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叫法將被「高大上」稱謂取代,這對他們有好處嗎?

2020-12-10 三農小六子

近些年,農村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提升,農民也都漸漸過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與之前相比都提高了一大截。農民除了種田,也都開始慢慢尋求其他的賺錢方法,進城務工成了很多農民的另一選擇。在城市中也漸漸看到了他們的身影,有建築工人,工廠工人,飯店打工人員等,最常見的就是建築工人,想必城市中的每一棟大廈都可能是經過他們的雙手才能高聳屹立。久而久之,大家便給這些進城尋求工作機會的農民一個稱呼「農民工」,漸漸地「農民工」也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但是隨著他們為城市建設做出的貢獻越來越多,人們也開始慢慢覺得這樣的稱呼有些許的不合時宜。農村人進城務工,一方面是迫於生計,另一方面確實也為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加快了城市建設的速度,蓋高樓,修公路,建火車站等等,都有他們的身影。除了在建築方面,城市的各個基層也都有他們的足跡,在運輸、農貿、服務等方面也都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總之,城市能夠發展得這麼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和貢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民工」這個頭銜漸漸被染上了諷刺意味,有很多人認為「農民工」這個叫法是對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不尊重。再加上有一些不良媒體借他們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刻意抹黑他們的形象,把他們貶得一文不值,使得「農民工」這個稱謂更加帶有諷刺和偏見。

為了不讓為城市做出這麼多貢獻的他們寒心,也為了讓他們得到該有的尊重,很多人將他們稱之為「新產業工人」。新的稱呼在很多人看來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多的是體現人們對他們的尊重和對他們工作的肯定。他們雖然沒有很高的教育背景,也沒有很高的知識水平,但是他們用他們的吃苦耐勞和純樸真實給城市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他們而言,勞動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就不丟人。他們和眾多的城市工作者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來賺錢養家,默默無聞,毫無怨言。

農民朋友為整個城市的發展都盡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們不應該被輕視,被歧視,他們應該受到和其他工作者一樣的尊重,城市人在享受他們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尊重,從心底接納他們。「新產業工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體現了對他們的尊重和對他們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的認可。

人生而平等,職業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希望大家對待他們時不要帶有「有色眼鏡」,要做到真誠的接納,讓他們能夠在背井離鄉時依然體會到「家」的溫暖。只要大家能夠真誠相待,稱呼其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真正從心裡尊重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認可。

