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想救傳統文化須恢復繁體字,易中天:你把亂灶龜鬱寫寫看
中國人民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開始注重文化的學習和交流,尤其是對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頗為喜愛。不僅是有一部分平民百姓對繁體字寵愛有加,明星或各界的「精英人士」也在不斷呼籲恢復繁體字,比如央視知名主持人、演員張國立和馮小剛等人。在2008年的時候,黃宏和鬱鈞劍聯合了21位明星向有關部門遞交了一份「小學增設繁體字」的提案,理由就是挽救傳統文化,馮小剛的態度更是堅定:想要挽救傳統文化,必須恢復繁體字才行。
為什麼馮小剛一心想恢復繁體字呢?主要是因為怕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我國的漢字一直從秦朝開始,就不斷朝著簡化的方向發展,如今依舊沒有停止改革,但馮小剛認為現在的字體一點都不美觀,缺少了應該有的韻味,比如「愛無心」、「親不見」、「體無骨」、「龜無腳」。曾在2015年6月30日的時候,某報社發表長文稱讚流沙河先生的作品《正體字回家》,不斷強調繁體字才是正體字,不難看出繁體字回歸的呼聲在社會上還是很大的。
雖然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再去專門學習繁體文,但看到繁體字之後少部分還是能認出來。有人認為繁體字根本不用特意去學習,因為我們國家有專門的學者進行研究,比如英語在西方國家也分為現代和古典,西方人也不會刻意去要求所有人都學古典英語。因此易中天就對那些強調恢復繁體字的人發聲了,怒吼道:「亂灶龜鬱這四個字,你寫寫看。」繁體字如此之難,所有的中國人如果不知變通,那就真的是思想落後了。
中國從秦代開始就已經簡化了漢字,而簡化漢字的行為不是為了消除繁體字,而是為了保證中國文化的延續。如果說簡化了漢字,會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那麼從秦朝開始就會開始斷層了,中國在近代的時候,文盲率是很高的。你走在大街上,問十個人有幾個人會認字的,答案只有八個人左右,也就是說中國文盲率在當時高達80%之多。而在1960年的時候,中國不斷進行漢字的簡化和改革,文盲率大幅度下降,所佔比例只有9.08%,而這一切的成就都是簡化漢字所帶來的。
易中天的反對我覺得是正確的,因為真正有文化的人,雖然喜歡寫書法,但不會贊成恢復繁體字。而馮小剛一心想恢復繁體字,只能說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文化,因為文化是一種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本文由青蜂天下原創,禁止抄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