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座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具「屍體」,日本想要3根頭髮遭拒

2020-12-12 華夏文物

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給我們創造了無數珍貴的文化珍寶,這些珍寶至今要麼完好的保存於地下,要麼就是在某些收藏家手中,而剩餘的大部分,是被珍藏在了博物館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我們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各自有其存在的意義。人在死了以後,軀體就會化成一捧黃土,亦或是剩下一幅骨架,從此以後,世間的所有事情都與我們無關,我們已然成為過去的人。若是有幸能夠保存軀體,千百年之後,說不定我們也會成為中華文物的一部分,也成為歷史的承載者。

千百年之前,我們的先人一直致力著尋找屍身不朽的方法,求先問藥,或是尋找,又或是施法造術,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一直到上個世紀一個偶然的事件,我國的考古歷史上終於發現了一具千年不朽的屍體,可圍繞在屍身不朽上的話題,卻是久久沒有能停息。每一座博物館都有它獨特的特色,而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鎮館之寶,在千年不朽屍身發現之前,我們從未想過,一具屍體也能夠成為鎮館之寶。這一具不朽的屍體,便是辛追夫人的屍體,而保存它的博物館,就是位於我國長沙的馬王堆漢墓。

偶然發現的古墓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也是一個偶然的事件,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學家就已經斷定這裡有一座大型的漢代墓葬群,但出於種種條件的限制和考慮,文物保護單位只是在這裡樹立了保護性標誌,並未對其進行挖掘。七十年代初期,出於施工的需要,人們在此地大興土木,但在施工的過程中頻頻遇到意外,塌方是常見的事情之一,最主要的是,塌方處還散發出一陣陣的氣體,有工人用火一點,竟然點燃了,還發出了藍色的火焰。考古學家接到消息,馬不停蹄地趕來,一看,就斷定了這裡有一座古代墓葬。

古墓中發現不朽女屍

在經過相關部門的請示之後,馬王堆漢墓的挖掘從次年一月份開始進行了,在三號墓中出土了很多珍貴的帛書,二號墓多次被盜,受損嚴重,大量的文物損毀。而這些都比不上一號墓中出土的女屍,千年不朽,出土的時候皮膚甚至還有彈性,經過解剖之後,專家驚訝地發現女屍的胃裡還殘留著她生前吃下去的食物。當時還有傳言說,女屍胃中的食物還能夠成為種子,培育出兩千多年前的植物,可見這一發現有多傳奇。屍體的發現本身就極為神奇,在此之前,世界上並非沒有這樣的案例,但在沒有任何特殊藥物的作用下,就能夠保持兩千年不朽,足以稱得上世間罕見。

這一具兩千兩百多年不朽的女屍,就是辛追夫人的溼屍,為了保存馬王堆出土的這一具溼屍,湖南省博物館專門為其修建地下展廳。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保護女屍完整性,二是為了專家學者們能夠更好地探究千年不朽女屍身上的奧秘。而在馬王堆漢墓博物館中,辛追夫人的屍體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鎮館之寶,在2016年,馬王堆漢墓更是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除了辛追夫人的屍體,在馬王堆漢墓中還出土了一些早已失傳在歷史上的古書,以及精緻的古代工藝品,比如素紗襌衣,一大批珍貴的西漢器皿等等。

