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敕勒川 草原佛都美岱召

2021-01-17 包頭新聞網

全域旅遊敕勒川 草原佛都美岱召 

土右旗舉辦第九屆中國金杏節暨三娘子旅遊文化節活動

□鍾海濱 鄭瑞峰

由中共土右旗委員會、土右旗人民政府主辦,旗委宣傳部、旗委統戰部、旗文化廣電旅遊局、民族宗教局和美岱召鎮黨委、政府承辦的第九屆中國金杏節暨三娘子旅遊文化節系列活動於6月7日盛大開幕。

本次活動貫徹落實土右旗「全域旅遊攻堅年」目標任務,充分結合本旗沿山自然景觀、歷史人文、生態林果等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全域旅遊、全季旅遊和「旅遊+」戰略的宣傳營銷規劃布局要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美岱召5A級景區為總目標,以推動美岱橋、大雁灘、沙圖溝、樓房溝及全域旅遊綠道等沿山景區旅遊項目建設為重點,通過舉辦金杏節、三娘子節、祭敖包節等文化旅遊系列活動,並與書畫藝術、民俗演藝、美食文化、產品展銷等活動結合,實現與各旅行社合作洽談籤約達到100家以上,以美岱召為點串接形成1條「沿山生態休閒一日遊」旅遊精品線路,全面弘揚敕勒川旅遊文化,加快推廣「山水古城市、休閒敕勒川」旅遊品牌形象,充分展示美岱召悠久的民族情結、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富集的生態資源。全面加快全旗旅遊由「過境地」向「目的地」升華轉變,彰顯「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戲雪」的四季旅遊新型發展業態。

◆第九屆中國金杏節暨三娘子旅遊文化節開幕

時間:6月7日上午9:30-11:30;地點:美岱召景區廣場,舉辦開幕式活動,土右旗「星工廠」二人臺藝術學校落成揭牌;敕勒川旅遊劇和紀錄片《傾城美岱召》創排開機啟動;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和設立旗公安局旅遊警察大隊、市場監督管理局旅遊工商分局、旗法院旅遊移動法庭揭牌;舉行敕勒川博物館王德恭書法藝術館開展儀式和文藝演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聯副主席王德恭先生向土右旗捐贈書畫作品並頒發土右旗文化顧問證書;發放宣傳冊、旅遊產品介紹等資料,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全面提升文化旅遊品牌活動的影響力,擴大知名度和宣傳效應。

與會人員參觀美岱召佛事活動、美岱古街文化旅遊產品展銷區、美岱召杏園採摘品鑑、河子村王老太太故居。

◆「漫步林果園、感受自然美」 美岱召、沙圖溝杏園觀光採摘品嘗金杏

時間:6月7日—6月17日;地點:美岱召村、沙圖溝村等採摘園,通過組織旅遊人士和觀光遊客漫步萬畝杏林,自由採摘品味金杏香甜,感受生態自然的美景,體驗生態景觀的厚重和包容,全面推進全旗鄉村旅遊和生態採摘園的建設進程。

◆「多彩敕勒川、亮麗美岱召」文化旅遊系列活動 「玩轉歷史古村、暢遊綠色園林」旅遊互動活動

時間:6月7日-7月16日;地點:美岱召景區及周邊農家樂、採摘園等,區內外各旅行社、團體組織和旅遊人士參加。

「印象美岱召、書香敕勒川」中國書畫名家

走進美岱召大型書畫交流筆會

時間:6月7日下午;地點:美岱召古街書畫中心、敕勒川博物館,邀請國家級書畫名家和本土書畫愛好者進行藝術採風創作活動,依託美岱召及周邊優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歷史和沿山金杏飄香的生態景觀,以獨特的書畫藝術手段展現敕勒川的巨大變化,全面提升宣傳效應和影響力度。

