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2020-08-03 三匯文學1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姚筱瓊/ 文 )

步雲坪原本不在行走計劃之內,是不期而遇的。那時候,是十月,剛剛下過一場雨,土地溼漉漉的,好像為赭色顏料所染,色彩濃到恰好讓人心怡的地步。

隱隱嗅到土地的特殊氣味,我循著它不知不覺走到步雲坪。

這個距離隆家堡不過三公裡的水邊村子,讓我想起杜牧的一句詩,「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是大寫意的田園牧歌。

錦江在這裡只拐了一個彎,卻顯得越發靈動、輕盈,時有一陣風吹過,溼漉漉的腥味撲鼻而來。

讓我誤認為一群魚從空中飛過,會忍不住下意識抬頭看一眼天空,結果就看到天空下面那條奇怪的河,像一股氣體輕盈地飄忽在半空中。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天空藍得不能再藍,青山綠得不能再綠,一群白鳥在河面上控制著速度慢慢地飛啊飛,那水,那鳥,是往同一個方向而去。

而我呢,這會兒也想尾隨它們,只是缺乏流動和飛翔的靈性,不光身體呆呆的,目光也是迷離的,整個人迷失在這片水湄,誰都叫不醒。

步雲坪名字有些來歷,原先叫「不用坪」。

很久以前,這裡為滕姓苗族人居住,後來合族遷徙到高村,就是現今的麻陽縣城,這個地方就變成一個「不用」的村落和平地了。

再後來,曾、駱、劉三姓人搬來此地定居,遂改名步雲坪,取平步青雲的意思。

合族遷徙不是一件易事,我無法想像,滕姓人為何捨得離開這塊熟稔的熱土,俗話說故土難離,何況步雲坪還是個寬闊暢陽,土地肥沃,面朝錦江,水陸兩邊的好地方。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我沒有細緻了解這個內情,照常理分析,這場遷徙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不過這樣一來,倒給隆家堡騰出一片安寧的外圍了。

隆家堡歷來尚武,歷史多由英雄豪傑書寫,歷史背後有多少辛酸故事是難以想像的。

當然,如果我們一定要分個青紅皂白,那這場遷徙一定有許多種版本,眾口一詞是不可成立的真實,信不信由你。

步雲坪的房屋沿河建成兩排,新屋場在上,老屋場在下,中間夾著一片稻田,這個季節看不到農作物,只看到一片赭色土地和綠色橘園。

這兩樣色彩平凡簡單,親切動人,我稱它們是散發香氣的色彩,尤其是雨後,兩種陰陽和合的香氣交織在空氣中無比魅人。

房屋設計拙樸簡單,屋場高過路基,門前修五至七級臺階,跨過水渠,連接到大路,因為每年漲水,水渠裡的水會高出路面,淹沒房子,如果房子跟大路平齊,一樓便不能住人,甚至都不能放東西。

老百姓的經驗多為大道至簡,他們是最善於總結生活的一類人。

村書記姓駱,年約五十,乾瘦精明,看見我在村裡東拍西拍不像遊人,就過來打招呼,通過他我了解到許多向上級匯報的情況及村史,於我沒多用處,但我還是樂意聽他講,在一個陌生環境,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滔滔不絕跟你講話,也不失為一件趣事。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步雲坪過去流傳一句話:曾家打,駱家寫(這個「寫」字讀xia),劉家喊爺爺(爺讀ya)。

這話有些玄妙的意思,經駱書記解釋,我才明白內中隱藏的人性,狡黠和智慧。

原來曾、駱、劉三姓先祖看中步雲坪這塊風水寶地,為了在此生存下來,不得不直面隆家堡的強大勢力。

他們想到一個偉人後來說過的話「團結就是力量」,於是效法「桃園三結義」,結成異姓兄弟,並立了一項苛刻規矩,禁止三姓子女通婚,用「異姓聯盟」這個法寶,將滕姓人丟棄的家園從隆家堡外圍「搶」了過來。

「搶」只是一種猜想,我們熟悉人類發展歷程,知道人類在長期自然生存中,不僅要和天鬥,和地鬥,還要和人鬥,甚至和自己鬥。

這樣就不難想像曾家「打」,打,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衝開血路,揮手上吧,打出事有駱家負責寫狀紙,向法度討取公道。

能把檄文寫成美文,供天下人傳誦的駱賓王,當年受武則天追殺,其家人分散逃命,其中一支逃亡四川,路經步雲坪留下這位文韜武略的駱爺。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這位傳說中的駱爺天生一雙橫眉冷眼,看人時無端令人觸目驚心,事實上內心充滿自負和柔情,這是天生的文人病態和脆弱,無藥可治。

