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尼泊爾的關係

2021-01-18 東方網

一、雙邊政治關係回顧

中尼之間有著上千年友好交往的歷史。晉代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過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蘭毗尼(位於尼泊爾南部)。唐朝時,尼泊爾公主尺真與吐蕃贊普松贊幹布聯姻。元朝時,尼著名工藝家阿尼哥曾來華監造北京白塔寺。

1955年8月1日建交以來,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和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高層往來不斷,尼國王、首相均多次訪華。周恩來總理曾兩次訪尼。鄧小平副總理、李鵬總理、李瑞環政協主席、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也先後訪問過尼泊爾。1996年底,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尼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共同確立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世代友好的睦鄰夥伴關係,將中尼友好關係推向一個新高潮。1997年11月,陳慕華副委員長對尼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雙方通過互訪,加深了解,在各個領域都有卓有成效的合作。

1955年8月1日 中尼正式建交

1956年4月25日-5月7日 中國特使烏蘭夫副總理赴尼參加馬亨德拉國王加冕典禮

1957年1月25-29日 周恩來總理訪尼

1960年3月11-24日 尼首相畢·普·柯伊拉臘訪華

1960年4月26-29日 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訪尼

1960年7月底 中國正式在尼建立大使館

1961年9月底 尼正式在中國建立大使館

1961年9月28日-10月5日 尼國王馬亨德拉訪華

1966年6月25日-7月13日 尼王太子比蘭德拉訪華

1972年11月14-25日 尼首相比斯塔訪華

1973年12月7-14日 尼比蘭德拉國王訪華

1975年2月22-26日 中國特使陳錫聯副總理赴尼參加比蘭德拉國王加冕典禮

1976年6月2-9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問中國四川和西藏

1978年2月3-6日 鄧小平副總理訪尼

1978年5月14-15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華

1978年9月27日-10月4日 尼首相比斯塔訪華

1979年8月26-29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華

1981年6月4-7日 趙紫陽總理訪尼

1982年7月27日-8月3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問中國甘肅蘭州、西藏甘孜和日喀則

1984年3月19-23日 李先念主席訪尼

1987年5月28日-6月1日 喬石副總理訪尼

1987年9月14-17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華

1989年9月5-15日 尼前首相比斯塔訪華

1989年11月19-21日 李鵬總理訪尼

1992年3月16-22日 尼首相柯伊拉臘訪華

1992年11月27-30日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訪尼

1993年9月20-27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華

1993年10月30日-11月6日 尼首相柯伊拉臘訪問中國西藏

1993年11月25-29日 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尼

1994年4月9-21日 尼上議院議長卡爾基訪華

1994年7月19-20日 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訪尼

1995年4月17-21日 尼首相阿迪卡裡訪華

1996年4月17-23日 尼首相德烏帕訪華

1996年8月23-30日 尼國王比蘭德拉訪華

1996年12月4-5日 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尼

1997年11月10-14日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慕華訪尼

1999年9月5-12日 尼前首相德烏帕訪華

2000年5月 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赴尼參加中國援建的中華寺開光慶典

二、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尼泊爾作為中國的友好鄰邦,是中國提供援助較早的國家之一。自1956年以來,中國共向尼政府提供援款62筆,全部為無償援助,總金額為124,159萬元人民幣。在上述援款項下共承擔27個成套項目,已建成25個,主要有公路、磚瓦廠、造紙廠、水電站、紡織廠、製革廠、水利灌溉工程、糖廠和國際會議大廈。此間,還向尼提供過15批物資援助,主要有糧食、食鹽、卡車、無軌電車等。中國在尼的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始於1981年,到1999年在尼已籤承包合同373項,總金額為6.45億美元。

中尼雙邊貿易額不大。2000年中尼貿易總額為2.04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1.97億美元,進口714萬美元。

1983年中尼成立政府間經貿聯合委員會,迄今已召開了8次會議,主要商討兩國經濟貿易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1996年4月尼首相訪華期間,雙方籤署換文同意建立由兩國工商聯牽頭的中尼民間合作論壇,以促進兩國的民間經貿交流與合作。該論壇於1996、1997、1999和2000年舉行了四次會議。

三、在文化、科技與教育等方面的雙邊交往與合作

中尼雙方在體育、文學、藝術、廣播、科學、宗教、攝影、出版、教育等方面均有交流,平均每年有15項之多。中方每年向尼提供一定數量的獎學金,我向尼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為每年100人。目前有109名尼留學生在華學習。2000年8月,尼成為第16個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


