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裡的保險故事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今日保

海南自貿港來了。

自貿港整體方案出臺無疑是近期的最大熱點事件,開放第七航權,2030年不再銷售燃油汽車,到海南旅遊建議大家多帶點錢……

重重利好,海南自貿港政策蘊含的開放信號和政策上的意義重大。

對於保險業而言,海南自貿港主要帶來了三大方面的發展機會:

一是在加快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方面,支持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財產險、人身險、再保險公司以及相互保險組織和自保公司。

二是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方面,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三是在提升運輸便利化和服務保障水平方面,為了給船舶和飛機融資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探索以保險方式取代保證金。

總結而言,自貿港給保險業帶來的機遇主要集中於更開放、更便利兩個維度上,與此同時,健康險或成為自貿港的一大亮點機遇。

關鍵詞1

開放

金融對外開放:設立財產險、人身險、再保險公司以及相互保險組織和自保公司

海南自貿港的第一關鍵詞是「開放」,直接對標香港、新加坡和杜拜等最高水平的國際自由貿易港。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港口海灣地帶及其直接腹地,世界75%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裡以內的海岸帶地區。

海南自1988年起開始建設經濟特區,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近期,隨著美國疫情發展愈演愈烈,川普頻頻出臺一些讓中國人民大跌眼鏡的神操作,包括關閉航線、暫停留學籤證、停用matlab……

2020年疫情黑天鵝帶來了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動蕩和逆全球化、民粹主義抬頭,海南自貿港釋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信號,對於保險業而言也是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大機遇。

可以預見,外資進入將進一步攪活熱鬧的保險行業,更將進一步倒逼行業改革升級。

「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享中國發展機會,共享中國改革成果。」海南自貿港政策引起了極大的關注,6月1日《總體方案》公布後,海南省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其中的60條優惠政策,40分鐘後閱讀量達到10萬+,兩個半小時後閱讀量超過50萬。

近兩年,海南大力吸引外資,大力吸引市場主體,兩年來新增了44.4萬戶的市場主體,比2018年「4.13」講話之前增長了66%,每年都是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

對於保險業而言,海南自貿港整體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加快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2025年前重點任務中,提出:

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支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財產險、人身險、再保險公司以及相互保險組織和自保公司。

這意味著,外資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通道又多了一條,那就是海南自貿港。並且此次牌照覆蓋全面,將相互保險組織也列入範疇,更是體現了開放和容納的態度。

近兩年來,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不斷提速,18年4月,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限制放寬至51%,德國安聯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美國安達增值華泰保險集團股份獲批;19年5月,銀保監會進一步發布了12條對外開放新措施,允許境外金融機構入股在華外資保險公司;取消外國保險經紀公司在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需滿足30年經營年限、總資產不少於2億美元的要求;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19年7月,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提前至2020年。

回顧外資保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1992年友邦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是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標誌,1995年,保險業對外開放試點從上海擴大到廣州、北京等大中城市,目前大部分世界500強的保險公司都已進入中國。

但目前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資產佔比分別為1.64%和6.36%,金融對外開放程度仍有待提升。就某種層面而言,中國的保險業是受到保護的行業。

儘管在體量上已經達成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中國保險業在發展水平上與發達市場尚有差距,整體上較為粗放,在產品結構、精算水平、營銷渠道建設、風控水平與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比還有不小的距離。海南自貿港建設將是推動保險業開放進程的又一加速器,在海南開的這個口子可能會對中國保險市場帶來巨大的變化和衝擊。

關鍵詞2

倒逼

粵港澳大灣區:搭建金融跨境大橋,跨境保險「先行一步」

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都將對保險行業產生諸多影響。

這兩個區域都因政策而起,刺激倒逼我們的保險行業做出一些改變。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聚集了內地大批高淨值人群。

根據胡潤2019年報告,廣東省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有28.5萬戶;600萬資產「富裕家庭」達67.9萬戶,居全國第二,佔比達17.3%。

就保險業的發達程度而言,粵港澳三地的保險保費收入據統計有約1160億美元,相當於全國總額的四分之一。十年間,香港新造保單保費收入來自內地居民的比例由6%急增至四成以上。

