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痛失家樂福的永輝超市 這兩年多經歷了什麼?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在進入今天的正題之前,關於二個問題,花朵財經想跟各位嘮兩句。

第一個問題是商業基因。

什麼是商業基因呢?幹屠戶的人幹不來小賣部。放在網際網路領域,阿里幹不好社交,騰訊幹不好電商,雖然它們歷年來不斷向彼此的胳肢窩互撓,各自投資布局數以千億計,但誰也沒能把誰拉下對方的王座。何也?因為基因裡註定了做社交的幹不好電商,反過來也一樣。

第二個問題是新零售。

這是一個火熱無比但罕有人能說清楚的概念。這二年的中國商界,一言以蔽之:網際網路領域在往線下走,傳統商業在往線上走。而在這個過程中,但凡牽扯到商品交易,就是新零售。

以上兩個問題,純屬花朵財經自定義,歡迎一切不同意見。但現在咱們進入主題:

有一家巨頭零售企業,沒有相應的商業基因,卻被新零售弄昏了頭腦,在開拓「雲創」業務上大量虛擲金錢而收效甚微,在快速擴張中疑似亂了自家陣腳,它就是永輝超市。

01

眉來眼去一年多,相好嫁給了對頭

永輝收購家樂福中國卻被蘇寧截胡這事,圈內圈外很多人都沒想到。

6月24日,永輝超市(601933.SH)發布關於終止擬對外投資的公告,而永輝超市終止投資的對象,正是日前被蘇寧易購「截胡」的家樂福中國。

然而早在去年1月,永輝超市、騰訊、家樂福三方曾聯合宣布達成關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投資意向書,無奈在一年半後,家樂福中國最終「改嫁」給了蘇寧易購。

家樂福中國的賣身價是60億,蘇寧付了48億獲得了它80%的股權,儘管家樂福在中國江河日下,但48億獲得200多家門店的蘇寧毫無疑問是吃了個甜餅。

48億,貴嗎?至少根據目前可以在網上查閱的絕大多數公開發表的意見,皆認為不貴。

而家樂福中國到處開花的門店,也可以極大地加速永輝超市的擴張勢頭,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是永輝先和家樂福勾兌的,成交價格又不貴,為什麼卻坐視蘇寧截胡?

有一種解釋是:48億儘管不貴,但永輝缺錢啊。

根據永輝的2018年報,去年它營收大幅增長創歷史新高,但利潤卻不增反減,只有14.8億,較上年同期下降18.52%。

48億入主聞名遐邇的家樂福中國確實不貴,但如果是拿出三年以上的利潤,過好一段緊巴的日子呢?不由得永輝不好好思量。

此外,在公告中永輝超市自己是這麼解釋的:自籌劃本次對外投資事項以來,與合作夥伴積極和交易對方就相關事項進行了談判。根據目前市場環境,綜合考慮各方面相關因素,為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決定終止本次對外投資的談判。

永輝超市進一步稱,終止本次對外投資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產生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公司將把原計劃的投資資金用於加快全國門店的戰略布局,持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意思是說,第一啊市場環境不太好,不敢貿然收購;第二,也不想影響原本的門店戰略布局。

這兩條意見細細分析,花朵財經竊以為有點逗。

首先,市場環境不好,為何就沒影響原本的門店戰略布局呢?其次,收購家樂福,怎麼就不是促進擴張,反而影響原本的門店戰略布局呢?

其實就是一種選擇,子彈(現金流)是有限的,先搶佔陣地?還是先炸碉樓?

對於大肆擴張但增收不增效的永輝來說,這是一個痛苦但更穩妥的抉擇。家樂福固然是個好標的,但是48億的錢撒出去了,如果不能短期看到回報,永輝的擴張大計將受到相當程度的阻礙,而現金流如果不足,那現金流本身就會反過來制約永輝對家樂福的改造。

02

新零售重要舉措「雲創」成失血大戶

永輝雲創是永輝超市這個傳統大零售巨頭觸網的重要舉措,它包括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和永輝生活到家衛星倉三大業態。

單看名字你是不是也能想到眾多網際網路電商的相關業務?阿貓家的生鮮與電商,阿狗家的優勢倉儲,是不是都被永輝囊括在其中了?

其志在不小吧?

此處不需贅述阿貓、阿狗們形成自家的核心優勢用了多久,投了多少億,現在只說有一點,是網際網路企業的重大特徵:先佔領市場,錢緩緩圖之。

所謂商業基因也好,新零售也罷,對於永輝來說其實最關鍵的一點也許就在於:這種與自己習慣的盈利模式完全相反的套路,真的是永輝可以承受的麼?

