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泡妞的精神泡酒」
「肆意酒」成80、90後熱捧伴手禮
土氣的農產品,甚至是默默無聞的農產品如何才能走出大山被新一代的主流消費群體所接受和認可?
來自紅土高原七彩雲南的一個用網際網路思維創造的配製酒品牌「肆意酒」,首先將大理當地的少數民族每家每戶都要釀製的特色泡酒品牌化、時尚化,迅速打入喜歡嘗鮮的年輕人和遊客市場。
提倡的「盡情歡樂」的生活體驗,「用泡妞的精神泡酒」的 slogan 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和熱議。
隨後再用一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喚醒80、90後的集體關於青春、關於鄉愁的記憶與情感抒發。
二、新天天果園首推
甜度可測的「橙先生」
2015年11月,由水果電商天天果園推出的首批「橙先生」牌雲南冰糖橙在其位於雲南昆明的包裝廠正式投產。
天天果園把這些橙子取名為「橙先生」。天天果園首次引進了紐西蘭Compac InVision水果分選設備,通過先進的光譜測甜儀進行分揀定級。每顆橙子都創新性地被貼上了明確的甜度值數字標籤。讓包甜不再靠『試吃』,而是真真切切能看見。
三、畲鄉農產品打文化牌
身價翻倍
昔日浙江畲鄉農產品沒有經過精美包裝便投放到市場,不但不暢銷,而且價格上不去。如今畲鄉的農產品都穿上了「文化衫」。
生產廠家將農產品的民俗故事、品味餐飲文化、製作工藝流程,生產出廠時間等印在農產品的包裝盒上,打入市場,不但使農產品身價大增,成為外地遊客的搶手貨,也成了全縣農民增收致富之寶。
畲鄉過去田鯉魚散賣,每公斤價不會超過30元,現在通過精緻包裝,每個包裝內裝各種顏色田鯉魚10-12條(約2-2.5公斤),售價就要80-100元,比散賣利潤提高了15-20%,而且還很暢銷。
通過舉辦「雞王」、「雞後」選美比賽,並將有關土雞飼養方法、口味品質印在包裝盒上,實行與「文化攀親」,過去零星進入市場的土雞銷量大增,每天賣出的土雞和土雞蛋都有二三百盒。
四、擺脫「土」形象
走時尚化、國際化之路
現在市場上許多農產品包裝粗糙、笨重、「土氣」,讓一些原本十分地道而優質的農產品因為包裝不如意令人敬而遠之,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拿不出手」。將當地特色傳統文化融入到農產品包裝設計中,無疑會提升產品文化內涵。
從外包裝上來說,可以發掘傳統材料,借鑑民間工藝,設計古韻十足的外觀。
對內包裝而言,有必要製作一些精美的折頁和手冊,或者小的工藝品,介紹產品和產地的人文背景、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等,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信任與好感。
現如今,「裸奔」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就要看怎麼「穿」得時尚、好看、有品位了。農產品包裝可承載的東西很多,但不論是水果、蔬菜還是糧食,都應走品牌化、禮品化、綠色化、精緻化之路,這樣才能以好的「賣相」讓消費者賞心悅目,提升附加值。
素材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