對於大灣區這些「新貴」家庭而言,香港一直以來是財富出海的第一步。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表示,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外資控股的人身險公司。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外資保險集團、再保險機構、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保險機構在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設立經營機構。

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保險法人機構,支持保險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資產管理、營運、研發、後援服務、數據信息等總部。

值得注意的是,26條措施中,關於促進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共出臺了12條舉措,將近一半。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金融大橋」的搭建將逐步消除大灣區三種貨幣的隔閡,實現大灣區的交易便利。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將對三地居民經濟生活的靈活流動性創造巨大可能,進而激發更多的金融活力。

根據香港保監局5月29日公布的數據,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54億港元,按年急跌57.7%,佔個人業務總額15.5%。重疾及終身壽險產品仍是主要的保險產品,分別佔內地訪客新造保單48%及37%。

粵港澳大灣區有約7000萬人口,對保險產品需求殷切,有望為香港低迷的保險業乃至整個金融業帶來新的生機。

與此同時,外資保險產品性價比高、更有競爭力,這也將倒逼內地保險業改革,推動內地保險公司走出產品同質化和費率競爭的泥潭,更加關注產品的保障功能以及性價比。

一大亮點

健康險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聯動:多重海南地方政策紅利加持商保付費體系

再說回海南自貿港。

海南椰林樹影,水清沙幼,是休閒放鬆的好地方,也有「天然藥庫」「南藥之鄉」之稱,資源稟賦特色突出。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中,健康險有可能成為保險業最大的亮點和機遇。

此次自貿港建設方案提出,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長期以來,中國的健康險市場存在產品模式同質化、費率競爭、盈利情況不理想的問題,受到以醫保為主的支付體系以及公立醫療環境的影響,保險公司難以打通醫療與支付之間的閉環始終是桎梏健康險發展的痛點。

健康險毫無疑問將是2020年保險市場的亮點,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一季度健康險業務實現了超過20%的逆勢上揚,遠超行業平均增速。對於健康險業務而言,機會一直在,困境也好像一直難以突破。

此次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聚焦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海南省出臺了配套的健康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方案,理順了傳統的醫療和醫保支付體系存在的一些痼疾,此次自貿港建設或許可以成為健康險試水商保付費體系的一次標誌性的嘗試。

進一步來看,此次自貿港建設方案提出,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支持保險業金融機構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國際上商業醫療保險通常是主要的醫療支付手段,以美國為例,商業健康險在醫療支付體系中佔比超過50%,基本醫保佔比很小。而在我國的醫療支付體系中,政府、企業、個人支付比例各佔三分之一,商業保險支付佔比不足1%。

因此,中國的健康險市場上重疾險比較受歡迎,主要是作為一種對重大疾病風險在醫療和財務上的補充,醫療支付功能較弱。

近年比較火的百萬醫療險在功能上支付屬性更強,但是一年期的百萬醫療險產品面臨較多爭議,且在當前的醫療支付佔比中不高。以醫療支付為基本功能的商業健康險開發的難度在於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的銜接性。

近年來有數家保險公司嘗試通過投資入股醫療機構的方式打通閉環,但是點狀的醫療機構難以形成網絡,在實際的經營中險資醫療機構要過的第一道坎兒仍是爭取獲得醫保資質,在就醫患者中商保支付比例並不高。

此次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健康險業務或成一大亮點,原因是海南具有天然的地理和資源優勢,適合發展健康產業,此次自貿港建設的一大重要項目就是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

海南省已於2019年初出臺了《海南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

2019-2020年,發展高端醫療服務、國際健康旅遊、網際網路智慧健康、康復療養,健康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達到5%,2021-2025年,健康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達到10%。在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會上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也介紹,海南已經在全球引進了50多家各類醫療機構。

此外,海南省還於2019年初出臺了《海南省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從要素上提供了試水醫療險的一些必要支持。

例如:構建「診前、診中、診後」一體,線上線下協同,院內院外互通的醫療服務模式;

在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方面,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系統和醫院信息系統,實現事前提醒、事中監督、事後審核,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並通過系統實現醫療保障數據與部分數據聯通共享,運用醫療大數據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在「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流程優化再造方面,加快推進「海南智慧醫院」部署應用,全面實現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分診、行動支付、診間結算、藥品物流配送、檢查報告推送等服務。

