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有個2200多畝的「菜園子」,裡面種的菜,老稀罕了!

2020-12-17 騰訊網

「宋先生,俺安平建了個楊家菜園,面積大嘞很,2200多畝……」

我也是頭一次聽說,咱縣竟然有這麼大的「菜園子」,出於好奇,便和同事驅車來到目的地——楊家菜園,其全稱是:楊家菜園安平鎮供「廣深港」綠色蔬菜種植基地。

雖然昨天天氣不太好,拍出來的航拍圖不是太好看,不過從高空看,楊家菜園還是相當漂亮的,一格一格,整整齊齊,就像小學生的作業本一樣。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這麼大規模的種植基地,到底是什麼來歷?小編告訴您,這裡是安平鎮黨委政府重點打造的一處集農產品開發、蔬菜科研、種植、銷售為一體的萬畝果蔬產業園,引進具有較強實力的河南楊家菜園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2018年上半年,安平鎮黨委、政府同志多次前往原陽基地及江蘇、安徽進行考察,數次邀請該公司到安平鎮投資設立種植基地。經過公司考察論證後,於2018年9月,設立了楊家菜園安平鎮高端蔬菜種植基地。

楊家菜園供「廣深港」蔬菜基地總規劃用地5000畝,建設溫室大棚100座。目前,一期已建成蔬菜生產基地2200畝,並相繼實施了地埋噴灌系統的全覆蓋,生產用電線路的架設,建成容量2600立方米的冷鏈物流中轉庫。

基地種植的主要產品,有廣東菜心、青菜仔、芥蘭等十餘個品種,公司和新加坡農署、香港深水埗漁農市場、深圳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廣州江南市場都籤訂有常年供貨合同,產品通過冷鏈運輸運送到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

整個基地採用現代機械化作業,據基地技術員介紹,整個基地的地埋噴灌就有十幾萬個,噴頭之間的距離是8米,每個噴頭的噴射直徑是4米,全部採用一鍵控制系統。

現場看了這樣的噴灌技術,真是羨煞旁人啊!小編記得小時候去澆地,太難了,大早上甚至凌晨去「搶佔」水井,然後再把水管拖到自家地裡,一澆就是一天。關鍵吧,澆的時候還澆不勻,深一腳淺一腳的,浪費時間,浪費人力。看看現在,太省心省力了。

是不是綠色無公害蔬菜,那要現場吃了才知道,小編替大家嘗嘗味兒,嗯,清脆甘甜。關鍵是現在已經過去24小時了,小編還是那個小編,確認是天然無公害的。

既然是現代化規模種植,各種農用機械自然是一應俱全。話說,中間那個機器是幹啥用的,可以留言告訴小編。

基地的現場管理也非常精細,比如每個片區都立有一個藍色的公告牌,上面有種植的品種以及責任人的相關信息。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看到,藍色牌子上還寫著帶動貧困戶多少戶。目前,基地產品供不應求,常年吸納附近群眾就業人員300餘人,其中貧困戶就有70多人。

安平鎮黨委政府為更好發揮這一產業基地帶貧作用,建立了三種循環發展模式:一是群眾土地入股分紅制,二是土地託管制,三是勞動分紅制。同時,安平鎮黨委政府對企業用工方面給與補助和支持,對常年在此務工的貧困戶,鎮政府每人每年向企業補貼300元,再由企業以獎金和激勵的方式返還給就業的貧困人員,起到了良好的帶貧示範作用。

現場幹活的大娘說,「活恁大年紀了,咋住都沒想到能在家門口上班,工資還不低,上哪找恁好嘞事啊!」

基地採摘也是個技術活,要通過十幾天的培訓才能正式上崗。小時候小編去地裡摘菜,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但是您看基地的採摘人員,不得不佩服。想達到長短一致,大小均勻,確實不容易,反正小編是切不成。

不僅如此,他們這樣碼好的,還搖不散、晃不開。看來,這一個月四、五千塊錢的活,還真不是誰都能幹的。

看著碼好的蔬菜,直接治癒了小編的強迫症。

採摘完畢的蔬菜放到田間,有專人過來運走,進行菜品分類、裝車,然後統一運送到冷庫。

每天採摘的新鮮蔬菜,都要在冷庫進行過秤、包裝、冷藏保鮮,再運輸到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

楊家菜園安平種植基地還專門規劃建設了100座溫室大棚,佔地200畝,目前正在施工,二期規劃的還有2800畝的耕種規模。下一步,楊家菜園供「廣深港」綠色蔬菜基地將結合西區的350畝果蔬基地,東區的500畝蘆筍基地,增設數字農業平臺,實現從耕種—管理—採收—運輸—銷售全流程線上平臺監測,計劃在2年內,將安平種植基地打造成為萬畝高端農業示範園區。

戳開視頻,看看楊家菜園供「廣深港」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的規模化、現代化運作流程!採訪的最後,安平鎮黨委副書記魯耘平的兩句話,說得小編都渾身暖暖的!

