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能喚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一桌泰州早茶

2020-12-21 澎湃新聞

清早我還睡眼朦朧就被朋友領著坐上車朝泰州老街駛去。一路迷迷糊糊地走進早茶店,一張空蕩蕩的大方桌擺在門廳正中,朋友一聲嘆息:「哎呀,來晚了。」然後解釋說,早茶時段這張桌子上的包子都是堆成小山高的,此時可見是賣光了。

我瞄了眼掛鍾,不過9點半多,泰州的早茶可真是早呀。

泰州曾經隸屬揚州,與揚州的地理和文化都相近,可也許是名氣、規模都不比揚州的關係,這座小城的節奏比講究「慢生活」的揚州還要再慢幾分。鳳城河蜿蜒而過,梅園票友唱戲、夜晚乘船遊河都是一派悠閒光景,唯有清晨泰州人肯勤勉地早起,幾家有名的早茶店每天6、7點便開始營業,8點多已是滿屋子熱鬧景象。若是早起不來,便只能如我們一般看見許多擺著幾摞蒸籠的餐桌,和不少正在吃喝最後幾口湯麵的食客。

幸虧朋友提前預約,店裡已經預備好了我們的早茶,落座不久便熱氣騰騰地端了上來。泰州的茶館歷史與揚州類似,最初只是單純地賣茶,到了晚清隨著茶館生意的競爭激烈,各家店便開始在茶水之外售賣乾絲、麵點等小吃,以招攬顧客。

清末民初,泰州城內興起了幾家以早茶品類豐富、味道鮮美聞名的酒樓,每日清晨顧客盈門。而到如今,幾家老字號都在鳳城河畔的泰州老街開店,人們從清晨進店,一邊吃喝一邊談笑,有些閒來無事的老人要緩緩地將一頓早茶吃到近中午才算完。

福香茶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傳統的泰州早茶可歸納為「一茶三點一面」,最先上桌的便是這「一茶」,包括一杯茶、一份燙乾絲。茶用蓋碗奉上,茶葉用魁針、珠蘭和龍井三種摻和配製,傳聞是舊時的店老闆把賣剩下的各種好茶混在一起免費提供給販夫走卒,沒想到味道頗好反而流行開來,取複合茶的諧音就此得名「福香茶」。喝一口熱茶提神,我們開始吃早點。

燙乾絲

燙乾絲切得極薄,每一絲都火柴棍一般粗細,是道考驗刀工的吃食。汪曾祺先生寫揚州刀工好的師傅一塊豆腐乾能片出十六片,想來泰州的師傅也必得有同等水準。乾絲切好之後在沸水反覆衝燙,因其本身無味,之後需用醬油、水、糖、鹽、薑絲、香菜、蝦仁、花生米等來調味。筷子夾起一撮燙乾絲,入口軟嫩柔滑又有彈性,味道清淡卻又不失豐富層次,令我不禁一聲讚嘆,全身心都清醒了過來。

大煮乾絲

店員同時上了一份大煮乾絲,這是淮揚名菜,恰好可與泰州的燙乾絲做對比。大煮乾絲即是將乾絲與餚肉、蝦仁、木耳、青菜等一起配以高湯煮成,乾絲吃起來更柔軟,湯也鮮美無比。

接下來便是「三點」,即包子、蒸餃、燒麥。進店時大方桌上賣光的包子就是泰州早茶裡最受歡迎、最鮮美的小吃:蟹黃包。正如其名,做蟹黃包得先由專門的師傅將蟹肉、蟹黃分別拆好,再由麵點師傅按比例搭配好適量的豬肉,包成一隻只拳頭大小的包子。

掰開蟹黃包,只見滿滿的蟹黃蟹肉

蒸包子時隨著溫度上升,蟹黃融化滲出,將包子浸成油鋥鋥的金黃色,光看一眼我已覺得食指大動。掰開鬆軟的包子皮,蟹的鮮與肉的香撲鼻而來,咬一口滿嘴蟹黃蟹肉,實在是令人滿足。

