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旅途中的樂趣除了美景就是美食,就像乘坐年代比較久遠的綠皮火車一樣,「逛吃逛吃」才是旅行的主題。龍遊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悠久的文化歷史、勤勞質樸的民風,孕育出了亦商亦儒的龍遊商幫,也孕育出風味獨特的龍遊美食。龍遊人對於吃這件事,總是樂此不疲。而對於一個旅行者來說,滿足了雙眼的同時也要照顧口腹之慾,今天咱就在龍遊來一場肆意的美食狂歡!
龍遊發糕
ta是江浙十大有名小吃之一,也是被端上國宴的民間小吃。「雪花飄飄,外婆炊糕,大籠糕、小籠糕、白糖糕、紅糖糕、桂花糕、蓮子糕,大吉大利龍遊糕……」龍遊發糕在龍遊人的記憶裡可是佔了不少分量的。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加上它圓圓滿滿的可愛模樣,實在讓人忍不住想要咬幾口。
蔥花饅頭
蔥花饅頭是龍遊人逢年過節、吉慶宴席必用的傳統小吃。龍遊蔥花饅頭不僅因為可口味美,更因為它的圓潤和飽滿外形,被龍遊人視為吉祥圓滿的象徵。
饅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龍遊蔥花饅頭的前身。龍遊蔥花饅頭出現在南宋初期,是為了抵禦金兵入侵作戰而出現的一種乾糧,後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蔥花饅頭。
蔥花饅頭最獨特的就是它的酒釀饅頭胚和炒制蔥花餡,發酵後的麵團顯得圓潤飽滿而又彈性十足,用手一捏就成了一小團,鬆手,又能恢復成原樣,要起來嚼勁十足,絕不粘牙,還帶著一絲酒的甘甜味。
肉圓
龍遊肉圓也叫「山粉粿」,主要是由紅薯澱粉及芋艿製作而成的。紅薯澱粉在當地又叫「山粉」,因此得名山粉粿,是民間村婦製作而成。據說龍遊肉圓起初是由葛粉製成的,但由於葛根粉資源缺乏,人們便把葛根粉換成了番薯粉,這樣不僅能夠在那個物質緊缺的年代填飽肚子,還能嘗到像豬肉一般的美味。製作龍遊肉圓時,人們會在紅薯粉裡面加入一定比例的芋艿,少許肉末,還可以根據喜好加入豆腐或蘿蔔絲。龍遊肉圓外形呈不規則半圓形,扁扁圓圓,高低不平,酷似農家菜裡的獅子頭,所以叫肉圓。龍遊肉圓色如煮透了的茶葉蛋,暗紅透亮,晶瑩剔透。撒上點蔥花點綴一下,在紅綠相間之中透出濃烈的傳統小吃魅力。龍遊肉圓在紅薯粉的作用下口感非常勁道柔軟,嚼勁十足,且醇香誘人,鹹淡適中,回味綿長。
蔥餅| 喚醒你的味蕾
龍遊蔥餅,也叫烤餅、燒餅,是龍遊街頭巷尾非常常見的一種小吃。龍遊蔥餅起源於胡餅,後逐漸演變成烤餅,再由烤餅演變而來,與烤餅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在烤餅裡面放入了當地獨特的野生香蔥,也稱「狗細蔥」。此蔥香味濃烈,餘味綿長,所以特別香。
北宋靖康年間,皇帝昏庸無能,戰亂不堪,人們為了在逃難時方便充飢,聰明的龍遊人便發明了蔥餅,將餅放在炭火邊烤熟食用,這樣子不僅便於攜帶也利於保存,行軍打戰或逃難途中不至於挨餓,慢慢的這種做法也就流傳了下來。
製作龍遊蔥餅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小蔥、本地土豬肉、狗細蔥。為了使蔥餅吃口更有勁,必須在製作麵團時放入老面,經過制老面、暖烤爐 、揉麵團、搓面胚、剁餡料、調餡料、做烤餅、烤蔥餅等工序後,蓋焦、個圓、黃澄澄的龍遊蔥餅才算製作完成了。它不但外表金黃誘人,而且吃起來也非常地美味,焦中透香,加上白芝麻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讓你吃了還想吃。
