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市菜:椰子雞

2021-01-14 深圳微時光


與北邊的廣州和南邊的香港比起來,深圳總給人一種美食荒漠的錯覺,以至於深圳人日常飲食的存在感如此之低,像是一團被封印在次元壁裡的迷霧。


如果說豬腳飯是深圳人平日裡迅速獲得能量的工作快餐,那等到周末可以多花點時間好好吃飯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吃什麼呢?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是「椰子雞火鍋」。


這是一種用椰子水做鍋底的雞肉火鍋。


「水果+肉」的組合,聽起來有點黑暗,(我身邊很多朋友第一次聽說都覺得沒法接受),但吃過之後,無一例外表示:



椰子雞在深圳擁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冠以「市菜」的尊貴頭銜,和奈雪の茶一起,算是深圳文化輸出的兩大主力。


如果你從沒來過深圳,你大概很難想像這裡的人對於椰子雞的熱情——反正在深圳人眼裡,只要想吃椰子雞,總能找到一萬個合適的理由,每天都是元氣滿滿並且適合吃椰子雞的一天


就像東北人喜歡吃冰棍一樣,深圳人愛吃椰子雞這件事,也是個種種巧合催化下的獨特文化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這道新奇的小火鍋在深圳的崛起歷程。





這是一道毫無技術難度的火鍋,真的清爽,真的好吃,隨便看服務員演示一遍就能學會,簡單到無法翻車:


開兩個圓滾滾的椰青取椰子水,倒進碼好椰肉和荸薺的鍋子裡,燒開,然後直接把一大盤文昌雞推進鍋裡悶煮;



煮開之後,椰湯表面浮起一層橙黃黃的雞油,清甜的椰子水瞬間有了肉的靈魂。



趁著雞肉還嫩,撈出來在「沙姜+醬油+酸橘子」調成的蘸碟裡滾上一圈;


椰香已經浸潤雞肉的每一寸,連著皮的部位,還能吃到脆脆彈彈的膠感。

荸薺口感在鍋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沒熟的時候不太好吃,煮熟後變成一顆脆生生的小球,咬下去能聽見咔嚓一聲的脆響。



還有!千萬別忘了點竹蓀,椰子雞裡的竹蓀好比牛肉燉蘿蔔裡的蘿蔔,是那種好吃到能硬剛主角的配菜:


口感脆嫩無比,因為自帶孔洞,能存住清甜的湯汁,咬斷之後會在嘴裡飈出來,可以在口腔裡迴蕩很久;

煮到最後再添一壺椰子水,鍋底變成了一大碗椰香滿滿的雞湯,稍微晾涼後咕嘟一大口...灌進胃裡的,是太平洋溫暖的海風啊!


講真,哪怕深圳真就是一片美食荒漠,椰子雞也是這片荒漠裡一棵驕傲的仙人掌🌵。



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

深圳就是椰子雞的老家

聽起來有點反直覺,雖然椰子雞的食材(椰子&文昌雞)都來自海南,調味也是經典的海南風格,但它其實並不是一道海南菜。


這種火鍋的來歷,其實和經濟特區的背景息息相關——發明椰子雞的人,是一位海南長大的、來深圳創業的馬來西亞華僑。

他開的店叫「肥佬椰子雞」,也是深圳第一家椰子雞店,在文錦渡堅守了三十年,最開始的食客以香港人為主,現在的客人也大都是老主顧,是深圳少見的進門默認說粵語的餐廳。


然而「肥佬」並沒有奠定這道菜在深圳的江湖地位,把椰子雞推向舞臺中心的,是深圳最大的椰子雞連鎖品牌「潤園四季」。和其他的連鎖店不一樣,這家店的人氣已經難以用排隊的盛況來衡量。它已然成為了這座城市餐飲行業的門面擔當——如果你來深圳探望朋友,八成會被邀請到這裡吃飯。


只要到了周末,大多數椰子雞店的門前,都不乏拿著愛的號碼牌等位的食客們。然而有趣的是,其實很多深圳人也不知道這裡就是椰子雞的故鄉。



這主要和商家的宣傳有關。畢竟,這種火鍋從發明出來到現在不過三十年,對於效仿者們來說,時間還短得尷尬......


