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健逝世前手記發表:行者精進忍者不悔

2021-01-15 搜狐網
 高倉健逝世前手記發表


  據日本媒體報導,12月10日演員高倉健於去世前四天(11月6日)寫下的手記,被刊登在日本月刊雜誌《文藝春秋》中。

  手記是高倉健先生從二戰終戰日開始回憶,敘述了他的人生及拍攝電影時的一些逸事。

  在拍攝《八甲田山》時,劇組的每個人員都要忍耐極度寒冷的環境,導演森谷司郎問高倉健:「為什麼你會如此的努力?」高倉健回答道:「因為我活著,所以必須要努力!」

  高倉健曾向日本高僧酒井雄哉求教:「能否給我指明一條人生的道路?」,高僧的回答成為了高倉健日後的座右銘「行者精進,忍者不悔」。

http://yule.sohu.com/20141210/n406839826.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210/n406839826.shtml report 2287 高倉健逝世前手記發表[相關]孫海英呂麗萍憶高倉健:..|獨家直擊:東映門口擺設..據日本媒體報導,12月10日演員高倉健於去世前四天(11月6日)寫下的手記,被

");}

相關焦點

  • 高倉健: 行者精進 忍者不悔
    為何高倉健如此備受好評?   作為七十年代生人,高倉健本不屬於我們那個時代。補看電影,翻看當年電影資料、採訪文章,尋找答案。除了當時中日關係「蜜月期」和中國文化產品一片「荒蕪」的特定時代背景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高倉健的為人。同時代演員加藤登紀子認為,高倉健的為人簡直是聖經。   品讀高倉健,更像一趟「精神之旅」。
  • 高倉健故鄉將辦紀念展覽 東映上映高倉健作品展
    東映展示高倉健籤名紀念品  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為紀念10日逝世的影星高倉健,日前高倉健故鄉福岡縣朝倉郡東峰村將在紀念館開辦紀念高倉健的展覽同時東映也宣布順應影迷意願,將策劃舉辦高倉健的追悼展映會。>>>>>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高倉健故鄉所舉辦的展覽中包括不少珍貴資料,展覽館建立在高倉健先生父親曾工作過的寶珠山煤礦,在展覽館中可以追憶高倉健少年時代的生活。
  • 高倉健「遺曲」:若我死去請埋在櫻花樹下
    據香港媒體報導,日本國寶級演員高倉健於本月10日凌晨因惡性淋巴瘤病逝,享年83歲。其死訊自公布以後即震驚整個日本社會,一眾影人亦紛紛哀悼。昨天,東京銀座的東映影院門外擺放了鮮花及他生前曾參演的電影,讓市民能夠前往獻花悼念。
  • 日媒:中日兩國民眾眼中的「男人」高倉健
    高倉健逝世的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就上了日本六大報紙晚報的頭版。其中,《朝日新聞》、《東京新聞》、《每日新聞》將其作為頭版頭條,《產經新聞》還發行了號外。日本各大電視臺則循環播放各界對高倉健的評價。  中國各大媒體也在顯要位置刊發了相關報導,不少網站甚至將底色變為哀悼的黑色。
  • 日本電影仁俠代表高倉健
    圖:當年成為日本激進青年追捧對象仁俠高倉健  在銀幕上見過最感意外的高倉健形象,不是哪一部他演出的電影,而是寺山修司的長片處女作《拋掉書包上街去》,片中有一首插曲《阿健我愛你》(一九七一年)向當時紅透半邊天的高倉健致敬
  • 高倉健追悼活動在東京舉行 倍賞千惠子致辭緬懷
    鑑於下月恰是已故日本男演員高倉健逝世一周年,25日舉辦了追悼公映活動。女演員倍賞千惠子登臺致辭稱:「我想,他是和渥美清、笠智眾那樣只此一人的演員。」倍賞與高倉健共同演出了影片《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喊》和《車站》。這是高倉健去世後她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及逝者。
  • 從《高倉健的獨白》到《在旅途中》,讀懂高倉健的21本書
    《高倉健》(李作民、周振清、田德強/編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版)       編譯的一本關於高倉健的書,附了很多照片,還有高倉健拍片年表。4.《忍:高倉健的故事》(邱海濤/著,文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一本中國人寫的影傳,記錄高倉健從《追捕》到《千裡走單騎》的成長曆程。6.《高倉健影傳》(聯慧/著,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一本全面記錄高倉健成長經歷的影傳,配了大量珍貴的圖片,還有高倉健自己寫的散文。
  • 郭旭歌曲行者歌詞 行者在哪可以聽
    嗯……  郭旭歌曲行者歌詞 行者在哪可以聽  行者在哪可以聽:QQ音樂  行者 - 郭旭  詞:郭旭  曲:郭旭  靈魂還在曠野歌唱  種子發芽泥土芬芳  大地蒼茫孤獨守望  遠行旅人歸期不詳  謊言真相冥思苦想  貪婪欲望自私善良
  • 高倉健經典電影回顧
    高倉健(1931年-2014年),生於日本福岡縣,演員、歌手。 1956年,高倉健進入演藝圈。1970年,憑藉電影《遊俠列傳》獲得京都市民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1976年,主演電影《追捕》,憑藉該片高倉健被中國觀眾所認識。
  • 日本「忍者之鄉」伊賀市用5國語言發表聲明,否認招募忍者
    日本「忍者之鄉」伊賀市用5國語言發表聲明,否認招募忍者 日本「忍者之鄉」三重縣伊賀市24日發表聲明,否定招募忍者傳聞。
  • 高倉健《追捕》與中國往事
