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列入非遺,為何德國人對麵包如此著迷?德國麵包好吃是有道理的
法國人的浪漫舉世聞名,胳膊下夾著細長法棍悠閒散步的行人,戴著時髦的貝雷帽,騎著滿載脆皮麵包的自行車四處閒逛,這樣的畫面在影視作品中隨處可見。電影場景的確不錯,但是當你真正開始做生意時,你會發現,世界上最好的麵包來自德國。因為在那裡,麵包是一種文化。
麵包是德國大多數餐點的主食。早餐、或中餐的麵包叫做Pausenbrot,晚餐叫作Abendbrot。在德國有句諺語,「像切片麵包一樣流行」,常用來形容快速銷售的商品。
德國的氣候條件與法國或義大利不同,並沒有充足的陽光,許多地區不利於小麥生長,反而更適合黑麥和斯佩耳特小麥的生長,因此以小麥為主的麵包只在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等南方城市常見。而德國大部分地區仍傾向於食用黑麥、粗麥粉、小麥粉和穀物種子做成的酵母酸麵包。
麵包賞賜的主要驅動力是:農民、商人和公爵都需要一些食物來抵禦寒冷和雨天。因此,時至今日,德國人仍傾向於吃用黑麥、粗麥粉、小麥粉和穀物及種子做成的酸麵團麵包。德國麵包很重而且很有營養;它(字面上)的重量超過了鬆軟的佛卡夏餅(focaccia)或恰巴塔(ciabatta)。
德國麵包美味的關鍵之一在於耐心,給麵包一些時間,它就會回饋你無與倫比的美味。將混合好的麵團放置至少一小時,最好是一夜,這就是德國麵包美味的秘訣。德國古老的烘培規則是「沒有耐心沒有好麵包」。當然,烤麵包時所使用的溫度和溼度也不能忽視。
根據德國麵包協會(German Institute for bread)的麵包登記冊(bread register),目前德國官方認可的麵包種類超過3200種。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德國麵包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