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一個溫州?浙江投資600億填海造陸,「海上城市」即將拔地而起

2021-01-07 琳lin說

滄海變桑田,本需要歷經漫長歲月的變遷,但徵服自然是中國融入血脈的秉性,於我們而言精衛填海早已不再是天方夜譚,神話傳說。中國國家海洋局曾對外公開,我國海域使用管理公報,在2015年時,中國填海造陸總計可達1.11萬公頃,相當於3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面積,這讓西方震驚不已,如今又過去了3年時間,中國的基建實力變得更加強盛。

如今浙江投資600億也進行了一個填海造陸工程,「海上城市」即將拔地而起。這項工程名為甌飛工程,溫州圍墾填海來源於陳先生2010年高瞻遠矚的見地,他提出了甌飛一號工程和軌道交通S1建設,溫州S1也是中國第1條類似於地鐵的軌道交通,在當時全國省會城市都在審批地鐵的情況下,普通地級市是很難審批地鐵的,他想到審批地鐵浪費的時間都足夠建一條軌道交通了,他就去審批軌道交通之後審批下讓溫州得以擁有了抵得上其他地級市2條地鐵裡程的軌道交通,在土地方面他提倡了甌飛工程,讓溫州不在受制於土地緊張的環境。

與其他填海造陸不同的是,這個工程採用的是圍堰法施工,工人們先在水位較淺區域進行鑽探,然後採用構築堤壩的方法,在孔位附近圍出一定面積的隔水帶,將其中的水排出後,再經過挑選的石料將其填滿,這個方法後來也為我國其他的填海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在整個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就是填埋工作,石料的用量很大,且填埋石料的硬度必須要承受得住海水的壓力,否則就會被海水衝散,也會導致地基不穩的問題,最後經過一番考察,洞頭霓嶼和鳳凰山兩座大山的石料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於是這兩座大山被挖空來用作當石料。

這項工程是全國單體最大的圍墾工程,總共49萬畝,是溫州建成區面積的1.64倍,主要圍墾的是甌江與飛雲江之間的灘涂地帶,並連接了瑞安及龍灣,所以很多人也把這裡稱為溫州的新區,也就是甌江口新區。

工程共分為三期,於2011年開工建設,目前重點實施一期24平方公裡規劃建設,已經圍墾的土地因為不涉及徵地拆遷,所以建設進度很快,該區域的市政基礎配套已經基本完成,大部分的企業已建成投入使用,目前累計投資達到了600億。

長期以來,大量溫州企業受制於土地資源緊缺和工業用地價格高企,無力實現轉型升級,同時,不少在外溫商有了好項目,卻因難以解決落地問題,也無法回鄉再創業,而甌飛工程的實施,將為溫州帶來大量發展空間,成為承載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臺。甌飛工程將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圍墾工程,也承載著溫州未來的希望。