在公共衛生服務和慢病管理方面,海南省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方案也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發展規劃。

公共衛生服務方面:

充分利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膳食消費、環境因素、流行病學因素、蟲媒監測等數據,開展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加強對各種傳染病、慢性病、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智能檢測和精準預測。

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方面:

提出完善居民醫療健康信息,實現居民醫療健康信息一人一檔、連續記錄、動態更新、共享共用,發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信息服務。以高血壓、糖尿病等為重點,加強慢性病在線服務管理。

上述舉措在很多國際健康險公司中都已實現,是發展商業保險支付體系的必要操作。只是在我國的公立醫療體系中實現醫療數據互聯互通、醫療付費方式改革等難度較大,局部的改革和試點更可行。

後記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是本年度最大的黑天鵝,但是有很多問題好像並不是疫情的鍋,只是疫情的流行讓很多隱藏的矛盾無所遁形。

金融市場動蕩、逆全球化與民粹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關係變化……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上,「開放」是海南自貿港的第一標籤。對於保險業而言,或許也將倒逼行業走出舒適區,迎接一些挑戰和改變。

相關焦點

  • 「太平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醫療保險」上線 讓全球新特藥「買得到...
    來源:證券日報11月11日,「太平海南自貿港全球特藥醫療保險」上線啟動儀式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博鰲樂城先行區)舉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沈丹陽,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局長顧剛等領導,以及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李可東,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等共同出席,探討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先行區建設和特藥險領域新方向。
  • 戰略|以產融結合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
    作者:於博興 竇 勇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這標誌著我國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資源配置的樞紐,海南要彎道超車率先高水平地建成自貿港,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 保險業如何更好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訪海南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
    編者按 隨著海南自貿港的正式建立,金融業在海南省如何做到普惠、惠民受到廣泛關注。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更將保險在自貿港內建設提上重要日程,為自貿港內健康險等人身險險種的發展「添了一把火」。
  • 中行海南金融研究院王方宏:海南自貿港金融開放展望
    海南自貿港金融開放的重大使命作為中國唯一的自由貿易港,海南自貿港將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開放型經濟新高地。金融作為自貿港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使命。
  • 海南自貿港惠民福利——「樂城特藥險」上線
    海南自貿港惠民福利——「樂城特藥險」上線在海南參與醫保的人員均可投保,每人每年保費僅29元,保額100萬元圖片由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提供8月2日,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全球特藥險(以下簡稱「樂城特藥險」)媒體發布會在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舉行。
  • 海南赴澳門推介海南自貿港
    文丨海南日報客戶端 羅霞近日,海南省商務廳赴澳門開展經貿交流活動,宣傳推介海南自貿港政策與商機,推動瓊澳深化會展業、經貿投資、旅遊文體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在澳門期間,海南省商務廳先後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海南同鄉總會、澳門會議展覽協會及澳門相關企業進行座談交流,介紹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的成效、自貿港相關政策、招商引資資源及會展業等情況,希望與各方共同推動瓊澳之間的合作。
  • 海南自貿港:勇立潮頭揚勁帆
    這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駐華使節集體來訪活動,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海南自貿港的高度關注和期待。可以說,海南自貿港建設實現順利開局,成為「十三五」時期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最大亮點之一,極大地傳遞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積極信號。
  • 2020年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十大新聞
    此為「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年度新聞」的首次評選。 「博覽會」及其系列活動成果豐碩,顯示出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十大引領性新動向,新聞媒體廣泛報導,行業與社會反映好評如潮。 8家企業、機構和8家漁民合作社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國有企業、船艇生產企業、設備製造企業、運營企業、保險機構、行業機構與漁民合作社的全面對接。
  • 海南自貿港方案來了!60個亮點一文看懂
