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海南自貿港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方案

2020-12-16 界面新聞

文丨丁文文

9月21日,海南省印發《關於開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聚焦人員進出和就業執業自由化便利化,在國際人才引進使用、培養評價、工作居留、激勵保障上大膽創新,建立起與國際接軌、體現中國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吸引集聚大批國際人才,加快推動人才國際化,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實施方案》提到,到2022年,重點在制度建設、機制創新上有較大突破,基本建立起國內領先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形成公正、法治、包容、便捷的國際人才制度環境,確保各類國際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到2025年,全面落實各項任務,建立形成更加開放、充滿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國際人才總量明顯增長,國際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高。

如何對標國際領先水平,深化國際人才服務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吸引集聚各類國際人才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跟隨界面海南一起讀懂《實施方案》。

創新國際人才引進使用機制

1、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立足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求,編制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行業緊缺人才目錄》,引導各類國際人才來瓊工作和創新創業。進一步優化招商引才網功能,建立統一的國際人才招聘線上平臺,及時發布國際人才供需信息。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才優勢和特點,制定相應的引才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境外人才。鼓勵重點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採取獵頭引才、赴境外引才等方式引進國際人才。對符合引才獎勵條件的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引才獎勵。

2、完善企事業單位、法定機構聘用外籍人員管理制度。制定出臺境外人員擔任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法定機構領導人員管理制度,省內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法定機構可根據需要引進境外人才,按人事管理權限進行報批任命。細化落實《海南省事業單位聘用外籍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在省內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和法定機構拿出一定數量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和工勤技能一級、二級崗位,開展面向外籍人員招聘工作,逐步提升人才隊伍國際化水平。

3、搭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建設國家(海口)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三亞南繁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支持部分重點園區建設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試驗區,吸引國際人才開展離岸創新創業。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技術轉移中心和產業化基地等,就地開發利用境外先進技術和智力資源。籌建中國(海南)留學人員創業園,吸引優秀留學生集聚海南自由貿易港創新創業。

4、拓寬國際人才工作聯絡渠道。依託我國駐外使領館或友好城市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科協、商會等社會團體和組織作用,鼓勵引導省內企業參與,利用3至5年時間在重點國家和地區依規建設海外人才工作聯繫站點,加大海南人才政策宣傳和推介,引進行業緊缺國際人才。引進國際知名度高、服務質量好的獵頭公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開設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推動國際人才引進和對外交流合作。

5、打造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品牌。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名義共同舉辦中國(海南)人才交流大會,通過科研合作、項目路演、產才招引等形式吸引集聚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高端人才。支持國際知名孵化器、創業基地、實驗室、研究機構等到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交流,引導國際人才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創新創業項目。舉辦世界海南鄉團傳統聯誼年會等有較大影響力的涉僑活動,發揮好瓊籍華僑華人紐帶作用,集聚更多國際人才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和創新創業。

完善國際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機制

1、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方式。引進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推動國內重點高校引進境外知名院校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支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知名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開辦專業化培訓機構或開展聯合培訓項目,培養和儲備實用型的技能人才。選派優秀中青年人才赴境外高校、科研院所、國際組織和大型跨國公司等開展學習交流或合作研究,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赴境外進行業務培訓,提升本土人才國際化水平。

2、建立國際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由主管部門或用人單位根據職稱評審權限,對通過省校、省院、省級園區等戰略合作形式落戶的重大產學研合作平臺引進的專業技術人才,可開展不定期的特殊評審。對引進的符合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和條件的國際人才,可依據其貢獻和實際水平,破格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國際人才在境外的專業工作經歷、學術成果、專業技術貢獻和技術學術職務等可作為職稱評審依據。

3、深化涉外職業資格管理改革。聚焦境外人員就業執業自由化便利化需要,放開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限制,允許取得境外職業資格或公認的國際專業組織資質(除註冊會計師、法律服務等領域外)的國際人才,通過技能認定後直接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企業和居民提供專業服務。動態調整發布境外人員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目錄清單和境外人員執業資格單向認可清單。

4、完善國際人才薪酬激勵機制。指導用人單位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等分配形式,探索針對高端人才的崗位分紅權、項目收益分紅、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辦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薪酬激勵機制。高校、科研院所可以自主決定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和獎勵辦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淨收入可按規定用於獎勵個人和團隊。允許通過技術股權收益、資本市場變現等增加合法收入。

建立吸引外國高科技人才管理制度

1、放寬外國高層次人才參與科技項目限制。建立外國高層次人才擔任重大項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學家制度,允許受聘於省內單位的外國高層次人才擔任我省科技項目負責人。允許外國高層次人才依託省內企事業單位,領銜實施省科技計劃項目,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允許在省內註冊的外資企業或機構,作為省級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合作方向項目的申報主體。

