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博物館:THE SEA FUCKS GOODS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 名詞解釋

  Chinglish:即中式英語,是「Chinese」和「English」的英文混成詞。指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

  話說Chinglish這件事在我們身邊真的很多見,無論是在地鐵裡還是高級酒店,身邊都不乏用中國口音講英語的人。對於這樣的人,路人往往及時發現並側目而視,這真的是日常生活中蠻有喜感的一件事。不過你可曾注意到,那些書面的Chinglish在生活中更是常見,從菜單到招牌,乃至公共場合的標識都有令老外一頭霧水卻能讓國人會心一笑的錯誤英語。有個德國人幹了一件本應中國人做的事兒:把這些公共場合的Chinglish拍成照片,在網絡上開了博客,建了個「Chinglish網絡博物館」,還出了本叫《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語》(Chinglish-Found inTranslation)的書……

  並非是對中式英語的嘲笑

  這位總結Chinglish的德國青年叫紀韶融,輸入網址Chinglish.de即可看到他的「Chinglish網絡博物館」。紀韶融曾表示:「Chinglish.de展現中式英語的美,是英文字典和中文文法結合的奇妙產物。這是熱情的體現,不是嘲笑。」他的這個博客裡,幾乎每篇文章都有網友提供給他或自己拍到的公共場合Chinglish的圖片,配以英文的圖說,分別解釋圖中的詞句原意是什麼意思,英文錯寫成什麼意思。這種做法雖然是方便外國友人理解,但這種中式英語中的幽默之處,恐怕只有中國人或是非常精通中國語言的人才能夠理解。

  在紀韶融的博客中,公共場合的標牌、飯店的菜單都是Chinglish出現最多的地方。雖然這些生硬的翻譯會讓剛來中國的老外們摸不著頭腦,但在通曉中國文化的人看來,這卻是一種文化差異造成的有趣現象。紀韶融在自己的博客中很醒目地註明了自己的意圖:「這關乎熱情,而非嘲笑。」

  Chinglish的「髒話文化史」

  就像所有的語言都可以提煉出一部髒話文化史一樣,紀韶融發現的Chinglish的幽默很多都來源於那些不雅的詞兒。比如他曾用一篇博客解釋中文裡「幹」這個字,當然你可以解釋成以F開頭的那個詞兒,但紀韶融發現在許多這個字並不做這個詞解釋的時候,往往也被大家翻譯成這個詞。比如在海南的一個市場中,「海乾貨區」的標牌下面就赫然寫著「THE SEA FUCKS GOODS」!(海和貨品這二者的關係還真挺值得思量的……)還有在杭州賣的某品牌「鹹酥花生」,居然也被翻譯成「salty to fuck the peanut」。莫非fuck這個詞兒是根據「酥」這個字翻譯過去的?這也太無釐頭了。紀韶融的猜測是也許賣家進貨的時候,花生所在的「乾果類」的翻譯中就有fuck這個詞,結果將錯就錯成了這樣!

  標識錯誤令人困惑

  除了好笑的,還有一些標識是一定令人困惑不解的。比如首都機場曾經有個標識是「非緊急情況請止步」,其英文翻譯是「no entry on peacetime」,這一定讓老外們感到迷茫,為什麼和平時期不讓進?也許這樣的錯誤是因為中文和英文中雙重否定的用處完全不一樣,其實兩個慣用的詞「Emergency Exit」就可表達這個意思。還有一個標識是「有狗,請勿靠近!」,英文註解卻是「have a dog」,這樣的解釋一定讓愛狗人士想要進去看個究竟,但萬一被狗咬,這責任就不知道是誰的了。還有那些讓人明白其意思但是一定會哭笑不得的,比如「小心滑倒」的標識下面注著「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也就是「請小心地滑倒」,這個態度也太蔫壞了吧。

