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生,俺安平建了個楊家菜園,面積大嘞很,2200多畝……」
我也是頭一次聽說,咱縣竟然有這麼大的「菜園子」,出於好奇,便和同事驅車來到目的地——楊家菜園,其全稱是:楊家菜園安平鎮供「廣深港」綠色蔬菜種植基地。
雖然昨天天氣不太好,拍出來的航拍圖不是太好看,不過從高空看,楊家菜園還是相當漂亮的,一格一格,整整齊齊,就像小學生的作業本一樣。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這麼大規模的種植基地,到底是什麼來歷?小編告訴您,這裡是安平鎮黨委政府重點打造的一處集農產品開發、蔬菜科研、種植、銷售為一體的萬畝果蔬產業園,引進具有較強實力的河南楊家菜園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2018年上半年,安平鎮黨委、政府同志多次前往原陽基地及江蘇、安徽進行考察,數次邀請該公司到安平鎮投資設立種植基地。經過公司考察論證後,於2018年9月,設立了楊家菜園安平鎮高端蔬菜種植基地。
楊家菜園供「廣深港」蔬菜基地總規劃用地5000畝,建設溫室大棚100座。目前,一期已建成蔬菜生產基地2200畝,並相繼實施了地埋噴灌系統的全覆蓋,生產用電線路的架設,建成容量2600立方米的冷鏈物流中轉庫。
基地種植的主要產品,有廣東菜心、青菜仔、芥蘭等十餘個品種,公司和新加坡農署、香港深水埗漁農市場、深圳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廣州江南市場都籤訂有常年供貨合同,產品通過冷鏈運輸運送到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
整個基地採用現代機械化作業,據基地技術員介紹,整個基地的地埋噴灌就有十幾萬個,噴頭之間的距離是8米,每個噴頭的噴射直徑是4米,全部採用一鍵控制系統。
現場看了這樣的噴灌技術,真是羨煞旁人啊!小編記得小時候去澆地,太難了,大早上甚至凌晨去「搶佔」水井,然後再把水管拖到自家地裡,一澆就是一天。關鍵吧,澆的時候還澆不勻,深一腳淺一腳的,浪費時間,浪費人力。看看現在,太省心省力了。
是不是綠色無公害蔬菜,那要現場吃了才知道,小編替大家嘗嘗味兒,嗯,清脆甘甜。關鍵是現在已經過去24小時了,小編還是那個小編,確認是天然無公害的。
既然是現代化規模種植,各種農用機械自然是一應俱全。話說,中間那個機器是幹啥用的,可以留言告訴小編。
基地的現場管理也非常精細,比如每個片區都立有一個藍色的公告牌,上面有種植的品種以及責任人的相關信息。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看到,藍色牌子上還寫著帶動貧困戶多少戶。目前,基地產品供不應求,常年吸納附近群眾就業人員300餘人,其中貧困戶就有70多人。
安平鎮黨委政府為更好發揮這一產業基地帶貧作用,建立了三種循環發展模式:一是群眾土地入股分紅制,二是土地託管制,三是勞動分紅制。同時,安平鎮黨委政府對企業用工方面給與補助和支持,對常年在此務工的貧困戶,鎮政府每人每年向企業補貼300元,再由企業以獎金和激勵的方式返還給就業的貧困人員,起到了良好的帶貧示範作用。
現場幹活的大娘說,「活恁大年紀了,咋住都沒想到能在家門口上班,工資還不低,上哪找恁好嘞事啊!」
基地採摘也是個技術活,要通過十幾天的培訓才能正式上崗。小時候小編去地裡摘菜,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但是您看基地的採摘人員,不得不佩服。想達到長短一致,大小均勻,確實不容易,反正小編是切不成。
不僅如此,他們這樣碼好的,還搖不散、晃不開。看來,這一個月四、五千塊錢的活,還真不是誰都能幹的。
看著碼好的蔬菜,直接治癒了小編的強迫症。
採摘完畢的蔬菜放到田間,有專人過來運走,進行菜品分類、裝車,然後統一運送到冷庫。
每天採摘的新鮮蔬菜,都要在冷庫進行過秤、包裝、冷藏保鮮,再運輸到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
楊家菜園安平種植基地還專門規劃建設了100座溫室大棚,佔地200畝,目前正在施工,二期規劃的還有2800畝的耕種規模。下一步,楊家菜園供「廣深港」綠色蔬菜基地將結合西區的350畝果蔬基地,東區的500畝蘆筍基地,增設數字農業平臺,實現從耕種—管理—採收—運輸—銷售全流程線上平臺監測,計劃在2年內,將安平種植基地打造成為萬畝高端農業示範園區。
戳開視頻,看看楊家菜園供「廣深港」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的規模化、現代化運作流程!採訪的最後,安平鎮黨委副書記魯耘平的兩句話,說得小編都渾身暖暖的!
來源:老家柘城
作者:閆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