超級物種擁有騰訊和京東的背書,2017年加入新零售(生鮮餐飲)混戰,陸續在全國鋪設了56家超級物種門店,主打「高端超市+生鮮餐飲+O2O」的混合模式。

2018年,超級物種進一步加快開店,全年新開46家門店,約為2017年開店27家的2倍。新進駐了7個城市,完成一線城市的布局,並加速下沉二三線城市。

永輝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超級物種計劃開出100家門店。但據媒體報導,在2018年11月,永輝超市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超級物種開店計劃有所調整,從年內開店100家調整為開店總數100家。

然而,截至2018年12月底,超級物種總門店數量為73家,換言之,在永輝調整年度開店計劃後,超級物種還是未能完成目標。

開店計劃為何調整?「這個市場已經熱透了,熱得通紅,目前參與者無人賺錢,都是在賠錢賺吆喝,網際網路企業對此接受度較高,但對於永輝這也許是不可承受之重。」一位從事生鮮電商3年多的高級管理人士如是說。

永輝去年、前年的開店計劃調整,讓人怎麼看都像是止損之舉。

根據公開資料,2016年、2017年,永輝雲創分別虧損1.16億元和2.67億元,2018年虧損增至9.45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13.28億元。

而在連虧三年後,2018年12月4日,永輝超市宣布將所持永輝雲創20%股權轉讓給永輝超市、永輝雲創創始人張軒寧。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張軒寧在永輝雲創的股權比例增至29.6%,為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在永輝雲創的持股降至26.6%,為第二大股東,且永輝雲創及其子公司不再納入永輝超市並表範圍。

阿貓可以談笑間每個季度撒出9位數去幹生鮮,阿狗可以忍受10餘年賠錢幹倉儲,但僅僅是三年的虧損,永輝超市就受不了了。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沒出息,再說一遍,此乃基因問題。網際網路企業的老闆、高管、投資人可以接受的事,傳統商業巨頭的老闆、高管、投資人未必能接受。積習即為天性,天性根本就不存在對錯,讓屠戶去開小賣部才是勉為其難。

前面說過了,去年永輝增收不增效,2018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業收入70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35%,這也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收入首次突破700億元大關。但去年永輝超市淨利潤為1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52%。

WHY?

永輝在年報中稱,主要是受員工股權激勵費用6.64億元以及雲創板塊的虧損影響。

而即使是目前的盈利水平,也是受益於部分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其中去年處置非流動資產收益2.46億元,獲政府補貼1.18億元,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相關的收益約8800萬元。

他們都說新零售是未來,但新零售叫人年年賠錢,這咋整?

永輝只能繼續「整」,不可能放棄數十億的投入,更不可能放棄新零售這個「未來之光」。

而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出現的食品質量問題,今年以來永輝超市也遭遇到了。

4月3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自4月25日到4月30日,僅僅6天內永輝超市共8批次食品因抽檢不合格被通報。其中,包括江鯽魚中抗菌藥「恩諾沙星」超標、花菇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等。

5月,永輝超市旗下福州上渡超市又被曝出雞肉中「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旗下福州首山超市銷售的廣澳梅的鉛含量不符合標準。

像生鮮質量控制這種事,其實與何種企業無關,這是亙古難題。如何加強這方面的檢測與控制力度,也是永輝的考題之一。

客觀地說,傳統零售巨頭,確實有不得不觸網的原因,傳統商超的下坡路是人所共見的事實。但未來是否一定屬於所謂的「新零售」、屬於傳說中過數萬億市場容量的生鮮電商們?

這二年多來,對網際網路企業的一些舉措亦步亦趨的永輝超市,也許是時候思索一下,彼之生態是否我之生態,彼之模式我是否可以效仿,彼之信誓旦旦的未來是否一定會成真?