相關焦點

  • 中國同尼泊爾的關係
    1996年底,江澤民主席對尼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世代友好的睦鄰夥伴關係。  2008年8月,尼新任總理普拉昌達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閉幕式。12月,楊潔篪外長訪尼。2009年4月,尼外長烏彭德拉·亞達夫正式訪華。9月 尼外長蘇加塔·柯伊拉臘訪華。12月,尼總理尼帕爾訪華。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決定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 國防部長訪問尼泊爾,印度中國先後訪問尼泊爾,兩國關係何去何從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29日出訪尼泊爾,在中國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就已經訪問的尼泊爾,印度表示訪問尼泊爾就是為了促進雙方合作外交關係。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可見中印兩國對於尼泊爾的重視,魏鳳和不僅僅會見了尼泊爾總統,還會見了尼泊爾國防部部長以及軍區總司令,從此次會面來看,中國是有意促進雙方的軍事交流。不過從細節分析,中國和尼泊爾的關係要強於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拿事實說話,尼泊爾寧可拒絕印度主導的軍事演習,也要參加中國四川的聯合軍演,由此可見,中尼的關係還是非常友好的。
  • 印媒試圖挑撥尼泊爾與中國的關係,尼泊爾外長:別散布虛假消息
    此外印度也時常跟隨美國的腳步,肆意煽動謠言,試圖離間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而在近日,不安分的印度媒體又開始「搞事兒」了。 多家印度媒體20日報導稱,中國軍隊在尼泊爾的胡姆拉地區偷偷修建了9座建築,禁止尼泊爾人接近。印媒還聲稱尼泊爾安全部門和相關部門均已前往現場。
  • 俄媒稱中國與尼泊爾加強經貿關係:中國在尼影響力擴大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俄媒稱,中國對尼泊爾開放海港和陸港——這是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上周結束的訪華行程的一大成果。尼泊爾總統對中國開展了為期9天的訪問,期間,她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還參加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印媒又在挑撥鄰國與中國關係,尼泊爾外交部:不要散布假新聞
    印媒又在挑撥鄰國與中國關係,尼泊爾外交部:不要散布假新聞 印度今年可謂是內憂外患,不僅國內新冠疫情達到了不可控階段,在邊境和多國同時發生事端,跟隨美國身後,不是污衊、抹黑,就是挑撥造謠離間別國的關係,莫迪政府為了推卸抗擊疫情不力的消息,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
  • 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尼中關係固若喜馬拉雅山
    >   中新社拉薩7月26日電 題: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尼中關係固若喜馬拉雅山  作者 白瑪卓瑪  中尼建交60周年之際,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哈裡·普拉薩德·巴逍在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如今的尼中關係固若喜馬拉雅山。」
  • 中印關係緩和,尼泊爾無需再糾結「選邊站」
    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導 尼泊爾總理奧利24日結束訪華之際,印度多家媒體紛紛用他行前的一個表態作為新聞標題:「尼泊爾可以成為中印兩個鄰國之間的橋梁」。輿論注意到,奧利此次訪華凸顯了中尼加快落實「一帶一路」合作的共同願景。但尼泊爾獨特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其同中國的往來必然引得印度一路緊盯。
  • 尼泊爾專家揭秘,釋迦牟尼和印度沒多大關係,卻和中國人關係匪淺
    雖然佛教對我國影響深遠,但是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來自印度的,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但是有一個尼泊爾的歷史學家阿木漢松,卻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說釋迦牟尼其實是中國人,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立者,這就意味深長了。這位歷史學家,還真拿出了那麼幾個證據,首先第一點就是,釋迦牟尼出生於尼泊爾,這個地方在古代的時候,是華夏人民的活動點,現代基因學也有證明,說尼泊爾人是神農氏的後代。通過研究基因,發現這個釋迦牟尼屬於是中國的表親,和印度雅利安人,關係並不密切,並且在早期尼泊爾的佛陀像,就是典型的黃種人的,在唐朝地區,尼泊爾就是我國的藩屬國,這種關係一直到清朝才結束。
  • 尼泊爾救災無關中印地緣政治競爭,但關係一帶一路
    「這是因為尼泊爾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向澎湃新聞解釋,「就中國而言,與尼泊爾保持友好合作關係對維護邊疆地區穩定非常重要。」       去年末,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尼泊爾,尼泊爾總統亞達夫在會見王毅時就表示,尼泊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決不允許任何人利用尼領土從事反華活動。
  • 印度與尼泊爾新危機扯上中國 稱從中幹涉尼泊爾政局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文朱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 葛元芬】尼泊爾取消總統9日的訪印行程並召回駐印大使。作為回應,印度總理莫迪不再出席尼泊爾21日的佛教活動。這是能源出口風波之後,兩國關係出現的最新危機。然而,一些印度媒體卻將矛頭指向中國,稱「尼泊爾新一輪反印宣傳伴隨總理奧利允許中國擴大在該國的戰略足跡而至」。《印度斯坦時報》10日甚至指稱,中國從中直接幹涉尼泊爾政局。
