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農村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農民也都漸漸過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與之前相比都提高了一大截。農民除了種田,也都開始慢慢尋求其他的賺錢方法,進城務工成了很多農民的另一選擇。在城市中也漸漸看到了他們的身影,有建築工人,工廠工人,飯店打工人員等,最常見的就是建築工人,想必城市中的每一棟大廈都可能是經過他們的雙手才能高聳屹立。久而久之,大家便給這些進城尋求工作機會的農民一個稱呼「農民工」,漸漸地「農民工」也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但是隨著他們為城市建設做出的貢獻越來越多,人們也開始慢慢覺得這樣的稱呼有些許的不合時宜。農村人進城務工,一方面是迫於生計,另一方面確實也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加快了城市建設的速度,蓋高樓,修公路,建火車站等等,都有他們的身影。除了在建築方面,城市的各個基層也都有他們的足跡,在運輸、農貿、服務等方面也都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總之,城市能夠發展得這麼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民工」這個頭銜漸漸被染上了諷刺意味,有很多人認為「農民工」這個叫法是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不尊重。再加上有一些不良媒體借他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刻意抹黑他們的形象,把他們貶得一文不值,使得「農民工」這個稱謂更加帶有諷刺和偏見。
為了不讓為城市做出這麼多貢獻的他們寒心,也為了讓他們得到該有的尊重,很多人將他們稱之為「新產業工人」。新的稱呼在很多人看來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多的是體現人們對他們的尊重和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他們雖然沒有很高的教育背景,也沒有很高的知識水平,但是他們用他們的吃苦耐勞和純樸真實給城市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他們而言,勞動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就不丟人。他們和眾多的城市工作者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來賺錢養家,默默無聞,毫無怨言。
農民朋友為整個城市的發展都盡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們不應該被輕視,被歧視,他們應該受到和其他工作者一樣的尊重,城市人在享受他們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尊重,從心底接納他們。「新產業工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體現了對他們的尊重和對他們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的認可。
人生而平等,職業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希望大家對待他們時不要帶有「有色眼鏡」,要做到真誠的接納,讓他們能夠在背井離鄉時依然體會到「家」的溫暖。只要大家能夠真誠相待,稱呼其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真正從心裡尊重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