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州

2020-12-11 小學生學習課堂

常州是一座具有2560餘年建邑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吳文化、齊梁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歷代名人輩出,史稱「中吳要輔、八邑名都」。

一、歷史文化悠久

考古成果表明,常州地區是人類最早生活的區域之一。溧陽上黃水母山發現的「中華曙猿」化石,距今4500萬—4000萬年;金壇薛埠和尚墩遺址是省內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40—20萬年。神墩遺址,距今約7000年,這表明至少在7000年前已有先民在現在常州市域範圍內生息繁衍。境內的圩墩遺址(約6000年前)、寺墩遺址(約4500年前)、淹城遺址(約2800年前)、闔閭城遺址(約2500年前)等全面、連續地展現了在中國東南部人類聚落髮展的進程。公元前547年,吳王餘祭封胞弟季札於延陵,開啟了常州2560餘年的建邑史。秦代置縣,漢改毗陵,三國時期又置典農校尉,自西晉以來常州一直為郡、州、路、府治所,是江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二、文化底蘊深厚

常州地處吳、楚、越的交匯地帶 ,文化源於吳,歷于越,經於楚,體現吳越交融、包吳納楚的地域文化特點。從序列完整的史前文明,到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再到齊梁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及傳承地,至明清,通變創新的常州文化達到鼎盛,經學、史學、文學、藝術、醫學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季札開邑以來,常州精英薈萃,名人輩出,所出傑出人才數據統計位居全國第四位;陸遊盛讚:「常州儒風蔚然,為東南冠」。常州歷史文化名人眾多,特別是近代孕育了以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常州三傑」為代表的革命先驅。

三、整體格局尚存

常州的城市形成和發展,與區域內存有古運河、明運河和關河水繫緊密相關。常州古城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從古城城池選址、變遷及其營建技術等來看,均與運河水繫緊密相關。常州古城選址於長江、太湖、大運河三水高地上,因河而生,因河而盛,並形成了「三河四城」獨特古城格局,和「水陸並行,長街沿河,短巷向水」的街巷肌理,是江南太湖流域低洼地勢營城技術和古城形制的傑出代表。

四、歷史遺存豐富

常州市擁有世界遺產1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2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歷史文化街區4片,歷史建築226處。歷史文化遺存門類較為齊全、名人故居眾多、集中分布於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特色鮮明。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8項,其中1項列入世界名錄,13項列入國家名錄,53項列入省級名錄,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五、價值特色鮮明

常州在中華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價值較為突出:擁有獨特的「城河相套、三河四城」古城格局;是吳文化、齊梁文化重要發源地及傳承地,歷來文昌星聚;是江南三大行政中心之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擁有江南運河的起興段落和江南聚落的全面連續見證的遺址群落,並且在我國近現代民主革命和民族工商業發展史上也具有獨特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01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一批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建總局聯合所做的《關於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並公布了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24個城市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9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來說,留住這些記憶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宜興市
    、洞天」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1年批覆)。解放後,宜興曾隸屬蘇州、鎮江、常州,1983年起隸屬無錫市,1988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宜興撤縣建市,城區範圍包括宜城、丁蜀兩個城區。擁有善卷洞風景區、竹海風景區、龍背山森林公園、宜園、陶祖聖境風景區等5個國家4A級風景區,構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山水城市格局。宜興有「陶的古都」、「茶的綠洲」、「竹的海洋」和「洞的世界」之稱。宜興盛產陶瓷,紫砂文化享譽世界,七千年的制陶歷史形成了完整獨特的陶文化遺產體系,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綜合性產地之一。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漢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是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等稱號,被譽為「中國乳都」。1、境內文化遺產。
  • 廈門正式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昨日,市資源規劃局副局長陳勇接聽市長專線,向市民介紹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進展情況。據悉,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現已進入迎檢考核階段。陳勇介紹,申報工作分兩步開展——先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再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廈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下一步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8日下午,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廈門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片首映式。據悉,下一步,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商丘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二、歷史文化特色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1986年,福州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給福州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物古蹟,薈萃了文化遺產的精華。
  • 這裡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2月7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正式批覆了遼寧省政府關於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這也是我省繼瀋陽市之後的第二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外,我省還有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分別為:大連市、撫順市、遼陽市、朝陽市、興城市、北鎮市、桓仁縣。公告指出,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山東蓬萊市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5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將山東省蓬萊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蓬萊市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我國古代北方海上交通與對外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清時期是東部重要的海防戰略要塞和水軍基地。至今仍保留古代水城、蓬萊閣、戚繼光牌坊等重要文物古蹟。
  • 桂林,簡稱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桂林,簡稱桂,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國際旅遊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著名景點灕江、象鼻山、東西巷、靖江王城、蘆笛景區、七星景區、會仙溼地等。桂林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考古機構認定命名的萬年智慧聖地,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旅遊興於南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譽。以桂林山水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桂林遊客入境旅遊目的地全國第四,僅次於京滬鎬。桂林接待過國外元首與政要近200位。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
    圖/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蘇州一景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 建設江南文化旅遊名城 常州繪就文旅休閒明星城美好畫卷
    常州是一座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近年來,常州聚焦建設江南文化旅遊名城、打造全國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的目標,統籌抓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建設文化旅遊強市,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繪就文旅休閒明星城美好畫卷。
  • 「金華歷史文化名城」金華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傳承
    2007年3月18日國務院正式公布金華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此這座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傳統文化特色突出的千年古城得以正名,並走上了一條保護與傳承並重的發展之路。由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保護研究所編制的《金華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8-2035)》歷時一年多經過調研、走訪、座談等系列工作已進行初步公示。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衝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保定有著悠久的歷史。轄區內自然景觀和人 文景觀交相輝映,革命紀念地和文物古蹟各具特色。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鹹陽市
    它東鄰省會西安,西接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現轄1市、2區、10縣,總面積10196平方公裡,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8.66萬,中心城區人口91.5萬,位居陝西省第三位。鹹陽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的都城所在地,也是周、漢、唐等十三個朝代的京畿重地,境內現存不可移動文物2106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32處,尤其是綿延百裡的27座大型帝王陵寢,埋葬著28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唐帝王,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華市
    2007年3月18日,國務院批准列金華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二、歷史沿革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吳越地置會稽郡領縣二十四,而烏傷隸焉(烏傷因顏孝子而名)。西漢興封劉濞王吳地,(烏傷縣)在封內。歷史建築-老火車站 圖片來源:住建部三、歷史文化價值金華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制歷史久遠 秦始皇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會稽郡烏傷縣
  • 常州歷史建築保護情況
    常州是一座具有2560餘年建邑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史稱「八邑名都、中吳要輔」。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名城保護工作,完成了前後北岸、青果巷、南市河三片歷史文化街保護規劃,劃定了街區保護範圍,穩步推進街區保護整治工作。
  • 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
    由福建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長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福建省古韻汀州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客家首府•大美汀州」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活動將於11月28日在福建龍巖長汀舉辦,同時《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將在當天正式實施。
  • 國務院同意將浙江省龍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1日訊 中國政府網21日消息,國務院同意將浙江省龍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關於同意將浙江省龍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申報龍泉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收悉。
  • 廣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山
    一座城市,光鮮的建築只是驅殼,深厚的文化才是靈魂中山簡介孫中山銅像中山:雖然建城史到現在只有851年了,但是中山的歷史可追述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現在是廣東四小虎之一和華僑之鄉。在2011年中山被增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廣東第7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