相關焦點

  • 再建一個溫州!浙江投資600億填海造陸,一期工程就達到20萬畝
    我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海洋面積299.7萬平方公裡,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沿海城市的發展要優於內陸城市,但對於沿海城市來說,土地資源卻是十分匱乏的,於是填海造陸成了很多沿海城市的發展之路,利用海洋搞建設,浙江這個省份就十分厲害,投資600億填海造陸或將打造下一個「溫州」,如今一期工程就達20萬畝!
  • 填海造陸!中國總投資達600億,將兩座大山挖空,建造海上城市!
    填海造陸!中國總投資達600億,將兩座大山挖空,建造海上城市!如果現在的中國能夠擁有被其他國家侵佔以前的領土面積,那麼我國現在肯定不需要修建高樓大廈也不需要投資特別多的錢去填海造陸。其實我們都知道,人與自然應該要怎樣和諧相處,對於填海造陸這一工程他確實能夠讓我國很多人有一個安身之處,也能給我國帶來一定的發生,但是他的修建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換取了我國的環境的。
  • 中國最大的填海工程,投600億造陸20萬畝挖兩座山建海上城市
    就比如說我國的基建技術,中國的基建在規模、質量以及速度上引領著新時代的步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蹟。甚至在全球知名的工程項目當中,也常常看到中國公司的身影,一時間,「基建狂魔」這一樣的稱號享譽海內外。
  • 投資600億填海造地,計劃挖空兩座大山建海上城市
    投資600億填海造地,計劃挖空兩座大山建海上城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結合許多工程開展計劃,經過一系列努力,自然能夠取得突破,目前中國一些地區的圍墾工程也取得了很好的建設效果。浙江省北部蕭山世紀開始一直埋土圍墾,最終得到50美元的土地,在這種情況下,在一系列的相關的工程建設,被後總投資600億,因此,中國東南沿海地區20萬公頃,在可能情況下,兩個當地的大山海上城市。
  • 填海造地20萬畝,耗資600億,將建海上城市
    其次就是填海造地,提高使用的面積,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打造最宏偉的填海工程,填海造地面積達20萬畝,耗資費用600億。 如今大概有240萬的溫州人選擇去其它的城市生活,在外面投資的費用大概有1億元,可溫州招商引資始終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成效。
  • 中國最大的填海工程,投6百億造陸20萬畝,挖兩座山建海上城市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最大的填海工程,投600億造陸20萬畝,挖兩座山建海上城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起看一下吧。為了進一步發展經濟,解決人均用地問題,我國就開始填海造陸,看到這的朋友可能會有些好奇。為什麼不建更多的高樓大廈呢?其實這高樓需要一定的條件支持,更重要的是,萬一出現意外很難逃生,所以只能填海造陸,打造屬於自己的海上城市。
  • 中國最大規模填海工程,造陸20萬畝,挖兩座山造海上城市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家將目光逐漸投向海洋,有不少國家為了增加土地面積,竟開始填海造陸,修建了不少海上港口和海上城市。如今土地面積不足,人工過度擁擠,是國內不少大城市面臨的難題,為何我們不能將灘涂面積利用起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海上城市?
  • 中國最「大規模」填海工程,投資600億,打造20萬畝海上城市
    海上城市,是構想中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形式之一,在未來建設海上城市是解決人類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在這裡有辦公大樓、住宅大廈、有寬闊的街道和繁華的商場、有飯館、飯店、圖書館、電視臺、娛樂中心等等,當然,還有陸地城市所難以企及的「海域風光」。夜晚,輝煌的燈光與周邊的海面交相輝映,海市蜃樓真的不再是幻想。那裡是城市的縮影,卻是更加現代化的新興城市。
  • 中國最「大規模」填海工程,投資600億,打造20萬畝海上城市
    海上城市,是構想中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形式之一,在未來建設海上城市是解決人類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實際上,通過填海造陸的方式打造海上城市一事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投資600億,力求打造20萬畝海上城市!甌飛工程位於溫州市甌飛、飛雲江的淺海及灘涂區,包括甌飛一期圍墾工程13.3萬畝,加上起步區龍灣二期和丁山三期7萬畝,共達20.3萬畝,跟市區現行建成區面積相差無幾。
  • 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這工程無敵
    導讀:全球最大海上機場:總投資約236億,填海造陸約3萬畝,這工程無敵 我國海洋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裡,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一直都要優於內陸城市,如香港、廣州、上海都已成為世界大都市。但是對於沿海城市,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填海造田成為多數沿海城市的發展之路。
  • 大連在建一項超級工程,投資265億,填海造島建機場,成世界之最