駱爺內心深諳其苦,因而將苦痛轉化為文字,一生幾為文字嘔心瀝血,把祖先的檄文背得滾瓜爛熟,從中嚼爛消化最有呼吸與體溫的部分,也就是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用這部分寫狀紙,字字珠璣,句句咯血,但凡世上是人(不是神)坐在公堂上,誰聽了他的訴狀估計都會暈字了,要不乾脆直接歇菜,打了退堂鼓。

退一萬步,還有公堂搞不定的麻紗糾纏,便由劉姓這位爺上陣。

這位爺更神,生著一張白臉,「老好人」面相,平日使的是「和善」招,這招絕啊,一招鮮,吃遍天,簡直無人匹敵。

瞧人家一把年紀上陣,顫顫巍巍拄著拐杖,銀白色鬍鬚在風中颼颼發抖,他親自給人家賠禮道歉講好話,哪怕晚輩也喊人爺爺,最後實在不行就學劉備痛哭流涕,扇自己耳光,對自己大打出手痛施苦肉計。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對手一輩子沒見過如此真誠,如此悲傷,如此帶有負罪感,又如此滑稽的老人,在那個不會悲傷的時代,面對這樣一個悲傷的老人,你都不明白他當時為何嚎啕大哭,泣不成聲,悲憤欲絕。

很快,對手被那種震撼狠狠刺了一下,像被一塊冷冷的烙鐵擊中了心裡最柔軟的部位,覺得雖然自己不會這樣哭(自己無疑是強大的),但總不能不讓別人哭,那麼既然別人哭得自己心都軟了,那就放過他吧。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是的呢,人活著贏的就是一口氣,除此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殺人不過頭落地,砍頭不過碗大疤。於是,最難纏的事情,就這樣被劉爺一哭二鬧三上吊,以柔克剛搞掂了。

自古那些真英雄,都是有智慧的人,也是註定被歷史流傳下來的人。曾、駱、劉三姓先祖也是這樣的人。

駱旭在一戶農家給我安排午飯,其實是晚飯了。

吃完飯下午四點一刻,雨晴了,勤勞的農民頭戴鬥笠,腳蹬雨靴,成雙結對下地種油菜,男的整地,女的栽種,分工合作。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他們是一對一對夫婦,都差不多年過花甲了,兒女在外面打工,他們「留守家園」。關於他們的命運,我想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八個字可以概括,這樣的人生既簡單又幸福。

幸福簡單到守著一方山水,養育一群兒女,活過七、八十個春秋,最後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寧靜地閉上眼睛,永久地親吻這片溼漉漉帶著芬芳的土地……

我在村裡轉了一圈, 穿過嶄新的T型水泥路街巷,來到錦江邊。

二駱圍著周圍地形給我指點馬鞍山、人形山、虎形山、紅水溪。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紅水溪是一個很美的溪泊,那裡有一股活水注入錦江,據說還有一對金鵝藏在水下,時不時浮出水面給步雲坪人帶來一種可望不可即的精神滿足和期盼。

錦江的生命太厚重了,它的承載力也太強大了,一路走來,所有的溪流、河浪,它都見過,也都接納過,到了步雲坪還是那樣平靜和豐腴,平靜得就像沒有發生任何故事,豐滿得就像增一分肥,減一分瘦。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不知誰提到步雲坪曾經有過一座紅廟,紅廟裡有「三公爺」的塑像,當地許多人都不知來歷,以為是菩薩,我問駱旭,那三人是何等樣子,他說沒見過。

我心裡促狹地猜想,他們應該一個紅臉,一個黑臉,一個白臉。想到這兒,我忍不住自個兒樂出了聲。

那聲音落地就被錦江吞沒了,泱泱湯湯流遠了不見蹤影。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37):邂逅步雲坪

【作者簡介】:

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中國少數民族學會會員。曾任《懷化日報》《邊城晚報》編輯記者,作品散見《北京文學》《民族文學》《人民日報》《湖南文學》《山花》《飛天》《世界警察》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罪名成立》《失手》《危情布局》、短篇小說集《芭蕉雨》、散文集《遠山陽光》。

長篇系列散文《即將消逝的古村落》為2015年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少數民族作家重點扶持作品。