日本想要3根頭髮遭拒

日本素來喜歡研究我們的中華文化,早在近代,他們就掠奪了很多中華的珍貴文物,還在日本各地建造了中華文化的博物館。在我們出土了辛追夫人的屍體之後,日本也曾有專家提出,能否給他們3根頭髮進行研究,不過這個請求遭到了中方的拒絕。我們中華的文化,應當由我們自己繼承,也應當由我們自己去探索其中奧秘,想想,若是我們給了日本辛追夫人的3根頭髮,指不定他們又要反過來嘲笑我們。只能說,共同研究可以,但不能索要,畢竟,這是我們的中華文明。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位於武漢市東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館,是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特別贊,我喜歡看文物,這裡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物,太漂亮了,除了青銅還有世人皆知的編鐘,我不知道為什麼站在編鐘展區的那一剎,我熱眼盈眶,忍不住的激動。湖北省博是一個良心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均已原件陳列,博物館中名列前16的在曾侯乙展館內就有9件,太值得去了。一座被國家寶藏帶紅的博物館,最吸引人的當然就是鎮館之寶了。
  • 自然博物館請你來選「鎮館之寶」
    、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在數十年裡收藏了十餘萬件標本,隨著新館正式開放,這些標本被更好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昨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將由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說,在十萬餘件標本中,以恐龍為代表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西部地區的現生動植物標本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晶體、晶簇標本等,是自然博物館的特色收藏。這些寶貝,或在國內獨一無二,或在國際上具有極高聲望。自然的奇妙偉大、宇宙的神秘深邃,都記錄在這些藏品裡。
  • 無錫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在我國,博物館總數已超過四千家。講真,博物館才是一個低調有內涵,卻綜合「性價比」最高的地方!
  • 自然博物館邀您評選鎮館之寶
    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龍、重慶最具代表的魚化石、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收藏了十餘萬件標本,隨著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這些標本被更好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26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自然博物館邀請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 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說起湖南,大家可能會想到許多綜藝節目,還有鳳凰古城等標誌,不過最能體現湖南文化的當屬湖南省博物館了,而湖南省博物館的眾多文物中,也有代表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間是一長條整幅的絹,長條上部兩側,則用對開的三分之一長度的絹縫合。這件文物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帛畫是一種繪畫藝術,內容豐富多彩,從人間到天上、地下,從現實到幻想,表現手法多樣而且協調,整幅帛畫把神話、想像與現實生活統一起來,現了古人對天國的想像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堪稱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 細數山東六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上)
    我們來看看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青島市博物館鎮館之寶一為北魏石佛造像年代為北魏,高570釐米、腹圍385釐米、底徑286×216釐米,質地為石,作為我國博物館室內陳列古代石造像,「雙丈八佛」可為體量最大,且同殿兩佛並立,皆為北魏圓雕,為世所僅存。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實際上,「鎮館之寶」是在與博物館發展歷史相關聯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在人們對於歷史和藝術的認識發展中逐漸產生的。這種聚焦的歷史過程,是「鎮館之寶」產生的必不可少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應該成為「鎮館之寶」特別值得關注的內容。
  • 國外博物館鎮館之寶的背後故事
    《哭泣的女人》   日前,「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正在火熱進行,各大美術館傾情展出的鎮館之寶吸引了無數眼球。在國外的知名博物館中,很多鎮館之寶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些離奇曲折,有些浪漫深刻。本期「環球廣角」邀請您走進各國知名博物館——   《蒙娜麗莎》:層層謎團造就的傳奇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現今被安置在法國羅浮宮的一處顯要位置,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以神秘而永恆的微笑迎候無數來訪者。
  • 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背後,竟然還有這樣一段心酸歷史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一座以歷史與藝術為主、系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所展出的都是中國最頂級的文物,我們經常能在歷史教科書中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孝端皇后鳳冠,又名六龍三鳳冠,它通高35.5釐米,冠底直徑約20釐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製成,冠頂飾有三龍,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冠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 。
  • 江蘇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絕對大開眼界!
    1977年郭沫若先生為無錫市博物館題寫了館名。現已擁有館藏文物3萬餘件,尤以明清書畫和地方歷史文物最富特色。  鎮館之寶   中國海鹽博物館系統反映了我國海鹽發展史,展示介紹海鹽文化的研究成果,收藏陳列我國海鹽歷史的文物和資料。
  • 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何朝宗觀音
    2005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正式開館,文史專家們在館藏的17萬件展品中,先選出了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選出其中10件,作為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圍觀|中國博物館裡的十大「鎮館之寶」
    華 夏 瑰 寶探秘中國博物館界十大「鎮館之寶」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擁有一兩件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藏品。它們不僅牽引了人們最多的目光,既是文博小白直奔的重點,也是所在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驕傲。究竟什麼樣的藏品,才擔得起「鎮館之寶」的名號?在燦若繁星的珍寶中脫穎而出,它們都懷揣哪些流轉千年的故事?這個暑期,就讓我們一起開啟博物館裡的「尋寶之旅」吧!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全球僅有3件,其中一件流落日本
    近期逛了逛山東博物館,趕緊補上斷更許久的「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文章,本期跟大家要聊的是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西周裸人青銅方奩[lián]!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騙取了妖怪的法寶後經常會說一句:「你的寶貝是雌的,我的是雄的!」然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實在考古中,出土的文物也會區分雌雄。比如一般來說鼎、尊這類青銅器都是雄的,因為他們的主人大都是男性。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我國有六件寶物流落日本,已成他們的鎮館之寶,估計是要不回來了
    我國有六件寶物流落日本,已成他們的鎮館之寶,估計是要不回來了嗨,大家好,我是曉蕊。自侵華戰爭爆發以後,我國就完全陷入了銷煙戰爭的深淵之中,我們的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就連文物也丟失了不少。《瀟湘臥遊圖》展現了氣勢磅礴的山水圖,這幅畫也被收藏在日本,他們不要臉的認為,此畫是他們的國寶,所以想要要回來,機率幾乎為零。還有一隻曜變天目茶碗,則更為神奇和漂亮,茶碗以黑色為主,上面點綴白色星點,從不同角度去看,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顏色,據說,製作這種碗的方法已經失傳,所以我們是無法將它複製出來的了,這隻碗也同樣被在日本收藏。
  • 西安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你打卡了嗎?
    《國家寶藏》節目截圖除了上面3件國寶陝歷博還有這些鎮館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6.5 釐米,長15.6釐米,口徑5.6釐米。此玉璽質地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溫潤潔白、有著凝脂般的光澤,極具觀賞性。圖片來源:陝西歷史博物館官網因它的出土地點距漢高祖和皇后呂雉合葬墓東側有一千米,由此推測它很可能是呂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璽」是迄今發現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對研究秦漢帝後璽印製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娓娓道來
    博物館,是了解一座城市一段歷史最好的地方。陝西歷史博物館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館之一,早前被熱追的紀錄片《國家寶藏》第四集就介紹了陝歷博的三件國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秦代玉高足杯該杯於1976年在西安市東張村的秦阿房宮遺址出土。杯本是青玉材質,因千年置身地下受沁,現在呈焦黃色。
  • 探訪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鎮館之寶」——北宋文府墨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供圖)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說徽文化少不了要說徽州的歙硯、徽墨等文房四寶。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黃山市的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探訪該館的「鎮館之寶」。該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章望南稱,對於博物館而言,其收藏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貴,如果一定要按「鎮館之寶」來評定藏品,該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北宋「文府」墨錠,可以算是鎮館之寶了。
  • 羅馬一家博物館,有一座特殊石棺,因為上面的雕像它竟成鎮館之寶
    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石棺就已經出現,並且很常見。我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在羅馬一家博物館中,卻有一座特殊的石棺,因為上面的雕像,它竟成為鎮館之寶,這座石棺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呢?(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