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中國一向言必信 行必果 說到一定做到
今天(6月7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並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有媒體提問中國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相關問題,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中國一向言必信、行必果,說到的一定做到。馬朝旭:中國一向是言必信、行必果,說到的一定做到。
-
言必信,行必果!中國疫苗獲得多方認可,西方故意挑刺反遭打臉
圖為秘魯總統弗朗西斯科·薩加斯蒂(視頻截圖)另外,印度洋群島國家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旺已經在10日接種了中國國藥疫苗,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中國疫苗的信心。同一天,約旦衛生大臣納齊爾·奧貝達特公開表示,約旦首相貝希爾·哈蘇奈和多名大臣都已接種中國國藥新冠疫苗。
-
朱婷談女排精神,言必信 行必果!
現在正逢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談起一次失敗的經歷,在曾經輸掉一次半決賽後,郎平說不能奏國歌但要把國旗升起來。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國旗奏國歌,哪怕是第三名也要努力爭取。女排精神不是勝利時才有,而是一直存在。
-
中國官員希望噶瑪巴活佛「言必信,行必果」
孫岐文說,中國有一句俗話「言必信,行必果」,相信噶瑪巴活佛「會按他的承諾來實現的」。 孫岐文率領西藏金融代表團刻下正在華盛頓訪問。今天下午,中國駐美使館新聞處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孫岐文介紹此行情況和西藏經濟發展情況,引起此間眾多媒體興趣,近五十名記者前往採訪。 在回答有關噶瑪巴活佛的問題時,孫岐文首先作了上述情況介紹。
-
張志軍談「惠臺31條」:我們言必信、行必果
(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攝)中國臺灣網3月5日北京訊(記者 張潔、張玲、張麗媛、王鑫) 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召開,在大會開幕會後,6位部長走上「部長通道」接受記者採訪。這主要是因為臺灣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島內各種分裂勢力動作頻頻,興風作浪。此外,外部勢力也加大了幹預、介入的力度。這需要我們密切關注,積極妥善有效應對。但是上述這些消極的因素,阻擋不住兩岸關係向前邁進的步伐,也改變不了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進入新時代,對臺工作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
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麼?刷新你的三觀
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麼?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叫"言必行,行必果"大概的意思是勸誡大家做事要有個結果,說出的話要一定可信,要守信用,做出來的事一定要有個結果,一定要辦到。大家都很贊同這句話,認為做人就要"言必信,行必果"。
-
中華文化:「言必信,行必果」,後面還有一句,顛覆認知
「言必信,行必果」,這句奇怪的話歷來都是爭議較大,也讓後代儒家學者費解的事。這句名言也被人們視為是君子誠信的典範,甚至是許多人的座右銘。然而,孔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卻被誤解了千年呢!「言必信,行必果」是斷章取義?
-
我們對「言必信,行必果」理解錯了,下半句才是孔子的真實態度!
孔子有一句名言「言必信,行必果」,風行當代,不少公眾場合都掛著這句話,是說言語一定要信實,行為一定要堅決。諸君一聽這氣勢那是毫不猶豫拿來形容那些做事守信用,且執行力強,有結果有成就的優秀人才。殊不知,這句話我們是想當然,斷章取義了。孔子其實對這種人持嚴重批評態度,在他心中,能夠「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竟然是小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落差,是因為我們在選載古人語錄時,總是摘取一句半句,脫離了原文環境,出現意思混亂,隨意解讀,久而久之,一傳播,正確的含義竟不知所蹤了。這也是為何現代社會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原因之一。
-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言必信,行必果
誠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可以樹立良好的形象,可以受到他人的尊敬。信守諾言是我們永遠要尊崇的美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曾說:「民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所有的這些無不在宣示著誠信的重要性。
-
言必信,行必果——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志士?
言必信,行必果——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志士?你想做一個說話算話,言出必行的人嗎?你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到言出必行,說話算話呢?什麼是真正的士,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士呢?這裡讓我們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大聖人是如何教導子貢眾徒的,說不定也會讓今天的人們受益匪淺的。
-
外交部:中國布局研發的疫苗已經有9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路透社記者:中國是否已經決定加入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如果有,計劃貢獻多少?是否希望通過參與項目為本國穩住疫苗供應?華春瑩: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衛大會上明確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
-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乃小人所為,怎麼理解
今天我們評價一個人「言必信,行必果」,絕對是褒義,誇讚其人重諾守信,殊不知,這句話的原意並非如此。原句典出《論語·子路篇》,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硜硜」是象聲詞,石頭碰擊的聲音,引申為「淺薄固執」,孔子認為「說到做到,堅持到底,真是淺薄固執的小人阿!"「信」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
-
龍華廖志民:言必信行必果 不褪軍人本色
龍華廖志民:言必信行必果 不褪軍人本色 2020-07-30 15: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能顛覆人的三觀
這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了,這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翻譯起來就是「說出去話一定要信承諾,做事一定要堅持到最後」,這話聽上去很不錯,滿滿的都是正能量,然而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可能會巔峰人的三觀了。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
「言必信,行必果」後面還有一句,讀完你就知道,它原來是罵人的
言必信,行必果。從小到大,我們都用這句話誇人,誰要能當得起這句讚譽,那簡直就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也不知能引起多少人的崇拜。可長大後,偶爾翻起古書,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我們的理解是錯誤的,因為後面還有一句,你要把這句話加上去,意思就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了。
-
中方談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環境條約:「言必信,行必果」
中國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25日共同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圍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答記者問。
-
孔子為何反對「言必信,行必果」?兩個故事,體現儒家的靈活性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把誠信的品質,看成是車之兩輪與鳥之兩翼,人生道路是否順遂,關鍵是看我們是否有誠信的品質。在儒家的人生哲學中,孔子強調仁義禮,孟子加上了智,到了董仲舒的時候,又加上了信,因此「仁義禮智信」成為儒家的「五常」,成為儒家人生哲學的最核心的價值觀。
-
不要忽視「言必信,行必果」的後半句,孔子另有新解啟人心智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講誠信,這是孔子的一貫主張。子貢向孔子請教從政之事,孔子認為,要想做好政事,應做到三個方面,即「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如果三者只能選其一的話,孔子保留了「信」,因為「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不能取信於民,國家將無所依靠。
-
中國疫苗或將成發展中國家生命線!首批中國疫苗正式抵達埃及
首批中國疫苗的到來對埃及來說是歷史性時刻,埃及由此成為非洲大陸第一個獲得新冠疫苗的國家。中國疫苗抵埃,標誌著埃及同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達到新高度。中國疫苗是安全的,已在12月9日獲得埃及衛生部的最終緊急批准。我們成功進行了臨床試驗,我本人也很榮幸親自參與了這次試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意見,我們將優先向醫務人員和弱勢群體接種中國疫苗。
-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中不可錯過的15句話,終生受益
距離《論語》編撰完成,已歷經千年,即使是現在,《論語》中的字句依舊有著深刻的道理,還在影響著我們。下面為大家整理《論語》不可錯過的15句話,相信能在其中獲得些許生活的啟迪。(一)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二)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