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我還睡眼朦朧就被朋友領著坐上車朝泰州老街駛去。一路迷迷糊糊地走進早茶店,一張空蕩蕩的大方桌擺在門廳正中,朋友一聲嘆息:「哎呀,來晚了。」然後解釋說,早茶時段這張桌子上的包子都是堆成小山高的,此時可見是賣光了。
我瞄了眼掛鍾,不過9點半多,泰州的早茶可真是早呀。
泰州曾經隸屬揚州,與揚州的地理和文化都相近,可也許是名氣、規模都不比揚州的關係,這座小城的節奏比講究「慢生活」的揚州還要再慢幾分。鳳城河蜿蜒而過,梅園票友唱戲、夜晚乘船遊河都是一派悠閒光景,唯有清晨泰州人肯勤勉地早起,幾家有名的早茶店每天6、7點便開始營業,8點多已是滿屋子熱鬧景象。若是早起不來,便只能如我們一般看見許多擺著幾摞蒸籠的餐桌,和不少正在吃喝最後幾口湯麵的食客。
幸虧朋友提前預約,店裡已經預備好了我們的早茶,落座不久便熱氣騰騰地端了上來。泰州的茶館歷史與揚州類似,最初只是單純地賣茶,到了晚清隨著茶館生意的競爭激烈,各家店便開始在茶水之外售賣乾絲、麵點等小吃,以招攬顧客。
清末民初,泰州城內興起了幾家以早茶品類豐富、味道鮮美聞名的酒樓,每日清晨顧客盈門。而到如今,幾家老字號都在鳳城河畔的泰州老街開店,人們從清晨進店,一邊吃喝一邊談笑,有些閒來無事的老人要緩緩地將一頓早茶吃到近中午才算完。
福香茶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傳統的泰州早茶可歸納為「一茶三點一面」,最先上桌的便是這「一茶」,包括一杯茶、一份燙乾絲。茶用蓋碗奉上,茶葉用魁針、珠蘭和龍井三種摻和配製,傳聞是舊時的店老闆把賣剩下的各種好茶混在一起免費提供給販夫走卒,沒想到味道頗好反而流行開來,取複合茶的諧音就此得名「福香茶」。喝一口熱茶提神,我們開始吃早點。
燙乾絲
燙乾絲切得極薄,每一絲都火柴棍一般粗細,是道考驗刀工的吃食。汪曾祺先生寫揚州刀工好的師傅一塊豆腐乾能片出十六片,想來泰州的師傅也必得有同等水準。乾絲切好之後在沸水反覆衝燙,因其本身無味,之後需用醬油、水、糖、鹽、薑絲、香菜、蝦仁、花生米等來調味。筷子夾起一撮燙乾絲,入口軟嫩柔滑又有彈性,味道清淡卻又不失豐富層次,令我不禁一聲讚嘆,全身心都清醒了過來。
大煮乾絲
店員同時上了一份大煮乾絲,這是淮揚名菜,恰好可與泰州的燙乾絲做對比。大煮乾絲即是將乾絲與餚肉、蝦仁、木耳、青菜等一起配以高湯煮成,乾絲吃起來更柔軟,湯也鮮美無比。
接下來便是「三點」,即包子、蒸餃、燒麥。進店時大方桌上賣光的包子就是泰州早茶裡最受歡迎、最鮮美的小吃:蟹黃包。正如其名,做蟹黃包得先由專門的師傅將蟹肉、蟹黃分別拆好,再由麵點師傅按比例搭配好適量的豬肉,包成一隻只拳頭大小的包子。
掰開蟹黃包,只見滿滿的蟹黃蟹肉
蒸包子時隨著溫度上升,蟹黃融化滲出,將包子浸成油鋥鋥的金黃色,光看一眼我已覺得食指大動。掰開鬆軟的包子皮,蟹的鮮與肉的香撲鼻而來,咬一口滿嘴蟹黃蟹肉,實在是令人滿足。
有了蟹黃大包,我們便沒點同樣名聲在外的蟹黃湯包,轉而要了蔬菜湯包來嘗。湯包裝在一隻高腳小盤裡,筷子輕輕戳一下,軟軟的還晃悠,碧綠的湯汁透過薄薄的皮若隱若現。
蔬菜湯包
吃的時候也極考驗食客,先小心翼翼地咬破皮,然後就著開口吮吸,蔬菜香菇的清爽滋味便隨著湯汁流進了嘴裡,縈繞在舌尖之上。肉凍、蟹黃都是成塊包進包子,在蒸的過程中逐漸融化成汁水,但蔬菜湯汁是怎麼樣做到包子裡頭呢?我們一邊吸一邊好奇,店員卻笑著說這是店家獨創,有專利的不能外洩。
蝦仁蒸餃
初夏正是河蝦肥美的季節,蝦仁蒸餃上桌還帶著陣陣熱氣,幾隻個頭不小的餃子彎彎地躺在蒸籠裡,像幾枚月牙。蒸餃講究褶子均勻,皮薄餡兒大,咬一口香甜的汁水溢滿唇齒。
秧草包
春夏也是吃時令鮮蔬的好時節。江浙一帶日常愛吃草頭,又叫金花菜,泰州稱為秧草。秧草可以鮮吃,也可以曬乾醃起來,做成菜色澤青翠好看。上海人常吃「酒香草頭」,泰州人則蒸出一籠秧草包,包子褶子中間隱隱露出一縷碧色。
枸杞頭燒賣
時令的點心還有一籠枸杞頭燒麥,用枸杞葉的嫩芽做成,入口我感覺略帶一點清苦之味,卻恰好能解蝦餃和蟹黃包的些許油膩。
一籠籠點心五花八門擺了一桌,待一樣樣嘗過,我已經覺得十足得飽了,但泰州早茶的花樣可不止這些。在傳統的「三點」之外,還可以隨食客喜歡加入草爐燒餅、野菜麻球、春卷、脆長魚、餚肉等小點,難怪店裡的很多老食客一吃便是一上午。
而一頓正宗泰州早茶定是以一碗魚湯麵作為結尾,這便是「一茶三點一面」中的「一面」了。面碗端上來的時候我並沒太在意,色澤濃白的湯飄著嫩綠蔥花,麵條的量不大,在湯中隱隱約約。直到舀一勺湯入口我才發覺這碗面的妙處——湯鮮美異常。
魚湯麵
當地朋友介紹說這是將鯽魚配生薑、蔥椒用熟豬油炸酥脆,再加上鱔魚骨、豬骨用文火慢熬入味,才能成為一碗如此濃鬱的魚湯。麵條在湯裡吸飽了湯汁,綿軟又滑爽。我剛進店時不少食客正在呼嚕嚕吃喝的正是魚湯麵,即便已經被各色點心吃撐,這碗面連湯也被大家喝得一滴不剩。
燙乾絲、蟹黃包、魚湯麵合稱「早茶三寶」,正是一頓泰州早茶最必不可少的主角。我們吃吃喝喝聊著天,不知不覺也時近中午。離開時發現不少食客還在慢悠悠地閒聊,三五好友就著一壺茶談笑風生。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留下一句「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我想如今最能感受這塵世幸福的方式莫過於和泰州人一起花一整個上午時間,悠閒緩慢地吃掉滿滿一桌子早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