2、支持非涉密的科技攻關項目向全球招標。定期梳理非涉密的科技攻關項目,集中公開面向全球招標,吸引外國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參與競標攻關,引進外國智力、先進設備和管理經驗。支持重點園區科技企業,承擔重大技術改造和創新任務的重點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招標方式面向全球徵集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方案,採購全球一流先進設備。

3、完善外國專家參與科研項目的經費管理制度。放寬外國專家參與我省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限制,在同類項目科研經費使用上享受與國內專家同等待遇。加大省部級科技創新發展計劃專項資金對院士創新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外籍院士及其團隊參與我省科研項目。探索推進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經費跨境撥付以及設備、材料跨境使用。

深入實施工作許可和出入境便利措施

 1、建立外國人來瓊工作許可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把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不允許來華的外國人和不允許外國人從事的工作崗位列為禁止類,把可能引發市場較大波動、社會負面輿情的外國人及崗位列為限制類,負面清單外不再對外國人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作出限制。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需要、就業市場供求狀況等情況,對工作許可負面清單中的限制類建立配額管理制度,實施動態調整,在配額總量控制下對限制類工作許可進行自主審批。 

2、允許外國高層次人才兼職或離崗創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任職的外國高層次人才,經工作單位和兼職單位同意並向省科技廳或其授權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或其授權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備案後,可以直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兼職工作或離崗創業。在工作許可證有效期內,兼職工作無需重新申辦或變更工作許可證。

3、細化落實出入境便利化政策措施。向國家申報拓展外國人免籤入境渠道,將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擴展為外國人通過系統自行申報免籤入境或通過單位邀請接待免籤入境。申報擴大外國人免籤入境事由範圍,在59國人員入境海南旅遊免籤基礎上,允許外國人以商貿、訪問、探親、就醫、會展、體育競技等事由免籤入境海南。

4、擴大外國人才享受R字籤證待遇範圍。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將符合《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的外國人才視同為符合我國外國高端人才標準(A類),對照《外國人才籤證制度實施辦法》享受R字籤證待遇。 

5、實行「容缺承諾+失信懲戒」制度。外國人辦理工作許可等除提交有效證件、聘用意向書等主要申請材料外,其他材料由申請人和用人單位作出承諾後實行「容缺受理」。建立健全工作信用管理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將申請人及用人單位的書面承諾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不履約的個人和單位,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健全國際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1、推行國際人才引進「單一窗口」和電子化服務。在外國人工作、生活較集中的區域建立國際人才引進「單一窗口」,統籌部門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在條件具備時推行電子化服務,實行信息共享、聯審聯檢,為國際人才提供出入境證件、工作許可證以及商事註冊、醫療保險、入境體檢、子女就學、法律援助、語言培訓、文化交流等「一站式」服務。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導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來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國際人才提供精細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2、解決配偶就業和子女入學問題。把符合《海南自由貿易港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的國際人才配偶納入就業安置範圍,其子女同等享受我省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相關待遇。定期了解掌握國際人才子女入學需求,合理規劃建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及國際學校,為國際人才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便利。

3、提供優質的國際醫療服務保障。通過社會辦醫、合作辦醫等形式提供涉外醫療服務,在國際人才集聚社區開設國際人才社區門診,在部分三甲醫院按有關規定配備具備外語交流能力的醫護人員。支持市場主體建立第三方國際醫療保險結算平臺,發揮醫療保險的保障作用,降低國際人才就醫成本。

4、完善購車和住房保障政策。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職工作、投資創業且符合有關規定的國際人才,參照現行引進人才購車、住房保障政策執行。國際人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期間可繳納住房公積金,離職出境時,可憑註銷的相關許可證件辦理銷戶提取公積金業務。

5、建設完善國際化公共服務設施。為公共場所常規標識配製外語圖文,在醫院、銀行、學校、超市、商場、動車站等公共場所擺放翻譯機,在政府服務熱線12345開設多語種服務專線,在各類服務窗口逐步配備具備外語交流能力的外籍或國內引導員,建設具有多元文化元素的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容納國際人才的人文環境。

6、打造便利化的國際人才社區。根據國際人才群體集聚程度,規劃建設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國際人才集聚社區,在海口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海南生態軟體園、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重點園區率先規劃建設國際人才示範社區,逐步推廣到重點園區和有條件的市縣。

