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說的有道理嗎?這句老話很容易理解,也是一種堅持、持久永恆的含義,在農村有「富不過三代」的俗語,其實從側門也說明即便父輩給予留下金山,自己不爭氣沒有上進心,隨意的霍霍,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針尖挑土日月長」做事不在於多,而在於勤,即便針尖這麼渺小的物品,不間斷的挑土,也會有見日月的那一天,在農村也有一句俗語「誰家門口的騾子大馬,不是一直栓在誰家門口的」說明只要自己努力的去工作,一定會有發家致富的那一天。
就像池水只流出,而不補充,遲早有流盡的那一天,在上一輩或者更久的前輩努力創造的財富面前,在加上父輩的溺愛,認為自己已經吃了不少苦,創造的家業,一定不能讓兒孫們在為錢財發愁,在平時的衣食住行方面,那是倍加呵護,長期的溺愛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根本不會體諒和認為財富的來之不易,隨意的霍霍之下,很多很多的「敗家子」就會出現,真的是給一座金山也不夠給敗的。
這句老言俗語其實還是很勵志的,說明財富本來就是身外之物,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爭取過來,坐吃山空這句話在這裡分外的貼切,哪怕自身力量渺小,但不會去停止的去追求,去爭取,也會有很好的回報,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