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30萬元起家,他把18名員工的小廠做到420億,如今花16億建馬場

2020-12-21 葉小誇

從一家只有18個工人的鄉鎮小毛紡廠,到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服裝企業、家喻戶曉的服裝業「一哥」,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一手打造出「國民男裝」品牌,用30年締造420億財富,他就是海瀾之家的創始人周建平。周建平開照相館起家。如今是服裝零售業首富。坐擁36億美元資產。

海瀾集團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30年前,28歲的周建平拿著開照相館攢下的30萬元人民幣開始創業,請願承包了位於江蘇省新橋鎮的第三毛紡廠,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當時,毛紡廠共有18名工人。

1991年,周建平跟著朋友去當時剛剛崛起的杉杉西服訂貨時,發現精紡的需求很大,但那時全國所有毛紡企業都經營著特別紅火的粗紡業務,周建平決定拋棄粗紡轉型做精紡—一下子要從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投入 1000萬元轉做精紡,這讓廠子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理解。

事實證明周建平眼光的敏銳。時至1994年,「三毛」的精紡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憑藉迅速壯大的規模,躋身成為國內毛紡業的後起之秀。兩年後,公司總資產達55億元人民幣,職工5000人,年產銷10億元。

同時周建平秉持大牌代言人品牌策略。豪擲700萬請梁朝偉做形象代言人。他希望集團以海闊天空之博大,創波瀾壯美之事業。將公司改名為海瀾集團。

2012年。周建平去日本考察,被優衣庫量販式自選購衣模式吸引。回國後創立了海瀾之家。它採用連鎖零售模式叫板優衣庫。如今門店數量已達5000多家。

周建平將男人的衣櫃、一年逛兩次的廣告打入國民心底。與馬雲聯手新零售戰略合作。他很自信海瀾之家的模式在中國為獨創,沒有人能模仿。

用30萬元起家,到如今身家超過200億元,58歲的周建平用30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龐大的財富帝國。歷經波折最終在2014年完成上市的海瀾之家,也將為其未來的財富增長空間埋下巨大的伏筆。在2014年中國家族財富榜上,周建平排在第13位。

這些年,周建平始終沒有摻和火爆的房地產、金融投資,就連飽受爭議的馬術俱樂部都是為了老本行鋪路,這樣的企業家實屬難得。 周建平從小就喜歡動物,對馬有興趣。他`還花了16億元建馬術俱樂部。

2010年,位於江陰市新橋鎮的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向世人撩開它神秘的面紗,向現場400多位嘉賓、觀眾獻上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這家由海瀾集團投資建設的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佔地面積達到400畝。俱樂部特意從西班牙、荷蘭等國聘請資深教練9名,從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進口優質馬120多匹,從新疆、內蒙等地引進國產良種馬60多匹,有馬術訓練師36位,俱樂部成員百餘人,並有一支80人左右的馬術表演隊。俱樂部已建成國際化標準的馬術綜合訓練館、馬術比賽館、馬術表演館和馬術三項賽場地,是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檔次最高的集馬術訓練、表演於一體的運動場所。馬場每年的開銷就要2000多萬。

周建平希望通過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積極推進馬術運動在周邊地區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馬術運動,喜愛馬術運動。在不久的將來,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要實行會員制,首批招募會員1000名,按會員費每人38萬元計算,將實現收益3.8億元。