來源:老家柘城

作者:閆亞洲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284)|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 「怪菜」成增收...
    華小峰 攝四川在線記者 張萍 向朝倫 燕巧 張紅霞用於觀賞的辣椒、生食的玉米筍、無籽的中華神茄……11月中旬,在海拔1400米的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山上,有一個120畝的菜園子,裡面種了許多奇奇怪怪的蔬菜。這裡試種的蔬菜明年將在586平方公裡的曾家山開枝散葉,助力山區群眾持續增收。
  • 爺爺自己的菜園子,裡面種的蔬菜都熟了,看起來好誘人呀!
    爺爺自己的菜園子,裡面種的韭菜、茄子、青椒、地瓜後面的一小塊水田地裡面還種了一點水稻,蔬菜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爺爺找那個的蔬菜都是自己家的人吃,不會拿到集市上去賣的,肯定都是純綠色食品這是菜地的一角,爺爺種了一小塊的韭菜,看著長得鬱鬱蔥蔥的,這時的韭菜都能割了包水餃吃了,裡面放上幾個雞蛋,味道真是簡直了,不吃兩大碗水餃都對不起自己的胃
  • 原創散文:爺爺的菜園子
    太陽初升的時候,陽光喜歡在爺爺的菜園裡多停留一時半會兒。當陽光圍著菜園子轉悠的時候,菜園裡便熱鬧起來,一下有了生氣。爺爺已年過八旬,真的老了。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話說,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我總是開玩笑的說,爺爺怎麼老呢,你看高祖今年都一百多歲了,她都還沒嫌自己老呢。
  • 河南柘城:小辣椒富了百姓香了世界
    路標說,正因為辣椒種植面積的減少,倒逼出一批種椒大戶、種椒能手和辣椒經紀人,2010年之後,柘城的辣椒種植面積開始常年保持在40萬畝左右,從而奠定了柘城打造「中國三櫻椒之鄉」的基礎。攝影:黃玉良小辣椒富了百姓柘城縣耕地面積有106萬畝,在豐收季節40萬畝紅彤彤的辣椒點綴其間,不但把柘城廣大農村打扮得美如畫,更成為農民脫貧致富路上的「致富椒」。
  • 固始老家的菜園子
    記事起,老家的菜園子始終都在那裡,靠近老宅子,旁邊就是水塘,取水澆菜很方便。菜園子很大,呈正方形,大大小小有十四五墒地,都種上了菜。來到城裡之後,米麵菜全部都要買,吃嘛嘛貴;單說菜,多是種植戶在大棚裡用化肥催生的,打的膨化劑和農藥,長得大不好吃,哪怕清洗很多遍,還是不放心。你怎麼能保證吃進肚的都是沒毒的呢,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菜籃子」對於我們,是一個揪心的詞。小時候,小孩子也參與到菜園子的打理,比如拿菜鏟子除草,用小桶澆水,幫著大人抬糞水施肥,順便逮逮菜幫子內外的害蟲。
  • 到了柘城,你不去了解這些美食,別說你去過柘城!
    柘城胡芹產於柘城縣胡襄鎮胡莊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喜有車馬臨門第,胡芹貢酒宴嘉賓」的名聯在民間廣為流傳胡芹的特點是根小、棵大、杆粗、葉柄中空葉片肥巴大、莖部光滑、生長快、纖維少,清脆爽口,無絲無渣素有「芹王」之美稱清初,拓城胡芹傳人商丘縣(含今商丘市)今日商丘的胡芹聞名遐邇。
  • 綿綿鄉情 | 夢鄉的菜園子
    剛種上菜的園子看起來不大有生氣。園子一角的石榴樹倒是精神得多,綠燦燦的,有幾個鮮紅的小花蕾隱在樹葉裡。太陽的光還不算獰厲。再過幾日,我就不能這樣無遮無擋地曬太陽了。南牆根的鳶尾花開出了紫藍色的花,像幾隻蝴蝶低低地飛著。我面藍花而坐,左手邊是蓬蓬勃勃的翠竹。藍花與竹,將我置於塵世中的天堂,我可以這樣安靜地讀書和思索。其實,我並未思索。
  • 農村人菜園子裡空了吃什麼?村民:「家菜」吃完吃「野菜」
    正直4月,天氣好像又已經慢慢的熱了起來了,大家最近都是短袖加上短褲,說實話這是真的有些架不住了,昨天還是陰天,大家還在考慮第二天穿什麼衣服的時候,今天已經是到了30多度了。一大早我就感覺到了這溫度似乎不一樣!
  • 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 果賣10元1個 1畝產8000個
    於是這位90後農民大膽引進種植了一種目前中國市場還非常少見,營養價值卻非常高的稀罕水果,創造了種植10畝地1年收入80萬,果10賣元1個,1畝產8000個的財富奇蹟。為此我們訪問了這位農民致富英雄。王傑告訴我們,他種植的稀罕水果叫做「火星果」,又名火參果、刺角甜瓜、非洲角瓜、非洲蜜瓜、刺角瓜、海參果、金刺蝟、奇瓦諾果、火天桃等,屬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表皮非常堅硬、凹凸不平。肉質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口味清甜。看上去奇特的刺角瓜是許多人摯愛的水果,中文一般譯作「非洲蜜瓜」,也有管它叫「火天桃」的。
  • 小小菜園子 收穫甜日子!赫章縣金銀山社區:「微田園」讓「新市民...
    「老甘,又要去地裡面啊?我說你都搬到縣城了,咋還忘不了種地呢。」   「昨晚下了場雨,我去翻翻地,馬上就要種大蒜。」面對鄰居的玩笑話,甘祖明笑了笑就徑直往「微田園」走去。「想不到我們又把鋤頭用起來了,拿著它順手!」