儘管開超市現在越來越不容易,但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恐怕未必。

相關焦點

  • 剛剛痛失家樂福的永輝超市,這兩年多經歷了什麼?
    01眉來眼去一年多,相好嫁給了對頭永輝收購家樂福中國卻被蘇寧截胡這事,圈內圈外很多人都沒想到。6月24日,永輝超市(601933.SH)發布關於終止擬對外投資的公告,而永輝超市終止投資的對象,正是日前被蘇寧易購「截胡」的家樂福中國。
  • 永輝、家樂福、物美、大潤發等超市電商評測
    都賣進口商品,而為了拉新折扣依然是最常見手段  百聯電商和飛牛網更像京東商城或亞馬遜那樣的線上超市+百貨,SKU (據說)是百萬級別的。家樂福、麥德龍、永輝和物美/多點則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大賣場超市,以食品和日化用品為主,SKU 在1~2 萬。
  • 家樂福沒有賣,騰訊和永輝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但是若沒有其他娛樂休閒業態輔佐,無論盒馬鮮生還是永輝超級物種,都無法解決超市客流容易形成自我閉環、無法充分挖掘潛力的問題。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情況下,雖然「餐飲+超市」一再強化餐飲體驗,餐飲業態在超市語境中,能否像購物中心的餐飲業態一樣,本身就構成目的性消費?這一點還是有疑問。會有人不買東西就為了吃一隻帝王蟹進一次超市排隊再出來嗎,這也要看消費體驗。
  • 新一波1499元飛天茅臺銷售開啟|蘇寧|永輝生活|永輝超市|家樂福|...
    另據新京報消息,約15萬瓶飛天茅臺酒已從3月8日起,在永輝超市線上平臺「永輝生活」APP銷售。作者:茅臺時空團隊整理3月8日上午11時,「茅臺時空」在蘇寧易購預約頁面看到,自3月6日開啟的預約,離截至時間只有6個多小時,已有接近33萬人預約。據悉,自2019年9月20日成為茅臺集團合作電商後,蘇寧與天貓已多次開展1499元購茅臺酒活動。
  • 麥德龍等於兩個家樂福?永輝、物美究竟看中它什麼
    與之對比下,剛剛被賣掉的家樂福中國坐擁210家大賣場,尚有一年接近300億元的營業收入,家樂福中國2018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人民幣5.16億元(數據來源於雙方公告)。從一般的公眾認知中,家樂福的名氣也比只做會員制銷售的麥德龍大得多。   為何麥德龍在中國買家這裡還是香饃饃?截止發稿時,虎嗅未能聯絡到麥德龍方面回複本文觀點。
  • 蘇寧拿下家樂福中國之後,永輝、國美將停止與家樂福的合作!
    昨日,蘇寧對外宣布了一重磅消息:那就是砸出48個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成為家樂福中國最大的股東。不少網友們在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紛紛表示:蘇寧什麼時候如此霸氣呢?在我的印象中,蘇寧在傳統零售時代被國美壓制,後來在電子商務時代又被京東搶走不少市場份額。
  • 永輝超市:終止擬投資家樂福中國的談判
    【TechWeb】 6 月 24 日消息,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今天對外發布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環境,綜合考慮各方面相關因素,為維護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公司決定終止擬投資家樂福中國的談判。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在張軒松兄弟創立永輝兩年後,世界500強企業麥德龍、沃爾瑪相繼入福州,短短一年不到時間,福州大賣場就突破了10家,創下福州商業記錄,永輝超市直面生死時刻。對於內資超市企業來說,外資競爭對手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但客觀上也激勵了國內企業努力提升自身經營水平。外資零售業的示範作用有利於內資零售企業通過觀察和模仿,改進原有的業態結構和經營組織方式。
  • ...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
    原標題: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防止哄抬價格,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物美、永輝、家樂福等7家大型連鎖超市開展提醒告誡】據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6月1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 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華潤萬家,全國城市分布數量
    前兩天小哥在看新聞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關於家樂福被蘇寧收購的事情,文章裡介紹了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商超敗走中國的事情。小哥我不小心評論了下,結果引來嘲諷,說我落伍了,我當時評論的原文是「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經常能見到,名氣很大的永輝超市卻一次也沒有見到過」。
  • 移動端:中國銀行 X 永輝超市/家樂福超市 10元電子券1元購
