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側與南泉段第一次「牽手」: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圍堰合龍!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10月3日,隨著最後一根鋼板樁插打至湖底,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九倉圍堰封倉,至此該項目太湖隧道圍堰施工全部完成。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無錫段是江蘇省「十五射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規劃中「十五射」的組成部分,其中太湖隧道是全線關鍵控制性工程,全長10.79公裡,淨寬17.45米。作為國內在建的最長的湖底水下隧道,自2018年3月13日首根鋼板樁施打以來,圍堰工程從大堤岸邊由兩側向太湖中間不斷推進,累計插打鋼板樁6.8萬餘根,鋼管樁4626根。歷時2年7個月,馬山側與南泉段在湖中無縫對接,成功實現第一次「牽手」。

  按照圍堰工程施工優先的思路,指揮部督促施工單位整合生產資源要素,搶抓圍堰插打進度,持續、穩定的為後續主體工程施工創造了必備的場地條件。在圍堰施工中,湖中第三、四、五倉橫穿太湖淤泥的最「黏」處,考慮到軟土段地基變化,「指揮部立即聯合施工、監理及科研單位進行了多次專家論證,優化圍堰方案,克服了地質惡劣的『攔路虎』,」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周欣說,「此外,湖中第六倉土質堅硬,也為打樁增加了不少困難。我們又採用水刀引孔的施工方式,通過在機械臂上增加水刀等設施,切實提高了鋼板樁插打的效率。」

  為加快圍堰工程施工,各施工單位克服汛情和疫情等不利影響,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利用晴好天氣,加大人員、設備投入,加班加點搶工期。先後完成了多次隧道回水作業,「下潛」入湖達3.08公裡,加速了圍堰鋼板樁的周轉利用,順利打開了隧道主體施工全面開花的大幹局面。截至目前,太湖隧道已完成底板7.77公裡、側牆6.91公裡、頂板5.77公裡。