相關焦點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50):花橋近泉鋪
    ( 姚筱瓊/ 文 )早在知曉榆樹灣和脆弱的生命就像一桶泡脹的豆子,得先濾掉空前高漲的浮皮,等到看見清幽幽的水,才能打撈到那些豎著美麗胚胎的豆子,而這些美麗的胚胎都是騙人的假象,它們永遠不會繁育。花橋是中方縣下轄的鎮,距懷化城區30公裡,號稱「北大門」,與辰谿縣小龍門鄉毗鄰。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3):穿過姚家坪古村落
    ( 姚筱瓊/ 文 )回沅陵(6)—— 心約一、清明是因為清明嗎?圖片來源於網絡二、穿過姚家坪古村落(美麗鄉村系列36)回到家首先做的事就是掛清。曾任《懷化日報》《邊城晚報》編輯記者,作品散見《北京文學》《民族文學》《人民日報》《湖南文學》《山花》《飛天》《世界警察》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罪名成立》《失手》《危情布局》、短篇小說集《芭蕉雨》、散文集《遠山陽光》。長篇系列散文《即將消逝的古村落》為2015年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少數民族作家重點扶持作品。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7):沅水吟歌下坪村
    ( 姚筱瓊/ 文 )2017年8月19日,我第一次走進安江鎮下坪村他說:我是一個醫生,關心村民健康和村裡衛生是一種職業意識,下坪村自2015年被確定為洪江市「美麗鄉村」示範村。2016年又申報為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一直保持著現在這種良好狀態,這是最讓我開心的一件事。衛生條件改善了,健康才有保障。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9):楓香瑤寨
    ( 姚筱瓊/ 文 )我們現在看到的楓香瑤寨,是雪峰山生態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在打造了穿巖山、陽雀坡、龍潭、山背、雁鵝界等一系列生態文化、抗戰文化、民俗文化旅遊景區之後。仿照楓香瑤寨原來的模樣復建的一座寨子,總面積120餘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由三棟木質結構大樓與一條文化長廊形成的穿鬥式四合院,青瓦屋頂,飛簷翹角,梁與柱榫卯連接,古樸壯觀。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7):長峪城,回頭見你草木深(一)
    ,感謝不知名的攝影家)( 姚筱瓊/ 文 )長峪城又叫「長城村」,位於北京昌平區流村鎮西北部,過去是明軍戍邊城堡,為屯兵、演武、駐防等軍事重地,村裡百姓多為當年守城將士後裔。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守城將軍邂逅一個美麗痴情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很快結成連理。新婚之後,丈夫每天要去長城巡視,臨行依依惜別,拉住女子的手:「等我回來……」女子送到城門口,看著將軍坐在馬上,頭也不回地登上長城,絕塵而去。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9):田園詩意話長潭
    ( 姚筱瓊/ 文 )長潭鄉位於麻陽西南部,距縣城約30公裡,總面積47平方公裡,轄11個行政村,我們這次去的是長潭溪村,那裡有一千畝盛開的油菜花吸引著我們。沿途呈現的美麗風景讓人痴迷,但卻讓人感到隱隱憂傷。過去我們有過種種慘痛經驗和教訓,一段公路修到哪裡,哪裡的原生態村莊便不復存在,而哪裡的自然景觀被開發,也就等於被毀滅。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3):烏峰獨立斜陽外
    ( 姚筱瓊/ 文 )烏峰的一切都與歷史有關,也正因為如此看著眼前坍塌又恢復、恢復又坍塌的圍牆,我想起昔日「龍潭八景」裡有「烏峰瀑雨」「芙蓉疊翠」兩景屬於烏峰,那是何等令人遐想的美麗景觀,如今在我看來,卻已被「烏峰漏雨」「殘垣斷壁」取代了。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2):赴黃溪山水召喚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佚名攝影家)(> 姚筱瓊/ 文 )一盛夏,受中方縣一位朋友邀請,赴黃溪古村暨山水的約會。【作者簡介】: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曾任《懷化日報》《邊城晚報》編輯記者,作品散見《北京文學》《民族文學》《人民日報》《湖南文學》《山花》《飛天》《世界警察》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罪名成立》《失手》《危情布局》、短篇小說集《芭蕉雨》、散文集《遠山陽光》。長篇系列散文《即將消逝的古村落》為2015年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少數民族作家重點扶持作品。
  • 湖南辰溪|美麗鄉村系列(52):龍門溪攬勝
    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修建龍門溪石拱橋。乾隆五十九年春重建。辰州太守的陳廷慶題寫「龍門溪橋」作賀,後摩崖石刻於龍門溪橋頭。陳廷慶,上海華亭人,乾隆進士,著名書法家,兼善繪畫 ,有作品流傳於世。他在辰溪遺存兩方書法石碑:一為「龍門溪橋」,一為「回頭是岸」,一楷一草,彌足珍貴。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4):春回高椅燕歸來