    張涵予只是當時中國眾多《追捕》狂熱粉絲中的一員,當然,他是很特殊的一員,因為如今他將飾演一代男神高倉健曾經飾演的角色。  《追捕》中國引進的兩年前就在日本上映了,根據西村壽行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日文原名可直譯為《涉過憤怒的河流》。原著小說由德間書店出版,旗下的大映電影公司改編成為電影,可以看做一種捆綁式的商業推廣行為。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聖地:忍者修仙的洞天福地
    山伏又名修驗者,指為得神驗之法,而入山修行之人,而山伏的始祖,正是役行者。在歷史上,役行者通過對甲賀文化的影響而間接催生了忍者職業的誕生;在《火影忍者》中,六道仙人身上也有著役行者的投影:六道是火影世界中的仙人,而役行者也正是日本文化中的第一個「仙人」。役行者有皇族血統,三十二歲入葛木山中的巖洞修煉,經三十餘年而得道成仙。
  • 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因淋巴癌病逝 警惕淋巴癌早期症狀
    當地時間11月10日凌晨3時49分,因主演《追捕》等作品而在日本電影史上享有聲譽的著名演員高倉健,他因淋巴癌在東京都內的醫院逝世,享年83歲。淋巴癌有哪些早期症狀?哪些人易患淋巴癌?   高倉健出生於福岡縣中間市,小時候體弱多病。從中學時代開始,高倉健開始對拳擊和英語感興趣,高中畢業後考上明治大學商學部。大學時期,高倉健曾擔任相撲社團的經理。大學畢業的1955年,被東映東京攝影所所長發現,並作為「new face」第二期新生加入東映公司。   高倉健從影50多年間出演過200多部影片和多部電視劇,受到觀眾喜愛。
  • 高倉健:我很想把張藝謀當做自己的兒子!(組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夕,高倉健特意請日本幾位國寶級的鍛造師給張藝謀打了一把刀。  中國情緣  高倉健以銀幕「硬漢」形象著稱。上世紀70年代末,憑藉一部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的《追捕》,高倉健成為兩國人民共同的偶像,更成為中日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親歷者與見證者。
  • 日本83歲男星高倉健去世 《追捕》成就其一生
    安徽商報合肥網訊 11月18日消息,據共同社消息日本著名男演員高倉健10日因病去世,享年83歲。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日本著名男演員;福岡縣中間市人,1978年,高倉健主演的《追捕》成為文革之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在中國大陸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高倉本人也成為中國大陸一代人的偶像。迄今,高倉健已拍攝了204部電影。
  • 70年代風靡中國的日本巨星—高倉健
    高倉健,1931年2月16日出生於日本的一個煤礦工人家庭,畢業於福岡縣立東築高校、明治大學商學部商學科。年輕時年輕時他想成為一名外貿商人,但在大學畢業後,逢二戰結束日本經濟陷入蕭條期,遂進入東映。1956年,以《電光空手打》一片出道。
  • 高倉健復出主演電影《螢火蟲》
    高倉健復出主演電影《螢火蟲》2001年2月7日14:8:6 羊城晚報   飲譽世界影壇的東方硬漢高倉健,現已邁入古稀之年。在值得慶賀的時候,他將和青年阿信的扮演者田中裕子聯袂主演電影《螢火蟲》。影片以漁夫山崗(高倉健)和知子(田中裕子)夫婦為主人公,山崗是倖存的特攻隊員,和知子在戰爭死亡線上邂逅。戰後,和山崗一樣受戰爭創傷拖累的親友因忍受不了傷病的折磨而自殺,知子又患腎病危在旦夕,默守40年的夫妻面臨嚴峻考驗。   《螢火蟲》劇本由竹山澤創作,攝製組為影片《鐵道員》基本陣容,導演為降旗康男。該劇預計5月下旬在日本上映。
  • 高倉健《追捕》中同款風衣曾在中國熱銷
    媽媽心中的「夢中情人」  除了《千裡走單騎》,對大多數年輕觀眾來講,高倉健可能已經比較遙遠;但在這批年輕觀眾的父親、母親眼裡,高倉健一度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男神」和「夢中情人」,當時他比現在的偶像巨星們更神秘,更充滿魅力。
  • 盤點高倉健作品:《幸福的黃手帕》奠定影壇地位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無可爭議的第一「男神」,高倉健一生拍過200多部電影。在他眾多的經典銀幕形象中,你知道的有幾個,最喜歡的又是哪一個?主演高倉健的「硬漢」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為當時眾多中國女性尋找伴侶的一道標杆。  故事梗概:檢察官杜丘(高倉健飾)突遭陷害,被人冤枉成搶劫、強姦犯。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他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設法為自己討回清白。杜丘在逃亡途中救下了農場主的女兒真由美,美麗的真由美愛上了正直的杜丘。  在真由美和其父親的幫助下,杜丘終於在一家精神病院查到了誣告自己的橫路進二。
  • 日影獨家評論:高倉健,在天堂繼續的映畫夢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日本男演員之一,高倉健不僅給日本觀眾留下了一系列經典的角色,更是彼岸中國觀眾們心中最難以忘懷的電影明星之一。1978年,高倉健主演的作品《追捕》作為文革之後首部登陸中國的外國電影,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雖然作為電影而言,《追捕》只是一部普通的商業作品,但它對高倉健,以及對高倉健與中國之間密切關係啟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