北鄉湯糰
龍遊的湯糰,個頭較大,尖頭圓肚,像極了水滴。裡面的餡料,並不是傳統的芝麻等甜味料,而是如餃子一般,是鹹味兒的。它沒有傳統湯圓那般粘牙,稍稍將皮咬破一點,包裹在裡面的餡料便迫不及待的鑽出來。
湯圓最早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是太宗李世民元宵節賞賜大臣的御用食品,喚作「唐圓」,後流傳至民間,改稱湯圓。到宋代,湯圓已在民間普及。
而龍遊北鄉湯糰的出現是在唐僖宗中和元年,相傳當時龍遊石佛龍門山住著一對勤勞的老夫妻,由於簡樸節約,置田買地家庭條件也算殷實。老夫妻死後,家業被兒子兒媳敗光,後被一碗湯糰激發起鬥志,奮發圖強,重振家業,終於過上了好日子。湯糰就成了主人公的勵志食物延續了下來。
三頭一掌
鴨頭、兔頭、魚頭和鴨掌是衢州有名的「三頭一掌」。在龍遊,各色粥鋪、夜宵店,幾乎清一色都貼著內售「三頭一掌」的招牌。了解「三頭一掌」的原材料,先不說兔頭,即使是鴨頭,也是平常餐桌上不常見的食材,配上重辣做法,不習慣吃辣的人,大概會辣到雙唇紅腫直冒汗,卻根本停不下來。
當然,在新國際飯店也有芝麻味的
龍遊米粉幹
龍遊米粉幹是龍遊的特色小吃之一。出現北宋年間,相傳是當年宋太祖趙匡胤在統一中國南方時,為解決北方軍人慣吃麵條,厭食米飯的問題,而用米飯參照麵條的外形,仿造出來的一款主食。選用質地柔軟的大米為原料,經過水浸、磨粉、摻糕、蒸棵、臼舂、制絲、老化、曬乾等工序製成。它白如雪,細若絲,韌性好,便於儲藏,燒煮簡便,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其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炒可湯,久食不厭。還有一種最受龍遊人歡迎的吃法叫「水辣醋」,就是把米粉幹湯軟後,放涼開水中降溫,充分釋放米粉的彈性,然後放入噴香的自製辣醬,放入適量米醋,最後撒上一把碧綠的香菜,拌勻後辣醬融合著米醋的酸味,瞬間使人把持不住口水的外溢,使人徹底喪失抵擋食慾的誘惑。「水辣醋」香辣有勁,酸味綿長,米粉幹彈性強勁自然,開胃可口,是老龍遊最喜愛的一種吃法,也是龍遊米粉幹的代名詞。
豆豉
豆豉,當地方言叫豆絲(同音),是龍遊人非常喜愛的休閒風味,這種其貌不揚的特色小吃,出了龍遊,大概很難在別處尋到了。豆豉又辣又爽又有嚼勁,嚼上一會,還有南瓜幹的甜味,香泡皮的香味,且即拿即食,放在身邊當零嘴兒,最適合不過。
怎麼樣?看了這麼多的龍遊特色美食,有沒有心動?心動不如行動吧。
給大夥推薦本人親嘗過後的兩家餐廳:
1、龍遊風味
民居苑聚寶街內這家「龍遊風味」非常的地道。平日裡也是一座難求。店裡的布局與構成,非常龍遊。從地面到牆面,從裝飾到灶臺;從做工到原料,從口味到聲音;從氣勢到氣息,從久遠到眼前。這裡所有的小吃美食,對應著時節的符號,越是傳統的節日,越有它對應的俗食,於是,小吃竟成了龍遊的最具味蕾感受的歷史觸摸。
2、新國際飯店
這是龍遊唯一一家掛四星的星級飯店,位於龍遊榮昌廣場西側,毗鄰320國道,相傍美麗的衢江,交通十分便利,是一家集商務、旅遊、會議、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涉外飯店。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份超大的海鮮拼盤才賣88塊錢,在這裡,你可以只花在小飯店的價錢,就能享受到星級大廚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