    > 【PConline 聚超值】 即日起至 2019年3月31日每周四上午10點, 中國銀行借記卡/信用卡用戶登陸 中行手機銀行APP-生活頻道-優惠券板塊,通過 1元購10元永輝超市
  • 樸樸超市躥紅後 永輝福州試點「永輝生活衛星倉」
    雖然在全國還沒闖出什麼名聲,但樸樸已在福州小有名氣,憑藉著較好的用戶體驗,實現成功圈粉。    據公開信息,2016年6月才註冊成立的樸樸超市,註冊地是福州臺江,一位陳姓股東佔股比81.5%。短短兩年時間樸樸就成為福州到家新零售市場的一匹黑馬,然而奇怪的是,雖然在地鐵、小區電梯隨處可見其廣告,但關於樸樸超市的報導卻極少,沒有任何「BAT」的背景,非常低調。
  • 與家樂福等超市決裂兩年多後 藍月亮欲重回大賣場
    與家樂福等超市決裂兩年多後 藍月亮欲重回大賣場來源:聯商網2017-05-16 08:43 在與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決裂兩年多後,藍月亮重啟大賣場回歸之路。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藍月亮已為北京家樂福超市多店招兵買馬。當初,雙方合作破裂是由於商超渠道各類費用過高吞噬掉大部分利潤,如今回歸作為行業龍頭藍月亮或許有很多無可奈何。從商超轉向自建「月亮小屋」,發展不利又再度回歸,藍月亮看似兜了圈子,但反映出洗滌企業在渠道探索上的諸多難處。
  • 德國超市叫麥德龍,法國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超市叫什麼名字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名字小的時候大家非常喜愛跟父母一起去超市。在日常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伙兒不可或缺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購到自身要想的物品。自然超市的知名品牌也是非常的多,每一個超市都是相互競爭,在其中有很多國際性知名品牌超市,例如麥德龍,家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這些。中國的象徵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來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來大伙兒都是知道麥德龍。
  • 超市老萬:再見家樂福,謝了蘇寧
    1998年加入家樂福,先後經歷十餘年的家樂福中高層管理工作。 2013年加入蘇寧集團主管超市運營。2015年加入中百集團擔任總經理。現為啟領商學院創辦人。凌晨,在加拿大的我,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就發現手機微信被眾多朋友圈的信息給轟炸了:家樂福被蘇寧收購。好巧不巧,這兩個是我在零售業的先後兩個東家。
  • 家樂福中國引入騰訊永輝,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有態度
    最近在新零售領域動作頻頻的騰訊又出新聞,1月23日傳出騰訊永輝將聯手投資家樂福,一時間儘是關於騰訊和永輝的利好,結果不巧,因為無法及時回復上交所關於投資細節的問詢函,永輝超市(SH:601933)緊急公告申請自1月24日起連續停牌。
  • 深圳購物中心超市洗牌中:華潤系、盒馬、永輝三分天下
    大型超市曾經是購物中心的重要主力店。在購物中心建設之前,首先要把超市的位置、面積等指標基本確定規劃好。近兩年,隨著新零售的興起,在深圳出現把超市「由大變小」,超市+餐飲,與快時尚混搭及網上超市等新現象,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超市行業正在進行深刻變革。
  • 永輝超市:四大因素助推業績盈喜,加碼新零售不懈怠
    永輝超市(601933.CN)近一年來「春風得意」,不僅業績、股價雙雙上漲,還和網際網路大咖騰訊攀上了交情,前途不可限量。這不,剛剛過去的2017年,永輝超市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永輝超市多以股權合作的形式,牽手大集團、大品牌,以規模優勢增強供應鏈議價能力,比如和牛奶國際、中百集團、聯華超市,合縱連橫加快協同整合,提高採購規模,降低採購成本;同時深層次了解商品的工藝、流程、成本,將源頭開發作為首要選擇,省卻中間費用,以達到利益最大化。創新的合伙人管理制度,也是永輝超市業績盈喜的一個方面。
  • 從全家開車逛超市到坐在家裡動手指,一福州市民的超市購物變遷史
    次日一大早,剛剛洗漱完畢,王女士就能收到昨晚訂購的食材。每天,王女士為全家生活所操心和花費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這樣的生活習慣已經持續兩年多了。而在以前,如此輕鬆便捷的購物方式,她是想都沒想過的。外來超市 競爭崛起進入新世紀,超市競爭就從2001年開始了,知名品牌超市陸續搶灘福州。沃爾瑪、家樂福這些「洋超市」在市區多點布局,山姆會員店、麥德龍等會員制倉儲式超市陸續入駐。後來,福州市民又迎來了樂購、大潤發等連鎖超市。
  • 永輝超市潛入深圳 競爭還是要靠「精耕細作」
    家樂福正在考慮出售中國內地的業務,決心全身心裸退?最近,國內超市大賣場行業暗潮湧動,不少聳人聽聞的小道消息紛至沓來。近一周各大外資企業的高管或在開業典禮上、或在周年慶典上紛紛對這些聽起來「有模有樣」的消息進行闢謠。而在深圳本地,國內上市公司永輝超市已經在上月靜悄悄潛入,小規模經營、業態細分、社區化運作這些「精耕細作」手段有望成為零售企業未來在一線城市進行拓展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