「情系美岱召、藝術展風採」文化藝術交流演出

時間:6月7日—6月9日(共3場),地點:美岱召廣場,活動內容:6月7日晚上8:30—10:00開幕式綜藝歌舞晚會1場,邀請本土著名歌手雲飛及星光大道部分明星演出;6月8日晚上1場,邀請本土走出去的李歡、吳玲玲、劉樹寶、柴月華等二人臺演員回報家鄉專場演出;6月9日晚上1場,由旗二人臺藝術團專場匯報演出紅色旅遊和黨建節目。

「舞動新生活、健康你我他」健身廣場舞大賽

時間:6月7日開幕式前後各1小時;地點:美岱召廣場,舉行美岱召鎮廣場健身舞大賽,評出獎項名次,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獎勵。

「紅色電影周、蒙古民族史」電影展播放映

時間:6月7日—6月13日晚;地點:美岱召廣場、沙圖溝廣場,組織農村電影小分隊,放映精彩的紅色電影,喚起人們對革命歲月的感恩之心,豐富群眾業餘文化生活。

◆「敕勒川、寶格達」第三屆祭敖包文化節 「敕勒川、寶格達」祭敖包大典

時間:6月9日上午9:00—10:00;地點:美岱召景區敖包群廣場,以文化節的形式舉辦傳統文化敖包祭祀活動,全面弘揚民族精神,再現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和諧場景,祭奠曾經為這片土地做出奉獻的民族前輩先烈。

「遊山水古城、展文化風採」民族文化大院擂臺賽

時間:6月6日、7日、9日每天上午,共三天;地點:美岱召歷史文化古街廣場,舉辦文化大院擂臺賽並組織文化大院演出優秀的民族文藝節目,採用二人臺、器樂合奏、歌舞等形式,彰顯傳統民族文化的包容厚重,突出美岱召的多元文化共生繁榮。並對參賽隊伍評選出獎項名次,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獎勵。

◆舉辦「弘揚傳統文化、建設富集土右」美岱召第五屆傳統廟會暨物資交流大會

時間:6月7日—6月13日(7天);地點:美岱召景區廣場東市,舉辦農村小商小販物資交流會,規範擺放位置,滿足老百姓就近購物需求,增進農產品交流和農民收入;同時,舉行傳統廟會和佛教人士灌頂等活動,祈福來年更加風調雨順,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舉辦「綠色敕勒川、生態珍饈品」土右旗旅遊產品交流展銷活動

時間:6月7日—6月13日(7天);地點:美岱召廣場西側,通過市場化運行手段,組織全旗「東南西北中」各區域特色旅遊產品、手工藝作品、紀念產品和綠色有機農產品進行展銷,全面推動全旗的旅遊產品開發利用,充分展示該旗生態資源富集的旅遊生態產品。

◆舉辦「慢行山水之間、穿越園林深處」巡遊活動

時間:6月7日上午9:30—11:00地點:美岱召景區、美麗鄉村示範村;活動路線:起點美岱召景區停車場—110國道—樓房溝村(返程)—110國道—沙圖溝村—鳳凰嶺景區—沙圖溝村—清水溝度假村(終點),時長90分鐘。通過舉辦自行車集體巡遊活動,全面擴大三娘子旅遊文化節的宣傳影響力,營造出全民參與文化節活動和開展健康的、環保的、向上的大眾健身活動的良好氛圍。

◆舉辦「文潤敕勒川、暢閱美岱史」中國精品圖書展銷交易活動

時間:6月7日—6月13日(7天);地點:美岱召廣場東,組織舉辦精品書籍展銷交易活動,呈現書品眾多、精品薈萃交流盛會,為全社會營造全民讀書的良好氛圍。

(來源:《包頭日報》,圖片為資料圖)