  - 菜單更有趣

  更有趣的是菜單上的Chinglish。因為中國菜的名稱不像外國菜那麼直白,是什麼原料做的就起什麼名,而是取其象徵意義或典故多過本意。那些著名的典故比如「獅子頭」和「螞蟻上樹」的直譯就不用提了,有搞笑的,比如驢打滾可以翻譯成「Rolling donkey」(搖滾驢),四喜丸子是「4 Glad Meatballs」(四個歡喜的肉球)。還有比較可怕的:「man and wife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實際上就是夫妻肺片,而童子雞則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沒有性生活的雞)就更類似於英國人的幽默了。

  - 紀韶融簡介

  紀韶融,德國人,曾在中國留學,做過記者。當紀韶融離開中國的時候,他把搜集Chinglish的任務託付給了朋友,請他們見到標牌也拍下來給他,讓博客不斷充實。從熱愛中國的紀韶融拍下第一張關於Chinglish照片的時候他就知道,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些標識總有一天會消失,但他還是想把這些充滿創意和趣味的中國式翻譯方式總結出來。畢竟規範的英語人人都會,但把英語和別的語言做這種有趣融合的案例,卻會隨著歷史的進度越來越少。保存下這些歪門邪道的「文化遺產」,這或許就是他建立這個博物館的真正用意。

