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浩
近日,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一期項目一批次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8個標準廠房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進行外牆裝飾施工,利用被動式技術打造的低資源消耗廠房也在進行外牆裝飾施工工作,先行區著力打造的國內面積最大的綠色城市示範區正在加速崛起。
山東單體最大,超低能耗廠房正在加速建設
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一期項目位於先行區太平街道,京滬高速與東呂高速交匯處,是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綠色建設產業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佔地面積有300畝,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全部按照綠色建材、綠色建設、綠色建築的理念,建設符合國際標準和超低能耗的園區廠房,目前基礎設施一期一批次總面積10萬平方米,8個標準廠房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逐步完成外牆裝飾施工、園區道路管網及景觀綠化施工。」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一期項目負責人介紹。
目前,廠房外立面裝飾正加快推進,「我們正在緊張地進行低資源消耗廠房外牆裝飾施工工作,投入使用後,該廠房可以進一步降低建築能耗,契合先行區整體發展戰略需求,更可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全壽命期的使用成本,真正做到生態、節能、健康、經濟,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成後將是山東省單體最大的採用被動式技術的超低能耗廠房。」項目負責人說。
據了解,與現行國家建築節能標準相比,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全年供暖和供冷需求降低達85%-95%,可以在極少或不用主動的採暖和空調系統就可以維持舒適室內熱環境。
進展迅速,園區初步具備企業入園條件
今年3月底,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的意見,鼓勵地方推行「標準地」出讓方式,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優先支持主導產業突出、以「標準地」方式招商的國際產業園區。項目完全踐行「標準地」建設模式,深化導入智慧科技體系,從市政路網建設到智慧交通,再到園區智能化運維平臺,全面形成「一網智能互聯、百業數據同腦」的創領發展態勢。
與此同時,綠色建設產業集聚區瞄準四大產業方向,全面覆蓋綠色建設全產業鏈,打造「主導產業鮮明、龍頭企業帶動、上下遊配套拉動」的產業生態圈。「通過引導組團間協同發展,推進四大示範園區建設,先行區構建人、產、城融合發展態勢,組建園區綠色生態系統,吸引高端人才,吸納高精尖產學研成果,吸收低碳環保綠色智能企業入駐,最終形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技智能的創新性生態綠谷。」項目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園區已初步達到企業入園條件,進入實效運營、持續帶動、區域拓展的階段。
「綠建模式」,專項政策助推產業快速聚集
為打造綠色城市建設示範區,讓綠色理念、綠色發展、綠色城市成為先行區建設發展的特色亮點,先行區出臺《關於促進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發展十條政策》和《綠色建設產業招商需求清單》等專項政策,充分鼓勵國內外知名綠色城市運營商積極參與片區開發運營,引導國內外知名設計、認證、諮詢機構積極參與先行區綠色建設產業總體規劃,支持擁有先進技術的綠色建材、施工單位積極參與先行區項目建設,為項目招引和產業聚集鋪平道路。
「我們充分聚焦裝配式建築、被動式超低能耗建材、建築環保靜脈產業、智能化設備等領域企業,目前已籤約山東·濟南中交智慧綠建中心項目、中交未名環保有限公司總部項目、中交未名黃河環保產業研究院項目及先行區產業園綜合開發建設項目等,總投資約370億元。同時,園區還儲備了一大批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及行業領軍企業項目。」項目負責人說。
先行區列出招引清單,出臺專項政策,在財稅和科研、金融、配套、項目開發和營商環境等方面,為入駐機構和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撐,為綠色建築上下遊產業聚集增添砝碼,國內面積最大綠色城市示範區正快速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