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歐琦輝
生於1980年12月,畢業於廣東省藝術師範學校,佛山獅頭(彩扎)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黎偉嫡傳弟子,黎家獅第六代傳承人,小學美術高級教師。曾獲佛山市禪城區優秀教師稱號、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優秀人物稱號。出版了《扎獅娃——佛山獅頭工藝之寫色》,成為中國第一個將佛山獅頭工藝編寫為青少年教材並在小學推廣和使用的第一人。
4月15日~20日,全國規格最高的中小學生藝術盛會——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在蘇州舉行,作為廣東省唯一的小學代表,佛山市鐵軍小學獅頭藝術工作坊驚豔亮相併榮獲全國一等獎。現場,工作坊領銜人歐琦輝老師向全國人民展示了3D獅頭燈、3D獅頭信箱等創意作品,擦亮了「佛山獅頭」這張城市文化名片。
「如果我們的非遺產品不能適應當下需求,那麼其最終命運只能走進陳列櫃。如何把這種文化更有效地傳播出去,是我們這一代需要面對的問題。」歐琦輝是鐵軍小學的美術教師,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的大徒弟。為了更好地傳承獅頭文化,她花6年時間自費出版小學教材《扎獅娃——佛山獅頭工藝之寫色》,更著力開發文創產品,讓獅頭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插上了創意的翅膀。
拜師學藝:隨身帶著鐵絲隨時拿來練手
說起歐琦輝與獅頭結緣,也頗具偶然性。2012年有一天,歐琦輝帶著兒子在祖廟玩,偶然看到一個外國小朋友一邊看舞獅,一邊用英語說張飛獅、劉備獅。從那一刻起,歐琦輝就下定決心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佛山的傳統文化,並將其推廣出去。
抱著這種想法,歐琦輝正式向師傅黎偉拜師學藝,還把師傅教她的每一步工藝拍成視頻記錄下來,整理成一本密密麻麻的筆記,抓住每一個空暇時間時時翻看。365天裡,她身上經常帶著鐵絲,隨時拿來練手。長期的扎作下,她的雙手手指已變形,但就在這孜孜不倦的練習下,歐琦輝的扎獅頭技藝不斷提升。2016年,歐琦輝帶著自己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的《扎獅娃》一書以及鐵軍學子的部分獅頭藝術作品走進清華大學進行展演,向大家展示佛山獅頭的藝術魅力以及傳承力量。
兩個孩子的母親、美術教師、非遺傳承人……兼顧多種身份的歐琦輝坦言,在8年的學藝生涯中,她也曾不只一次想放棄,「但每次在我想放棄的時候,身邊總有家人陪伴,也總會有貴人在我最需要時推我一把。」歐琦輝認為,這與佛山這座城市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又極具創造力的特質離不了關係,「這裡有著純樸、深厚的人文底蘊,所以在這片沃土裡,在這溫暖的陽光下,我能夠向下紮根,向上伸展」。
致力創新:5個月設計製作3D列印獅頭
在黃白色燈光的照射下,花紋繁複、雕刻細膩的鏤空獅頭,顯示出獅頭紋樣、祥雲和金箔三個不同的層次,威風凜凜,絢麗奪目。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竟是一件用3D列印技術「打」出來的藝術品。2018年6月,歐琦輝的《獅涵·美光》 在央視亮相展出,受到了多方關注。
「我們試驗到第9次才成功,這個獅頭裡有3000多根柱子,力學走勢稍有偏差,獅頭便會崩塌。」歐琦輝說,得益於清華大學一個月充滿啟發性的研學之旅,再加上佛山智造的良好氛圍,她頭腦中突然冒出了「不妨將獅扎與當下流行的3D列印結合」的念頭。」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獅頭骨架的美感,比如裡面縱橫交錯的鐵線是一種繁複的美,我們就希望能讓非遺與科技結合,因此花了整整5個月時間出爐了這個作品。」
「獅頭文化要發展,首先要紮根傳統,吃透了再去跟當下產生共鳴,將傳統的元素做到極致,就是一種創新。」出於對獅頭傳統文化的執著與熱愛,歐琦輝在非遺傳承的路子上越走越遠,如今,歐琦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升佛山獅頭的藝術性及生活價值方面,如何讓更多公眾能夠走近非遺、共享非遺的文化價值,是她作為傳承人下一步必須思考的命題。「希望通過衍生品讓更多的人了解獅頭文化,什麼時候非遺不叫非遺了,那它的目的才達到了。」
專注傳承:讓獅頭最傳統手藝代代流傳
「不用急著告訴孩子傳統文化有多美,你讓他們持續參與有趣的創造,他們自然會深刻地認識傳統之美。」自從拜師學藝後,歐琦輝也想在傳承上儘自己的一分力。為此,歐琦輝將獅扎帶進鐵軍小學,並且開發了一些獅頭系列的文創產品放在校園展示,讓孩子明白傳統要融入生活價值才有生命力。如今,在學校獅頭工作室裡陳列著200多個小獅頭,各不相同,這些都是學生們的作品。
不僅如此,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鐵軍小學10多名學生都帶來了自己的獅頭創意作品一起參展。「埋下一顆傳承的種子,靜待花開。雖然這些學生中將來未必會有人真正從事扎獅頭,但總會有人學創作,那麼有一天他可能會在創作中加入獅頭文化的元素。」從以前拉著別人介紹獅頭文化,到如今大家對獅頭的主動關注,看到這樣的變化,歐琦輝感到十分欣慰,「事實證明,我的方向是對的」。
下一步,歐琦輝打算將記錄了師父畢生技藝的筆記本和視頻、圖片都整理成「獅林秘籍」推廣出去。為此,最近她又回到了師傅手下從基礎學起,只為了將每一個步驟記錄得更加翔實。「只有系統化才能記錄傳承,才能夠推廣到更多的學校,真正讓更多的人受益,也能讓世人從中領略匠人的風採,讓獅頭最傳統的手藝能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歐琦輝說。
【人物對話】
奮鬥,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1.從一名普通美術教師到非遺文化傳承人,你認為實現這些人生飛躍的關鍵是什麼?
答:我想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並真正有機會去參與、實踐,增強民族自信。這是一種信念,也正是這種信念一直支撐我堅守在學校傳承,讓更多孩子受益。
2.你覺得奮鬥給你帶來了哪些價值?
答:我可以自豪地告訴我的學生,哪怕是現在,我都在奮鬥,都沒有放棄追求自身的價值。只有奮鬥,才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你看,老師先做到了,你們也可以!
3.作為一個奮鬥者,你對年輕人走文創路線有什麼建議?
答:現在的我們肯定不是最好的我們,一定還有隱藏的潛能等待我們挖掘。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善於思考、勇於創新、貴在堅持,你就一定會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弟子、美術老師歐琦輝:給傳統獅扎插上創意翅膀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記者鄒婷婷
圖丨受訪者提供
編輯丨俞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