有了蟹黃大包,我們便沒點同樣名聲在外的蟹黃湯包,轉而要了蔬菜湯包來嘗。湯包裝在一隻高腳小盤裡,筷子輕輕戳一下,軟軟的還晃悠,碧綠的湯汁透過薄薄的皮若隱若現。

蔬菜湯包

吃的時候也極考驗食客,先小心翼翼地咬破皮,然後就著開口吮吸,蔬菜香菇的清爽滋味便隨著湯汁流進了嘴裡,縈繞在舌尖之上。肉凍、蟹黃都是成塊包進包子,在蒸的過程中逐漸融化成汁水,但蔬菜湯汁是怎麼樣做到包子裡頭呢?我們一邊吸一邊好奇,店員卻笑著說這是店家獨創,有專利的不能外洩。

蝦仁蒸餃

初夏正是河蝦肥美的季節,蝦仁蒸餃上桌還帶著陣陣熱氣,幾隻個頭不小的餃子彎彎地躺在蒸籠裡,像幾枚月牙。蒸餃講究褶子均勻,皮薄餡兒大,咬一口香甜的汁水溢滿唇齒。

秧草包

春夏也是吃時令鮮蔬的好時節。江浙一帶日常愛吃草頭,又叫金花菜,泰州稱為秧草。秧草可以鮮吃,也可以曬乾醃起來,做成菜色澤青翠好看。上海人常吃「酒香草頭」,泰州人則蒸出一籠秧草包,包子褶子中間隱隱露出一縷碧色。

枸杞頭燒賣

時令的點心還有一籠枸杞頭燒麥,用枸杞葉的嫩芽做成,入口我感覺略帶一點清苦之味,卻恰好能解蝦餃和蟹黃包的些許油膩。

一籠籠點心五花八門擺了一桌,待一樣樣嘗過,我已經覺得十足得飽了,但泰州早茶的花樣可不止這些。在傳統的「三點」之外,還可以隨食客喜歡加入草爐燒餅、野菜麻球、春卷、脆長魚、餚肉等小點,難怪店裡的很多老食客一吃便是一上午。

而一頓正宗泰州早茶定是以一碗魚湯麵作為結尾,這便是「一茶三點一面」中的「一面」了。面碗端上來的時候我並沒太在意,色澤濃白的湯飄著嫩綠蔥花,麵條的量不大,在湯中隱隱約約。直到舀一勺湯入口我才發覺這碗面的妙處——湯鮮美異常。

魚湯麵

當地朋友介紹說這是將鯽魚配生薑、蔥椒用熟豬油炸酥脆,再加上鱔魚骨、豬骨用文火慢熬入味,才能成為一碗如此濃鬱的魚湯。麵條在湯裡吸飽了湯汁,綿軟又滑爽。我剛進店時不少食客正在呼嚕嚕吃喝的正是魚湯麵,即便已經被各色點心吃撐,這碗面連湯也被大家喝得一滴不剩。

