識貨咱也得認下不是?
老北京在這麼多茶裡就和茉莉花茶看對了眼兒,也是有客觀原因的。這茶葉大多都是從南方運到北京,路上奔波幾個月,禁不住放的茶葉到了北京基本都費了大半。茉莉花茶則因為多次的窨制,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平衡性。
再有就是咱北京的水質,偏硬偏苦,所謂泡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昨天咱說了,北京苦水井多,雖然說講究的人家會特地用甜水井裡的水沏茶,但是由於咱們這邊喜歡用沸水衝茶,特別容易把茶葉的苦味一下衝出來,而且無論是蓋碗還是小茶壺,北京都沒有「功夫茶」那套濾茶的裝備。茶葉泡久了,再好的茶也就只剩下苦味了。倒是不如茉莉花茶的香味濃鬱,還省事。
花茶是加工茶,講究個「配方」,所以老北京花茶的拼配都極有講究。傳統老北京花茶在開拼配單時,非常注意季節性,什麼季節喝口兒、什麼季節喝味兒,都有說道。
具體怎樣調,用什麼貨來調,用的比例是多少,絕不外傳,各家茶莊都有獨門秘笈,以此留住好這口兒的茶客。舊年間,誰家的花茶是哪兒買的,是南城還是北城的茶莊,是安徽人還是福建人的買賣,懂行的只要一看一喝就能知道。
像森泰的看家茶就是「茉莉大方」,茶胚產於黃山北峰,扁片狀看起有些像龍井,香氣濃鬱,原味綿長。一百斤原茶要耗費四十來斤鮮茉莉花,曾有無數茶痴為之傾倒,當年的金少山、李多奎等名伶就專好這口。
而慶林春的鎮店之寶則是福建原產的小葉茉莉花茶。小葉種茶生長在福建的高山,葉子小而厚,加工出的茶葉條形纖細,茶湯黃亮清澈,回味甘甜,再用福州茉莉花七次窨制,再提花一次才算完成。也是一時享譽京城。
要說這辨別茶葉的優劣,過去茶葉鋪裡的掌柜或是大夥計絕對是一把好手。每當茶莊有新茶送到,必得在櫃檯上羅列許多飯碗,碗裡放上少許養貨。每隻碗旁邊還要放一些相同的茶葉於紙上,好做比照。然後用沸水將碗中的茶葉衝泡開來,掌柜的負手踱步上前,俯身就碗,仔細品嘗。譜兒大的都是吸入口中卻不咽下,而是要吐出來,就像現在人品鑑咖啡似的。
老百姓喝花茶就是用大缸子沏,誰家哥們兒來了,沏茶時茶葉一定要多放,大把抓茶葉,茶好不好在其次,水絕不能沒了色兒。有的人愛「品茶」,得小口慢嘬,砸滋味兒,但跟胡同裡,您仰脖兒來個一口悶,那也沒人說您。
花茶除了什麼「蒙山雲霧」、「雙窨梅蕊」、「鐵葉大方」、「茉莉大白毫」、「茉莉毛峰」之類的三六九等,還有個特殊的品種,就是茶葉末子,北京人叫這「高末兒」,或叫「高碎兒」,也有人管它叫「茶芯兒」。
高末兒是在花茶的製作過程中特意把各種花茶的碎葉攪拌在一起,再經過二次炒制而成,可以說高末兒是集合了各種花茶的精華,香氣最高。
不過高末兒也有個弱點,就是不禁泡,抓一大把放杯裡,頂多也就沏上三回。有人說喝高末兒能上癮,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道理在於高末兒匯聚了眾多花茶的濃香於一爐,滾開的水沏上,濃烈得令人燻燻欲醉不說,而且特別出釅兒,再好的茶也出不來人家這效果。至於不禁沏嘛,多放幾回茶葉就行了。那些舉著把兒缸子喝高末兒的人會不斷往缸子裡續茶,喝到最後,茶葉比水都多。這樣的花茶高末兒,泡上一杯,滿屋芳香,喝到口裡,真是茶有茶味,花有花香。
而且既然是「末兒」,這樣的茶它就很便宜,誰都喝得起,現在茶莊依然有賣,雖然買的人不多,但是人家有好這口兒的你不能缺貨不是?
我聽茶莊的人說,要是喝了花茶容易睡不著覺的,不妨就試試高末兒,味兒還是那個味兒,但是不會讓您大晚上精神頭兒太足。不知道此說是真是假,您不妨一試。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正陽書局磚讀空間」,如需轉載請至公眾號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