    38 支持設立財產險、人身險、再保險公司以及相互保險組織和自保公司39 支持與境外機構合作開發跨境醫療保險產品40 建設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等交易場所41 非居民可以參與交易場所的交易和資金結算作為中國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海南自貿港建設將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提升地區內的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水平,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並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海南位於中國最南端,1988年設立海南省,是中國最年輕省份,也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擁有3.54萬平方公裡陸地面積,有著豐富的熱帶農業資源,以及海島、熱帶雨林等旅遊資源。目前常住人口944萬多人。
  • 中國人壽集團駐瓊機構入駐富力首府 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陽,海口市美蘭區人民政府區長陳積衛,海口市國際投資促進局局長陳量子,海口市美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熊巧玲,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總經理王健,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柯建勳,富力集團副總裁兼海南區域董事長趙渢,以及各金融機構、龍頭企業、權威媒體代表出席籤約儀式,共同見證世界500強企業與中國領軍房企在
  • 《2020·海南來》大型原創音樂會,唱響「自貿港聲音」
    ,成為全國矚目的原創音樂時代典範,並形成聯動效應,以點帶面,以海南為中心,掀起「海南來」熱潮,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瓊工作,並通過音樂文化引起共鳴,使全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來。海南話、搖滾風、R&B 、說唱、民族風、英文版等不同風格,演繹同一首歌《2020·海南來》,共同為海南發聲歌唱,向全球講述海南好故事,發出自貿港好聲音。
  • 海南自貿港的引航員(1)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9月28日海南自貿港的引航員9月23日,在海南洋浦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引航員指揮4艘拖輪輔助一艘大型油輪離港(無人機照片)。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有一群引航員默默付出。共有22名來自海南省船舶引航站的引航員在海南海口、洋浦、東方等5地的5處港口執行引航。其核心工作,是引航船舶進出港口和靠、離碼頭。
  • 融入國家戰略布局,鼎和助推海南自貿港跑出「加速度」
    鼎和保險公司作為電網金融平臺,緊密圍繞海南「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積極發揮業內電力保險專家、能源產業價值鏈保險專家的優勢,切實做好風險保障、業務創新和服務拓展工作,穩步推進產融結合,為將海南自貿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而增磚添瓦。
  • 對標世界一流自貿港,打造營商環境「海南樣板」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場主體超過113萬戶,企業41.7萬戶,個體工商戶71.49萬戶……一組組數據表明,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海南省主動對標一流營商環境,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市場主體數量實現持續快速增長。對標世界一流自貿港,聚焦海南營商環境短板,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海南依然在路上。
  • 海南自貿港將是海南島的〝最後一戰〞
    這是一次不見硝煙的戰爭,國家對海南排兵布陣,派出了大批的〝親兒子〞(央企)來海南戰略部署的背後邏輯,就是為了在前所未有的自貿港改革開放之後做好外資同臺競技,守護海南的基本盤.通過全球資本的資源傾斜海南自貿港,藉助外資發展自貿港,同時又要面對外資的競爭,就比如外資車企與國產車企的競爭。
  • 海南自貿港首艘免擔保進境自駕遊艇在三亞入境
    海南自貿港首艘免擔保進境自駕遊艇在三亞入境這是今年自駕遊艇免擔保政策在海南自貿港落地以來,首艘以免擔保方式進入海南的自駕遊艇。本艘遊艇船載香港籍船員2人,船長13.99米,淨重5.8噸,價值約600萬人民幣。當天15時許,三亞海關對其進行登臨查驗與檢疫等工作,約60分鐘後完成所有海關入境手續。按照自駕遊艇免擔保政策相關規定,三亞海關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共為其免除擔保金約人民幣213.6萬元。
  • 海南自貿港前港——徐聞海安
    海南自貿港世界新中心 2020年6月1日,我國正式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等
  • 海南自貿港投資推介會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在這場備受企業關注的推介會上,「自貿港」的光環耀眼吸睛。會上,省商務廳廳長陳希就海南自貿港新政策及投資機遇進行解讀,環島旅遊公路及海口綜保區、海口高新區、海口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洋浦經濟開發區、全球貿易之窗等自貿港重點園區和項目得到一一推介,畢馬威相關負責人分享了海南自貿港財稅方面的熱點分析,這些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 海南自貿港智慧財產權法院要來了!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關於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財產權法院的決定(草案)》的說明。周強提出,設立海南自貿港知產法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 解析丨怎樣才能享受海南自貿港15%個人所得稅?
    除放寬人才落戶限制極速網上辦理、來瓊住房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海南自貿港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更是極大程度地助力入瓊人才穩根固根,迅速發展。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指出,2025年前,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