相關焦點

  • 「農民工」聽起來土?專家給改了個名,新稱謂還真「高大上」
    雖然三農是這三個稱謂合在一起的簡稱,但是「三農」問題卻包羅萬象影響甚大,意義深遠。除了包括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農」還關係著縮小貧富差距、城市化建設、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的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和關注「三農」問題,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為「三農」助力。
  • 農民工叫法即將被取消,將被新名字替代,大家知道叫什麼嗎?
    在城市裡,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人們在這高樓之中享受著科技的成果,卻忘記了建造大樓的人群,也就是人們常常看不起的「農民工」。「農民工」在工地裡出大力,幹髒活,掙的是辛苦錢,可是這別稱聽起來,卻不是讓人那麼舒服。而在今年,那些辛辛苦苦工作的勞動人民,終於迎來了一個新的稱呼,以後「農民工」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產業工人」。
  • 香港回歸20年,聽這10個汽車叫法,就知你是香港還是內地人!
    與香港之間的稱謂卻有著巨大的差異。那麼在內地熟知的大眾、奔馳、路虎、沃爾沃、雷克薩斯等品牌,在香港又會叫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梅賽德斯-奔馳是內地對於Mercedes-Benz品牌的叫法,屬於音譯。而在香港,奔馳品牌被叫做「平治」,這當然也是音譯的結果,並且是粵語的音譯,聽著似乎並沒有「奔馳」的叫法更霸氣,您覺得呢?相信不少朋友初識雷克薩斯的時候都叫其「凌志」,這是其香港的音譯名稱。不少內地的朋友依舊很習慣叫凌志這個名字。LEXUS品牌進入內地市場之後的中文名稱正式改為「雷克薩斯」。
  • 什麼叫農民工?他們有區別嗎?
    "農民″這個詞對於咱們中國十幾億人口再熟悉不過了,也就是說生在農村長在農,有農村戶口和土地的居民叫做"農民″。"農民工″是九十年代後出現的詞,也就是說農村人一邊種地,有空農閒時出去幫助別人幹活。隨著城市的大開發需求的農民工越來越大,有些農民乾脆放下鋤頭全全來到城裡打工幹活,所以就有了"農民工″這個詞。農民工包括男性和女性,農民工男性佔民工的百分之八十,因為農民工都是在建築工地上幹的是又累又髒的活不適合女性,但也有一部分是女性,他們都來自夫妻關係,在工地上夫妻雙方好有個照應。
  • 那時的稱謂可是一種很高的學問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古代就有很多的語言文化,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語言文字都是非常優美,唐詩宋詞,都能體現出。其實在古代也有對人的叫法,而最突出的就是妻子對丈夫的叫法,在古代可是有很多的講究,那麼古代的女子是如何稱呼自己的老公呢?
  • 為什麼農民工日薪有200~500,比上班族高,但他們卻沒什麼錢呢?
    導語:為什麼農民工日薪有200~500,比上班族高,但他們卻沒什麼錢呢?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看到很多的農民工他們的工資在大部分時候都算是挺高的,但為什麼他們並不是很有錢呢?隨著我們現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城市也是發展得越來越好,那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越來越離不開農民工這一個群裡了,不管是在修路鋪橋,又或者是在建造那些高樓大廈,都是會有他們的身影存在的,而且眾所周知,其實在工地上幹活的話,其實能夠拿到的日薪也算是挺高的,很大原因也是因為工作的性質,他們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按照日薪來進行計算的話,一天也是可以達到
  • 大量吸收農民工的快遞員和育兒嫂,能評職稱了!評上有啥好處?
    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老職工,對「職稱」這事,多數都屬於門清。可對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上崗位時候,不免被人笑話,甚至引發尷尬。職稱一般僅存在於企事業單位中。當有了一定的學歷,在相關工作崗位幹滿一定年限,有了工作業績和榮譽成果時候,就可以申報了。通過單位和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後,就能獲得職稱了。
  • 農民工不住旅館,省錢給孫女買糖吃!他們雖然過得苦但心裡是甜的
    他們省吃儉用,自己掙的錢都捨不得花,全為了下一代。而農民工這時最大的心願就是平平安安到家:1月11日,4位在山西打工的農民工轉站鄭州回山東老家,在車站就地吃起了散夥飯。他們說,坐車一天沒吃飯,每人出了7塊錢,買了一個雞腿、一瓶酒和花生當散夥飯。郭師傅稱,忙了一年算慶祝一下,明年不一定見得著。不圖掙錢多少,只圖平平安安到家!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常言道:「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很厲害的女人。」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們通常把他背後的那個女人稱為是「皇后」。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
  • 農民工過年回家,火車上有飯盒。為什麼他們寧願餓死也不吃飯?
    這個時候,對於廣大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們來說,因為部分地區受到了「禁工令」的影響,在外面找不到工作,可是每天的吃喝住宿都要開支,所以農民工兄弟們就不得不返鄉,至少回到家裡住宿和生活費方面能省一點錢。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在火車站經常能看到背著大包小包回家的「趕路人」了。其實農民工兄弟們在火車站的龐大人流中,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 春節將至,農民工「返鄉潮」來臨,但三類人卻不能回家,他們是?
    有家的地方才有愛,再苦再累也要回家過年。但是話雖如此,在每年春節來臨時我國各地依然會有很多農民工不能回家過年。他們是哪幾類呢?在外做餐飲的農民工春節是一家團圓的節日,但是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對於在外從事餐飲的農民工而言,春節期間也是餐飲業最繁忙的階段。
  • 為什麼我國只有「東北人」這一叫法,而未有華南人這個叫法呢?
    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也擁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和一些有趣的人群。由於面積非常大,我國喜歡將地域按照方位來劃分,例如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對人群的劃分,也有使用方位詞的,例如被大家所熟知的東北人。可為什麼我國只有「東北人」這一叫法,而未有華南人這個叫法呢?東北人在我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那大家知道東北人的一些歷史由來嗎。
  • 當今社會對現代農民工的形象素質有很大的誤解
    一些人對農民工的看法有兩種,形象差和素質差,下面我將談一談這兩個現象。首先我幾年前也是一名專業的農民工,所以對於社會上對農民工的不好看法,我是有資格發表我的意見的。第一個現象就是有些人認為農民工穿的髒,嫌棄農民工,甚至排斥他們。
  • 農民工:跟我們有啥關係?
    02五一假期延長,農民工:跟我們有啥關係?在假期來臨之際,歡呼雀躍的我們往往會忽視了一個群體,他們是農民工!假期無論長短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究竟什麼人才屬於勞動人民的範疇?農民工最應該是了吧!各大城市的建設中無處沒有他們的身影,城市的繁榮昌盛無處沒有他們流下的汗水,我們所享受的各種便利無處沒有他們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我們享受假期,他們何時才可以放下疲憊安享假日!他們不能,他們肩上承擔著巨大的責任,放下磚頭就無法生存,他們的工資是按幹多少活兒計算的,休息一天將失去一天的工錢,我們常說如今農民工的工資都超過了城市職工,誰又想過那是按照他們一天也不休息來計算的呢?
  • 「農民工」有了「新稱號」!「貶義化」已不再,你知道是什麼嗎?
    毫不誇張地說,近些年來城鎮經濟的發展與建設,「農民工」功不可沒,沒有咱農民的任勞任怨,就沒有現如今城鎮的繁華。只不過,在現實社會當中,農民工卻鮮有「尊嚴」。「農民工」得不到尊重無論是從電視廣播,還是從網絡媒體當中,均有農民工被「欺凌」的新聞報導。
  • 四招幫你搞定職場稱謂
    你平時重視在職場上怎么正確的稱呼別人嗎?別以為這是叫叫人之類的小事。要知道,這是職場生涯中最重要的細節兼開場白。  一個恰如其分的稱呼往往能在營造良好談話氛圍的同時有效增進工作夥伴之間的親密與融洽。反之,則有可能導致下列的尷尬情形。
  • 我國農民工發展的歷程和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基本國情出發,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積極解決農民工就業和生活問題,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他們自身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農村改革率先起步,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急需轉移到非農產業就業。
  • 農民工出國打工的越來越多,一年收入真的有十幾萬嗎
    這幾年農村的糧食價格越來越低,農村人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農村人要想過上好日子,就要出門打工掙錢。以前農村人進城打工多選擇在離家比較近的城市,一般也是在工地上做工,近兩年隨著很多城市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很多農民在進城以後找工作特別難,所以出國打工也成為農民的另一個選擇,據說農民工出國打工一年能掙十幾萬,這是真的嗎?
  • 武漢需要統一黃陂新洲東西湖的稱謂了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長江日報登載的,題目是《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啟動》,裡面仍然是將黃陂新洲蔡甸和江夏稱之為「遠城區」,更匪夷所思的是,上下文居然出現了兩種稱呼,一個叫新城區,一個叫遠城區,難道G方媒體也要看心情更換這些三環外地方的稱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