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羅湖警方在市局治安巡警支隊和市市場稽查局食品稽查處的大力支持下,經過3個月的摸網排查,一舉搗毀一個隱匿在龍崗平湖順平市場的地下加工廠。記者在現場看到,加工廠裡全是發臭發黴的牛百葉、黃喉以及刺鼻的化學浸泡溶液,讓人觸目驚心。
在位於順平市場的有毒食品加工廠內,警方共查獲了牛百葉、黃喉、毛肚、千層肚、牛心頂等疑似有毒有害食品成品、半成品約40噸;用於浸泡、加工牛百葉的氫氧化鈉、過氧化氫等危險化學品約1.5噸;此外,還有若干帳本及相關設備、工具一批。
加工流程
①牛百葉等原材料從國外輸入,其中一部分可能已經腐敗變質→②對原材料解凍、煮熟→③將食品浸泡在危險化學品溶液中→④一段時間後,用清水浸泡食品,以濾去表面過多的化學物質→⑤稱重、封裝→⑥出售。
半年來日產4噸有毒食品
不少市民認為,黑色的牛百葉是未經處理過可以吃的,要比白色的牛百葉衛生乾淨。而這家工廠生產的牛百葉則是「黑白通吃」,白色的通過雙氧水和燒鹼進行浸泡,使其增白、增脆、變大,黑色的則是用黑茶水熬製後加上化學溶液,用黑茶水本身的色澤來掩蓋原材料腐敗變質的情況。
據警方透露,該廠從2016年9月份經營至今,日供應肉制產品約4噸,月銷售額約300餘萬元。「他們從外國進口的原材料價格大約為12元/斤,然後通過浸泡後,一斤可以變成四斤有毒產品,價格也提高到17元/斤,利潤高達三四倍。」現場民警說。
在銷售鏈條上,有毒產品出廠後,一級市場通常會加價1~2元賣給二級市場,二級市場再加價賣給社區市場。令人意外的是,在調查中,銷售這些有毒食品的涉及包括海吉星、布吉農批等,而一些深圳知名的火鍋店和餐廳作為採購者也牽涉其中。據警方介紹,通過目前掌握的情況,隨後他們也會對涉及到的餐飲企業進行查處。
這2家排長隊餐廳被突查
昨日,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星期三『查』餐廳」行動,突擊檢查寶安區海雅繽紛城食品安全狀況,被抽查的西貝莜麵村(寶安海雅繽紛城店)、海底撈(寶安海雅繽紛城店)。
2家餐廳的整體食品安全狀況良好,現場食材快檢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維持現有B級(良好),但仍存在個別餐具消毒保潔不到位、冰箱內有的生熟食未分開存放等問題待整改。
對於火鍋店,許多市民最關注的就是鍋底到底合不合格。針對此市民的需求,執法人員對海底撈的火鍋底料進行了罌粟殼項目的快檢,結果顯示為合格。
發現的問題
1、麵點間外的垃圾桶垃圾滿溢,沒有封閉處理,交叉汙染風險大。
2、後廚洗手池未看到洗手消毒液以及幹手機。
3、在洗碗間和面點間均發現了有汙漬的碗,餐具清潔不達標。
合規的項目
1、西貝莜麵村採用的是開放式廚房,這是明廚亮灶的一種。
2、後廚菜肉砧板用顏色區分開,紅色為切肉,綠色為切菜,刀具也是。管理較規範。
3、後廚冷櫃,菜品都貼有日期標籤,較規範。
4、執法人員檢查後廚調料區,並查看保質期,未發現不合格情況。
5、蔬菜肉類的快檢均合格。
發現的問題
1、生熟食沒有分開放置,這個關鍵問題導致海底撈火鍋無法達到A級標準,維持在B級。
2、粗加工間發現了擺盤的花草,執法人員提醒其統一單獨放置。
3、涼菜間門,執法人員提醒應更換為不用手接觸開關的自動門。
合規的項目
1、粗加工間有分類存儲食材,還設有專門的殺魚池,較規範。
2、在後廚看到操作員在手捏丸子,海底撈管理員介紹操作員每兩小時洗手一次,並用75%消毒液消毒。
3、海底撈後廚的傳菜區擺放整齊。
4、調料間外的洗手幹手設施齊全。
5、快檢的菜肉均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