於是很多椰子雞店都說自己是「正宗海南風味」,對真正的來歷往往閉口不談。

我猜如果硬要追溯,椰子雞在海南可能也有面目相似的鼻祖,但我們在海南出差時問過的每個海南人,都明確地表示椰子雞火鍋真不是海南菜



等到效仿者們又有了自己的效仿者,這道深圳戶口的「海南風味」也就此定型。如果說深圳的椰子雞還對自己的海南背景半推半就,出了深圳,這道火鍋就徹底換了一副面孔。



也在暗暗做著文化輸出


可能是因為「深圳美食」的號召力實在不強,而在外地開一家「發源於深圳的海南風味餐廳」,故事又很難講通,所以深圳之外的椰子雞店,表面上看都和這座城市沒什麼聯繫。

在外地吃過椰子雞的朋友們,印象很可能來源於另一家出名的連鎖店:椰子不語。



而這家店的宣傳策略,則從「海南風味」變成了「傳統海南菜」。店鋪裝修會強調黎族元素,菜單上除了有很多海南特色的蔬菜,還有清補涼這樣的海南甜品。只是比較難解釋的是,作為「傳統海南特色」的椰子雞火鍋,為何既沒有在海南遍地開花,也沒有一個能定位到某個市某個縣的精確祖籍。

椰子不語的總部在上海,加盟店也大都位於江浙,想從兩千公裡外的海南文昌縣訂購雞肉,基本只有冰凍這一種方法可行。解凍過的文昌雞口感會微微變硬,比起鮮雞還是有所差距。


即便如此,這種自帶熱帶風情的新奇食物還是順利打入了包郵區。而這種一看就懂、還似乎有賺的商業模式,也吸引了更多無根無系的餐飲人入行。


所以椰子雞火鍋店的打法基本大同小異,而且你總能看到互相學習的影子。


比如這種用來計時的小沙漏

而在這一點上,深圳餐飲業的文化輸出的痕跡暴露無疑——

要不然該如何解釋,主打「海南風味」的店,為什麼幾乎每家都標配了廣東煲仔飯:)




潤園四季的策略就非常保守,在深圳本地只有九家連鎖,還沒有把門店開到別的城市。然而在深圳之外,卻還能見到以「潤xxx」、「xx四季」為名的椰子雞店。


雖然這種起名方式總給人不好的聯想,但其實也昭示著,在很多餐飲人心裡,深圳椰子雞已經是一個要被當做教科書學習的模板。


可這道幾乎沒享受過主場優勢的火鍋,最開始又是如何在深圳獲得成功的呢?


深圳這座城市太年輕,還沒能積澱出自己的飲食文化,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們的口味也各不相同,找到同一個平衡點其實不太容易。


第一批移民大都來自廣東省內,以潮汕人為主,他們對食物的理解,慢慢塑造了這座城市飲食的基礎風格。


在潮汕人眼中,重油重辣重香料的烹飪方法,一直處於鄙視鏈的下遊,突出食材本味的料理技巧,才能佔據飲食審美的高點。


而放眼全廣東,飲食習慣裡另外兩個最著名的特點:一愛吃雞,二愛喝湯,正好又是組成椰子雞火鍋的兩大元素。


所以這道菜本身,很輕鬆就滿足了本地廣東人對「好味」的大部分訴求。



深圳的另一重身份,更像是北中國在粵語地區的一塊飛地。對於其它來自全國各地的新深圳人來說,從內地到南方沿海,心裡不免有一份對熱帶食物的想像。


椰子雞身上充滿海島風情的獨特氣質,也自然地成為了這種意象的天然載體。


害,更何況,又有誰能拒絕火鍋呢?


然而廣東好吃又奇妙食物其實不少,傳統的潮汕菜和廣府菜裡,也有不少外省人眼中新奇的搭配。





在一個良性的餐飲環境裡,餐廳想要留住客人,在食物本身上下足功夫就成功了大半。如果味道夠好,再踏踏實實地經營幾年,立起口碑是自然而然的事。


原因挺讓人無奈的,深圳的人口流動性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前些年,本地人少,外地人往往來了又走,留下來的又頻繁搬家,餐廳就像開在火車站裡,周圍的食客一波又一波地換,轉眼間就相忘於江湖。


所以在深圳,「小而美」的餐廳往往很難立足,想要站穩腳跟,只有做大做強這一條路可以走。在深圳生活過的朋友們應該都有這種感受,稍微高端一點點的餐飲市場,好像都被連鎖餐廳統治著。

