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只有18個工人的鄉鎮小毛紡廠,到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服裝企業、家喻戶曉的服裝業「一哥」,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一手打造出「國民男裝」品牌,用30年締造420億財富,他就是海瀾之家的創始人周建平。周建平開照相館起家。如今是服裝零售業首富。坐擁36億美元資產。
海瀾集團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30年前,28歲的周建平拿著開照相館攢下的30萬元人民幣開始創業,請願承包了位於江蘇省新橋鎮的第三毛紡廠,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當時,毛紡廠共有18名工人。
1991年,周建平跟著朋友去當時剛剛崛起的杉杉西服訂貨時,發現精紡的需求很大,但那時全國所有毛紡企業都經營著特別紅火的粗紡業務,周建平決定拋棄粗紡轉型做精紡—一下子要從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投入 1000萬元轉做精紡,這讓廠子裡幾乎每個人都無法理解。
事實證明周建平眼光的敏銳。時至1994年,「三毛」的精紡產品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憑藉迅速壯大的規模,躋身成為國內毛紡業的後起之秀。兩年後,公司總資產達55億元人民幣,職工5000人,年產銷10億元。
同時周建平秉持大牌代言人品牌策略。豪擲700萬請梁朝偉做形象代言人。他希望集團以海闊天空之博大,創波瀾壯美之事業。將公司改名為海瀾集團。
2012年。周建平去日本考察,被優衣庫量販式自選購衣模式吸引。回國後創立了海瀾之家。它採用連鎖零售模式叫板優衣庫。如今門店數量已達5000多家。
周建平將男人的衣櫃、一年逛兩次的廣告打入國民心底。與馬雲聯手新零售戰略合作。他很自信海瀾之家的模式在中國為獨創,沒有人能模仿。
用30萬元起家,到如今身家超過200億元,58歲的周建平用30年的時間締造了一個龐大的財富帝國。歷經波折最終在2014年完成上市的海瀾之家,也將為其未來的財富增長空間埋下巨大的伏筆。在2014年中國家族財富榜上,周建平排在第13位。
這些年,周建平始終沒有摻和火爆的房地產、金融投資,就連飽受爭議的馬術俱樂部都是為了老本行鋪路,這樣的企業家實屬難得。 周建平從小就喜歡動物,對馬有興趣。他`還花了16億元建馬術俱樂部。
2010年,位於江陰市新橋鎮的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向世人撩開它神秘的面紗,向現場400多位嘉賓、觀眾獻上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這家由海瀾集團投資建設的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佔地面積達到400畝。俱樂部特意從西班牙、荷蘭等國聘請資深教練9名,從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進口優質馬120多匹,從新疆、內蒙等地引進國產良種馬60多匹,有馬術訓練師36位,俱樂部成員百餘人,並有一支80人左右的馬術表演隊。俱樂部已建成國際化標準的馬術綜合訓練館、馬術比賽館、馬術表演館和馬術三項賽場地,是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好、檔次最高的集馬術訓練、表演於一體的運動場所。馬場每年的開銷就要2000多萬。
周建平希望通過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積極推進馬術運動在周邊地區的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馬術運動,喜愛馬術運動。在不久的將來,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將要實行會員制,首批招募會員1000名,按會員費每人38萬元計算,將實現收益3.8億元。
靠30萬元起家,他把18名員工的小廠做到420億,如今花16億建馬場,周建平建馬場看上去「不務正業」,事實上是他在建立「以馬會友」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