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觀山湖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接到熊某等4人的勞動仲裁申請,反映某物流公司拖欠員工工資等問題。收到申請後,仲裁院立即開展調查核實工作,經核實,該物流公司在2019年6月已暫停經營活動,拖欠熊某等4人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的工資43000餘元,公司在暫停經營期間未對員工進行妥善處理,未支付員工的工資及無故辭退導致糾紛。
調解現場
案件調查清楚後,觀山湖區勞動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簡稱「調解委員會」)調解員立即電話約定謝某等4人與公司方面對面調解。經調解,雙方達成共識和解。員工考慮到公司無支付能力,企業經營困難等情況,願意放棄其他訴求,只需要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資。公司也認識到拖欠薪資屬於違法行為,同時理解員工生活不易,雙方達成一致,所欠薪資將儘快分批發放,該案件以調解方式圓滿結案,目前公司已完成首批欠薪支付。 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階段,該案件是觀山湖區堅持「以調為主」,充分發揮庭前調解效能,最大限度將勞動人事爭議糾紛通過快捷調解方式化解的一個縮影。
觀山湖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近年來,觀山湖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活力持續激發,質量效益穩步提高。 「大量大數據、金融、高新科技等新型企業入駐觀山湖區,但同時部分新型企業拖欠勞動報酬或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勞動糾紛投訴案件也呈現上升趨勢。」觀山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高毅說,2020年,觀山湖區勞動仲裁受理案件數比2019年同比上升200%,投訴舉報案件數比2019年同比上升57%。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勞動違法案件的企業普遍存在涉及股權糾紛、經營不善、虛假經營、跨區域經營等情況,辦案涉及人員多、案情普遍複雜、調查取證困難,案件要在短期內得到化解難上加難。
調解現場
今年1月,觀山湖區人社局政策法規科、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聯合組建觀山湖區勞動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並聘請30名人民調解員,提高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違法案件辦案效率,進一步加大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調解委員會成員由法律援助專家、勞動保障監察員、專(兼)職人民調解員等專業人士構成,在免費為企業和勞動者雙方提供服務,節約案件時間成本及費用成本的同時,還建立相互通報、相互協作的機制,共同化解、快速處理集體欠薪案件。 觀山湖區還建立了勞動用工監管綜合服務平臺系統、勞動用工監管指揮中心室、勞動糾紛調解室,在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新設立三間調解室,滿足組織雙方調解場地的需要。
勞動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內的大數據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
「調解委員會成立前,證據確鑿、無爭議的未支付工資案件,通過執法程序處置,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要下達《勞動保障監察詢問通知書》等10餘項法律文書,六個月後再下達《催告通知書》,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爭議的案件,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僅能開具排隊等候通知書,等待周期達到半年以上,有時甚至需要等待1年多。勞動糾紛案件執法周期過長,維權勞動者無法在短期內獲得勞動報酬,對違法違規企業的教育作用和震懾作用也打了折扣。」高毅告訴記者,調解委員會的成立,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高效便捷的優勢,遵循特事特辦原則,將調解環節從立案訴訟後,前移至立案前,高效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優勢,形成合力,使勞動者維權案件達到「快立、快辦、快結」效果。 截至11月23日,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欠薪632件,化解2739人數,化解金額2684.67萬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欣
編輯 羅昌
編審 孫曉蓉 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