    ( 姚筱瓊/ 文 )兩次探訪高椅楊再思祖籍陝西華陰,860年(六月初六)出生於湖南敘州(靖州),13歲隨父鎮守敘州,後為敘州知州,在五溪地區建立峒制,管轄十五峒,亦稱五溪長史。【作者簡介】: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8):長峪城,回頭見你草木深 (二)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不知名的攝影家)( 姚筱瓊/ 文 )暮色中我們前去拜訪老嫗。但細想想,兩個年齡性格有差距,成長地域和背景也有差距的南北女子,在深夜的黃土西嶺峽谷中,在一條美麗的大炕上【作者簡介】: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5):本庄,我要你為人所知(上)
    ( 姚筱瓊/ 文 )有人對我說, 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賴他施了化肥,這個看著像六十歲,但實際上只有五十歲的男人很委屈地說,沒施化肥,施的是有機肥,又手指田中大棚,喏……黃瓜,就種在那海爾(那個地方),你可以看得見的。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25):酉水邊上的烏宿.官草坪
    ( 姚筱瓊/ 文 )【作者簡介】: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曾任《懷化日報》《邊城晚報》編輯記者,作品散見《北京文學》《民族文學》《人民日報》《湖南文學》《山花》《飛天》《世界警察》等報刊,著有長篇小說《罪名成立》《失手》《危情布局》、短篇小說集《芭蕉雨》、散文集《遠山陽光》。長篇系列散文《即將消逝的古村落》為2015年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少數民族作家重點扶持作品。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54):日暮鄉關借母溪
    ( 姚筱瓊/ 文 )2019年8月下旬,與一群摯友用兩天時間穿越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沅陵縣借母溪古村與張家界毗鄰,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佔地面積約32平方公裡,為罕見的溝壑原始次森林,有「湖南九寨溝」美譽。 「借母溪」的名字是根據民間故事而來。
  • 湖南懷化|美麗鄉村系列(48):山水流轉讓家溪
    ( 姚筱瓊/ 文 ) 1、奇緣 說來是奇緣一樁這天我和唐姐冒著濛濛細雨,走到兩岔溪橋頭,她指著不遠處的聖人山,告訴我,藍溪是由聖人山發脈的,至兩岔溪(渭溪、蒙溪)合二為一,全長68公裡。圖片來源於網絡當地人告訴我,讓家溪地處聖人山,山的那邊是沅陵縣涼水井鎮(註:蒙湖隸屬涼水井鎮)。
  • 湖南漵浦|美麗鄉村系列(39):陽雀坡印記
    ( 姚筱瓊/ 文 )滄桑往事硝煙歷史激情生命曾經在這裡徘徊 ——題記陽雀是一種鳥,古老的布穀鳥。每當春天來臨,山坡上到處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鳥啼聲,那坡,那鳥,那清越的聲音,就是美麗的神話。陽雀坡是一個自然村,總共五、六座院落,隱匿在漵浦縣橫板橋鄉株木村深山老林裡,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漵浦現存歷史久遠卻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013年被評上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
  • 懷化2018年春天賞花踏青指南
    在這生機勃勃的季節,為了滿足廣大市民和市外遊客對周末和節假日的休閒消費需求,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特點和節假日時點分布,懷化市農業委員會、懷化市休閒農業協會聯合湖南日報、湖南紅網、懷化日報、懷化電視臺、邊城晚報、懷化新聞網、懷化農業信息網等媒體單位,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採摘、冬鬧年」四個主題,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景點及線路宣傳推介活動,本期推介的是春賞花主題賞花踏青點。
  • 湖南靖州|美麗鄉村系列(41):巖腳侗寨的古老印記
    ( 姚筱瓊/ 文 ) 放眼群山就像一朵大大的蓮花,美麗的巖腳侗寨就像一顆鑲嵌在花蕊中的璀璨明珠。對面山腳下有一座半掩半藏的寨子,瓦背上冒起一縷炊煙,嫋嫋間虛幻了視線,讓我的心跳放慢了節奏。【作者簡介】:姚筱瓊,女,苗族,湖南沅陵人
  • 紅網作品入圍首屆中國(懷化)鄉村振興設計創新大賽
    首屆中國(懷化)鄉村振興設計大賽是由懷化市人民政府牽頭,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由京東集團和包括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在內的二十餘所高校共同參與,以「設計驅動、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公益創新」為理念舉辦的面向全國的大型設計比賽。歷經數月的首屆中國(懷化)鄉村振興設計創新大賽籌備、作品徵集以及初評評審工作已經圓滿結束,感謝各位對大賽的關注與支持。
  • 首屆中國(懷化)鄉村振興設計創新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5日訊(記者 趙志高)12月25日晚上6點30分,首屆中國(懷化)鄉村振興設計創新大賽在京東雲(懷化)數字經濟產業園成功落幕,湖南大學選送的《流動的圖案--挑花系列文創設計》作品問鼎賽事最高獎項「至尊獎」,贏得10萬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