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穿越時光 綻放芳華

2020-12-24 包頭新聞網

歷史和歲月,為美岱召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而古老的壁畫,卻清晰地講述著三娘子智勇兼備,才貌超群,維繫了一方40多年安定的宏圖大志,與美岱召一同名留千史。

城寺

結合

走進美岱召,從推開泰和門的一瞬間,470多年的歷史就會撲面而來。

蒙古語「美岱」意為彌勒,美岱召原名靈覺寺,後改為壽靈寺,是內蒙古地區重要藏傳佛教建築之一。美岱召依山傍水,建築上更有獨特的風格,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

美岱召四周築有高厚的城牆,土築石塊包砌,平面呈長方形,周長681米,正門(南門)為城門,城牆四角築有重簷角樓,城牆敦厚結實,可以抵禦軍隊的炮彈和騎兵的突襲。

美岱召定格了風景與人文,再現了明清蒙古史及民俗,記錄了藏傳佛教與蒙古文化的互動影響,厚重的價值,使其成為文化的瑰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壁畫

聖殿

美岱召最早是由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代世孫阿勒坦汗於明朝嘉靖(1539年)所建的部落王城。1548年美岱召成為蒙古金國的都城,1580年都城東遷呼和浩特後改建擴建為寺廟。因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特色:城寺合一、政教一體、人佛共居。

在美岱召大雄寶殿東部有座二重簷歇山式建築,這就是「太后廟」。太后廟中曾供奉儲藏三娘子骨灰。三娘子是蒙古草原上的巾幗英雄、和平使者,她一生為促進蒙明友好和藏傳佛教在蒙古草原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美岱召景區現總佔地面積為20萬平方米,包括美岱召博物館、美岱召展覽館、美岱召廣場、美岱召古城寺等。美岱召古城內現存明代建築12座。

美岱召的壁畫是內蒙古地區寺院中繪製最早、保存最久、內容最豐富的壁畫群,對於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美術史、民俗、服飾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記者 趙永峰 攝影 李強)