  本版採寫 本報記者 康沛

相關焦點

  • 雷人"中式英語"大集合 "乾貨"譯成Fucks goods-搜狐教育
    已經翻譯到「唯美」的境界了「中式英語」最常見的「中式英語」雷人「中式英語」「中式英語」危險勿動他自2005年起開始撰寫一個專門收集中式英語的博客,兩年後又出了一本書《中式英語:意猶未盡》。這本書目前已經賣了5萬多本,最近還剛剛出版了續集。32歲的Radtke經常留意街上的公告牌、菜單和商店招牌上的英文翻譯,他說:「中式英語絕不僅僅是英文能力不足或用語不正確造成的,很多標語的翻譯實際都帶有某些中文的概念。這些概念豐富了英語,給英語帶來了一些中國的風味甚至是中國的思維方式。」
  • 英語by sea 和 by the sea 的區別
    英語中,by sea 和 by the sea 是兩個十分相近的詞組,但是它們的意思並不相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它們的用法區別。1. by sea:這個組織的意思是「由海路;乘船」。例句1:Tom went to Shanghai by sea last week.湯姆上周乘船去了上海。例句2:Almost all the world's freight goes by sea, rail, and road.
  • 人山人海的英語真的不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但是,每逢假期,一出門,就是滿屏的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多……擁 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擠……那麼問題來了「人山人海」用英語應該呢?難道是那句著名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 「add oil」等中式英語並非大逆不道 「Tony帶水」等混合詞彙略顯...
    來源/視覺中國「add oil(加油鼓勁)」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近日這條躥紅的消息頗令英語發燒友好一陣激動,但專家卻表示,即便是真的也別太當回事,更不能把這些奇葩中式英語奉為學外語的圭臬。最出名的中式英語有「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給你點顏色看看)」以及「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等。
  • 這些中式英語真是地道英語表達!
    生活中說英語有時候會很擔心,我是不是又鬧笑話了?!我是不是又說Chinglish了?!來,告訴你幾個乍一看是中式英文,其實人家「地道著呢」的表達。
  • 中式英語「神翻譯」:皇家成「yellow home」
    今年1月份的英語六級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將一篇中文短文翻譯為英語,涉及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傳統歷史文化。德國青年出版《Chinglish:Found in Translation》(譯為:翻譯中發現的中式英語),圖為該書封面。
  • 在外企工作,千萬不要把「驗貨」翻譯成check the goods
    學英語,能夠考得多證書,比如四六級,專四專八,託福雅思證書都在手,固然是好事,但是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半天都說不出一句,也會讓你的證書會黯然失色。所以說,我們要注重培養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在國外讀書或者有機會在外企工作的朋友,運用的英語一般都比較地道,貼切。
  • 英語go to sea 和 go to the sea 的區別
    英語中,go to sea 和 go to the sea 是兩個相近的詞組,但是它們的用法並不相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兩個詞組的用法區別。1. go to sea:這個詞組的意思是「當水手;出航」。
  • 生造「中式英語」是創新還是奇葩?
    但他們一開口保準嚇你一跳:『N o zuo no die(不作不死)』『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我要給你點眼色看看)』……」這樣的帖子近日躥紅網絡,說的是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突然冒出了多個「中式英語培訓班」,教老外學「純正的中式英語」。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升,「中式英語」也漸趨走紅。
  • 在外企把「水貨」翻譯成water goods,外企老闆表示你就是個水貨
    要去外企工作,或者到外貿公司工作,你必須要懂得一些實用的商務英語。那是工作場合最常用的英語,你運用得好,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溝通沒有問題的人。老闆願意委託重任給你,隨之而來的是好職務和高工資;外國客戶也樂意給你大的訂單,因為訂單在你手裡,他們十分放心。
  • 運輸業常用英語名詞
    運輸業常用英語名詞  貨物 goods | | freight | | cargo  運輸 transportation | | transit | | conveyance  運送 to transport | | to carry | | to convey  運輸代理人 a
  • 「long time no see」是中式英語嗎?老外可以聽懂這些句子嗎?
    用幽默解讀英語,用心得品讀人生。打油詩開題:中式英語不可怕,老外不懂才可怕。每天糾正一點點,英語表達甜又甜。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自造一些句子,雖然聽著很順口也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到了老外那裡就會被稱為表達錯誤或者不地道的"中式英語",接下來就看一看有哪些吧!
  • 外貿英語:貨物轉運 Goods Transshipment
    Don't you think it's troublesome to transship the goods at Sydney?您不認為在雪梨轉船太麻煩了嗎?Do you wish to transship the goods to Macao at Hong Kong?您是不是想把貨物由香港轉至澳門。We have been able to transship S.E. Asian-bound cargoes from rail to ship at Hong Kong without mishap.
  • deliver the goods,不是單純的「交貨」,還有其他寓意
    #英語豐富多彩的習語#Deliver the goods,它的字面意思是「交貨」,用於商務英語,它還有其他意思「不負眾望,符合要求」等,寓意:1、do what is required 做必要的事2、come up to expectation 達到預期
  • 讓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
    有個德國人幹了一件本應中國人做的事兒:把這些公共場合的Chinglish拍成照片,在網絡上開了博客,建了個「Chinglish網絡博物館」,還出了本叫《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語》(Chinglish-Found inTranslation)的書……  並非是對中式英語的嘲笑  這位總結Chinglish的德國青年叫紀韶融,輸入網址
  • 中式英語大盤點,這些常見的「Chinglish」你知道幾個?
    這麼晚,想跟大夥說說中式英語那些事,都知道中式英語即Chinglish,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而對於英語這門世界性語言來說,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去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式英語已經被收錄到各種權威的英文字典中。
  • 笑噴,雷佳音英文名上熱搜,這些「中式英語」你一定也聽過!
    然而說到「中式英語」,有些話你一定不陌生: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咱倆誰跟誰);Love who who(愛誰誰)雖說「中式英語」聽起來很搞笑,但有些話翻譯過來,還有些詩意呢!
  • 「no zuo no die」被錄入美國俚語詞典 走出國門的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進化 拼音混搭英文近日,不少網友發現,刷微博時每天都會「偶遇」無數遍的「no zuo no die」,居然非常「高大上」地被錄入了美國在線詞典。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打開了Urban Dictionary,在搜索欄中鍵入「no zuo no die」,果然出現了這個創建於今年1月15日的新詞。
  • 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是什麼意思?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只是「天涯無處不芳草」嗎?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是什麼意思?一、不要只會把英語There are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讀成」中文「天涯無處不芳草」。只會用中文學會很多很多英語是沒有用的。
  • 英語單詞:Flotsam是什麼意思?Flotsam怎麼翻譯?
    Flotsam is rubbish, for example bits of wood 、wreckage of a ship or its cargo and plastic, that is floating on the sea or has been left by the sea on the sh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