燙乾絲、蟹黃包、魚湯麵合稱「早茶三寶」,正是一頓泰州早茶最必不可少的主角。我們吃吃喝喝聊著天,不知不覺也時近中午。離開時發現不少食客還在慢悠悠地閒聊,三五好友就著一壺茶談笑風生。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留下一句「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我想如今最能感受這塵世幸福的方式莫過於和泰州人一起花一整個上午時間,悠閒緩慢地吃掉滿滿一桌子早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泰州的早茶」,實名推介!
    「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泰州的早茶」,實名推介!中國旅遊報 範婷婷 攝泰州早茶,品種豐富。喜馬拉雅電臺 張晴 攝媒體團還走進造船業農副產品等企業聚焦泰州產業發展的特色亮點格林美鈷工業博物館一角。
  • 在泰州,唯有一頓早茶,可以喚醒我的靈魂
    泰州早茶店也很多,網絡上寫較多的是古月樓,我是個怪人,通常不喜歡去網絡熱門的,選擇了會賓樓。早茶種類好多,每個都想吃,多幾個人圍成一桌吃,每種嘗一下應該是氛圍相當不錯的。這對老夫妻是泰州本地人,據他們說這家店基本以當地人居多。外地人到某地方吃東西最怕兩點:一是味道不正宗,二是宰客。聽他們這樣一說,我的心放下了,沒有踩坑。
  • 叫你起床的從來都不是鬧鐘,而是瓊菜王的早茶
    如果說叫醒你的不是鬧鐘那麼就一定是美味與顏值兼備的瓊菜王的早茶了海南人似乎對早茶有著特別的熱衷一壺茗茶三二件點心一份小報>悠閒悠哉十分愜意這是因為喝早茶對於海南人而言不僅是喚醒一天生活最好的方式也是海南原汁原味的當地文化早茶始於清同治年間,源於廣州「一釐館」,故稱廣式早茶。
  • 設計師打造咖啡鬧鐘 讓咖啡香喚醒你的清晨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媒體ubergizmo5月26日報導,早在2014年英國設計師喬舒亞•勒努夫就發明了Barisieur咖啡鬧鐘,讓咖啡愛好者每天在咖啡香中醒來。對於咖啡愛好者來說,衝泡咖啡或是烤咖啡豆散發的香氣就可以令他們沉醉。
  • 泰州風土人情—泰州的早茶
    泰州人過著相對閒散的生活。最能體現泰州人的閒散的生活,是泰州人都喜歡吃早茶。
  • 表情鬧鐘喚醒美好清晨
    小優今天為了拯救各位賴床星人,特地搜羅了一個極具創意的鬧鐘,有了它的陪伴,即可讓你與懶覺說拜拜。日常見到的鬧鐘是什麼樣的?圓滾滾,只會叫?最討厭的就是不貼心,但小優今天要說的【創意心情鬧鐘】可不一樣呢,它會每天更換不同的表情,假如到了苦逼的周一,呆呆的表情就像茫然的你,不知這一周要發生什麼事情,不過還是要收拾心情認真工作。周二、周三,距離周五還有好幾天,裝無辜、賣萌都無濟於事,略微緊縮的眉頭搭配小嘟嘴,似乎在清晨想告訴你,踏實工作不要抱怨。
  • 泰州老街早茶:讓我覺得自己肚子還不夠大
    歷史上,蘇中諸多地方有吃早茶的習俗,流傳至今,也就揚泰地區聲名頗大。朋友介紹說,若以燙乾絲而論,泰州的是其中的魁首。泰州燙乾絲被當地政府申遺成功,比申遺更深入人心的是,泰州城一天吃掉2噸的大白幹。據說,泰州乾絲上所用的小磨麻油,也是泰州乾絲的精髓之一,要用當地特產的芝麻去磨,才能出那種香……我本是衝著泰州早茶去的,但是到的時候早茶已經閉市了。不禁心裡嘀咕:泰州人好像不太會做生意呀,早茶就做到上午10點鐘,說關就關……還是先逛逛老街吧。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清晨7點的鬧鐘》
    清晨7點的鬧鐘「叮叮叮……….嗒」清晨7點的鬧鐘準時響起了,「啪」我關掉了「奪命之鐘」,房間內一片寂靜。我看著天花板,一點也不想動。手一伸一件衣服居然從天而降,一秒就穿好了。俗話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還沒有起床,早飯已經香噴噴在桌上了。吃過飯不用出門,我就在網上開始學習了,老師留的作業很少,只用寫一個句子和10道口算,做完後還有時間可以在網上打半個小時遊戲。打完遊戲反正距離吃飯時間還早,我就打開電視邊看邊開了一袋薯片,喝起汽水來。餓了一轉頭,一桌的雞腿擺在我面前,炸的、烤的、煮的,什麼味道都有,我好高興地大吃特吃起來。
  • 吃一頓經典泰州早茶,感受一下塵世的幸福
    ,這城不是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很多。而最能體現出泰州地區慢生活節奏的,當屬早茶文化,一日之計在於晨,泰州人的生活從早茶開始。、民國、建國初期……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泰州人把早茶吃出了功夫,吃出了門道,更是吃出了「皮包水」的早茶文化。
  • 江蘇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
    2020年10月19日,位於江蘇省泰州市的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該館由著名作家賈平凹題寫館名,它是國內第一家系統展示泰州地區早茶文化的專業博物館。泰州早茶博物館面積為1000平方米,館內展示了300多件與早茶文化相關的不同年代的實物,陳設了文字、資料、書籍、雕塑等,梳理泰州早茶發展脈絡,並將文物資料與科普體驗結合,展現泰州早茶文化輝煌,推進泰州早茶產業發展。