相關焦點

  • 海南自貿港方案來了!60個亮點一文看懂
    《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6月1日公布。官方宣布在海南島建設全球開放水平最高、最具國際競爭力、最有特點的自由貿易港,實現貿易、投資、人員、資金、運輸往來的五大自由便利及數據安全有序的目標。
  • 海南打造一個怎樣的自貿港?專家:將成改革開放新40年的新標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方案按照既定的時間於今年出臺,標誌著海南從自貿區到自貿港建設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標誌性樣板。與其一道的還有上海自貿區的臨港新片區和深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而海南將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也就是建設為全球開放層次最高的區域。
  • 實錄丨《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辦公廳9月1日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出臺的第一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許多媒體都對方案關切,希望作深入報導。省新聞辦組織今天的發布會,對這個方案作進一步解讀和說明。
  • 海南自貿港開展港內公司境外上市登記改革試點
    原題:海南自貿港開展港內公司境外上市登記改革試點符合條件的自貿港企業可在境外公開上市流通11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內公司境外上市登記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決定在海南自貿港開展港內公司境外上市登記改革試點
  • 中行海南金融研究院王方宏:海南自貿港金融開放展望
    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對標全球高水平開放形態,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的金融開放和創新政策:一方面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基礎支撐,推動我國金融市場更深度地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另一方面,以制度創新接軌國際規則,推動金融改革試點取得新突破,推動我國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體系調整。
  • 對標世界一流自貿港,打造營商環境「海南樣板」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場主體超過113萬戶,企業41.7萬戶,個體工商戶71.49萬戶……一組組數據表明,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海南省主動對標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市場主體數量實現持續快速增長。對標世界一流自貿港,聚焦海南營商環境短板,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海南依然在路上。
  • 海南自貿港首筆「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落地中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3日消息(記者 汪慧 通訊員 寧靜)近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的支持和指導下,中行海南省分行作為自貿港內首家試點銀行,率先為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辦理自貿港首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
  • 聚焦海南自貿港:中國特色自貿港緣何落地最南端的海南島?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海南具有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第一,海南是一個獨立地理單元。第二,資源稟賦較好,兼有陸地和海洋等多種資源。第三,地理位置優越。要將海南自貿港打造成為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在中國開放戰略中扮演先行先試的重要角色。
  • 中國銀行辦理海南自貿港首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
    中證網訊(記者 戴安琪)日前,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作為首家試點銀行,率先辦理海南自貿港首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業務。  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一項重要舉措。
  • 海南自貿港裡的保險故事
    此次自貿港建設方案提出,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進一步來看,此次自貿港建設方案提出,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國際上商業醫療保險通常是主要的醫療支付手段,以美國為例,商業健康險在醫療支付體系中佔比超過50%,基本醫保佔比很小。
  • 系列亮點彰顯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效
    另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近日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計劃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這一負面清單的發布和實施,將有助於提高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 海南自貿港真的來了:10大關鍵點 155次提「自由」
    今年3月,商務部指出,《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時點任務實施率達97%,但海南仍需改革開放再出發、再加速,具體分「三步走」:一,鞏固成果,貿易投資更加自由化便利化;二,重點探索建立金融和稅收政策改革框架;三,放鬆人才流動和引進,儘快落地自貿港法案、利用好特區立法權,是發展的長遠之計。
  • 阿布達比傅誠剛:海南自貿港將呈現中國最高形態的開放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專訪傅誠剛:海南自貿港將呈現中國最高形態的經濟開放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為海南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總體方案》不僅為海南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也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海南的整體發展,承前啟後,既有系統方略,也有分階段的目標安排,短期、中期、長期的線路清晰,最終將成為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與此同時,當下的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地緣政治諸多變局。
  • 海南大膽創新自貿港人才發展機制
    海南大膽創新自貿港人才發展機制,德籍員工評上中國文博職稱在瓊外籍人士首次獲評中國專業技術職稱本報海口12月24日訊 (記者 趙優 尤夢瑜 吳卓)近日,德國籍華人、海南農墾博物館展陳部部長吳運霞成為了我省首位評上中國專業技術職稱的外籍人士。
  • 保險業如何更好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訪海南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多家保險機構先後落地,在海南自貿港內快速展開業務,「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  近日,海南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易細純接受了《金融時報》記者採訪,就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保險業總體發展情況以及保險業服務自貿港建設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讀。
  • 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怎麼實施?是否會取代香港?官方回應來了
    記者 樊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周一舉行發布會解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並對社會關切的問題如零關稅怎麼實施、海南自貿港是否會取代香港等,一一做了回應。在海南買1000萬進口遊艇可以省稅380萬元根據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自貿港2025年封關運作前,將實行「零關稅」政策,形成早期收穫。
  • 海南自貿港,全球獨一無二
    來源:新浪財經9月28-30日,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將在海南海口匯聚千位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圍繞「數字時代的商業成長」這一主題探討重要而迫切的商業問題。同時,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在海南漸進實施,本屆年會還將安排多場自貿港政策解讀及實地勘察。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一起來看我們幹了些什麼
    省委書記劉賜貴說,自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海南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堅持蹄疾步穩、幹一件成一件,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 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集中發布
    三是「空地組網」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主要由省國資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交通廳、三亞市共同提供。四是船舶登記「一事通辦」。主要由海南海事局提供。五是「五位一體」園區成片開發流程再造。主要由省教育廳、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陵水縣共同提供。六是臨床急需進口藥械多方協同追溯管理。
  • 《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
    省政府辦公廳9月1日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出臺的第一個園區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方案,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許多媒體都對方案關切,希望作深入報導。省新聞辦組織今天的發布會,對這個方案作進一步解讀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