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在肇慶市德慶縣鳳村鎮採訪時了解到,近年來該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因地制宜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通過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真正實現產業致富、精準脫貧,使貧困戶真正做到脫貧不返貧。
在鳳村鎮匝村村,村民們正在馬蹄種植示範基地忙碌地採收馬蹄,田間地頭一派繁忙豐收的景象。村民們說,今年的馬蹄產量高、效益好,他們的種植熱情十分高漲。
村民歐水燕說:「我的田地裡早造種水稻,晚造種馬蹄,一年有兩次收入。工廠包收購馬蹄,產量高,比耕田的效益好。這裡有九分田地,算下來畝產馬蹄3000多斤,收購價是1.6元,經濟效益比價理想。」
村民梁木榮也說:「我的一畝兩分地收了6200斤馬蹄,很滿意。種植馬蹄只需施肥噴蟲,管理簡單,比較容易做。」
為了解決馬蹄銷售問題,駐村的中山市公安局扶貧工作隊引進嘉裕食品有限公司對村民種植出來的馬蹄實行保價回收,並且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帶動周邊9個鄉鎮發展馬蹄種植產業3000多畝,加工處理馬蹄4000多噸,年產馬蹄粉約400噸。同時,還為周邊村委會提供200個工作崗位。
在該公司上班的陸金容本是匝村村民。她說:「我在這裡工作很近很方便,中午回家照顧孫子。回家做完飯再回來上班,晚上回家,加班又不用很晚,工資有三千多元,夠家庭生活支出,生活過得還不錯。」
德慶縣嘉裕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文灝介紹說:「我們除了發展當地農民以及周邊的農戶種植馬蹄,還重點關注當地的貧困戶,優先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在招聘員工時也優先招聘當地的貧困戶來公司工作,以此增加他們的收入。」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謝東華、黎煒瑩、徐樟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於敢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