靠30萬元起家,他把18名員工的小廠做到420億,如今花16億建馬場,周建平建馬場看上去「不務正業」,事實上是他在建立「以馬會友」的企業文化。

相關焦點

  • 從18歲扛麻袋起家,他開著破車賺了1.5億!
    不是只有王健林給王思聰「隨便玩玩的5個億」才叫錢,幾百元、一兩萬、甚至一輛破車都能成為創業的資本!你可以一點點攢錢,可以尋找合伙人,也可以去銀行借貸……方法有得是,「我想創業但是沒有錢」,那是為自己沒勇氣而找藉口。如今身家過億的李國營,創業之路就是從扛麻袋開始的。
  • 中國好老闆:為改善員工夥食,花1億建食堂,春節包車送員工回家
    馬保興四處籌款。最終,他獲得了資金,並培養了人才,向日本出口高端服裝。馬建榮深知技術是質量的支撐,所以他非常重視技術。馬建榮花巨資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機器,購買了最先進的染色機和織機,只要有錢就不斷升級機器。在馬建榮看來,升級機器將帶來質量和速度的提高。公司訂單無論大小,都可以在15天內交付,這是很多企業無法做到的。
  • 大叔靠1千萬起家,今單是收租就賺幾個億,整個公司卻只有2個員工
    在眾多老百姓當中就有一個叫做梁紹鴻的人,他靠著投資商鋪,如今成功登上了福布斯財富榜,身家高達321億港幣。1997年,香港地產大跌,四十多歲的梁紹鴻帶著1千萬現金聯合了8個朋友,一口氣買了10間商鋪。隨後還成立了香港大鴻輝興業公司。最初的時候,梁紹鴻本金少,於是他一直是堅持低買高賣。
  • 小學畢業,把23人小廠做到市值2500億,他是中國最低調富豪!
    在中國家電行業,有這樣一位風雲人物:他小學畢業,卻把一家資產5000元、只有23人的小廠,打造成現在市值2500億的家電巨頭;他坐擁1300億身家,2018年胡潤富豪榜排名第六、福布斯第五,王衛、雷軍、劉強東都沒他高;他被董明珠視為「最大的敵人」,甚至罕見地在兩會這樣的場合公開表達對他的不滿。
  • 低調的遼寧首富:40歲開始創業,今身家420億,一部手機用7年
    不過就算是在這種局面下,還是誕生了不少的大富豪,除了忠旺集團的劉忠田、桃李麵包的吳志剛和方大集團的方威以外,還有一位遼寧土生土長的富豪,他就是孫壽寬。 他創辦的嘉晨集團平均年營收586億,入圍2020年中國500強企業,而且發展勢頭相當強勁。
  • 深藏泉州的福建首富:靠做「山寨產品」起家,如今身價650億
    深藏泉州的福建首富:靠做「山寨產品」起家,如今身價650億 推薦語:在做生意方面,福建人可是當仁不讓的「老大哥」。 我們來數幾個國家的首富,大家就能清楚知道了。
  • 8000塊起家,如今年收480億,靠養殖做到2000億
    ▌傳統農業企業不需要90後們來搗亂1983年,廣東新興縣農民溫北英組織了村子裡七戶人家,湊齊8000塊錢創立了如今溫氏集團的前身。30多年創業之路,起初的「七戶八股」如今成為市值2千億的農業巨頭,雞豬養殖規模全國第一,甚至大於行業第二到二十名之和。
  • 這家5人小廠如何逆襲做到500億?
    靠著棉花起家,穩健醫療僅2020年上半年就實現營業收入41億元,其中為了抗擊疫情前5個月生產了6億隻口罩。尤其為人熟知的C端品牌——全棉時代,全國布局了超240家門店。李建全出身於湖北黃岡,這個地方同樣走出了360創始人周鴻禕、湖北首富閻志、居然之家創辦人汪林朋等。
  • 他從不開除員工,離職還送800萬火鍋店,如今身價暴漲逼近1000億
    海底撈於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8港元,開盤漲5.62%,報18.76港元,市值逾千億,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餐飲企業。海底撈的成功上市,令創始人張勇夫婦身價暴漲至570億元,這也令他在胡潤富豪榜上的排名從第825位(身家50億)一躍上升到第35位,晉升為全球餐飲業首富。
  • 武漢「太子」欠債30億,以4000名員工失業為由要求政府輸血
    其中,僅13家金融機構的欠款便已高達29億零414萬元。其中,包括工商銀行的6億,湖北銀行的8.26億,華夏銀行的6.68億,招行的9300萬。因此困局,亢龍太子「4000名員工即將失業,企業走向了崩潰的邊緣」。救助報告寫的很有條理,大概總結如下:「1,貢獻很大,2不是我盲目擴張,是資金支持不夠,3,不能讓我死,不然亂給你看。」
  • 董事長曾花16億建馬場,82億元庫存有希望了?
    實際上,從印小天到林更新再到周杰倫,海瀾之家正在通過迭代的代言人表達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的決心。當然,這種決心是以銷售費用為代價的。Wind數據顯示,海瀾之家的年銷售費用由2012年的1.86億元增至2019年的24.67億元。同期,海瀾之家的營收也由13.68億元增至219.70億元。