但其實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做連鎖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最大的挑戰在於,大多數食物都難以被標準化生產


還是不免提到潤園四季。這家店的老闆是廣東茂名人,為這件事交過一大筆學費:他的上一份生意是開傳統粵菜館,然而大廚的頻繁跳槽導致出品非常不穩定,最終只能歇業關門。


相比於高度依賴廚師手藝的傳統中餐,火鍋在這一點上有獨特的優勢,只要配方和原料不變,每次都能做出相同的味道。


而和其他的火鍋品類比起來,椰子雞的這份優勢還更強烈一些。舉兩個例子就很明顯了:


拿川渝火鍋來說,菜單上往往有幾十上百個sku,食材供應鏈上的管理難度比椰子雞大好幾個數量級;


而且需要炒制底料、微調配方,試探當地食客的口味,需要維持很高的翻臺率才玩得轉。


主料只有幾種,菜單上有的選的配菜大都是蔬菜,連最最主要的食材「文昌雞」本身,也不是沒有妥協的餘地——


理論上椰子雞應該用冰鮮的海南文昌雞做底,但如果成本不允許,很多店家也並不會執著於此。



在全中國最愛吃雞的廣東省,找到「平靚正」的替代品其實非常容易,比如運輸時間更短、更能保證新鮮的清遠雞,往往能帶來驚喜。


而同樣食材結構簡單,還在深圳有更強文化歸屬感的潮汕牛肉鍋,對原料的新鮮程度則有更苛刻的要求。



在兩百公裡外的牛肉鍋老家汕頭,一頭牛從被屠宰到切片上桌,全程不會超過四個小時,下鍋前往往還帶著體溫;


這需要餐廳、食客和當地的屠宰行業之間,有著齒輪般的精密配合,時間一但錯位,很容易影響出品水準。反過來看椰子雞,味道好吃又簡單穩定,省下來的成本還可以進行很多其它提升,比如租到更好的地理位置,或者進行更漂亮的裝修。如此一來,深圳這片餐飲業的鹽鹼地,反而成為了椰子雞成長的沃土。椰子雞火鍋基本沒有技術門檻,影響味道的標準也非常簡單,只要食材夠新鮮,不會不好吃。所以像冰淇淋店一樣,椰子雞火鍋也有明顯的虹吸效應——想找到一家好吃的椰子雞店,最簡單的判據就是看這家有多少客人。


客人越多,食材的周轉就越快,而新鮮直接意味著好吃,又能吸引更多的食客。只要進入了這個循環,就很難踩雷。


我猜再過幾年,椰子雞店家們會不再迴避這道菜的來歷,門前排隊的食客們,也都會知道它是深圳的驕傲。


美食都是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深圳擺脫「美食荒漠」的帽子,肯定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其實我們這代人已經很少見證新食物的誕生,對於當今的深圳人來說,能陪著一座城市成長,見證文化生成的過程,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啊。