  • 一位尼泊爾歷史學家:釋伽牟尼跟印度扯不上關係,佛祖是中國人!
    一位尼泊爾歷史學家:釋伽牟尼跟印度扯不上關係,佛祖是中國人!中國的文化底蘊一直建立在儒釋道三個教派上。而擁有最多信徒的佛教也會因創始人的出處而爭論不休,目前普遍承認佛教創立者是釋迦牟尼,其出生地在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屬於釋迦族人。
  • 魏鳳和訪尼泊爾,印度緊盯:擔心中國「將尼泊爾從印度帶走」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郭媛丹】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29日訪問尼泊爾,引發印度媒體高度關注。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均提到,魏鳳和訪問尼泊爾之前,印度政府已派出3批高級官員訪問了尼泊爾,試圖修復兩國之間因邊境爭端而緊張的關係。
  • 中國發展繁榮是尼泊爾重要機遇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再次訪尼,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尼泊爾和中國分別在喜馬拉雅山脈兩側,是山水相連的鄰國,兩國之間經濟文化關係源遠流長,歷史和人文紐帶使兩國成為親密朋友,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與合作願望始終不變。  中國長期以來向尼泊爾提供無私幫助。
  • 印度為何擔心中國「帶走」尼泊爾?
    也正是在當天,尼泊爾的總統班達裡和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分別會見了魏鳳和。中國和尼泊爾作為鄰國,更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方,兩國之間有著豐厚的友誼。可是有一個國家卻看不慣中國和尼泊爾走得近,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魏鳳和訪問尼泊爾 2019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曾訪問尼泊爾。時隔一年餘,2020年11月2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開啟了他訪問尼泊爾的旅程。這是繼2019年以來,中國訪尼的最高級別官員。尼泊爾總統和總理紛紛會見魏鳳和,尼軍參謀長也和魏鳳和舉行了會談。
  • 中國(西藏)與尼泊爾探討旅遊合作
    7月23日,中國(西藏)與尼泊爾旅遊聯合協調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拉薩召開。據悉,中尼旅遊聯合委員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先後召開了九次協調會,對中國西藏同尼泊爾的旅遊合作與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楊林娟(通訊員) 攝  中新社拉薩7月23日電 (何蓬磊)中國(西藏)與尼泊爾旅遊聯合協調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尼旅遊聯合委員會)第十次會議23日在拉薩召開。  據悉,中尼旅遊聯合委員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先後召開了九次協調會,對中國西藏同尼泊爾的旅遊合作與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尼泊爾外長:尼泊爾和中國沒有邊界爭端 媒體別再發假新聞
    尼泊爾外交部長賈瓦利(視頻截圖)海外網6月30日電 近期,在印度媒體和尼泊爾反對派炒作所謂「中國侵佔尼泊爾土地」的消息後,尼泊爾外交部於當地時間25日曾在其官網發布聲明駁斥相關不實報導。當地時間29日,尼泊爾外交部長賈瓦利再次明確表示,尼泊爾和中國之間沒有邊界爭端,並奉勸某些媒體不要散布影響兩國關係的假新聞。據尼泊爾khabarhub等多家媒體報導,在29日尼泊爾國民議會的一場會議上,賈瓦利表示:「我想澄清一些關於尼中邊界的誤導性和虛假的新聞。(尼泊爾)農業和畜牧業部已經澄清了這一點,外交部也已經澄清,那就是尼泊爾和中國間的邊界不存在爭端。」
  • 尼泊爾人看中國 一封公開信
    某些中國朋友一直嘗試與尼泊爾人民建立友誼和關係,並且想要通過地震造成的影響獲利。但是,我們尼泊爾人想建立一種平等互助的合作關係。 在尼泊爾的中國朋友不想使尼泊爾人民成為中國政權的強大支持者,他們的想法是在這種友誼關係中謀取好處。因此,支持中國的聲音不斷減弱,而反對中國的隊伍日復一日的壯大。我想請中國朋友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 與中國競爭 印度與尼泊爾討論建跨境經濟特區
    雖然尼泊爾對領土爭議立場並未改變,但印度考察中國積極發揮影響力下,昨天仍與尼泊爾透過視訊召開會議,討論雙方建立跨境經濟特區,積極強化與尼泊爾的關係。此外,印度與尼泊爾這場會議還審查了雙邊貿易與通行過境條約;雙方的官員說,儘管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在兩國政府給予便利下,透過卡車進行的貿易與商業貨物陸地邊境貿易都暢通無阻。這份聲明表示,透過這場會議廣泛的討論所取得的進一步進展,將支持擴大印度與尼泊爾間的經濟與商業關係。
  • 先惹中國,和尼泊爾、巴基斯坦也關係惡化,印度轉手又被不丹「斷水...
    恰好,印度和尼泊爾的邊境爭端被擺上檯面,與「老對手」巴基斯坦的關係也進一步惡化。此時不丹方面又傳來了壞消息。 多家印媒報導,不丹近期因新冠疫情封鎖了邊境,不但讓印度農民無法入境使用灌溉渠,還把水斷了,導致印度阿薩姆邦25個村莊六千農民受到影響。
  • 中國尼泊爾鐵路進入勘察階段,印度高度關注
    近期,中國鐵建所屬設計院,中標了中尼鐵路日喀則至吉隆口岸段的勘察設計項目。這使得中國與尼泊爾之間,建成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鐵路通道,又近了一步!這則消息,迅速被印度媒體所注意。印媒稱,「這是中國在南亞地區,挑戰印度影響力的最新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