  • 烹飪大師點評泰州早茶 評比產生「泰州十大特色早茶點」等多個獎項
    本報訊(記者 陸婧 通訊員 沈傑)泰州早茶不僅成為本地人的生活「標配」,也吸引了更多外地人慕名而來。4月26日,由市文旅集團、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主辦的2019首屆中國(泰州)早茶峰會在我市舉行。活動中,同時評比產生了「泰州十大特色早茶點」「泰州十大早茶名鋪」「泰州十大早茶名廚」和「江蘇名點」「江蘇名廚」等多個獎項。
  • 泰州早茶博物館在老街開館
    本報訊(記者 王亦清 通訊員 沈傑)1.5萬餘家早茶店,150多種早茶品種,每天消耗麵粉10萬公斤、乾絲5萬公斤……泰州早茶,已成為泰州市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和餐飲名片。昨天,泰州市首個早茶文化展示、交流和研究平臺——泰州早茶博物館在老街開館。
  • 海陵潮·文藝|泰州的早茶
    「吃早茶」被泰州人戲稱為「早上皮包水」,它是泰州地區慣有的風俗習慣,早上起來,邀上幾個親朋好友,來到茶館,喝著香醇的清茶,品著各式美味,一天的生活就這樣從愜意中開始了。  「奪魁品罷雨前茶,樓開綠雨試新茶。」這是清道光年間泰州詩人朱餘庭的詩句。
  • 江蘇泰州發布早茶地方標準 早茶博物館正式開館
    早茶論壇活動承載的不僅僅是展示新品、引領趨勢的使命,更擔負著助推行業協同發展的重任。現場,首批「江蘇省十大地標早茶品牌代表性企業」集體亮相,「泰州更具人氣的早茶名店」也一一揭曉,或將成為泰州早茶新地標。
  • 早茶點15000多家,品種150多種,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
    今天,泰州老街特別熱鬧,由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題寫館名的「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該館由泰州文旅集團牽頭,與文旅古月樓餐飲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設。它是國內第一家系統展示泰州地區早茶文化的專業博物館。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霞宣布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並與嘉賓一起按下開館啟動球。
  • 廣州早茶PK泰州早茶,幾十年的老茶客告訴你哪個才好吃!
    不管是廣式的蝦餃和叉燒包還是泰州口味的煮乾絲和魚湯麵,總有一款符合你的胃口,還在等什麼?快來吧!飲杯茶,食個包,聚聚舊,看看報是廣州人嘆早茶的習慣。早茶時間很廣,從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二點都是嘆茶時間。十甫路的陶陶居清晨6點就已經站滿了阿公阿婆;廣州酒家不到9時就客滿。天然居10點鐘還人聲鼎沸,一個早上就能至少翻臺2次。
  • 泰州早茶早中晚三彈齊發,不火不停!
    10月14日中午,來自上海上航旅遊集團的十多名遊客在泰州會賓樓鼓樓酒店品嘗了泰州烹飪餐飲行業協會最新推出的「皮包水早茶」中晚宴,燙乾絲、魚湯麵、加蟹包子、秧草包子、雙麻酥餅、蝦仁蒸餃、脆鱔、餚肉、薑絲……這些豐富多彩的泰州特有早茶讓他們垂涎欲滴,讚不絕口。
  • 2020中國(泰州)早茶論壇舉行
    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早茶文化,深入挖掘飲食遺產,在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之日, 2020第二屆中國(泰州)早茶論壇舉辦。該活動由省餐飲協會、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文旅集團主辦,市商業聯合會協辦。
  • 中國泰州早茶峰會評出早茶系列十佳 蟹黃湯包、五味乾絲等加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4月26日,由泰州市文旅集團、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主辦的2019首屆中國(泰州)早茶峰會在泰州會賓樓賓館舉行,「泰州十大早茶名廚」「泰州十大早茶名鋪
  • 泰州早茶峰會14家店PK 評出十大特色早茶名點
    4月26日,2019首屆中國(泰州)早茶峰會召開,我市的各家早茶名店齊聚一堂,就40道泰州早茶名點的製作烹飪展開比拼。經過激烈的角逐,大賽最終產生了「泰州十大早茶名鋪」、「泰州十大特色早茶點」、「泰州十大早茶名廚」等多個獎項,蟹黃湯包、五味乾絲、宣堡小餛飩還被評為「江蘇名點」,將精心評選出的泰州特色早茶呈現在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