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羅伯特·A. 福爾奇克
譯:顧劍 朱任東
1943年2月,當德軍第十七集團軍退入庫班橋頭堡後,伊萬·I.馬斯連尼科夫上將指揮的北高加索方面軍立刻開始計劃一項攻勢,要把德軍從高加索的最後一個立足點驅逐出去。馬斯連尼科夫想在新羅西斯克以南進行一次兩棲登陸作戰來迅速瓦解德軍的防禦,但這支8000人的登陸部隊被圍困在日後以「小地」a聞名的小橋頭堡裡,戰鬥變成了一場長達7個月的消耗戰。
3月時,第十七集團軍已經建立起一條非常穩固的防線,被稱為「藍色防線」,扼守通往庫班的各條道路。防線的核心部分是克雷姆斯卡亞(Krymskaya)地區,由恩斯特·魯普中將的第97獵兵師負責。作為機動預備隊的是威爾海姆·克裡佐利少將的第13裝甲師和阿爾弗雷德·穆勒上尉的第191突擊炮營(有21輛Ⅲ號突擊炮),負責反擊蘇軍對「藍色防線」的突破。
德軍還有第249營突擊炮營的2個連為魯普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鄰近的第5空軍野戰師也有一個自己的突擊炮營。魯普的陣地位於一條溪流的後方,德國工兵在前沿布設了地雷和障礙物,十分堅固。並且,由於曼施泰因的反擊達到頂點後,東線相對平靜,德國空軍可以把大批飛機轉移到克裡米亞半島,支援第十七集團軍的庫班橋頭陣地。蘇聯空軍也做了同樣的調動,向那裡調集了空軍第4、第5集團軍近千架飛機。
安德烈·A. 格列奇科中將的第56集團軍受命突破魯普的防線,佔領克雷姆斯卡亞,然後向西推進,與馬萊亞澤姆利亞橋頭堡的紅海軍陸戰隊會合。格列奇科有5個步兵師可用於突破,但坦克和大炮不多。他沒有大型坦克集群,總共150—200輛坦克分散在3個坦克旅(坦克第63、第92和第151旅)、1個坦克團(第257團)和6個獨立坦克營之中,而且坦克的型號也是五花八門。坦克第151旅裝備的全是克萊斯特從捷列克河撤退時扔下的德國坦克。格列奇科的坦克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據《租借法案》獲得的M3「李將軍」式坦克和MK Ⅲ「瓦倫丁」坦克,T-34的數量很少。坦克第63旅接收了12輛M4A2「謝爾曼」中型坦克,是紅軍在東線戰場上第一批使用這種新型美制坦克的部隊之一。 4月4日9時,第56集團軍開始進攻魯普的陣地,但未能突破主陣地。馬斯連尼科夫暫停進攻,準備讓第9和第37集團軍在「藍色防線」的其他地帶發動協同進攻以幫助格列奇科突防,為此他還派出了更多的坦克、大炮和飛機支援。4月14日,格列奇科投入3個步兵師發動進攻,每個師以1個獨立坦克營打頭陣,成功地在德軍陣地上突入3公裡。克裡佐利的第13裝甲師立刻派出布魯克斯戰鬥群來封堵缺口,但沒有成功。因此,魯普被迫放棄前沿陣地,退入二線陣地。4月16日,格列奇科的坦克和步兵迅速推進,想要佔領那些被德軍放棄的陣地,此時,魯普的一個突擊炮連在「斯圖卡」的支援下發動了一場猛烈的反攻。蘇軍有48輛坦克被擊毀,攻勢停了下來。 庫班戰役中,德國空軍集中精力提高了其低下的反坦克能力。他們把37毫米機炮裝上了Ju-87「斯圖卡」和Hs-129 B-3型飛機。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上尉得到了一些Ju-87G原型機,被派往庫班驗證對蘇軍坦克的打擊能力。Ju-87G有2門37毫米機炮,每門有6發碳化鎢芯穿甲彈,炮口初速為1170米/秒,可以擊穿38毫米厚的裝甲,而T-34的後部裝甲僅有16—20毫米厚。儘管魯德爾駕駛的Ju-87G在第一次戰鬥時就被高射炮擊落,但他很快成為這種摧毀T-34新方法的堅定擁護者。在他的認可之下,1943年6月,Ju-87G開始少量生產,在「堡壘」行動中將小規模投入使用。
