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舉措令中國不再依賴馬六甲海峽,也許真可以和新加坡說再見了

2020-12-16 經理人分享

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島簇擁的馬六甲海峽,數百年來一直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因為80%以上的原油輸入,需依仗這條上千公裡的狹窄水道。但是通過三個戰略布局,這個海峽的價值卻在最近10年內不斷被稀釋,關乎中國國計民生的咽喉要道,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布局一:中緬油氣管道

是繼中哈石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石油運輸渠道的多元化,緩解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增強了石油供應的安全性。

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皎漂港東南之馬德島,設計輸送能力為2200萬噸/年。2015年初伴隨著閥門開啟,30萬噸級郵輪「新潤洋」號所載中東原油首次從印度洋登陸緬甸,注入馬德島首站的儲油罐內,後「換乘」直徑813mm的中緬原油管道,跋涉771公裡後,自雲南瑞麗進入中國境內。踏入中國的油氣資源會在貴州安順實現管道分離,原油管道直達曾被油荒困擾的重慶,而天然氣管道則南下廣西貴港。

從長遠考量,中國可依託中緬油氣管道修建公路和鐵路,將皎漂港開闢為中國西南地區向印度洋周邊運輸貨物的中轉站。當然對推進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促進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社會經濟進步等均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布局二:中巴經濟走廊

乃一條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集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及光纜「四位一體」全覆蓋的貿易走廊,預計在2030年全景呈現。

中巴經濟走廊可實現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多元化的互利互贏。對中方而言,以此為樞紐,波斯灣地區同中國邊疆腹地鏈為一體,進而開闢了繞開馬六甲海峽的內陸能源通道,有效降低了海上石油進口之風險。

而緊靠伊朗的瓜達爾港,原本只是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漁村,後因絕佳的地理位置而聲名鵲起,其南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西距全球石油運輸大動脈荷姆茲海峽僅四百公裡,名副其實的戰略重鎮。2002年3月始建,中方應穆沙拉夫總統請求為其提供資金及技術援助,後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競標取得40年租賃運營權,然運營未達預期效果,港口基本處於閒置狀態。鑑於此,巴基斯坦政府決定改弦更張,2015年11月,中方取得瓜達爾港9.23平方公裡土地43年租賃權,比山高,比海深,比鋼硬,比蜜甜的中巴友誼愈加彌深。

布局三:中歐班列

是指中國開往歐洲的快速貨櫃班列,主要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自2011年3月首趟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肇始以來,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等地亦陸續跟進。其中義新歐路線自小商品集散地義烏至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行程1.3萬公裡耗時20餘日,是目前行程最長、境外鐵路換軌次數及途徑城市和國家最多的火車專列。

中歐班列依託國際主要幹線城市,打通了歐亞跨境新通道,為商貿文化互通,區域共同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憑藉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特徵,成為中歐陸路運輸的骨幹力量,並適當抵消了馬六甲貿易大通道帶給中國的戰略擠壓。以蓉歐快鐵為例(成都—波蘭羅茲),其2016年共開行往返班列453例,約佔全國開行班列總數的1/3,貨物總價值突破15億美元。可以說中歐班列是中國「一路一帶」偉大戰略得以翱翔的引擎助力,其必將使絲綢之路從最初的「商貿路」變為產業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大明號