  • 七成「雲菜」外銷 雲南成享譽世界菜園子
    雲南網訊(記者 王淑娟)記者從11月15日在昆明舉行的「綠色雲品 美好共享·生態安心雲蔬篇」主題採訪活動啟動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充分發揮「天然溫室」和「天然涼棚」優勢,生產出品種豐富、生態優質的蔬菜產品,每年近70%雲南蔬菜產品銷往全國150多個大中城市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雲南已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和「西菜東運」
  • 謝霆鋒菜園子塌了,急得發微博,卻遭到網友無情嘲笑
    謝霆鋒今天發了一條微博,曬出了自己家的大菜園子的照片,並配文稱:冰雹後我家菜園子塌了,沒了八個黃瓜四個茄子九個番茄,還有全部的生菜空心菜辣椒。網友都覺得奇怪,謝霆鋒種菜?菜園子還塌了?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 張馨予曬自家菜園子,明星變「漂亮農婦」,網友:有點營養不良
    張馨予曬自家菜園子,明星變「漂亮農婦」,網友:有點營養不良!從張馨予結婚了之後,他的微博動態裡面更新的一直都是居家生活,非常的平淡,但是讓人感覺非常的羨慕,這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大家都想在城市裡邊生存,但是大部分人又都是矛盾的,因為我們又想擁有農村的土地,這樣的閒暇時間可以種上一些小菜,這樣的日子才是神仙般的日子。不過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要想在城裡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地來種菜的話,至少你要先擁有一個別墅,別墅的面積大,通常帶院子,這樣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去種植蔬菜瓜果。
  • 金秋美食文化周「熱」了柘城的夜
    雞爪麻花、柘城大糰子、王菜園燒雞……300餘家本地小吃、滷味、點心、大排檔和68家夜市流動攤點,自9月12日開始齊聚柘城夜色經濟試驗區,讓柘城的夜亮了起來、「熱」了起來。這是9月12日—9月19日,柘城縣舉辦中國辣都(柘城)金秋美食文化周帶「火」夜經濟的情景。
  • 爺爺的菜園子
    我爺爺有一個菜園子,裡面種著很多蔬菜。爺爺把它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都根據不同「孩子」的生長需要給它們澆水、施肥、除蟲,精心地照料著。        在爺爺的努力下,他的菜園子生機勃勃,長勢喜人。        先來說說玉米吧。一進入菜園子,一排排玉米稈就像軍人一樣筆直地站在地裡。
  • 柘城 砥礪奮進鑄輝煌昂首闊步再出發
    為炎帝朱襄氏故裡,秦時置縣,以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而得名「柘縣」,隋朝更名為「柘城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縣治歷史。    回首「十三五」,柘城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縣域經濟向善向好高質量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 第十四屆全國辣椒產業大會高峰論壇在柘城召開 籤約金額200多億元
    柘城人民政府縣長路標作了以「大美柘城·椒香天下」為題的柘城辣椒產業推介。他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發展辣椒產業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辣椒經濟」,著力打造「三基地一中心」,走出了一條規模化種植、鏈條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國際化營銷的產業發展新路子。
  • 柘城有一種夜生活叫逛美食街
    柘城縣城裡,美食街不少,十個手指頭也能數完,一共有8條。得益於政府地攤經濟的政策傾斜,美食小攤化零為整。匯聚於邵圓三叉路口,東關三角區,華景路等幾個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樣是規範管理,這幾條美食街,使出「渾身解數」,各顯神通,各有優勢,各有特色。
  • 柘城特色小吃:本地人的「鄉愁」,外地遊客的「初戀」!
    柘城特色小吃,是本地人的「鄉愁」,外地遊客的「初戀」。今天,小編打算為沒有回來的你和想來柘城的TA,找尋最地道的柘城味道。酸辣湯酸辣湯又叫小豆腐湯,可以說是柘城人每天早上會喝的一款常見湯,酸酸的口感,配上嫩嫩的豆腐片,在撒上點香菜,食慾大開有沒有?並且酸辣湯還能健胃、暖身、驅寒。
  • 柘城未來發展規劃 你的家鄉越來越美
    建成後水域面積達到800畝,將比縣域內現有湖體更廣闊。目前,項目已於2019年開工建設。湖、城融合的空間格局,重構容北新區自然與城市的關係。環湖跑道打造活力綠脈,綜合水生態安全、生物棲息生境、城市微氣候調節等功能,形成複合海綿生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