本文經公眾號@企鵝吃喝指南 授權轉載。

作者 劉早上好,圖源 劉早上好,Cl₂

相關焦點

  • 我單方面宣布,椰子雞是深圳「市菜」
    別看名頭都與深圳無關,但在這之中,只有椰子雞才能算真正的「深圳本地菜」。01「椰子雞是深圳的還是海南的?」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它可以是個技術問題,也可以是哲學問題,總之永遠辯論不出答案。
  • 為什麼椰子雞是深圳的市菜?
    不和廣州比,深圳在改革開放之初,整個市域不過幾十萬人,只相當於1949年北京的四分之一,在移民時間只有北京一半(35年VS70年)的前提下,深圳常住人口已經超過北京的一半;和上海相較,就更誇張,深圳建市之初,人口還不到上海1949年水平的十分之一,而今,只花了40年時間,深圳人口已膨脹到上海的一半。 【3】深圳移民的主要來源,大體上是三個部分。
  • 深圳的市菜:椰子雞!
    那,深圳呢?要說真正由深圳發家的美食,還真不多但是有一樣,深圳人都非常喜歡熱愛更是奉之為深圳市的「市菜」它就是椰子雞火鍋!「發工資了了,吃頓椰子雞犒勞自己吧!」……椰子雞在深圳的地位甚至高到被冠以「市菜」的尊貴頭銜
  • 深圳人為什麼那麼愛吃椰子雞
    這大概就是深圳人最幸福的時刻:津津有味的吃椰子雞。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椰子雞與深圳人的故事。椰子雞的歷史還得從它的原料文昌雞說起,作為海南的四大名菜,它可不是一般的雞,因為它有很多種吃法,可以做成白切雞、鹽焗雞、醬油雞等等。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椰子,並與它結合成為椰子雞,才真正使它換發出新的生命力。
  • 深圳椰子雞顛覆傳統高貴入鍋
    深圳的椰子雞就是將椰水倒入鍋中,然後下半隻或者一隻雞,搭配其它的食材,吃法蠻簡單的,可是我們的加了竹笙、馬蹄稍加燜煮……誠白說,竹笙馬蹄椰子雞這道湯底不是人人都愛除之椰子雞是百分百的椰水添加,其它四道都只添入百分之二十的椰水。百分百的椰子雞,曾經在家裡模仿深圳椰子雞的做法,自己調製過,那甜度,有膩。
  • 深圳椰子雞的江湖中,何止一個四季椰林?
    深圳美食品目繁多,椰子雞身處其間,本來是樣再尋常不過的食物,許多人對深圳椰子雞的關注,其實始於幾乎遍布深圳各個角落的四季椰林我們探訪了深圳各區街頭的椰子雞,從高大上的餐廳到小巷裡的小店,從中或許可以略窺,深圳椰子雞的隱秘江湖▼▼
  • 2019年三亞必吃的新海南菜:椰子雞
    今天我們就來推薦來海南必吃的海南菜:椰子雞相傳黃道婆在海南時期,從黎族人手裡改良了這道菜品,從此中國廣為流傳,無論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還是廣州深圳等地,遍地開花的清甜清爽的椰子雞很受歡迎賣椰子雞的店鋪前常常大排長龍到底有多好喝?
  • 椰子雞火鍋的身世起源之謎:海南or深圳?
    如果你到深圳走親訪友,八成會被請去吃椰子雞火鍋。在這裡,人們毫不掩飾對它的喜愛,甚至被冠以「市菜」美稱。這種火鍋採用水果燉肉的黑暗料理法,又結合地道的粵式配料和典型的海南風味食材。奇奇怪怪的拼接組合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重慶人瞧見了也會犯嘀咕:這是什麼妖豔賤鍋?
  • 三亞哪些椰子雞餐廳開業了——萌噠噠椰子雞
    餐具都是統一印製萌噠噠椰子雞Logo、可更換一次性筷子要給點讚萌噠噠椰子雞鍋底是三個椰子現砍倒入,真材實料是看得到的,而且還可以讓小哥幫忙挖椰子肉吃,服務很好椰子雞比較清淡,所以調料很重要,吃雞的調料調的好,會讓你更喜歡吃。
  • 海南的經典菜式椰子雞,有這些配著吃,才是真正的南國美味!
    最具盛名就是的椰子雞了,小影跟同事們打聽到有家南國椰子雞做的很好。當天晚上她就帶大夥去了,沒想到還排隊,期間小影把菜單研究了下,原來一直還以為椰子雞是用椰子水燉的雞。看了才知道它並不只是用了椰汁,還有椰肉,是火鍋的一種吃法。除了椰子雞還有香草鴨、豬肚包雞都是這裡特色的火鍋底。
  • 被這家店的龍蝦椰子雞強行CP後,我倒戈了!
    對椰子雞的嚮往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好像不止一次聽到身邊的人說莊裡哪家哪家出了椰子雞,結果都是「不正經」的椰子雞····
  • 在深圳火得不要不要的椰子雞,杭州有了第一家…
    ■圖文:婷婷 十一在杭州,「潮牛」遍地開花,不時新了在「潮牛」的發源地廣東,尤其是深圳眼下最火爆的是這個