  下一步,該項目將重點推進隧道主體工程施工,逐步開展路面、機電等工程施工,努力實現年底前隧道主體工程貫通的總目標。

  交匯點記者 梅劍飛 通訊員 陳紅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太湖隧道圍堰合龍,馬山&南泉段「牽手」啦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迎來重要節點   太湖隧道圍堰合龍啦!   南泉段和馬山段在湖中第一次「牽手」   10月3日下午3時,瀟瀟秋雨中,隨著最後一根鋼板樁插打至湖底,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九倉圍堰順利封倉
  • 國內在建最長湖底隧道——太湖隧道圍堰順利合龍
    10月3日,隨著最後一根鋼板樁插打至湖底,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第九倉圍堰封倉,至此,國內在建最長湖底隧道——
  • 蘇錫常南部高速太湖隧道馬山段順利完成陸島轉換
    11月16日,太湖隧道馬山段湖中第一倉順利回水,恢復太湖湖面面積76451平方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至此,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碧玉螺造型的風亭「浮」出水面,隧道進入全新的施工階段。
  • 無錫太湖隧道力爭9月底「合體」 南泉馬山將握手
    受疫情和梅雨季影響,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工期耽誤了3個月。告別黃梅天,太湖隧道建設開足馬力,目前南泉段1200多名建設者現場大幹,為工程建設以來人數最多。隨著工程建設加速推進,預計太湖隧道南泉段和馬山段將在9月底「合體」。
  • 太湖隧道首次「下潛」湖底成功 10萬㎡湖面重現渺渺碧波
    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12月27日,國內在建最長湖底隧道——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順利完成首次「回水」,430米長的南泉段第一倉埋入湖底,10萬平方米湖面重現渺渺碧波。    11公裡隧道下穿太湖形成滬寧新通道    27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無錫太湖之濱,太湖隧道南泉段的施工起點就在三國城再往南的湖畔,巨大的挖掘帶從岸上延伸至水中。
  • 太湖隧道南泉段土方開挖全部完成 進入隧道主體結構施工
    時至年末,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又迎來重大節點。13日下午,由中鐵四局建設的太湖隧道南泉段564餘萬方土方全部開挖完成。這是繼鑽孔樁工程全部完工後的又一關鍵節點目標完工,標誌著項目全面進入隧道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 太湖隧道長出「碧玉螺」! 國內在建最長水下隧道完成陸島轉換
    11月16日,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湖中第一倉順利回水,恢復太湖湖面面積76451平方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至此,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碧玉螺造型的風亭「浮」出水面,隧道進入全新的施工階段。
  • 太湖隧道、宜馬快速通道、南沿江鐵路……無錫重點交通項目最新進展!
    蘇錫常南部高速無錫段經常州雪堰進入馬山境內,終點位於南泉樞紐,與無錫環太湖公路相接,全長22.43公裡,其中太湖隧道長10.79
  • 蘇錫常南部交通要道今日開工:「滬寧高速二通道」這17年
    常州東南郊、無錫南部等蘇南環太湖地區,一直是蘇南板塊中的交通「窪地」。無論是京滬高鐵還是滬寧高速,均未能惠及這片區域。觀察人士認為,蘇錫常南部高速的開建,將補上蘇南環太湖地區的交通短板,對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太湖隧道東西兩頭啟動土方回填 以後再「見面」就在湖底
    記者28日從施工現場了解到,太湖隧道東西兩頭已進入土方回填階段。據悉,下一步將進行回水作業,預計11月底完成,屆時南泉段可恢復湖域面積10萬平方米。   增加保護層  隧道頂上蓋土2.2米   中鐵四局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項目技術主管陳永恆介紹,太湖隧道採用「圍堰明挖法」,從兩頭向中間,逐段抽水,隨時回填的方法。
  • 國內最長水下隧道完成陸島轉換,將打通滬寧間第二高速通道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湖中第一倉11月16日順利回水,恢復太湖湖面面積7.6萬平方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至此,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進入全新施工階段。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全長10.79公裡,單孔淨寬17.45米,隧道主體工程穿越太湖及其風景名勝區,是目前國內最長水下隧道。其中中交三航局承建的馬山段施工陸域緊鄰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擁有42公裡風景優美的湖岸線,森林覆蓋率高達70%,施工水域是太湖漁民的傳統養殖作業區。
  • 國內最長水下隧道完成全部陸島轉換
    11月16日,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馬山段湖中第一倉順利回水,恢復太湖湖面7.6萬平方米,回水量25萬立方米。至此,太湖隧道實現全部陸島通道轉換,隧道進入全新施工階段。太湖隧道全長10.79千米,寬43.6米,單孔淨寬17.45米,主體工程穿越太湖及其風景名勝區,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長水下隧道。隧道採取「四倉流水作業」模式的堰築法施工,從岸邊向湖中逐段分倉推進,有效減少圍堰阻隔對區域內水流動性的影響。當前,隧道已完成底板8.3千米,頂板6.1千米,側牆7.4千米。
  • 蘇錫常南部高速項目開啟 10.87公裡湖底鑽183個孔
    赤日炎炎,太湖梅梁湖水面上僅有一絲微風。昨日上午10時許,泊在湖中央的一條鑽探船上,5名施工人員正忙碌著,開動液壓機(左圖),高速旋轉的鑽杆將取樣鑽具旋入湖底深處,取上來的粘土、砂土、淤泥標好記號後,一卷卷排放在甲板上。
  • 中鐵四局二公司蘇錫常太湖隧道土方開挖工程全部完成
    日前,中鐵四局二公司蘇錫常太湖隧道項目部又迎來重大節點,項目管段內564餘萬方土方全部開挖完成。這是繼鑽孔樁工程全部完工後,又一關鍵節點目標完工,標誌著全面進入隧道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太湖隧道採用築堰法施工,需經歷插打圍堰、抽水、土方開挖、主體施工、土方回填、回水等施工步驟,土方開挖是進行隧道主體結構施工前的關鍵一環,施工作業面成型速度與土方開挖的速度成正比,尤為關鍵。
  • 洪鶴大橋通車運營 太湖隧道南泉段土方開挖全 五峰山大橋公路橋...
    洪鶴大橋起點位於香洲區南屏鎮洪灣,對接港珠澳大橋連接線,並於廣澳高速珠海段及橫琴二橋形成十字交叉,設洪灣互通立交,向西跨越洪灣水道、橫琴芒洲溼地、磨刀門水道、鶴洲墾區,終點與江珠高速延長線及鶴港高速相交,設鶴洲南互通立交。大橋路線全長9.654公裡,採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向6車道。
  • 11公裡長太湖隧道開建 可穿過湖底去無錫
    近日,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無錫段正式開建,工程包含一條貫穿太湖底下的湖底隧道,建成後將大大緩解目前滬寧高速的擁堵情況。到了雙休日的中午時分,在滬寧高速蘇州出入口,近10個收費出口全開,車子還時不時需要短暫排隊。
  • 國內在建最長湖底隧道加快建設進程 太湖自然風貌將再添新景觀
    5月30日,國內在建最長的湖底隧道——太湖隧道第二倉順利完成回水作業。此次回水的亮點是湖中畫舫風亭,像一艘大船航行在回水後的太湖湖面上,成為融合太湖自然風貌的新景觀。此次回水作業歷時4小時,回水26.53萬立方米,覆蓋湖域面積17.69萬平方米。作為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全長10.79公裡的太湖隧道建設備受各界關注。
  • 國內超長超寬隧道太湖隧道施工進入衝刺階段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李佳麗 記者 李娜)8月31日,現代快報記者從中交三航局獲悉,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CX-WX2標項目部1-5倉順利貫通,任務過半,為後續陸島轉換打下基礎。
  • 全國首條「未來高速」半幅貫通,江蘇13個重點交通工程最新進展來了
    1,芒稻河特大橋合龍【五峰山公路接線】北向南半幅貫通,預計明年6月通車涉鐵段施工近尾聲,確保鐵路年內通車北邊是正在「四擴八」的京滬高速,南邊是滬寧高速和江宜高速,五峰山過江通道,不僅是連淮揚鎮鐵路的跨江工程,同時也是京滬高速南延的關鍵性工程,近3公裡的大橋與全長33公裡的公路接線打通後,將形成江蘇高速公路的「中軸線」,成為連接京津滬地區和長三角地區最便捷的過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