相關焦點

  • 探訪美岱召之美
    作為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土右旗,長期以來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裡交融,孕育產生了敕勒川文化,雖然經歷了歷史的洗禮,但敕勒川文化的印記,卻在土右旗美岱召這座百年古剎裡處處彰顯,踏尋美岱召,往事並不如煙。作為土默川平原上第一座城寺結合的建築群,美岱召不僅作為藏傳佛教傳入草原的重要弘法中心而聞名於世,更因四世達賴喇嘛在此坐床弘法、邁達力活佛也曾在此弘揚藏傳佛教而吸引眾多中外遊客朝拜。
  • 土默特右旗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大青山腳下,明萬曆年間土默特蒙古部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是人佛共居,城寺結合的喇嘛廟,也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都城。召廟建築風格獨特,中原漢式融合蒙藏元素,古樸典雅。蘭天白雲下面節旄高擎,金頂熠熠生輝,很有地方民族韻味。寺城依山傍水,高踞土默川平原中央。
  • 全域旅遊敕勒川 草原佛都美岱召
    與會人員參觀美岱召佛事活動、美岱古街文化旅遊產品展銷區、美岱召杏園採摘品鑑、河子村王老太太故居。◆「多彩敕勒川、亮麗美岱召」文化旅遊系列活動 「玩轉歷史古村、暢遊綠色園林」旅遊互動活動時間:6月7日-7月16日;地點:美岱召景區及周邊農家樂、採摘園等,區內外各旅行社、團體組織和旅遊人士參加。
  • 美岱召是一座令人難忘的寺廟
    美岱召是內蒙古最大寺廟之一,美岱召始建於明代中期,是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統領蒙古十二土默特所居住的古城寺廟,美岱召的得名是因為麥達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緣故,美岱召是喇嘛教傳入時的一個重要弘法中心,它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
  • 敕勒川上走訪美岱召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7日電(記者吳國清丁銘)從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出發,沿陰山南麓的京藏高速公路西行至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境內,陰山腳下,敕勒川上,有一座青松掩映、引人注目的召廟——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包頭市以東80公裡處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召廟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 風景圖集: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包頭市以東80公裡,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1564-1582年),它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心。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築上更有獨特的風格。它是仿中原漢式,融合蒙藏風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
  • 內蒙古的美岱召被譽為「壁畫博物館」
    新華社呼和浩特3月1日電(記者李雲平)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政府獲悉,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內蒙古切實保護被譽為「壁畫博物館」的寺廟——美岱召。美岱召位於內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內,由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於1565年主持興建,1606年改建成寺廟,成為蒙古草原藏傳佛教的寺廟之源和弘法中心。
  • 美岱召尋訪三娘子遺風
    筆者日前在內蒙古大學教授王俊川的指引下,前往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中的美岱召廟,尋訪三娘子的遺風。美岱召最初的確是一座城池,名曰大阪升。明朝初年,元朝皇族退回北方草原,後來蒙古各部又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雙方開始了無休止的戰爭,萬裡長城成為戰爭的前線。十六世紀四五十年代,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勒坦汗經過南徵北戰基本控制了漠南蒙古各部,開始試圖與明朝通商修好。
  • 塞上敕勒川,漠南美岱召!
    美岱召景區正門。美岱召坐落於美麗富饒的土默川平原上,北依陰山,南臨黃河,景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地處呼、包、鄂三地之間,東距首府呼和浩特市90公裡,西距包頭市35公裡,南距鄂爾多斯市50公裡。
  • 佛教聖地,壁畫博物館,一個神奇的古城美岱召
    美岱召是一座形狀不規則的古城,其佔地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他背靠青山,面臨平川沃土,它的牆圍有760米,在城牆的死角各建有角樓。城牆高5米,全部都是由黃土築成。美岱召古城中有著東西兩條可以直達城牆的馬道。美岱召城門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之前叫做「林覺寺」在清代之後改成了「壽靈寺」。關於美岱召這個名字還是很有來歷的。
  • 美岱召景區:最近不一般的火
    景區開放以來,文旅公司主動對接呼和浩特、包頭市、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周邊地區旅行社200多家,達成合作框架協議198個,正式籤定合約85家,截止目前,完成旅行社踩線活動30餘次,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周邊地區旅遊線路納入美岱召景區。二是豐富旅遊產品。實體化運營以來,文旅公司在做精做強產品上做文章。
  • 來美岱召吃杏吧 錯過了還得等明年
    前幾日聽聞美岱召的杏子熟了,而且非常好吃。於是,為了一飽口福便前往美岱召。美岱召蒙古語"美岱"意為彌勒,原名靈覺寺,後改壽靈寺。是內蒙古地區重要藏傳佛教建築之一,距包頭市約50公裡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
  •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2014-08-30 13:58:51  作為土默川平原上第一座城寺結合的建築群,美岱召不僅作為藏傳佛教傳入草原的重要弘法中心而聞名於世,更因第四世達賴喇嘛在此居住,第三世達賴喇嘛和邁達力活佛都曾在此弘揚藏傳佛教而吸引中外遊客朝拜。  據史料記載,明代中期,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孫、土默特部落首領阿勒坦汗晚年皈依了藏傳佛教,其晚年共建造了三座廟宇,分別為青海湖東畔的仰華寺、呼和浩特舊城的大召及土默川平原的美岱召。
  • 也是內蒙古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壁畫博物館,美岱召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美岱召。美岱召是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古城,背倚青山, 面臨平川,土地肥沃,水草豐美,佔地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 城圍760米,城牆四角築有角樓。由黃土築成的城牆高5米,底寬6米,頂寬2.5米,外部包砌片石,俗稱「虎皮牆」。
  • 美岱召景區免門票了,這個景區不容錯過
    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支持文旅產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內政辦發〔2020〕20號)文件精神,美岱召景區在2020年8月17日-12月31日期間對本景區頭道門票採取以下減免措施。
  • 內蒙古包頭:塞上敕勒川 漠南美岱召
    美岱召景區正門美岱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美岱召最早是由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代世孫阿勒坦汗於明朝嘉靖1539年所建的部落王城,距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1548年美岱召成為蒙古金國的都城,1580年,都城東遷呼和浩特後改建擴建為寺廟。因此,也就形成了現在美岱召。在全國來說有著獨一無二的特色:城寺合一、政教一體、人佛共居。
  • 蒙古佛教文化專著《大青山下美岱召》出版
    佛教在線內蒙古訊 全面介紹和深度剖析蒙古佛教文化發祥地美岱召和北方遊牧民族佛教文化來龍去脈的專著——《大青山下美岱召》,近日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的編著者、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金峰告訴記者,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蒙古地區佛教從藏地傳入,實際上,蒙古佛教具有明顯的自身民族特點和地域特色,不能與西藏佛教完全混為一談。
  • 打卡美岱召,摘金杏遊古城
    6月15日上午,包頭市土右旗第11屆金杏節暨三娘子旅遊文化節在美岱召開幕。本屆金杏節以「人文敕勒川·佛都美岱召」為主題,從6月15日(農曆五月十三)開始,到6月21日(農曆五月十九)結束,期間將舉辦觀光採摘、傳統廟會、祭敖包、旅遊產品交流展示、文藝演出等15項活動。
  • 內蒙古包頭市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佛教在線內蒙古訊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蒙古包頭市美岱召考古日前取得重大發現。自2003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在全國立項了20個基礎性調查研究課題,在內蒙古僅有《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五當召的調查與研究》一個項目入選。
  • 內蒙古的這座喇嘛廟,既是城池,又是寺院,名叫美岱召
    美岱召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麓,是內蒙古地區建造較早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初名福化寺,又名靈覺寺。美岱召最大的特點,是一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美岱召背倚陰山,城牆由石塊包砌,敦厚結實,可以抵禦軍隊的炮彈和騎兵的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