  • 從交警隊長到身價220億,三次創業建修正,他如今每月只花幾百元
    從交警隊長到身價220億,三次創業建修正,他如今每月只花幾百元對於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都有一段艱苦奮鬥的經歷,例如任正非當年擺攤賣藥一手創建華為,馬雲當年四處尋求合作碰壁等等。而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修正藥業的創始人修淶貴。
  • 中國最貴榨菜:他靠賣榨菜年入15億,如今公司市值173億
    而涪陵榨菜在資本市場也表現突出,在2017年年初,其股價還不到10元,但到了2017年底,其股價衝破了30元大關,一年來翻了三倍,目前涪陵榨菜總市值為173億元,是中國市值最高的榨菜公司。可以說,涪陵榨菜真正做到了靠2塊錢的產品稱霸A股。說起涪陵榨菜,其在中國歷史進程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 韓國科技巨頭售賣北京大廈,30億建的樓88億賣出,淨賺58億!
    但是,在韓國有一家公司,也是非常強大,曾將手機業務做到了全球前三的銷量。這家公司就是LG。現在LG的品牌大家可能見得比較少了,但是,在智能機剛普及沒多久的時候,LG的手機業務也是做得非常不錯的,甚至可以和三星的手機分庭抗禮,而LG最好的成績在全球的銷量排名達到了第三名,僅次於蘋果和三星。可是,如今市場上卻幾乎看不到LG牌子的手機了。
  • 豆漿如何做到1年賣5個億?
    僅2017年,龍王就憑藉「2B+2C」並行的商業模式,做到4億多的營收,預計到2020年,將會達到10億,甚至更多。一租廠房賣豆漿,父子兵上陣,不到1年開了1家廠今年,是李奕迅創業的第20個年頭。之後,父子倆花60萬元在黑龍江的前進鎮向政府租了個廠房,開始生產豆漿粉。龍王豆漿一直採用兩條腿走路的商業模式,既服務2B廠商、企業,為他們供應豆漿粉,也做2C端,賣自有品牌的豆漿粉,但營收主體還是在2B供應上。2000年,憑藉豆漿粉,龍王賺到了第一桶金。
  • 他是零食大王,靠賣薯片飲料年賺20億,曾豪擲3億買下私人飛機
    他在休閒食品行業擁有30多年經驗,一邊迎合中低檔市場需求,以低於龍頭品牌的價格、優於低端品牌的口感,相繼推出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等品牌,打造出一個「中國版雀巢」。他就是達利公司董事長——許世輝從1989年成立第一家食品廠起家,到如今擁有19家公司,29個食品、飲料生產基地,員工總數39000多名,年產值超百億元。1958年出生的許世輝,1980年便開始了從事休閒食品生產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在食品行業耕耘了大半輩子。
  • 他靠賣椰汁,成為國家保密級國宴飲料,把將破產的企業,年賺40億
    他單槍匹馬,救活了連續5年虧損,5年換了4任廠長的」椰樹」,讓720萬元的家產僅差2萬元的破產的海口罐頭廠(椰樹集團前身),逆襲成為中國飲料工業十強企業之一,生產出來的椰樹椰子汁成為「中國國宴飲料」,屬於國家保密級產品,壟斷行業30年,30年長盛不衰。
  • 靠代工賺來千億市值,曾一晚花光9個億
    在金融行業,其實他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而平安集團也是國內最賺錢的企業之一。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則是另外一個馬姓富豪,他則是服裝行業的馬建榮。2018年,馬建榮以500億的身價穩定服裝行業首富。雖然是服裝行業巨頭,馬建榮並沒有主打研發,而是靠幫助其他品牌代工賺錢。知名品牌阿迪、耐克彪馬和優衣庫等都是其主要客戶。
  • 嫁過來的濟南首富:縣城農具廠起家財富84億,企業列山東百強56位
    1、濟南首富來自萊蕪根據不久前胡潤發布的2020全球富豪榜,山東共有26位富豪上榜,其中來自濟南企業的富豪只有九羊集團的許慶奎、許英強父子,財富為12億美元,約合74億人民幣。這是濟南的新首富。值得一提的是,九羊集團原來屬於萊蕪,2019年萊蕪已經併入濟南。
  • 19歲打工,他從拿10元工資到身價過億,曾因為錢花不完而捐出18億
    他從日薪6元的工人做起,20多年間,把原來規模很小的「旭日製衣廠」發展成為旭日集團。楊釗,1974年創辦旭日製衣廠,現已發展成為一個融服裝零售、製造、貿易、房地產、投資為一體的旭日集團,總資產超過60億港元,擁有直屬公司80餘家,年營業額50多億元,僱員3萬餘人,旗下有「真維斯」等著名休閒服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