相關焦點

  • 中國有三大舉措,可以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有哪三個?
    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簇擁的馬六甲海峽,在數百年以來一直都是我國的海上生命線,因為有8成以上的原油輸入需依仗這條上千公裡的狹窄水道,但是我們通過三個戰略布局,馬六甲海峽的價值可能在最近幾年會不斷地稀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咱們或許就不再這麼依賴馬六甲海峽了。
  • 中國能源安全的潛在威脅:過度依賴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由於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二戰後,馬六甲海峽歸沿岸國家,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5萬多艘,馬六甲海峽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美國撒出的駐軍口風立即打破了海峽的平靜,並得到了新加坡的支持。
  • 瓜達爾港是中國能源大動脈,降低了對馬六甲海峽過度依賴的困局
    世界上60%的海上石油運輸以及中國進口的原油的80%都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整條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三國共同管理。馬六甲海峽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其長度為1080公裡,西北最寬處370公裡,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最窄處只有37公裡,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航道,也是世界貨物運載量最大的黃金水道,經過了馬六甲海峽就進入中國南海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5倍。
  • 中國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美國又失望了一回
    馬六甲海峽是亞洲地區一個非常重要地區,各國都在這裡進行著激烈的博弈。各國之所以對於馬六甲海峽如此看重,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而且這一地理位置暫時來說是獨一無二的。然而,如今有外國媒體指出,中國正在和柬埔寨就使用當地的海軍基地進行談判,如果這一談判成功的話,那麼馬六甲海峽對於中國的作用將大大降低。中柬圍繞海軍基地展開合作日前,《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聲稱中國正在和柬埔寨就使用該國的雷姆海軍基地進行談判。
  • 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馬六甲海峽大家都知道吧,它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所屬的蘇門答臘島之間,對於亞洲地區的相關國家來說,馬六甲海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航道,因為在貿易運輸中它是一個必經之路。以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是一旦被封鎖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4000億美元花得值!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 馬六甲海峽,造就了新加坡的經濟騰飛
    如果從南非坐船來中國,那不走馬六甲是沒問題的,隨便找個航道就可以駛入我國南海海域。但是,大部分的船是從波斯灣出發,開往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而馬六甲海峽是最近的路。因為波斯灣有石油,佔世界探明儲 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裡的石油易開採、油質好、分布廣。
  • 中巴達成關鍵項目,可避開馬六甲海峽,外媒:中國真聰明
    而這次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鍵項目也已獲得批准,這也將使我國繞過馬六甲海峽並減少高額通行費。許多外國媒體都說:中國真聰明。眾所周知,我國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向許多國家提供了援助,我們之所以向他們提供幫助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與我國合作實現雙贏。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友誼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兩國建交後,關係一直很密切。近年來,我國還向他們提供了各種援助,以提高他們的實力。
  • 第一海峽馬六甲得天獨厚,怎麼只有新加坡強?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海峽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海峽長度達800千米,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之所以被冠以「世界第一海峽」的稱號,是因為它是馬來西亞近代來一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其貨物進出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
  • 馬六甲海峽安全怎麼保
    本月20日,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3國海軍的17艘艦艇開始在馬六甲海峽進行聯合巡邏,開始聯合保衛海峽的通航安全(詳見7月22日本版報導)。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新加坡位於其南部入口。海峽長800多公裡,是亞洲聯繫歐洲和中東地區的海運通道,世界四分之一的海上貿易依賴它的暢通。
  • 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安全會議在雅加達舉行
    新華網雅加達9月7日電(記者趙金川)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雅加達會議——暨加強海峽安全、保安和環保會議7日在雅加達開幕。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長哈達·拉查薩、外長哈桑·維拉尤達、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米喬普勒斯以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代表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 中國耗巨資在馬六甲海峽投這枚棋子 新加坡焦慮
    外媒報導稱,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約800億人民幣,欲在馬六甲打造一個嶄新的深水港口,上個月舉行了一期填海造地項目籤約儀式。新港名稱為皇京港,位於馬六甲海峽中段,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市,距離首都吉隆坡不到150公裡。根據公開披露的消息,開發項目計劃於2025年完成,其中,深水港建設最快將於2019年竣工,其規劃包括文化產業園,碼頭,科技工業區等項目。
  • 同為馬六甲海峽,為何只成就了新加坡?
    馬六甲海峽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三國共同管轄,是連接東亞到中東的唯一通道,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和「東亞國家的海上生命線」。據統計,每年通過海峽的各國商船多達十幾萬艘,其中半數是遊輪,所以馬六甲海峽又被稱為「能源通道」。
  • 中國石油安全生命線:從馬六甲海峽到臺灣海峽
    中國對國際石油的嚴重依賴已成一個基本事實和趨勢。中國的海上石油運輸線的安全怎麼得到保障?現有中國與有關國家的關係是否足以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  過去,在中國對國際資源依賴不多的時代,這樣的安全問題幾乎是不存在的,而今日,國際資源供應的安全卻成了中國牽一髮動全身的大問題。
  • 中巴關鍵項目獲得審批,可繞開馬六甲海峽,外媒:中國真聰明
    但在這次我國與巴鐵的關鍵項目也是得到審批,而這也能讓我國繞開馬六甲海峽減少高額過路費的支付,而很多外國媒體都表示:中國真聰明。中國巴基斯坦合作眾所周知,我國在提升自己實力的同時,也對很多國家都伸出了援助,而我們幫助他們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與我國共同展開合作,從而達到共贏的局面。
  • 同守馬六甲海峽,僅570萬人的新加坡為何如此厲害的?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尤其對中、日、韓等亞洲國家來說非常重要。此外,其他許多發達國家,也都要經過這裡完成石油和戰略物資的進口,據統計,每年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超過5萬多艘,佔全世界海上貿易1/5到1/4的份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同樣扼守馬六甲海峽,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
  • 馬六甲海峽那麼長,為什麼只有新加坡繁榮,馬來和印尼卻不行?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馬六甲海峽僅次於英吉利海峽,屬於國際最繁忙海之一,是國際海上貿易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的貨物流通幾乎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它的運輸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比巴拿馬運河整整多出5倍,被稱為「世界第一海峽」。擁有一千多公裡長的馬六甲海峽,佔據世界四分之一貿易流量,沿岸的國家馬來西亞和印尼為什麼沒有繁榮起來?
  • 中國的「馬六甲困局」
    馬六甲海峽由於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經濟價值,二戰後,馬六甲海峽歸沿岸國家,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5萬多艘,馬六甲海峽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美國撒出的駐軍口風立即打破了海峽的平靜,並得到了新加坡的支持。
  •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它有多重要?
    馬六甲海峽對於韓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中國的對外貿易規模還不是很大,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還不大。但進入新世紀以後,情況迅速發生了變化。依託於世界市場和國際資本,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在短短十年內躍升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貿易國,馬六甲對於中國的作用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
  • 新加坡:守著馬六甲海峽這個「聚寶盆」,為何走到了衰落的邊緣?
    新加坡的教育、醫療、工業等非常完善,而且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一躍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領頭羊」,更是被戴上「亞洲四小龍」的桂冠。新加坡崛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坐擁馬六甲海峽這個天然通道,想不發財都難。
  • 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為何喜歡停靠新加坡,不喜歡停靠印尼?
    雖然馬六甲海峽為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但其最大的受益國,當屬新加坡,這也是讓新加坡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據資料顯示,每年通行馬六甲海峽的十萬艘輪船之中,大部分都要停靠新加坡中轉,小部分停靠馬來西亞,而停靠印尼的卻少得可憐。新加坡因馬六甲海峽,實現了國家富強,這讓同樣具有地理優勢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如何不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