相關焦點

  • 探訪美岱召之美
    作為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土右旗,長期以來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裡交融,孕育產生了敕勒川文化,雖然經歷了歷史的洗禮,但敕勒川文化的印記,卻在土右旗美岱召這座百年古剎裡處處彰顯,踏尋美岱召,往事並不如煙。作為土默川平原上第一座城寺結合的建築群,美岱召不僅作為藏傳佛教傳入草原的重要弘法中心而聞名於世,更因四世達賴喇嘛在此坐床弘法、邁達力活佛也曾在此弘揚藏傳佛教而吸引眾多中外遊客朝拜。
  • 打卡美岱召,摘金杏遊古城
    山水古城寺,休閒敕勒川。6月15日上午,包頭市土右旗第11屆金杏節暨三娘子旅遊文化節在美岱召開幕。本屆金杏節以「人文敕勒川·佛都美岱召」為主題,從6月15日(農曆五月十三)開始,到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結束,期間將舉辦觀光採摘、傳統廟會、祭敖包、旅遊產品交流展示、文藝演出等15項活動。
  • 敕勒川上走訪美岱召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7日電(記者吳國清丁銘)從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出發,沿陰山南麓的京藏高速公路西行至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境內,陰山腳下,敕勒川上,有一座青松掩映、引人注目的召廟——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包頭市以東80公裡處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召廟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 美岱召景區:最近不一般的火
    景區開放以來,文旅公司主動對接呼和浩特、包頭市、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周邊地區旅行社200多家,達成合作框架協議198個,正式籤定合約85家,截止目前,完成旅行社踩線活動30餘次,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周邊地區旅遊線路納入美岱召景區。二是豐富旅遊產品。實體化運營以來,文旅公司在做精做強產品上做文章。
  • 組圖:蒼涼壯美美岱召--草原文物遺存保護典範
    組圖:蒼涼壯美美岱召--草原文物遺存保護典範   「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魏時期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土默川。這裡匆匆走過北方民族的一群群奔騰的身影,演繹過諸多壯美雄渾的歷史故事。就是當代,這裡也先後走出過我黨的領導人烏蘭夫、劉雲山。其中,劉雲山同志最初就曾在這個被稱為「美岱召」的山川小鎮生活工作過。
  • 內蒙古包頭:塞上敕勒川 漠南美岱召
    美岱召景區正門美岱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它曾經是明朝時期蒙古草原上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中心,是蒙古草原上的黃教第一寺。20萬平方米,包括美岱召博物館、美岱召展覽館、美岱召廣場、美岱召古城寺等。
  • 美岱召——穿越時光 綻放芳華
    城寺結合走進美岱召,從推開泰和門的一瞬間,470多年的歷史就會撲面而來。蒙古語「美岱」意為彌勒,美岱召原名靈覺寺,後改為壽靈寺,是內蒙古地區重要藏傳佛教建築之一。美岱召依山傍水,建築上更有獨特的風格,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
  •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2014-08-30 13:58:51  作為土默川平原上第一座城寺結合的建築群,美岱召不僅作為藏傳佛教傳入草原的重要弘法中心而聞名於世,更因第四世達賴喇嘛在此居住,第三世達賴喇嘛和邁達力活佛都曾在此弘揚藏傳佛教而吸引中外遊客朝拜。  據史料記載,明代中期,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孫、土默特部落首領阿勒坦汗晚年皈依了藏傳佛教,其晚年共建造了三座廟宇,分別為青海湖東畔的仰華寺、呼和浩特舊城的大召及土默川平原的美岱召。
  • 塞上敕勒川,漠南美岱召!
    美岱召景區正門。美岱召坐落於美麗富饒的土默川平原上,北依陰山,南臨黃河,景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地處呼、包、鄂三地之間,東距首府呼和浩特市90公裡,西距包頭市35公裡,南距鄂爾多斯市50公裡。
  • 美岱召景區免門票了,這個景區不容錯過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支持文旅產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內政辦發〔2020〕20號)文件精神,美岱召景區在2020年8月17日-12月31日期間對本景區頭道門票採取以下減免措施。
  • 包頭美岱召:內蒙古罕見的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的景點