    我們都知道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其發達的交通網絡,我國作為一個基建強國,在基礎建設領域創造了許許多多奇蹟。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大連市,即將迎來中國建築史上的巔峰之作,用填海造陸的方式在大海中建設人工機場,其在竣工後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大連作為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海上港口城市,地處遼東半島南端,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 中國南海新島嶼初見雛形:填海造島,3500米機場跑道拔地而起
    中國南海新島嶼初見雛形: 填海造島, 3500米機場跑道拔地而起在我國的南海,有很多的渠道,但是在早期的時候,這些群島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聯繫。所以為了能夠加強西沙群島各個部分的聯繫,我國就開始填海建設群島。
  • 浙江即將迎來高350米新地標:斥資120億面積23萬平方米,就在溫州
    浙江即將迎來高350米新地標:斥資120億面積23萬平方米,就在溫州大家好,這裡是搜羅旅行嘆世界,這次的主題是浙江即將迎來高350米新地標,斥資120億面積23萬平方米,就在溫州。在這個以GDP為衡量標準的時代,近幾年浙江在我國國內排名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位置,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繁華的省份。浙江省省內溫州市更是人人熟知,知名度非常高;向來有著「東南山水甲天下」的說法。不僅經濟發展好,旅遊生態發展也是頗具發展勢頭的。溫州最為出名的地標性建築就是溫州世貿中心、溫州大劇院了,基本上到溫州旅遊的遊客都會慕名前去參觀。
  •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將為我國首個填海造陸機場和世界最大海上機場
    大連,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更是很多人嚮往的天堂,今天,小編主要來說一下大連這座「特殊」的機場,說它特殊,是因為它的建設方式是與其他機場不相同的,它是通過填海建造人工島的方式來建設的,也就是先通過填海造陸的方式,在遼闊的大海之中建設出一座人工島,並且在這座人工島上再進行建設機場,也就是人工島機場
  • 馬爾地夫那麼有錢,為何不填海造陸?
    按理說,這種狀態的島國如果地處偏遠的南半球,那八成就得靠打魚過日子了,但馬爾地夫卻幸運地處在東西方海上交通的要道上,歐洲以及非洲、西亞地區的過往船舶繞過印度半島時就會經過這裡,再加上馬爾地夫得天獨厚的海島風光,馬爾地夫人在漁業之外,靠著港口業務以及旅遊業發了家。
  • 挖空兩座山建海上城市?中國群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此「填海造陸」是將島嶼與在一起連接起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他可以成為一個連接的整體,宣德島的巨變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其中祁連峪島非常明亮,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土地復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實,從這個角度看,我國不僅實現了第一次土地復墾工程,這次還實施了一個大工程,挖空兩座山建海上城市?中國群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關注!
  • 填海造陸——海南海口市「南海明珠」生態島設計
    人工島,簡而言之就是人造的島嶼,是填海造陸的一種。那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造島呢?當然是因為沒地用啦——對於那些山多平地少的國家和地區,填海成了為城市製造平地的有效方法。地不夠,只能填海了。例如日本,作為沿海群島國家,國土面積小,人又多,用地需求緊張,便有了不少填海造陸項目。
  • 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
    說到中國的填海造陸,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因為土地面積有限的原因,掌握填海造陸技術非常重要。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究竟是怎樣一個工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南海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海域,而因為其資源豐富,且海域範圍比較廣,所以非常適合建造人工島嶼。
  • 砸1600億填海造陸,歷時10年,許家印的海花島終於要全面開放了
    許家印砸1600億填海造陸,歷時10年,海花島終於要全面開放了。作為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許家印,在中國甚至是全球,都是非常有知名度的,他創建的恆大集團更是為他帶來了無數的榮譽,2020年3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許家印以2310億元人民幣再次成為全球地產首富。
  • 都說馬爾地夫即將沉沒,為何他們不進行填海造陸呢?原因填不起
    眾所周知,馬爾地夫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國度,就拿我們國家的民眾來說,很多選擇出國旅遊的朋友,馬爾地夫都是他們的第一選擇。而隨著馬爾地夫即將沉沒的消息傳出,來這個國家旅遊的人就更多了,大家都抱著來一次就少一次的想法,因此,這個國家的旅遊業是相當的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