(上圖)「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俯衝轟炸示意圖,可以精確打擊坦克等目標。
4月24日至5月4日,格列奇科繼續進攻魯普的陣地,在一天內投入了60輛坦克和大量飛機。德國第四航空隊全力爭奪克雷姆斯卡亞上空的制空權,給蘇聯空軍第4集團軍造成很大損失,但德軍仍然無法阻止蘇軍飛機不斷的轟炸和低空攻擊。最後,魯普被迫放棄克雷姆斯卡亞,把防線撤至該城以西。這條新防線依然十分難啃,馬斯連尼科夫不得不暫停攻擊,補充第56集團軍,以圖發動一次更大規模的進攻。 最高統帥部對馬斯連尼科夫感到失望,決定用1942年未能成功守住塞瓦斯託波爾的伊萬·E. 彼得羅夫將軍替換他。最高統帥部還調來裝備Su-76和Su-122的第1448、第1449自行火炮團以加強突破力量。 彼得羅夫決心把攻擊重點北移,第37集團軍主攻德軍第101獵兵師,而格列奇科則對魯普進行牽制。5月26日,彼得羅夫指揮的方面軍開始了長達100分鐘的炮火準備,然而,蘇軍步兵還是無法突破「藍色防線」。蘇軍坦克(T-34、M3「李將軍」式和「瓦倫丁」的混編隊伍)投入戰鬥後被困在德軍的雷區無法機動,然後被敵軍的突擊炮、反坦克炮和魯德爾的「斯圖卡」一一摧毀。德軍聲稱在蘇軍發動新攻勢的頭一天就摧毀了100輛坦克,這一數字可能有所誇大,因為許多因觸雷而不能動彈的蘇聯坦克後來又被回收了。從積極的一面看,蘇軍這次進攻的空中掩護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採用了一種新的戰術,讓伊爾-2「斯圖莫維克」飛機在己方的突擊隊前面扔煙霧彈,以降低德軍防禦火力的效能。誠然,蘇軍的空地協同能力正在改善。
(上圖)一輛1941年型T-34坦克撞上了一門德軍的1.FH18 105毫米榴彈炮。
為避免「藍色防線」被突破,克裡佐利的第13裝甲師派出了波斯特戰鬥群(第4裝甲團的2個不滿員的裝甲連共12輛Ⅳ號坦克,以及穆勒的突擊炮)和加沙戰鬥群(第66裝甲擲彈兵團第1營,只有一個連的裝甲半履帶車和一些炮兵)來反擊蘇軍的進攻。花了幾天工夫,蘇軍的攻勢逐漸停止,「藍色防線」將繼續維持三個半月。但魯普沒能活著看到這一切,5月31日,他在蘇聯空軍對他的指揮所發動的空襲中陣亡。
到6月初,彼得羅夫的攻勢已經停止,只有局部的進攻,為的是保持對德國第十七集團軍的壓力,使其不能抽調兵力去增援南方集團軍群。克裡佐利的第13裝甲師要在庫班一直待到1943年8月底,2個突擊炮營一直留在那裡直到9月第17集團軍撤離塔曼半島。雖然德國人可以在庫班打贏這場防禦戰,但這些部隊如果轉由曼施泰因指揮將會更有用武之地。 對紅軍來說,庫班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如何攻堅和多兵種合成作戰的有用的舞臺。在庫班,坦克的使用僅限於旅級規模的支援步兵進攻,並且由於德國的密集防禦而遭受了重大損失,但蘇聯坦克部隊在與炮兵和近距離空中支援協同等方面吸取了重要的經驗教訓,其在沒有足夠火力支援的情況下發動攻擊的日子已行將結束。
本文摘自《東線坦克戰1941-1945》上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