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葉底出現大量的紅梗,這是茶的品質問題還是工藝問題?這樣的茶還能喝嗎?
我們先分析一下紅梗產生的原理,是因為在鮮葉中,茶梗裡的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氧化形成茶紅素,當茶紅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使得茶梗呈現紅色,那麼又是什麼情況會使得茶多酚氧化形成茶紅素?
其實這跟切土豆是一樣的原理,土豆切絲沒有及時放在水裡就會呈現紅色,原因是它被氧化了,紅梗也是同樣的原理,那麼什麼情況會容易造成茶葉氧化呢?
1、在採摘儲運過程中,容易發生鮮葉受損。雲南普洱茶的地形複雜,很多都是長在原始森林中的,運輸過程中難免路途顛簸,茶菁容易出現摩擦發生氧化,進而會出現紅梗紅葉。
2、茶菁攤晾不及時。如果茶葉採摘後捂著沒有及時攤晾,那麼捂著的茶經過殺青揉捻後會出現紅梗紅葉的情況。
3、殺青不足。殺青就是利用高溫讓酶的活性鈍化,從而停止或者延緩茶菁氧化。殺青是一門技術活,溫度和時間都是需要靈活把控,溫度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如果殺青過度,就會使得酶失去活性,這樣就不利於後期轉化。如果茶梗過於粗大的話,就很難會順利殺青,比較容易出現紅梗紅葉。
4、水分滯留。在殺青揉捻時,茶菁走水不均勻,或者揉捻不到位,使得散發出去的水分太少,水分就會滯留在葉梗裡,導致茶葉成品有紅葉、紅梗出現。
5、渾然天成的紅梗。有些山頭的茶樹會因為生長環境而形成紅梗,而有些樹種也會因為本身的問題形成紅梗。
那紅梗能不能喝?葉底出現紅梗,並非是茶品質的問題,喝還是可以喝的,可,這樣的茶是否具有後期轉化價值,茶友知曉形成原因即可,無需過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