  • 在三亞,吃椰子雞和看日落才是正事
    作為海南當地的特色美食,椰子雞以口感清香,清淡原味的特色在輕飲食的當代,變得更加受到大眾的喜愛。來三亞肯定不會錯過椰子雞的,畢竟作為原產地,不吃一頓椰子雞太吃虧了!通過攻略和朋友的多方打聽,選定了一家椰子雞,這家店在三亞真的很火,聽說是當地人開的、叫「萌噠噠椰子雞」,名字還很萌萌噠。
  • 2017年度深圳評價前五的餐廳 | 這裡有最好吃的菜
    愉快地和2017告別我們元氣滿滿地迎來了2018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深圳美食圈樂凱撒·榴槤比薩因其爆款榴槤比薩深受年輕人喜愛在上廣深已擁有100多家直營門店入駐上海正大、廣州正佳深圳迅速得到了諸多食客的好評這一理念開創了業界的先河掀起了創意椰子雞的熱潮都說椰子雞是深圳的名片其實椰子雞是一道海南名菜用椰水,椰肉和嫩雞蒸煮而成第一口先來一碗清潤的椰子湯越煮到後面的湯就會越濃鬱
  • 如果想吃正宗的椰子雞,我還是建議買張機票飛深圳!
    每次有朋友來深圳找我,問他們第一頓想吃什麼,無一例外的答案都是「椰子雞」,真是哭笑不得!▽來深圳都是為了這隻椰子雞!等了一天,椰子雞就從海南島空運到了深圳。本以為像餐廳一樣,直接將雞肉和椰青水,煮6分鐘就能開吃,當看到那盒雞肉,我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8成的雞肉連著一坨坨厚重的雞油,清水浸泡雞件立刻泛起油花,這隻雞比起潤園四季的可以說是營養過剩!
  • 很少人知道的,深圳最老的椰子雞店【深圳老店系列八】
    椰子雞在深圳遍地開花但他還是一家小店沒怎麼變過在這裡,椰子雞沒有和煲仔飯在一起服務和環境也別有什麼期待丨深圳最老的椰子雞店丨 -24年了,還是一家店- >肥佬應該是深圳第一個做椰子雞火鍋的。肥佬開在羅湖文錦渡口岸附近的一個小樓裡,至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招牌,很難找。
  • 誰說深圳沒有美食?這種簡單的美味,宅在家也能自己做
    然而,近年來橫空出世的椰子雞,席捲深圳並開始走向全國,有望改變大家的刻板印象。 初識:椰子水和雞肉是最強cp 爭論:深圳or海南,椰子雞到底是哪裡的菜? 說椰子雞是深圳美食,可能很多海南的朋友要不開心了,明明起源海南,怎麼變成深圳原創的了?雖說用料是海南的椰青和文昌雞,但椰子雞的做法更像廣東傳統的清湯雞煲,只是把清湯換成更具特色的椰汁。
  • 一道特色椰子雞,鹹鮮軟嫩,湯清爽口,一道自製海南風味菜!
    椰子雞顧名思義就是用椰子和雞肉製作的一道海南菜。這道菜口感非常的爽口,湯汁也非常的清新好喝,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他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是在大約宋末元初的時候,一個名為黃道婆的女子在海南島學習紡織。這位女子開創了海南島支部的先河,這裡的人民為了紀念黃道婆,所以把文昌雞贈送給黃桃婆。
  • 普渡× 潤園|椰子雞「一哥」潤園四季為何選擇普渡機器人?
    2009年,第一家潤園四季在深圳香蜜湖開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餐飲模式。10年後,椰子雞席捲市場,僅深圳就有200多家餐廳,無數商家紛紛加入賽道,對此,潤園四季卻信心十足,不斷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正是因為潤園四季一直秉持著[家人標準、良心品質、堅持創新]的原則如今,椰子雞「一哥」潤園四季又攜手配送機器人領軍企業普渡科技,繼續走在「人」前。高效、實用的智能配送機器人是如何助力椰子雞「一哥」,為客人帶來更好服務的?
  • 「三亞必吃美食」打卡三亞最小清新的網紅椰子雞
    海南有句名言:「無雞不成席」,椰子雞更是海南菜中的代表菜,想必,沒有一隻雞能夠活著走出 海南,椰子雞清爽滋潤,恰似熱帶海洋季風,來到三亞一定要嘗試一下最「小清新」的火鍋——椰子雞。【人均】100元【營業時間】11::00——22:00【地址】面對明珠廣場正門左右側A區春園3巷康安大藥房旁嗲嗲的椰子雞在三亞有七家分店,我選擇了離酒店最近的明珠廣場(迎賓路)總店,嗲嗲家的椰子雞在 三亞 是舌尖上的網紅店,當天四五點到店裡已經有不少人在用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