    包頭是個好地方,城市基礎設施很完善,景觀也頗多,但要說具有歷史特色的景觀,則不得不提美岱召。美岱召離呼和浩特不遠,位於包頭市土右旗境內,地處陰山腳下,敕勒川上,青松掩映,美岱召所處的位置得天獨厚。據史料記載,美岱召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大約是在1567年至1572年間。當時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順義王,故在土默川上建造城寺接受明廷儀式。後來,有人來此宣講藏傳佛教,所以說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心,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風景圖集: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包頭市以東80公裡,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1564-1582年),它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心。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築上更有獨特的風格。它是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
  • 土默特右旗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大青山腳下,明萬曆年間土默特蒙古部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是人佛共居,城寺結合的喇嘛廟,也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都城。召廟建築風格獨特,中原漢式融合蒙藏元素,古樸典雅。蘭天白雲下面節旄高擎,金頂熠熠生輝,很有地方民族韻味。寺城依山傍水,高踞土默川平原中央。
  • 敕勒川文化產業園簡介
    、美岱召廣場、九峰山旅遊開發等項目,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基礎支撐不斷夯實、品牌效應逐步擴大。敕勒川文化產業園以「一主園、四輔區」(「一主園」即敕勒川文化產業主園,包括美岱召廟及周邊蒙元歷史人文景區、清水溝民俗文化區、佳禾會館及周邊遊牧農耕文化區;「四輔區」即城區文化體育休閒產業區、九峰山峽谷湖光區、萬畝草原風景區和現代農業觀光區)為空間布局,力爭到2015年,把敕勒川文化產業園打造成我國北方知名的、具有民族特色、效益良好、可持續發展的敕勒川文化產業休閒中心,年客流量力爭達到57
  • 內蒙古的美岱召被譽為「壁畫博物館」
    新華社呼和浩特3月1日電(記者李雲平)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政府獲悉,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內蒙古切實保護被譽為「壁畫博物館」的寺廟——美岱召。美岱召位於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內,由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於1565年主持興建,1606年改建成寺廟,成為蒙古草原藏傳佛教的寺廟之源和弘法中心。
  • 美岱召尋訪三娘子遺風
    筆者日前在內蒙古大學教授王俊川的指引下,前往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中的美岱召廟,尋訪三娘子的遺風。美岱召最初的確是一座城池,名曰大阪升。明朝初年,元朝皇族退回北方草原,後來蒙古各部又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雙方開始了無休止的戰爭,萬裡長城成為戰爭的前線。十六世紀四五十年代,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經過南徵北戰基本控制了漠南蒙古各部,開始試圖與明朝通商修好。
  • 我和草原有個約會——陰山腳下清涼地,百年古寺美岱召
    寺廟原名靈覺寺,後因麥達力活佛曾在此坐床並為彌勒佛像主持開光儀式,人們便俗稱靈覺寺為麥達力召,即美岱召。美岱召是內蒙古地區最早的一座召廟,是喇嘛教傳入蒙古時的重要弘法中心。據說美岱召是蒙語「彌勒」之意,此廟曾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弘法中心,地位相當高,目前也是全國文保單位。
  • 佛教聖地,壁畫博物館,一個神奇的古城美岱召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非常不錯的旅遊景點,大家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但這裡卻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和美輪美奐的壁畫,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您走進佛教聖地,壁畫博物館,美岱召古城吧,一起來您領略您所不知道的美麗場景。
  • 美岱召是一座令人難忘的寺廟
    美岱召是內蒙古最大寺廟之一,美岱召始建於明代中期,是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統領蒙古十二土默特所居住的古城寺廟,美岱召的得名是因為麥達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緣故,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時的一個重要弘法中心,它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
  • 內蒙古的這座喇嘛廟,既是城池,又是寺院,名叫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內蒙古地區建造較早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初名福化寺,又名靈覺寺。美岱召最大的特點,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美岱召背倚陰山,城牆由石塊包砌,敦厚結實,可以抵禦軍隊的炮彈和騎兵的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